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人的需求層次理論”的思考——兼論“人的和諧需求觀”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A.H馬斯洛先生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發(fā)表的名著《人的動機理論》一文中,率先提出“人的動機產(chǎn)生于人的需求”、“激勵源于人對需求的滿足”等論斷。為了闡明這些論斷,他主張將人的基本需求劃分為五個層次, 其排序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價值實現(xiàn)需求(成就的需求),并且由低向高排列呈金字塔結構。這個動機理論模型的創(chuàng)立,極大地推動了人本學說的發(fā)展,促進了心理學與哲學、人文學的交融。
幾十年來,國際心理學界圍繞馬斯洛學說,展開過多方面深入研究,成果累累。然而,我們面對改革開放以來各種利益分配不斷調整、社會結構分化加劇的當代中國,怎樣分析人們的心理趨向?心理學能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哪些理論支持?動機理論的應用價值應當引起業(yè)內人士更多的關注。針對人的需求層次理論的探討和研究,也非常需要在時代背景下注入新的內涵。
一、怎樣看待需求層次論
在世界文明史發(fā)展進程中,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圍繞人的動機從何產(chǎn)生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息。需求是人的主觀意識還是客觀存在?需求決定了人性,還是人性決定了需求?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是相互聯(lián)系的嗎?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出現(xiàn)以后,才正確地解釋了存在與意識的關系。人有需求才會從事勞動實踐,勞動實踐又維持并且拓展了人的需求。我在故我需,人的生命和人的需求相互伴生,在遠古人類出現(xiàn)之日起,人的需求層次便產(chǎn)生了。雖然馬斯洛先生不是馬克思主義者,也并非哲學家,但是他所闡明的需求層次理論依然嚴肅地反映了生命肉體的存在是精神存在的基礎、人的主觀能動性依托于客觀存在、人的需求是可以認知的、人性主要表現(xiàn)為人的社會性等唯物主義原理,這些正是馬斯洛理論的科學價值所在。
需求是人作為生命個體無可否認、無可回避的客觀必然現(xiàn)象。較之于其他生命體,人的需求之廣泛性和特殊性是猿人進化為智人再到現(xiàn)代人的一個基本標志,而人的需求之多面性和相關性便構成了需求層次現(xiàn)象。雖然人們對需求層次的界定還存在爭論, 但是畢竟在馬斯洛首先發(fā)現(xiàn)基本需求層次現(xiàn)象之后,關于人的需求的認識才逐步由泛泛的說教變成了具體研究人的生存意識和人的情感思維規(guī)律的一門學問。
五個層次需求可以歸結為人最一般、最普遍、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說,任何一個沒有嚴重精神疾患的人,在一生中都會有這幾種需求。五層次需求又可以歸為兩大類,前兩層次可以歸于人的本能需求,它們是人類一切行為的基礎,反映出人的自然屬性;后三層次可以歸于人的精神需求,它們是人的意識的派生,反映出人的社會屬性。古今中外,無論在原始共產(chǎn)主義氏族部落里還是在現(xiàn)代社會,無論身為官員、學者還是平民百姓,人們都自覺或不自覺地遵循著這個規(guī)則,只是需求的動因、標準、方式和手段因個人處境、能力以及性格、觀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本文中,筆者把人的基本需求擬定為:人為滿足生理本能以及為維護和改變生存狀態(tài)而產(chǎn)生的獲取、占有、支配愿望和要求。需求的概念在這里表述為心理概念而不是行為概念。最早,馬克思曾經(jīng)把人的需求范圍概括為三層,即自然的、精神的和社會的,馬斯洛之后的哈佛教授麥克利蘭則認為成就、權力、情誼是人的基本需求。在這個問題上,馬克思學說側重于從需求的狀態(tài)、屬性來分析,麥氏理論側重于從當代人、特別是當代西方人的社會需求趨向來分析,而馬斯洛的五層次定義是在個人價值觀學說基礎上對西方現(xiàn)代人本學說和動機學說的歸結,在社會心理學理論上具有特殊價值。
二、人的需求層次概念的解析
筆者認為,人類生活和人類價值觀存在變動性、多樣性,因而事實上人的需求的確難以用幾個層次詳盡羅列,但是它的基本范疇是五個層次可以涵蓋的。同時,我們還可以遵循馬克思學說,將人的生理、安全、健康、物質環(huán)境需求歸為人的自然生存與繁衍的需求;人的交際、交往、歸屬、情誼、信賴需求歸為人的社會存在與依托的需求;人的名望、尊嚴、榮譽、愉悅需求以及自我價值需求歸為人的精神寄托與滿足的需求。從廣義概念上看,人的社會需求與精神需求之間并沒有明顯的界限。
在馬斯洛動機理論模型上,每層需求還可以劃分為若干個區(qū)域。在范圍上,生理需求分為食欲、性欲和休息、溫暖等需求;安全需求分為面對大自然和面對社會的個人需求;交往需求分為親朋之間生活交往和與別人工作、事業(yè)交往的需求;尊重需求分為來自自信心的和來自社會的、來自于自發(fā)的和來自于外界誘導的需求;自我價值實現(xiàn)需求分為利己和利他的需求、一個生活階段的需求和人生終極需求。在程度上,生理需求分為溫飽需求和享受需求;安全需求分為生活安寧需求和生命安危需求;交往需求分為溝通的需求和幫助的需求;尊重需求分為理解關愛的需求和尊嚴榮譽的需求;自我價值需求分為個人成就的需求、超越他人的需求和獲得公眾承認的需求。
五個需求層面存在相互蘊含、相互依附、依次遞進的關系。每一層需求都是相對存在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群體對同一層次需求的表述存在極大差別;在特定時刻和特定環(huán)境中,一個人、一個群體對實現(xiàn)某一需求的迫切程度也會明顯變化,并且還會在個別方面的需求占主導地位時可以自覺或不自覺地抑制、緩和其它方面的需求,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以及成因有諸多方面的因素。
1.不同歷史階段、不同地域、不同社會地位的人,或者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不同境地,需求的側重點、滿足感不同。
需求是一個千差萬別、千變萬化的東西。平民大眾在溫飽和安全滿足之后最需要的是社會的尊重和認同,而富翁、名人、君主在尊重需求和自我價值需求極大地滿足之后更側重于安全需求和交往需求。不幸的是當人的高層需求實現(xiàn)以后,滿足較低層次需求的愿望卻又處處受到了限制,甚至失去了普通人也能得到的快樂和自由。于是,有了順治皇帝出家、溫莎公爵為了辛普森夫人舍棄王位,以及國王羨慕躺在路邊曬太陽的農夫和戴安娜王妃宮外戀情的真實故事。虔誠的僧侶會把修行作為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唯一目標,而把人一些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看成是齷齪的東西,甚至籠統(tǒng)認為人的欲念就是萬惡之源。即使他們如此清心寡欲,也有溫飽的需求和對美好人生歸宿的向往。
在十分原始、貧困的地區(qū),人們較為專注于第一、二層的需求,人們可以不懂得經(jīng)商、不懂得文字,但卻十分懂得怎樣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謀生。一旦步入經(jīng)濟發(fā)達、安寧富裕的生活環(huán)境之后,人們會迅速提升對第三、四層的需求,并且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政治、文化和保護人類環(huán)境的訴求之中。知識可以極大拓展人需求的視野,因而在知識階層中,表現(xiàn)為五種需求都較為明顯,其中對第四、第五層的需求更為強烈。筆者也以為,任何環(huán)境下,即使最卑微、最愚笨的人都會萌發(fā)個人尊嚴和個人價值的需求,只是這種需求大多是潛在的、壓抑的、在行為上不盡顯現(xiàn)罷了;任何一個人在窮困潦倒、生死危亡的時候,都同樣會強烈表現(xiàn)出對高端層次的渴望,因為人的需求里折射著生命的意義和生命的尊嚴。
《論語》中孔子有“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之說,意思是強調有知識教養(yǎng)的人應當?shù)次镉、注重道德操守。中國自古就有“士可殺而不可辱”之說,意思是當需求不能兩全時,不求生命安全但求人格尊嚴。蘇武牧羊的故事、葉挺將軍的囚歌,用堅貞不屈的人格感動世人;董存瑞、邱少云式的英雄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承擔起責任和道義;白求恩、格瓦拉式的仁人志士,寧愿拋棄財產(chǎn)、仕途,投入到改變人類命運的事業(yè)中。大千世界演繹了無數(shù)需求難以兩全的故事,我們把這種舍生取義、舍己為人的現(xiàn)象解釋為人性、人格的升華,解釋為“小我”向“大我”的升華。一個人的價值取向、道德水準、文化素養(yǎng)總是不斷調節(jié)和改變著自己的需求定位和行為方式,并且在矛盾發(fā)生時做出判斷和取舍。
2.人的需求存在著特定的依附性,必然受到身邊環(huán)境的感染。
幾千年來,各民族文明的孕育、繁衍匯聚成世界文明。文明發(fā)展的過程和階段是相似的、起源和趨勢是相同的,物質生活條件是相近的,但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會時期、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下的人,需求的訴求方法和特點卻有顯著的差異和偏好。這主要是受到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民族文化、價值理念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譬如,西方人更注重需求個性,東方人更注重需求共性。此外,個人受教育的方式和耳聞目睹社會現(xiàn)象,也會獲得強烈的情緒感染和心理暗示。因此說,需求的一般性總是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不同的生存條件和生活環(huán)境激發(fā)或限制了一個族群的需求,進而影響和引導了人們的需求特點及方式。需求的特點及方式孕育了不同的人文景觀,包括我們所說的內陸文化、海洋文化、土著文化等等,也包括差別迥異的審美觀、道德觀和價值觀。
三大宗教以及神學的傳播之所以綿延千年而不絕,則是因為它涵蓋了人對需求的寄托和給人以需求不能滿足時的安慰。人對蒼天和圖騰的禱告,充滿了需求的企盼。宗教即表現(xiàn)出人對自然力量的崇拜,又表現(xiàn)出人有需之而難求之的無奈。宗教現(xiàn)象和神話傳說一樣,幾乎展露了人的需求意識的全部特征,成為人類具有共性的精神需求的一個特例。然而,每一門宗教、每一個神話又都有顯著的地域差異,反映出不盡相同的族群文化和信仰。宗教之所以廣泛、長期存在,在于它能在人們物質需求尚難以滿足的客觀條件下,滿足了人們許多精神層面的需求。
人的需求標準的自我調整意識,首先源于外界的影響,來自于同他人的對比。社會物質財富的膨脹提升了人的生理需求;自然環(huán)境惡化與恐怖主義存在提升了人的安全需求;社會化大生產(chǎn)和全球一體化進程提升了人的交往需求;文化知識和民主意識的普及提升了人的尊重需求;生存競爭的壓力提升了人的自我價值的需求。每一個人的需求和每一層需求都在環(huán)境的熏陶之下、都要接受環(huán)境的認同,因而存在特定的依附性。
3.個體需求的實現(xiàn)依賴于群體和社會。
早先人類種群、部落正是由于人們源于共同需求而產(chǎn)生的。人的需求動機和相應活動,必然演繹出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的復雜關系,進而派生族群之間、國家之間的關系。可以明確地說,正是由于人存在多層次需求,才使人們結成族群、教派、國家,才結成形形色色的集團、組織、經(jīng)濟體、生活圈,才引發(fā)了人類階級、階層的矛盾沖突;正是在人類社會組織中,人的各層次需求才愈發(fā)顯現(xiàn)出來。從遠距離觀察,多數(shù)人共性的需求必將匯聚為群體意志乃至社會共識和國家意志。由此可以推論:人的需求及其矛盾促使了私有制和國家產(chǎn)生、推動了社會演變,促進了社會化大生產(chǎn)的形成和商業(yè)價值的建立,激發(fā)了人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
社會的存在決定于每一個人的存在,然而一個人的力量往往微不足道,即無法認識自然,也無力改造自然!安菰蠜]有孤獨的牛羊”,一個人不可能建立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和生活秩序,只有人與人的團結協(xié)作才能形成合力和共贏格局。經(jīng)驗、知識通過交流和傳習產(chǎn)生了包括科學、技術、文化在內的人類智慧,智慧提升了勞動價值,在人類解決自身需求的漫長歲月里,群體內部的和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隨著世界文明的進步,消滅貧困,縮小各國、各民族、各階層人民實現(xiàn)需求的差距,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需求相對的公正、公平,已經(jīng)成為當今人類社會的共同責任,有待于人類用智慧去解決。
4.人的需求總是處于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中。
每一個人的需求都是動態(tài)的,始終處在量變的過程之中,內在和外在條件的改善總會不斷提升人的需求標準。人的精神需求,特別是自我價值實現(xiàn)需求更是沒有止境,因而需求可以界定下限卻無法界定上限。需求—動機—新的需求—新的動機在不斷地循環(huán),滿足—不滿足—進一步的滿足—進一步的不滿足并趨向于無限,如同一條振幅越來越大的正弦曲線,每一個滿足即是它瞬間的波峰又是爭取另一個滿足的始點。
靜態(tài)看,人任何時候都必然處在某一個具體階層;動態(tài)看,人一生中的社會位置、身份會不斷改變。人的社會位置決定人的生存狀況,人的生存狀況又會改變個人的需求指向和需求標準。如果把需求層次論與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的階層論結合起來,大致可以建立一個坐標系。任何一個人在某一時期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動機取向均可以找到幾個對應點,命運則是這個坐標系里前后各點連結的軌跡。
人的價值取向建立了人的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判定標準。一個人即使實現(xiàn)了既定的生存需求,進而實現(xiàn)了自我追求的既定目標也往往并不滿足,以至于正直的人奮斗不止,貪婪的人欲壑難填。于是,古今中外總會涌現(xiàn)一代又一代英雄豪杰,也總是出現(xiàn)一批又一批貪官污吏。
5.人的生理需求要自覺向精神需求過渡。
人的生理需求得到較大的滿足之后會加速轉向精神需求,如果說人的生理需求和物質需求在所處的特定時期內還是有限的、尚可界定的,那么人的精神需求在任何時段都是無限的、不停歇的,無論怎樣約束它。盡管人可以壓抑訴求,但是絕不會沒有訴求。
人應當不斷地追求卓越,讓生命綻放光芒。許多人樂于孤帆遠洋、攀登雪峰,直至挑戰(zhàn)“生命禁區(qū)”,目的在于“高峰體驗”和“戰(zhàn)勝自我”,借用海明威的話說就是“為了實現(xiàn)自我滿足”;奧運健兒勇于向金牌和世界紀錄發(fā)起沖擊,目的在于報效祖國和“超越自我”。如今競技體育考驗的絕不僅僅是體能,意志和心理素質所經(jīng)受的考驗往往來的更為殘酷,而獎牌正是勝者獲得尊重和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標志。
危急時刻,具備健康心理素質的人,頑強的意志往往能激發(fā)強烈的甚至是不可思議的生命潛能。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會同時襯托出高層面的精神需求,常言稱之為“生命的火花”。精神的存在需要生命的承載,而此時的生命的存續(xù)何嘗不需要精神的支撐呢?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恩格爾系數(shù)會呈現(xiàn)較快的下降趨勢。人們更加注意到如何滿足精神愉悅的需要、懂得了休閑和享受生活,消費能力提升必然引起消費目的和消費對象的變化,孔子就曾有“食不厭精,燴不厭細”之說。時至今日,美食文化、服飾文化包含的精神之需、享受之需已遠在溫飽目的之上。就以服裝的功能來說,從人類最早的賴以御寒(生理的需求)到借以遮羞(尊重的需求)、再到滿足審美(價值取向的需求),越來越多的這類生活現(xiàn)象令人不勝枚舉。極限運動、健美大賽以及名流匯聚的高爾夫球場,其功效絕不僅僅限于強身健體,豪華轎車的功能也不僅僅是代步。可見,高檔次的物質條件實際上變成了人精神享受的工具。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思維模式更加趨于理性化,實現(xiàn)個人自我價值并非必須要創(chuàng)造非凡業(yè)績。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理解自我價值:每當動機能夠服從于理性、每當本能夠受到意志的約束、每當付出是受到良知的驅動,便可以說人此刻已經(jīng)超越了自我、實現(xiàn)了做人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個殘疾人也好、一個耄耋老人也好,同樣有能力獲得自我價值。
6.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
人本身就是一個靈與肉的結合體。每當物質需求獲得新的滿足,人便會關注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每當精神需求達到新的境界,人便會調整物質需求的結構。貧乏的物質條件下,精神需求要么處于迷信和麻木狀態(tài),要么在期待與憧憬之中萌發(fā)動機并且強烈地激勵人的行為,兩者間在境界、品味、內涵上竟會呈現(xiàn)極大的差別。但是,富裕的物質條件下,精神需求亦容易陷入扭曲的狀態(tài)或者相對空虛的狀態(tài)。人由于精神失落而派生的苦惱更容易引發(fā)惡念的滋生,甚至銷蝕已有的生活基礎。事實證明:一個人,心理紊亂就會造成生理紊亂;一個社會,如果物質文明、物質財富離開精神文明、文化氛圍的支撐也會極不穩(wěn)固。人類社會越是進步,越是需要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的匹配、融合、和諧。
當精神需求被誤導或庸俗化之后,也容易表現(xiàn)為狹隘的物質需求。金錢拜物教推崇的信條就是金錢萬能,似乎人生在世需要的就是物質財富,好像錢可以換來一切、錢可以衡量一切?墒鞘聦嵣,錢買不到自由、友愛、緣分,錢衡量不了生命的價值;從來沒有誰能把金錢帶進墳墓,卻總是有人被金錢帶進了墳墓。有一些人把安全需求理解為安逸需求,把精神需求局限于燈紅酒綠、聲色犬馬、炫耀擺闊、感官刺激,把人生價值理解為及時行樂。這些現(xiàn)象大凡可以稱之為人的需求心態(tài)異化。擁有錢財、享受人生無可非議,而暴殄天物、玩物喪志則是社會倫理所不容的。
人很希望享有無限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可是就每個人而言,所能容納的量值總是有限的,差別的關鍵在于心胸的承受能力。人們都知道:酗酒會傷身、營養(yǎng)過剩會致病、范進中舉會發(fā)瘋;有的人交往廣了會疏遠舊友,有的人太受尊重會變得傲慢;網(wǎng)絡把地球變成了一個村落,鄰里之間卻成了陌生人。許多人總是不知不覺地在同自己玩著“零和博弈”,并且在收獲中失去什么。馬斯洛需求理論僅僅為我們解決了一個定性問題,在面向時代、貼近生活的前提下,把握量與度的操作還需要人們自己去完成。
7.需求是一種連貫現(xiàn)象,從低的一端向高端延伸。
衣食住行和性的訴求是人一切需求的根基和起點,如同一棵樹的根須一樣,盡管它常常在我們的視線之下。研究這棵樹雖然必須先審視它的根和干,但是需求層次不宜截然劃分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如同根、干、枝、葉、花不可脫節(jié)一樣。人的心理現(xiàn)象也必須從縱向聯(lián)系上加以分析,方能知其所以然,盡管心理需求較之生理需求更為隱性、更為錯綜復雜。譬如,美容改變的本是生理表象,但是效果卻換來心理的變化。許多女士講求節(jié)食、保持健美體態(tài),主要意圖是出于交往和受尊重的需要。其次,需求存在質和量的區(qū)別,不僅物質的東西如此,精神的東西亦如此。譬如,名分、名聲較之聲譽、名望是兩回事,大眾文化也有粗劣、庸俗與精美、高雅之分。人們改變或舍棄低層次、低質量的需求,往往是為了換取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的需求。
對馬斯洛需求層次由低到高觀察對比:生理需求漸漸減弱而心理需求漸漸增強;客觀需求因素漸漸減弱而主觀需求因素漸漸增強;單純形態(tài)的因素漸漸減弱而復雜形態(tài)的因素漸漸增強;遠古人類的需求特征漸漸減弱而現(xiàn)代人類的需求特征漸漸增強;人的溫飽需求在向享受需求和功利需求轉化,人的體能需求在向智能需求轉化。這些都反映為人類不斷進化的必然結果。
由于人所處的時代、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的差異,建立個人需求層次的基點是不同的,需求的內涵和滿意程度也是不同的。每個人分別以生存為目的、以享受為目的、以發(fā)展為目的所建立的需求層次,其內容、范圍、深度及形態(tài)構成幾乎完全不同。比如,貪圖安逸的人的生理需求之中更多的是奢華和感官舒適;探險者在以生命挑戰(zhàn)大自然時,總要盡可能設定比日常更多的安全保障。只有當人以發(fā)展為目的重新建立需求結構時,科學文明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從這樣的角度看問題,才能真正理解為什么新舊時代的人以及不同生存狀態(tài)下的人對幸福和快樂的感受有著那么大的差異,才能解釋恩格斯曾經(jīng)提出的 “生存、享受、發(fā)展” 需求三層次理論。筆者認為,這一理論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同一概念的兩個范疇,它注重強調需求內涵的演化與遞進,兩者存在互補交融的關系,在本文的分析論述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點。
8、每一個需求都可以是多層因素的組合。
人的任何一個行為或動機都可能不為單純滿足某一個心理需求,往往是多項動機的權衡或多種滿足相結合的價值取向最大化;一個動機的產(chǎn)生又可能是多層次需求的組合。當人們打算添置一輛私家轎車的時候,既要注重品牌、又要比較價格;既要考慮舒適,還要考慮安全、實用、美觀等等。實際上,在謀劃的過程中已經(jīng)包含了基本生活之需、安全之需、交往之需和尊重之需。這類生活現(xiàn)象十分普遍,甚至讓人習以為常,這恰恰反映出人在實現(xiàn)需求的過程中復雜的思維動機和必須隨時面對的選擇;反映出人在具體需求之中生理需求、社會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交互作用。
9.需求的意識包括欲望屬于心理范疇,需求的實現(xiàn)過程屬于行為范疇,兩者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
本文所論及的人的需求主要限于心理活動范疇,而心理學是研究人和人類心理規(guī)律以及意識產(chǎn)生條件和產(chǎn)生過程的一門學問。需求理論研究的重點則應當是知與行的互動過程。我們應當把客觀條件與需求的一致、需求與動機的一致、動機與行為方式的一致看作是人最基本的心理活動鏈,進而對人的行為效果產(chǎn)生判斷?陀^環(huán)境及客觀條件是影響人的需求變化和需求差別的決定因素。需求意念訴諸思維可以產(chǎn)生更為復雜的行為動機和千變萬化的行為方式。關于動機與行為的關系問題以及關于人的行為調節(jié)問題,已經(jīng)進入倫理研究的范疇,本文不再贅述。
人的實踐活動總是力圖一次次完成從心理動機到行為結果的循環(huán),這既是一個心動到行動的心理過程,又是一個行動—感悟—再行動—再感悟的實踐過程,在每個人的一生里可能出現(xiàn)無數(shù)次高峰。審視人生的軌跡:直線型的可以稱其為平凡;波浪型的可以稱其為坎坷;上斜線型的可以稱其為瀟灑;跳越式的可以稱其為輝煌。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即便在做重要抉擇的時刻,都不太注意自己的心態(tài),也不愿意披露個人動機,但是任何言論、行為甚至下意識舉動的背后都潛藏著人的需求意識。求知、求愛、求進取乃至求救、求生、求寬容,無一不是人需求的具體表現(xiàn)。正是因為人的需求心理必然影響以至于左右人的行為,我們對人的需求結構和這種結構演化的研究才具有實際意義。
總之,所謂人的需求層次問題說到底是一個人的生存和發(fā)展架構問題。生存與發(fā)展是人及人類一切活動的根本目的,相對于這個目的,安全是基礎,交往是條件,尊重是保障。這些層次交織一起,構成一個相互依存的、相對和諧的需求層次體系。我們既要注意需求的表現(xiàn)形式,也要注意需求的具體內容;既要分析需求的生成內因,又要分析需求的生成外因。用辯證的、變革的眼光看待和運用需求層次論,用相互聯(lián)系的方法分析、運用需求層次論。
三、人的需求的本質
人的需求主要反映為一種現(xiàn)象及一種過程,解析這種現(xiàn)象和過程最重要的理論方法是認識它的本質。人的需求成分中許多是被掩飾的、虛擬的、盲目的、表象的,一些形式上的東西或性格上的差別往往掩蓋了它的實際內容,給人以錯覺和誤導,以至于使人產(chǎn)生困惑,進而損害人們真實的、根本的需求。因此,人在社會生活中還需要一種認識需求的能力,這就是思辨、洞察的能力,這種能力亦蘊含于每個人的自我價值之中,筆者一再力圖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方法解析人的需求動機也在于此。
筆者認為,有兩條基本概念還需要闡明:其一,人的生理需求是維系生命存在而產(chǎn)生的肌體吸納、循環(huán)、調節(jié)、生殖等一系列生理自然現(xiàn)象,并產(chǎn)生相應的心理反映;其二,自我價值需求并不等同于自私自利或自我為中心,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自我價值的實質就是個人的社會價值,損人利己和損人不利己均不會形成自我價值。這兩點對于準確理解需求層次理論和人本理念是很重要的。
人的基本需求大多是十分直觀的,譬如饑餓產(chǎn)生生理需求、恐慌產(chǎn)生安全需求、孤獨產(chǎn)生交往需求、羞愧產(chǎn)生尊重(自尊)需求、信心產(chǎn)生自我價值(成就)需求?墒,人的需求層次及其成因、不同層次之間的相互關系、需求心理的演變和引發(fā)的社會后果等等,至今仍然是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它極大地促進了我們對人自身的審視愿望,促使我們不斷地對人與社會、人與文化、人與政治以及人的行為動機、人的倫理道德等一系列問題向深層次探討。事實上,需求層次理論已經(jīng)超越了心理學范疇,它給社會學研究、哲學研究、人文學研究、倫理學研究和行為學研究開拓了更加寬闊的視野。借助它可以深入系統(tǒng)地研究人性的客觀根由,推動以人為本、人性化管理方式的建立。
1、需求是人與生俱來的自然屬性與后天形成的人的社會屬性相結合的產(chǎn)物。
在生命深層而原始的本能刺激之下,人總是處在爭取滿足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種基本需求的期望之中。雖然有些高等動物也存在交往需求甚至尊重需求并且可以用特有的方式進行某些溝通,但是在這個概念中,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在于人是具有理性的動物,用淺顯的話說就是人有靈魂、人有精神需求。人的生存不僅僅需要五谷食糧,還需要精神食糧;不僅僅需要生活待遇、物質待遇,還需要政治待遇、精神待遇。人能夠駕馭自己的動機和意念,尊嚴與榮譽、成就與自我價值的意識只屬于人類,唯有人類會因為需求而創(chuàng)造價值,又把價值和需求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2、需求本質的詮釋乃是一道千年課題。
古典宗教教義大多認為,人之初性本惡,人的需求就是人的欲望,它會把人引向苦海,會摧毀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關系,如果沒有宗教儀軌的約束,社會就會物欲橫流、良知泯滅。為了昭示社會,中外歷史上都曾出現(xiàn)許多清教徒、苦行僧、忍者、隱士。然而我們看到,各個文明古國幾千年的社會形態(tài)并不曾因為教義的“感召”而“大同”。一味地提倡克己、禁欲、尊崇,到頭來卻極大地壓抑和禁錮了民眾的創(chuàng)新精神。
有學者認為,需求可以解釋為人對幸福的企盼。的確,幾千年來的中國民俗就把個人幸福概括為福、祿、壽、康、寧,西方教義則把幸福的內涵解讀為自由、平等、博愛。筆者以為,需求也可以解釋為人持續(xù)改善生活品質的向往在特定外界環(huán)境下的心理定位,并將這一意念付諸行為的過程。但是,從本文的探討中可以看到,對需求的解讀遠遠不是一個簡單的命題,需求中包含著大量個性的滿足、個性與社會性的沖突,以及情緒化和非理性化的東西。一位十八世紀的英國人塞繆爾約翰遜就曾經(jīng)說過“生命就是一個欲望走向另一個欲望,而不是從一個滿足走向另一個滿足!毙枨笫且粋動詞,往往表現(xiàn)為帶著時代烙印的一種心態(tài)和心理趨勢而不是直接表現(xiàn)為一種結果。于是可以產(chǎn)生這樣一個結論:人類對自身需求的解讀成為了世世代代人類精神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歷史上,機械唯物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都沒有能夠較完整地解釋人的需求現(xiàn)象。而以中國的孔孟、古希臘的柏拉圖為代表的歷代哲學大師也都曾一生苦苦探求個人需求與社會群體的關系,其人文思想的光輝照耀了幾千年,可是他們理想里的社會形態(tài)至今也沒有成為現(xiàn)實。為什么中國人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性相近、習相遠”?為什么猶太人問“假如我不為自己,誰會為我?假如我只為自己,我是什么?”為什么知識能夠解決教養(yǎng)問題卻解決不了道德問題?如何既滿足個性需求又要滿足共性需求?欲念的變化主要來自于內因還是主要來自于環(huán)境影響? 判定幸福的標準是什么?欲望會把人類引向何方?人類還將要繼續(xù)年復一年艱難地解讀自己。
3、人的欲望是需求的自然延展。
無庸諱言,人的需求是圍繞自我產(chǎn)生的,因而需求存在著自私性。人不僅僅有物欲、享樂欲,還有權欲、表現(xiàn)欲;人的基本需求能夠不斷引發(fā)人的潛意識沖動,進而還會生動地演繹出人的競爭欲、冒險欲、占有欲和支配欲。人不僅僅希望主導自己,還希望支配他人并且少受他人支配。直至當今,社會依然允許人的自私性,允許因需求而引發(fā)的競爭,也允許人生結果的差異。
人們出于需求而創(chuàng)建了市場、職場、信息場以及包含了更多欲望色彩的官場、情場、名利場,在“場”的發(fā)育中形成了交易規(guī)則與競爭規(guī)則。因為人們明白,在提倡溫、良、恭、儉、讓的同時,人的秉性還必須要受到道德、規(guī)則和法律約束。因為道德標準力圖限制個人需求以不損害他人為前提,規(guī)則力圖限制個人行為以不損害公眾利益為前提,法律則力圖不賦予人們以需求的絕對自由以及侵害他人權利的自由。嚴明的道德、規(guī)則和法律可以維護人與人之間圍繞需求而產(chǎn)生的資源分配關系,維護個人需求權利平等下的社會秩序。一個先進社會制度的標準之一,就是要特別避免人類生活中“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它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一“馬太效應”,有效地控制資源和財富分配的過度傾斜。
需求原本是人類溫和的天性,并無善惡之分,孔子有曰“食色性也”,西方文化稱之天賦人權。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也常言“哀莫大于心死”,這是因為需求乃是人身心成長的動力。但是,需求的力度卻是個人難以把握或不情愿把握的,需求的動機只要向上移一步便會形成欲望。當基本需求不能滿足時,人會產(chǎn)生欲望;當基本需求意識受到外部鼓勵或刺激時,人也會產(chǎn)生欲望。欲望雖然都具有針對性,但更是理性較難以操縱的東西,它好像是理智“保姆”身邊“淘氣的孩子”,經(jīng)常促使人用行為的“不安分”來打破自己曾經(jīng)平衡的某些需求,以至于總是造成每一個人自身需求的相對平衡而絕對的不平衡。由于需求具有這種特征,社會便要在維系、容許、甚至寬容個人欲望的同時,要求每個人在利益追逐行為的起點和規(guī)則上應當是公平的,F(xiàn)代社會文明突出強調:不能由一部分人來劃定另一部分人的需求標準,更不能因人的地位、階層而被限定和剝奪其合理、合法的需求;在公民基本權利面前,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任何一個人都不應該由于地位卑微或生理缺陷而受到歧視,弱者的需求、特殊群體的利益必須得到他人和社會的關心扶助。
當欲望在正義、理性的引導下成為群體共同行為,就是社會變革的動力。反之,欲望同愚昧、惡習結合,便會引發(fā)對道德的踐踏和對法律的蔑視;欲望同野蠻、強暴結合,就會讓“人類原惡”走出樊籠,以至于成為毀壞社會文明的元兇。
人總是先有需求后有動機,需求是產(chǎn)生動機的基礎,動機是需求轉化為行為的橋梁,同時動機又是控制人的無端需求與無序需求的閘門;人總是先有本能后有意志,而意志是約束本能的第二道閘門。當人越過這兩道門檻,真善美或假惡丑就會展示出來!耙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毛澤東語),總能夠清晰地界定和把握自己每一層次的需求,并自覺篩選自己的動機和節(jié)制自己的天性,在努力實現(xiàn)個人基本需求的同時產(chǎn)生責任的動機、義務的動機和助人的意志、自我改造的意志。因此,理性需求意念的升華也可以孕育出圣潔與崇高,使人成為圣賢、仁人、義士。對一個群體而言,弘揚理性需求將有利于形成集體主義、健康的民族心態(tài)和愛國主義意識,并造福于社會、國家和人類。
4、觀念是人對需求的自我界定。
所謂人生觀,實質上就是人對每一需求層次的態(tài)度;所謂價值觀,實質上就是人對于實現(xiàn)需求所必定發(fā)生的耗費和代價的評估取向。觀念來自于人對需求的理解和把握,因此人生觀、價值觀是人的后天逐漸形成的;觀念的改變影響到需求定位的改變,人的一生都處于二者的磨合之中。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生觀、價值觀是可以改變的,人必然要接受社會和環(huán)境的改造,在改造的過程中可以認識自我、認識社會,進而實現(xiàn)觀念及人格再造,以至于達到由無為變?yōu)橛袨、唯我變(yōu)樯嵛摇?
就現(xiàn)代社會而言,溫飽已經(jīng)不屬于多數(shù)人一生著力追求的主要目標。各階層、各年齡層的人們都越來越重視個人價值目標、精神空間和生活質量。人們的一種普遍心態(tài)是:當個人自我價值實現(xiàn)后,必然反作用于生理、交往、尊嚴等較低層次的需求;如果自我價值得不到提升,其余一切需求即使已經(jīng)擁有也可能淡然無味。僅僅實現(xiàn)了低層次需求的人,雖然能夠得到真誠的憐憫和快樂的幫助,但是很難擁有真誠的尊重和縱向的交往。因此,當代人的需求理念已經(jīng)越發(fā)明顯而普遍地趨向于“金字塔”的高端即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
5、需求的最佳狀態(tài)是和諧。
和諧,意味著包容和均衡。需求的和諧狀態(tài)通常是各個需求層次的相對充實和相對匹配,任何一種需求的滿足總是處在相對適合、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之中,總是處在只是更好,沒有最好的這樣一種心理認同之中,總是處在期望與現(xiàn)實存在一定差距的心理認可之中。
在實際生活中,需求的不和諧問題會常常出現(xiàn),甚至不以人的意愿為轉移。一些人總是茫然地陷于“他有的我為什么沒有”?“他行我為什么不行”?的情緒沖動之中,而缺乏理性的思索和實踐;一些人在設定的人生目標實現(xiàn)之后反而會頓感失落、得到高官厚祿卻失去安全感、得到功名榮耀卻失去自由自在;一些人在需求的追逐中常常得到的不是快樂而是疲憊,為名望所累、為財富所累、為交際應酬所累;一些人需求目標受挫便自詡看破紅塵,沉淪于空靈和虛無;一些人在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異中產(chǎn)生妒忌、厭惡、憎恨的心態(tài);一些人需求目標渺茫無望時自暴自棄、自我沉淪,甚者自絕人生。如此種種,都是需求心理不和諧的表現(xiàn)。
需求心理有它自身的規(guī)律,時常要自我調節(jié),通過調節(jié)而明確動機,通過明確動機而把握欲望。欲望過度會導致心理失衡,欲望迷惘會誘發(fā)心緒紊亂,無端的欲望更是一把“雙刃劍”,把握不當可能“因欲生禍”。當?shù)缆凡皇翘雇尽⒔Y果不是初衷時,很容易引發(fā)抑郁、孤僻、狂躁、逆反等等心理疾病,給個人和社會帶來不良后果。
人的許多煩惱、報怨、憤怒的深層原因很可能是某一層或某一些需求受阻、受挫;人的熱忱與幸福也必定是建立在各層次需求得到滿足的基礎之上。因而,培養(yǎng)個人和諧的需求心理與實現(xiàn)整個社會和諧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人和諧的心理狀態(tài)與社會和諧的氛圍是相互依托的,和諧社會需要加深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溝通、尊重和關愛;人的和諧需求心理又是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一個前提,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主動方在人、在于人對自然正確的認識和態(tài)度。
儒學認為和諧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禮尚往來”,美學認為和諧就是美,倫理學認為和諧就是公正,心理學認為和諧就是人的動機與行為的一致,哲學認為和諧就是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而今我們倡導和諧的需求心理則具有更深邃的社會意義。
6、需求滿足的標志是快樂和幸福感。
心理學上有一個重要的命題:什么是快樂和怎樣追求快樂?筆者認為,快樂是人建立在特定客觀條件下一種自我滿足并將滿足表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象,快樂只存在于一個需求剛剛滿足而另一個需求還沒有到來的時候;幸福感則主要是來自于需求的過程,一種從需求的相對比較中產(chǎn)生的持續(xù)滿足的、穩(wěn)定的內心感受。因此說,雖然快樂并不等于幸福感,但是幸福感卻必定離不開快樂。善于感受生活和善于體驗生活是一切快樂和幸福感生成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一方面,有作為方有所得,有所得方有所樂;另一方面,降低欲望的門檻同樣能夠得到快樂,轉移需求的方向也能彌補快樂。人生的許多痛苦往往是錯誤的或者不切實際的追求造成的。人生最寶貴的東西是體驗過程而不是品味結果。當不慎失去了機遇、友愛、臉面、安寧,也不要為失去而萬分苦惱。生活之所以艱辛,就是因為每一層需求不但要靠努力才能獲得,還要靠努力才能維護;實現(xiàn)高層次的需求難,維護高層次的需求更難;知足者常樂不難,不知足者常樂何其難。
我們對快樂和幸福感的定義永遠是建立在相對條件上的,只有非常快樂和非常幸福,沒有無比快樂和無比幸福。其原由,一是人的需求對象、標的物的價值、幸福指數(shù)是在變化的。付出較大代價獲得稀缺、新穎而又具有使用價值、交換價值或欣賞價值的事物,能使人感受更大的占有快樂,但人越是刻意追求它,它的價值就會變得越高、越難以企及,猶如小貓追逐自己的尾巴一樣;二是擁有生命不可缺少但卻近乎無限、人人都可以平等享有的東西時個人獨有的快樂和幸福感并不存在,因此人們平時感受不到擁有空氣、水、土地的快樂和幸福;三是快樂和幸福感是建立在滿足包括滿意的基礎上的,但是同時實現(xiàn)全方位滿足又是不可能的。某一方面新的滿足彰顯另外方面新的不滿足,或者總要以舍棄某種滿足為代價才能換取另一方面的滿足,這種遺憾是任何人都難以避免的。
快樂與幸福感絕對是一種可以培育而不能供奉、可以自我感受而無法依靠外界賜予、可以領略而不可以攫取、可以享有而難以貯存的東西,并且只有主觀標準而沒有客觀模式。要不斷締造快樂和幸福感,外因只是條件,內因才是根據(jù)。
7、需求的潛在效應是激勵。
由于人永遠有對需求的依賴和對需求目標的渴望,于是每每為達到一個目的、超越一個標準便成為個人或群體行為唯一的動力。當目的十分明確、制度十分清晰、競爭較為充分時,人的行為會更加積極,這就是需求產(chǎn)生的激勵效應。需求與激勵既是內因同外因的結合,又是人內心這兩種積極意念的結合;每一個人或每群人,即可能是激勵的施與方,也可能是激勵的接受方。激勵常常被有目的、有針對性的作為一種手段來使用,通常會迅速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
滿足會使原來的激勵標準失去作用,甚至帶來松懈、惰性和厭倦等負效應,所以馬斯洛認為“滿足了的因素不再是激勵因素”。但是,我們也應當認識到:第一,滿足是新的不滿足賴以建立的基礎,如同一座大廈底層的作用一樣;第二,“滿足了的因素”并不是可以丟棄的因素,維持和養(yǎng)護這種滿足同樣需要新的能力和不斷創(chuàng)造外部條件,它必然會形成一種持續(xù)的約束效果和潛在的激勵效果;第三,“滿足因素”在管理中和心理作用上往往會構成人的心理防線或者心態(tài)平衡的底線,因而經(jīng)常產(chǎn)生比“未滿足因素”更穩(wěn)固的效應。這個效應,經(jīng)濟學上叫做“負向激勵”,它可以建立在懲罰性約束的平臺上;第四,“不滿足”是人的正常心態(tài),絕對的、無條件的滿足是不存在的。因而,“滿足”可能使人的欲望在縱向釋放的同時轉為橫向釋放;第五,相對滿足會使人產(chǎn)生驕傲、自豪和成就的心境,這種心境是健康、和諧的心理狀態(tài)不可或缺的。顯然,人的需求造就了激勵自身的工具,也造就了約束自身的工具,并且無論這種需求已經(jīng)“滿足”還是尚未滿。實踐中的關鍵是自身和社會如何把握、利用這個工具,使“滿足”和“不滿足”都總是產(chǎn)生正激勵效應。
總之,人的需求的內涵是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個人與社會的統(tǒng)一。而這種統(tǒng)一是變化的而非停滯的、辯證的而非僵化的、和諧的而非對抗的、豐富多彩的而非千篇一律的。這應當是辯證唯物論者對人的需求的本質的基本認識。
四、人實現(xiàn)需求的途徑
實現(xiàn)需求的通常條件是個人多方面能力的具備。實現(xiàn)交往需要人的活力,實現(xiàn)被尊重需要人的魅力,實現(xiàn)個人價值需要人的毅力。人的需求是一種主觀現(xiàn)象,而實現(xiàn)需求還離不開相對應的客觀環(huán)境,而客觀指的是地域、時代、社會、人群。需求心理的產(chǎn)生與滿足之間有一個內在與外在、知與行的互動過程。
1、需求滿足的前提是付出。
先有勞動,后有收獲;先有奉獻,后有回報;先有創(chuàng)造,后有消費。世間雖有不勞而獲的物質財富,但是絕沒有唾手可得的精神財富,付出是需求的必要代價;損人利己的人得不到真誠的尊重和交往,“人人為我”的前提是“我為人人”;滿足個人自我價值實現(xiàn)需求的基本前提是社會有對這項價值的需求,因此社會愿意為每個人提供提升自我價值的條件,每個人的價值匯聚成最大的社會價值,社會價值的不斷充盈又使每一個人從中獲益。這些都是社會價值規(guī)律在起作用。
在當代中國社會,“按需分配”還是一個遙遠的理想,但是“各盡所能”則是社會力求達到的目標。為此,充分就業(yè)就是絕大多數(shù)人依托付出而實現(xiàn)各層次需求的基本途徑。職業(yè)、職務、學位、職稱等標志著人實現(xiàn)需求的保障程度,人的需求的社會性特征必然激勵著人們努力去獲取這些標志。機遇、性格和制度是重要的,但是獲得成功和滿足的根本條件是毅力、耐性、勤奮加上足夠長的時間,甚至是畢生精力和全部心血的付出。
人類社會是在進步的,任何一種法制社會都不允許個人覬覦公共資源來滿足自身需求;任何一種價值觀念體系都不會容許竊取與欺詐;任何一種現(xiàn)代意識形態(tài)都不會給個人非理性需求的無限自由。對大自然的任意掠奪、種族歧視和采用戰(zhàn)爭手段解決人的需求問題的現(xiàn)象也終將成為歷史痕跡。
2、個人需求要通過交換來實現(xiàn)
人們物質文化需求的外部條件是存在各種形態(tài)的資源供給,人滿足需求的過程是一個需求與供給協(xié)調一致的過程。供給不能靠索取,而是要通過辛勤挖掘、精心培育來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供需交換。在家庭中是親情的交換,在群體中是友情的交換,在社會化大生產(chǎn)中是物質商品的等價交換、勞動成果的自愿交換。物質的東西可以通過交易實現(xiàn),精神的東西則往往是不可以等價交易的。當精神需求同交易手段聯(lián)系在一起、權與錢聯(lián)系在一起時,嗅出的味道已經(jīng)變了。顯而易見,精神需求主要體現(xiàn)為自愿交換和心靈、情感的交換,這些交換既是無價的、也是無償?shù)模菒鄣姆瞰I、仁的施舍、義的作為都終將得到報答。仁、愛、情、義、誠、信等等非精神產(chǎn)品形態(tài)和非價值形態(tài)的精神需求的存在和擴展,同時也需要不斷建立各種適當?shù)慕涣鞣绞交蚪粨Q方式來實現(xiàn)。
保持交往要有人與人之間共同的志趣、共同的事業(yè)或共同的經(jīng)歷作紐帶,得到尊重要有知識、閱歷、社會貢獻及良好品格作資本,個人的機遇要在社會認同中獲取,自我價值要得到他人及社會的承認。于是,人對于交往、尊重、個人價值的需求可以轉化為人對志趣、能力、才華、品格、個人魅力等等的追求,可以轉化為自愛、自尊、自強的需求。假若前提存在缺陷、效果存在差距,則可能促使人對虛名、虛榮的追逐和權位、身價的攀比,后者則是人類天性的不幸錯位。
個人需求的實現(xiàn)實際上是個人能力奉獻于社會的衍生物。無論解決人的那一層面需求,根本道理是個人需求的真正滿足終究要建立在群體共同愿望、共同分享的基礎之上。施展個人抱負以及為需求而拼搏的過程必須融入實現(xiàn)群體需求的社會活動之中,而社會化身就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互依、互助、互惠、互利的關系網(wǎng)絡和人與人之間相互服務又相互競爭的機制?梢缘贸鲆粋結論:現(xiàn)代人所要得到的大部分物質需求和幾乎全部精神需求,都建立在了人與人之間各種交際、交換關系的基礎上。
3、心理需求隱含于人的社會需求之中。
人的心理活動只有反映到情緒、言論和行為上才能實現(xiàn)滿足或為外界所知、或與外界產(chǎn)生互動。圍繞著人的生存發(fā)展問題,人們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社會需求。在特定的條件里,一些需求現(xiàn)象會凸顯出來,成為一些社會基本層面的東西,成為影響人們心態(tài)乃至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主要因素。例如,我國廣大民眾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看病、上學、就業(yè)、贍養(yǎng)問題和食品、交通等方面的安全問題,隱含著百姓的基本需求。這些生活需求問題與本文所述的人的心理需求問題存在什么聯(lián)系?筆者認為,后者是本能、是起因、是隱性的、間接的因素;前者是手段、是途徑、是顯性的、直接的因素。假若人們不需要社會公共保障就可以實現(xiàn)各個層次的需求,人就不需要去追求更高級的社會形態(tài)了。由于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是人的實踐活動和獲得社會能力的前提條件,因此才往往顯得更為直接、更為突出。
4、按效率和貢獻分配報酬,兼顧資源和道義的公平。
人群組成社會,社會依靠公共制度來維系;旧钯Y料供給制、票證制和全民生活保障公益化、福利化是國家財政經(jīng)濟水平不同階段的兩種典型的、公平的公共制度。在中國現(xiàn)階段,一方面制度鼓勵公平競爭、允許能力差別和結果差異的存在;另一方面,制度還要關注一部分人需求無度而另一部分人基本需求、合理需求尚處在壓抑狀態(tài)的不公正現(xiàn)象。在物質資源的分配上,通俗的道理是這樣的:要實現(xiàn)共同富裕,要改善人們生存環(huán)境,要樹立人文意識,要遵循使一部分人生活水準提高,但前提是不能減少另一部分人的生活水準的“帕累托法則”,要注意和控制基尼系數(shù)趨升現(xiàn)象,要充分保障人們就業(yè),要避免壟斷產(chǎn)生“尋租”、權力產(chǎn)生腐敗的現(xiàn)象。由此種種,社會才能保障和睦安寧。反之,非正當?shù)貪M足個人的某些需求,隨心所欲、為所欲為、貪婪攫取,其個人代價必定是高昂的。任何個人意志都抗拒不了社會力量,個人私欲越急切、越強烈,來自外部制約的力量越大、個人的耗費和風險也越大,乃至多少所謂的能人、強人滿足了一時的情欲、物欲,付出的卻是身敗名裂的代價。
滿足人們的需求有賴于各種經(jīng)濟資源和社會資源,不僅是自然的、物質的,還有非物質的文化資源、信息資源、公共政策資源等等。不但有限的自然資源與無限的物質需求存在尖銳的矛盾,而且各種資源的均衡性也總是相對的,不均衡的現(xiàn)象總是存在。因而,需要政府及非政府組織依托市場機制和法規(guī)、道義手段,在資源管理配置上以及機遇平等方面有效發(fā)揮調節(jié)、監(jiān)督、引導作用,為滿足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服務、為廣大民眾的需求服務。
5、人類生活社會化程度的提高使人的需求內涵不斷增加,需求內涵的增加促進了個人生活社會化。
以個人基本需求為支點,還可以派生出認知的需求、解惑的需求、審美的需求以及信仰的需求、維權的需求、信賴的需求、愛好的需求、個性的需求、機會的需求等等,構成每一個人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以群體的基本需求為支點,還可以派生出信息共享需求、環(huán)境保護需求、社會保障需求、社會公正需求、信用契約需求等等,以至于政府和社會不得不設立各種集團、組織以明確每個人的歸屬;不得不建立各種平臺、架構來承載個人、群體的諸多需求,不得不利用各種契約、法則來維護個人、群體的利益。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和網(wǎng)絡手段的出現(xiàn),則提供了一個與世界交往的多維社會空間,從另一個方面拓展了人們的精神需求、開辟了一條有助于人實現(xiàn)精神需求的新途徑。
6、高度的社會物質文明和社會精神文明是人類物質需求及精神需求的最好實現(xiàn)形式。
發(fā)達的物質文明使人類把了解世界、了解宇宙的愿望變成了深海潛艇、航天飛船的現(xiàn)實,把“千里眼”、“順風耳”的傳說變成了視頻、手機普及的現(xiàn)實,人類科學技術的運用極大地滿足了人的需求。全球一體化經(jīng)濟的建立,使個人消費結構可以面對整個世界來選擇。文明是一種狀態(tài)、一種結果,人的需求是創(chuàng)造文明的主觀條件和內在動因,沒有人的需求演進便不可能有人類文明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人類文明總是要應時所需、與時俱進的。
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每個人的生存動態(tài)都是一個不斷自低向高追求的過程。人的需要乃是客觀存在,追求則是一種主觀行為,有需要才有追求。選擇了正確的追求途徑,生活體驗可以達到無限,生命價值也可以達到無限。但是,相同客觀條件下,人的需求目標的差別最終決定于人的精神境界的差別和衡量自我價值尺度的差別。
五、研究需求層次理論的現(xiàn)實意義
在研究馬斯洛關于人的需求層次理論時,許多社會問題和生活現(xiàn)象會一再令人陷入沉思。當今全球恐怖主義產(chǎn)生的根源是什么?“反恐”能解決人類的安全需求嗎?對公平和正義的呼聲涵蓋了人的什么需求?邪教與人的基本需求相關嗎?吸毒現(xiàn)象是生理需求所能解釋的嗎?人的思想素質與精神需求存在什么關系?文化、精神資源可以按階層分配嗎?怎樣協(xié)調自然資源的有限性與人類需求的急迫性?維護傳統(tǒng)價值觀的現(xiàn)實意義在哪里?人的需求引導了社會時尚,還是社會時尚引導了人的需求?
中國社會已經(jīng)進入了市場化、信息網(wǎng)絡化和全球一體化時代,經(jīng)濟結構已經(jīng)轉入消費型社會、競爭型社會,人民大眾的需求層次普遍提升,這是過去任何一個歷史時期所不能比擬的。經(jīng)濟狀態(tài)的巨變和社會結構的轉型,迅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沖擊著人們的觀念和心態(tài),引誘著人們的占有欲望和享受欲望;利益關系的變遷也加快了人們需求心理的變化頻率。人的需求一方面呈現(xiàn)多樣化、開放化、時尚化、虛擬化,另一方面又呈現(xiàn)回歸、趨同和務實;一方面,人的基本衣食住行需求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另一方面,社會已經(jīng)步入精神、文化、信息消費階段;在一些突出的社會矛盾中,個人的需求更加集中表現(xiàn)為群體或利益集團的需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里,時?煽吹郊で椤⒗硇、浮躁、冷漠交織在一起,這一切使走出“象牙之塔”的哲學、心理學、人文學面對著相似、相關、相融而越發(fā)紛紜復雜的研究對象。
中國人在“四兩油、五兩肉”的計劃經(jīng)濟年代里,少有這樣那樣的不滿足,也少有這樣那樣的奢望,這既是因為心理參照系不同,更是因為普遍的信念抑制著個人的物質需求。當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jié)u入小康階段以后,物質條件日趨優(yōu)厚,人們的生活條件更加舒適。社會進入這樣一個特殊階段,我們更需要大力提倡人的高格調、高品位追求,防止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發(fā)展的失衡,防止傳統(tǒng)文化以及道義、誠信、涵養(yǎng)、德行的喪失;更要大力提倡自強、自尊、自律、自力,避免人的內在需求與外在條件關系的失衡。只有在物質財富基礎上不斷實現(xiàn)更高層面的精神創(chuàng)造,才能適應現(xiàn)代生活的節(jié)奏;只有提高真善美的鑒賞能力,才能擴展現(xiàn)代人的生活追求。生活條件越是優(yōu)越,越是需要對幸福、和諧的認知能力。這些應是人的需求層次理論給予當代人的啟迪。
人復雜的情感理念不能簡單僵化地依照需求層次論鑒別和劃分,從某種角度看,馬斯洛需求層次論有它的局限性、特定性。研究人的心理、以及行為問題可以借助需求層次論,但是不能唯層次論。好的方法是以人的需求層次論為一個支點,從對立統(tǒng)一和發(fā)展變革的角度來研究、借鑒它。通過對需求層次理論的再挖掘,或許可以找到一條解析人的動機與需求、構建科學的需求理論體系的新思路。
民乃國之本、國乃民所系。尊重人性、倡導人本,業(yè)已成為我國社會主流思潮,若“以百姓之心為心”則“人情之理不可不察”。方興未艾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基本要義就是選擇一條順乎民意、應民之需、謀民所求的發(fā)展道路,全面滿足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先進的制度、先進的文化引導和培育一種既有統(tǒng)一意志又有民主自由的需求制衡機制、既滿足人的需求又能維護自然生態(tài)平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架構、既強調弘揚人性又強調公正公平的人的需求模式。
讓社會心理研究融入新的時代,生動靈活地用之于我們的政治經(jīng)濟改革、制度文化創(chuàng)新和法制道德教育的每一個層面、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理論的價值在于指導實踐,深入探討人的需求和動機理論的目的,正是在于關注人的全面發(fā)展和廣大普通民群的基本需求,及時對新時期各階層人群的需求取向做出正確判斷。從國家治理的角度講,全面重視當代的、和諧的人的需求心理研究,正是我國構建穩(wěn)定、和睦、均衡、融通、協(xié)調、有序的和諧社會的需要、實施以德治國方略的需要、完善市場經(jīng)濟的需要和提升政府管理水平的需要。
人的基本需求理論可以演繹出國家需求理論,人的價值觀可以演繹出國家價值觀。在地球這座宇宙中的孤島上,一方面當今各國、特別是大國強國,正在圍繞人的五個需求層次建立和鞏固各自國家的生存空間、安全策略、外交政策、國際地位及其發(fā)展戰(zhàn)略;另一方面,由于貧富差距和強權政治帶來全球性的不穩(wěn)定、不公正因素日益增加,又促使人類各國加快朝著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維護共同價值和建立共同發(fā)展空間的方向而努力。由于國際社會本就是人類的集合體,把研究人的理論用之于研究國家需求及國家關系、研究世界發(fā)展變化的動因,其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這也是對馬斯洛人的需求理論的另一種很有意義的拓展。
筆者在對需求層次理論的挖掘中,進一步明確了這樣一個結論:需求層次的向上延展是每一個人個體發(fā)展的原動力,全面滿足人類群體各層次的需求是社會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發(fā)展進步的終極動力。政治家、經(jīng)濟學家以及哲學家、心理學家們所從事的事業(yè),正是力求以不同的手段和方式去尋求、把握其中的規(guī)律,力圖影響、引導其向著符合社會根本利益和人類美好愿望的方向發(fā)展。
【“人的需求層次理論”的思考——兼論“人的和諧需求觀”】相關文章:
技術經(jīng)紀人需求日漸緊俏07-31
IT行業(yè)招聘需求放緩08-09
各地人才需求行情07-31
2010年,就業(yè)需求如何?08-16
經(jīng)驗法分析培訓需求08-06
人才需求冷暖互現(xiàn)07-31
翻譯人才呈現(xiàn)剛性需求07-30
在滬女性職后教育需求旺盛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