哲學家名人故事
哲學家是指進行哲學思考的人。從科學學與科學史的意義上,哲學家是指擁有自己的哲學范式、有原創(chuàng)的哲學基礎理論與哲學體系的哲學學人。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幾篇關于哲學家的名人故事,歡迎閱讀。
蘇格拉底幽默小故事
一、打雷以后必定會下大雨
“蘇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婦、壞老婆的代名詞。她是個心胸狹窄,性格冥頑不化,喜歡嘮叨不休,動輒破口大罵的女人,常使堂堂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困窘不堪。一次,別人問蘇格拉底“為什么要娶這么個夫人”時,他回答說:“擅長馬術的人總要挑烈馬騎,騎慣了烈馬,駕馭其他的馬就不在話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這樣女人的話,恐怕天下就再也沒有難于相處的人了。”
據(jù)說蘇格拉底就是為了在他妻子煩死人的嘮叨申訴聲中凈化自己的精神才與她結婚的。
有一次,蘇格拉底正在和學生們討論學術問題,互相爭論的時候,他的妻子氣沖沖地跑進來,把蘇格拉底大罵了一頓之后,又出外提來一桶水,猛地潑到蘇格拉底身上。
在場的學生們都以為蘇格拉底會怒斥妻子一頓,哪知蘇格拉底摸了摸渾身濕透的衣服,風趣地說:“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會下大雨的。”
二、求知
一個青年問蘇格拉底:“怎樣才能獲得知識?”
蘇格拉底將這個青年帶到海里,海水淹沒了年輕人,他奮力掙扎才將頭探出水面。蘇格拉底問:“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空氣,當然是呼吸新鮮空氣!”
“對!學習就得使上這股子勁兒。”
三、教擇偶
古希臘哲學大師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子曾求教老師,怎樣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蘇格拉底沒有直接回答,卻讓他們走麥田埂,只許前進,且僅給一次機會選摘一支最好最大的麥穗。
第一個弟子走幾步看見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麥穗,高興地摘下了。但他繼續(xù)前進時,發(fā)現(xiàn)前面有許多比他摘的那支大,只得遺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個弟子吸取了教訓,每當他要摘時,總是提醒自己,后面還有更好的。當他快到終點時才發(fā)現(xiàn),機會全錯過了。
第三個弟子吸取了前兩位的教訓,當他走到三分之一時,即分出大、中、小三類,再走三分之一時驗證是否正確,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時,他選擇了屬于大類中的一支美麗的麥穗。雖說,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支,但他滿意地走完了全程。
哲學家羅素的故事
一、報復記者
羅素于1920年曾來過中國?傻街袊笊艘粓龃蟛 2『,他拒絕任何報人的采訪,一家對此很不滿意的日本報刊謊登了羅素已去世的消息。后雖交涉,他們?nèi)圆辉甘栈卮讼ⅰ?/p>
在他回國的路上,羅素取道日本,這家報社又設法采訪他。
作為報復,羅素讓他的秘書給每個記者分發(fā)印好的字條,紙上寫著:“由于羅素先生已死,他無法接受采訪。”
二、人生的幸福
有一天,羅素的一位年輕朋友來看他。走進門后,只見羅素正雙眼凝視房屋外邊的花園,陷入了沉思。
這位朋友問他:“您在苦思冥想什么?”
“每當我和一位大科學家談話,我就肯定自己此生的幸福已經(jīng)沒有希望。但每當我和我的花園談天,我就深信人生充滿了陽光。”
古典哲學的創(chuàng)立者——康德
在中外著名的哲學家中,康德可能是一個最為單調(diào)刻板的人。他生活中的每一項活動,如起床、喝咖啡、寫作、講學、進餐、散步,時間幾乎從未有過變化,就像機器那么準確。每天下午3點半,工作了一天的康德先生便會踱出家門,開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鄰居們紛紛以此來校對時間,而教堂的鐘聲也同時響起。惟一的一次例外,是當他讀到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盧梭的名著《愛彌爾》時,深為所動,為了能一口氣看完它,不得不放棄每天例行的散步。這使得他的鄰居們竟一時搞不清是否該以教堂的鐘聲來對自己的表了。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的最后一章。
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東普魯士的首府哥尼斯堡。他出生時,有“武王”之稱的普魯士國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在那里已經(jīng)統(tǒng)治了11個年頭?档碌母赣H是一個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教徒。虔信派強調(diào)宗教的精神,重視虔誠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時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響。8歲時,康德開始上學,學校提倡的是人文主義教育,反對宗教帶給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學校的教育改變了康德的宗教態(tài)度,他從此開始一生都對宗教祈禱和教堂唱詩感到反感。也是因為學校的教育,他開始懷疑建立在感覺與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學簡單地來說也是對虔信派的一種反動。
1740年,康德進了哥尼斯堡大學。人們現(xiàn)在無法考證他當時注冊了什么專業(yè),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經(jīng)常聽哲學課。1748年,24歲的康德大學畢業(yè),因為他的父親已經(jīng)去世兩年,他衣食無托,前途渺茫。由于大學沒有他的位置,他決定到哥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鎮(zhèn)去做家庭教師。
康德曾說再也沒有哪個家庭教師比他還差,但是實際上他這是謙虛,因為他教過的學生對他的口碑都不錯。在做家庭教師期間,他發(fā)表了第一本著作《關于生命力的真實估計之思考》,內(nèi)容是關于笛卡爾、牛頓和萊布尼茨提出的哲學與科學命題。經(jīng)過5年的家庭教師生涯后,康德重返了哥尼斯堡,從此他再也沒有離開過家鄉(xiāng)。返回家鄉(xiāng)后,康德再次進入大學學習。
1755年,康德以《自然通史和天體論》獲得碩士學位。3個月后獲得大學私人助教資格,開始教授哲學。在私人助教這個教職上,康德一干就是15年,學生的聽課費就成了他的生活來源。因為康德的課很受歡迎,愿意聽他的課的學生也多,因此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衣食無憂。
在任助教期間,康德開始經(jīng)常發(fā)表著作。他的論題包羅萬象,從自然科學、美學、神學甚至到巫術應有盡有,但貫穿其中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哲學研究應該如何進行:是從理性的觀點出發(fā),從普遍真理中推導出有關事物的真理,還是從經(jīng)驗出發(fā),通過觀察得出普遍的結論?
康德的著述和講課使他被稱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哲學家,他的影響開始走出哥尼斯堡,很多學生慕名而來成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與哥德和席勒一起成為魏瑪古典派頂梁柱的赫爾德。盡管如此,康德很長的時間里沒有得到教授職位,而在此期間他拒絕了哥尼斯堡提供給他的詩學藝術教授聘書。他還拒絕了來自埃爾朗根大學和耶拿大學的教授聘書,他只愿意在哥尼斯堡大學擔任哲學教授,因為他不愿意離開家鄉(xiāng),而且身體狀況也不允許他遷居他鄉(xiāng)?档略诮o友人的信中說:“我胸腔狹窄,心臟和肺的活動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癥傾向,小時候甚至十分厭世。”
1770年,康德在46歲時終于獲得了哥尼斯堡大學邏輯學與形而上學教授一職,他的就任報告題目是“感性與知性世界的形式與根據(jù)”。當上教授以后,康德沉寂10年沒有發(fā)表一篇文章,而是潛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學。1781年,他發(fā)表了《純粹理性批判》,僅憑這一部著作,就奠定了他在哲學史上的不朽地位。
康德思想的發(fā)展,以1770年他提出教授就職論文為界,分為“前批判時期”和“批判時期”。在“前批判時期”,他埋頭于自然科學研究,提出了“關于潮汐延緩地球自轉的假說”和“關于天體起源的星云假說”。這兩大假說從物質自身的運動和發(fā)展來解釋自然現(xiàn)象,摒棄了神學創(chuàng)世說和自然界永恒不變的觀點,因此恩格斯說:“康德在這個完全適合于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觀念上打開了第一個缺口,而且用的是很科學的方法。”
在“批判時期”,康德對他以前的以萊布尼茨為代表的唯理論及以休謨?yōu)榇淼膽岩芍髁x進行了批判。1781年,康德發(fā)表了《純粹理性批判》這部哲學名著。恰如康德枯燥乏味的生活一樣,這本洋洋數(shù)十萬言的大作非;逎y懂。一個讀者對康德抱怨說:“讀你的書十個指頭都不夠用,因為你寫的句子太長了,我用一個手指按住一個從句,十個指頭用完了,一句話還沒有讀完!”但是艱深的語句掩不住思想的光輝,康德哲學真的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成了哲學領域內(nèi)“哥白尼式的革命”。此后他又陸續(xù)發(fā)表了《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兩部著作。三部著作的相繼間世,成為康德批判哲學體系誕生的真正標志。
由于推翻了當時流行于歐洲的形而上學體系,由于開拓了從主客體關系去探討哲學根本問題的新方向,由于提出了以“二律背反”為核心的消極辯證法,康德的哲學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有人把它比作蓄水池,前人的思想?yún)R集于此,后人的思想則從中流出來。也有人將他的哲學比作一座橋,想入哲學之門就得通過康德之橋。
德國大詩人海涅說過:“康德的生平履歷很難描寫,因為他既沒有生活過,也沒有經(jīng)歷什么。”但是,康德是一個沒有傳奇故事的傳奇人物。他一生沒有出過遠門,思考的范圍卻橫跨宇宙。據(jù)說他在每天一成不變的散步中,誕生了一個又一個思想的火花。
康德生活刻板,而且活了80歲,但一輩子沒有過女人,這使有些人開始懷疑他是否是同性戀者。其實康德曾經(jīng)兩次想向兩個女子求婚,但哲學家的天性使他考慮得太長久了。一次是女的嫁了個比較果敢的人。另一次是,在他下定決心之前,那位女士已經(jīng)離開了?档卤救苏f,當我想要女人時,我養(yǎng)她不起;當我養(yǎng)得起女人時,我不再需要女人了。
【哲學家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哲學家名人故事:老子_1500字08-03
哲學家名人文藝名言09-11
有關哲學家的名人名言01-13
哲學家的名人名言大全09-22
西方哲學家名人名言11-11
經(jīng)典西方哲學家名人名言01-11
名人故事的12-13
寬容名人故事12-11
名人故事:朱可夫12-11
李安名人故事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