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的大腦是怎么工作的
我們一直在進行這大腦活動和進行記憶,但是很多人對大腦是不了解的,有些人也不知道大腦的結構是怎樣的。你知道嗎?下面由小編給你帶來關于人的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的大腦結構是怎樣的
生理學上講,腦運作時更像一個由1000億個神經(jīng)元組成的縝密的纖維鏈網(wǎng)絡。腦主要由腦干(stem)、小腦(Cerebellum)和大腦 (Cerebrum)三部分組成,其中大腦是在學習過程中最關鍵的, 因為是它負責思考和記憶。我們看厚重的課本,聽無聊的講座,大聲背課文,或者在考試之前進行短期的迅速記憶和苦練游戲手法而需要的長期記憶和反應能力,全都離不開大腦的幫助。
然后這些信息變成短暫記憶后,大腦神經(jīng)就會把它們運到核心結構里,與現(xiàn)有的記憶比較一番后最終把這些記憶放在長期記憶庫里面。
那么很多人就會問了,為什么我考試的時候還是有很多東西不記得了呢??為什么我記得明明就是這么寫的可實際上卻不是呢??
記憶為什么會被遺忘?
實際上,上面這么多繁瑣的記憶過程都是在一瞬間完成的。信息非常不老實,實際上 上面這么多繁瑣的過程都是在一瞬間完成的。在將信息傳輸?shù)较乱簧窠?jīng)元的的過程中,信息不得不經(jīng)過數(shù)十億的突觸,丟失一部分信息是在所難免的,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的很多記憶是不完整的原因。
最近,來自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研究者們通過白鼠的實驗成功證實了,學習和記憶是由神經(jīng)單元接觸的多少來決定的。實驗發(fā)現(xiàn),當兩個神經(jīng)元接觸的多的時候,他們傳遞信息的橋梁就越來越穩(wěn)固,人們就能更容易記得或者想起來一些信息。 反之,如果兩個神經(jīng)元都不怎么接觸,信息在它倆之間傳輸時就會更容易丟失。這些不幸被丟失的信息就是我們忘記的記憶。
舉個例子吧,作為一個每天都打王者榮耀的人,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你根本不需要努力去思考怎么打王者榮耀,因為你每天都玩已經(jīng)玩了無數(shù)次了,神經(jīng)元們每天都傳輸關于王者榮耀的信息,每天都接觸太多次,所以記憶都根深蒂固了。
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終于攢夠了錢買了守望先鋒,因為你之前從來沒玩過,所以你需要努力去記得每個英雄的玩法,每個地圖都怎么走,怎么站點。你的神經(jīng)元們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關于守望先鋒的東西,運輸信息的橋梁也是斷裂的。所以如果只玩過一遍,下次再玩就又會忘記之前記住的信息。
這項研究對于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在每天學習新知識時,我們記憶的次數(shù)越多,神經(jīng)元的觸碰和聯(lián)系就越緊密,橋梁也會越穩(wěn)越完整,記憶也就更加容易。
所以在考試之前才開始念書背題的話,考試的時候就有可能忘的一干二凈了。如果你在學期一開始就記題背課文,并反復鞏固,到學期末自然而然就不會忘啦也不用擔心啦~
什么是大腦記憶?
大部分人也許會回答:記憶就是“再一次回想起來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 或是文縐縐的來上一句“追憶過去所學到的”。
科學家則將記憶定義人腦經(jīng)歷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xiàn)或再認,它是進行思維、想象等高級心理活動的基礎 。
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
心理學家和精神系統(tǒng)科學家把記憶分為兩個寬泛種類: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
外顯記憶是我們最熟悉部分的記憶,它是我們有意識的記憶部分,包括我們的人生經(jīng)歷以及客觀事實,例如“北京是我國的首都 ”, “我去年暑假去北京觀光”,第一天上小學時的情景或者第一個班主任是誰等等,類似的描述就是所謂的“意識知覺”, 它會在人回憶過去時出現(xiàn),而我們需要有意識的努力才能使信息恢復外顯記憶的信息。
另一種記憶被稱為內隱記憶。與外顯記憶不同,我們不需要任何努力就可以恢復內隱記憶的信息,也就是說,內隱記憶是無意識的。雖然內隱記憶是無意識的,但是卻異常重要。它包括人們的后天學習的技能和習慣(例如騎車和演奏樂器),心理學中的“啟動效應 ”,聯(lián)想性學習(巴浦洛夫的狗)以及成癮。無需意識的努力就能使信息恢復的就為內隱記憶。
總的來說,外顯記憶就是“知道是什么”,就好像我們知道一道簡答題的答案,而內隱記憶就是”知道怎么去做”,即我們知道該怎樣把答案寫在答題紙上。在我們的大腦里,外顯記憶占據(jù)大腦皮層包括海馬的顳葉內的腦區(qū)。內隱記憶則在大腦特定的感官和運動系統(tǒng)中待發(fā)。在我們執(zhí)行相應任務時,這些區(qū)域會被激活。
長期記憶
那么問題來了,我們又是怎么將一瞬間的印象變成長期的記憶呢?一開始,一系列腦內化學物質的活動給暫時性的記憶提供了大腦內的一處領地,可這只能持續(xù)幾分鐘,記憶仍處在“短期”階段。這些信息將會被驅逐并忘記,除非必要的分子和基因在大腦內被激發(fā)。
許多科學家認為,當大腦細胞接收到催生蛋白激酶A的信號時,“短期”記憶才會開始轉化成“長期”記憶。與此同時,這個過程也會產生轉錄因子環(huán)磷腺苷反應元件結合蛋白——你可以簡稱它為CREB。CREB 激活DNA,而遺傳基因則掌控了能提供產生蛋白質的生理指令的編碼分子。這些蛋白質決定了身體的生長和不同功能。所以,最終被CREBs所激活的基因將會促使蛋白質來改變神經(jīng)細胞的結構和活動,所以這一系列反應使我們的大腦可以長久的記住信息被我們的大腦,從而有了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
情緒和記憶
我們每人都有體驗,不同環(huán)境下學習和記忙的效果不同,那么記憶與情緒、壓力有什么關聯(lián)呢?
你應該也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你雖然記不清一件事情的具體細節(jié),但是這事帶給你的感受卻歷歷在目——這就是所謂的情緒記憶。
目前,情緒對記憶影響的具體機理尚不明朗,但研究表明,人們更容易記住帶有情緒的事件。
同樣的原理也可以運用到學習之中。在一項關于第二語言學習的研究中,南加州大學的榮譽教授Stephen Krashen曾提出這樣一個理論:第二語言的習得會被恐懼、緊張、抗拒等情緒所影響,這些負面情緒不利于學習內容被存儲到大腦中的相關部位。
更有研究顯示,情緒對學習的影響有兩方面機制。在緊急情況下,例如在與一輛高速行駛的汽車擦肩而過時,大腦會分泌皮質醇來幫我們回避危險,這個時候我們大腦里的皮質醇水平會顯著增高。而在慢性壓力的刺激下,杏仁體會被激活。這個形如杏仁的部位是大腦中情緒和恐懼的中樞,她位于大腦中部皮層以下,和海馬體相連。被壓力激活的杏仁體會給海馬體發(fā)送信號,這個形如海馬的海馬體則與我們的記憶緊密相關。
在我們的一生中,大腦構造會隨著外界刺激不斷變化,這種變化既可以發(fā)生在神經(jīng)元本身,也可以發(fā)生在神經(jīng)元的連接之間。此外,大腦中的海馬體還會不斷產生新的神經(jīng)元,而這些新產生的神經(jīng)元會被用來加強或改變神經(jīng)元間的連接。動物實驗表明空間學習、情感記憶都與這種神經(jīng)元再生的能力有關。而情緒則可以影響這種神經(jīng)的可塑性?鞓窌r分泌的多巴胺和經(jīng)受壓力時分泌的皮質醇都會影響神經(jīng)元再生的能力。
【人的大腦是怎么工作的】相關文章:
職場人如何應對“大腦肥胖癥”05-20
上海人怎么找工作10-05
雅虎怎么聘人07-19
職場新鮮人怎么裝扮最得體09-07
顯卡是怎么工作的01-14
大一個人總結怎么寫-工作總結10-02
2017個人總結與自我評價怎么寫09-26
職業(yè)人怎么走出職業(yè)探索期08-14
怎么點燃工作激情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