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伯樂”故事
自從“伯樂”一詞由善相馬轉(zhuǎn)為善相人以來,就有了無數(shù)識人、用人的故事,把“伯樂”一詞填充了豐滿的血肉。這其中最動人的,當屬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執(zhí)掌北大期間的用人故事了。以下是應(yīng)屆畢業(yè)生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蔡元培的“伯樂”故事,歡迎閱讀本文!
蔡元培先生是在軍閥混戰(zhàn)的1917年1月出任北大校長的。當時的北大,人才奇缺。從就職那天起,他就當起了伯樂。當他認準年輕的陳獨秀是匹“千里馬”時,就力薦陳獨秀擔任北大文科學長。他親自登門去請,沒想到卻遭到了陳獨秀的拒絕。但蔡先生毫不氣餒,仍然天天去。有一天,由于去得太早,陳獨秀還沒起床,蔡先生就搬了個凳子坐在屋門口等候。茶房看不過去,幾次欲進去叫醒,為了不影響陳獨秀休息,都被蔡先生阻止了。要知道,當時兩人的身份地位,在現(xiàn)在看來也是極其懸殊的,蔡先生是鼎鼎大名的北大校長、國學大師、學界泰斗,而陳獨秀僅僅是新文化運動中嶄露頭角的進步青年,正是“伯樂”和“千里馬”的關(guān)系,才演繹了這段故事。
陳獨秀果然沒讓蔡先生看走眼,他把個北大文科辦成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策源地。有一天,他偶然看到了一篇《文學改良芻議》的文章,一眼就認準了作者胡適是匹“千里馬”,立即向蔡元培推薦。這樣,剛剛從美國回來正愁找工作難的26歲的胡適成了北大教授。
蔡元培先生當“伯樂”當?shù)米畛錾袢牖氖撬l(fā)現(xiàn)和起用梁漱溟的事。當時,中學畢業(yè)的梁漱溟想到北大當個旁聽生,于是通過中間人找到了蔡先生。梁漱溟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懷揣著他剛寫的論文《窮元決疑論》拜訪了蔡先生。讓他大吃一驚的是,本來想當旁聽生,卻被當場邀請當教授,講授“印度哲學”。蔡先生當伯樂的故事一時間成了絕版的神話。若遇不見蔡先生,梁漱溟可能一輩子默默無聞。正是這歷史性的一見,使梁漱溟成長為一代哲學大師。
蔡先生的北大十年,吸引了辜鴻銘、劉師培等許多鴻儒;聚首了陳獨秀、胡適、魯迅等巨星。
更多相關(guān)文章推薦:
【蔡元培的“伯樂”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成語寓言故事:伯樂訓馬12-10
成語故事伯樂相馬4篇12-15
尋覓伯樂求職簡歷封面08-21
揭秘趙本山發(fā)家史的伯樂12-21
蔡元培哲學對北京大學的影響論文06-23
個人簡歷封面:千里馬尋伯樂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