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家教社支教團社會實踐報告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陽光家教社支教團社會實踐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陽光家教社支教團社會實踐報告1
陽光家教社支教團社會實踐報告
山,給了我們了憧憬,卻成了他們的障礙。當我們在大學里徜徉時,他們卻在深山里渴望。為了給貧困山區(qū)孩子帶去求學的希望,開拓他們的視野,以大學生面貌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陽光家教社本著“鍛煉自我,奉獻他人”的原則組織實施了“XX暑期赴秭歸縣支教”的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介紹
本次社會實踐歷時15天,經過水田壩鄉(xiāng)初級中學,水田壩小學,馬營希望小學,茅坪小學,吸引了來自聯(lián)營村,馬營村的64位學生。為滿足山區(qū)孩子的視野需求,開發(fā)他們的思維,發(fā)現(xiàn)并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支教團開設課程涵蓋“文,體,樂,美,紅”等。調研當地,針對具體情況,支教團安排上午上課,下午一對一輔導(輔以娛樂活動),并在中午為留守兒童,家住較遠學生提供愛心餐。
課程安排
1.文化課程:我們開設了語文、英語、數學三門基礎課程,分析學生基礎成績,加大了英語課程的投入,另外針對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展開了針對性的輔導,對成績相對落后的同學,起到了較明顯的成效,得到了老師和學生的認可。文化課程共計30余節(jié),前后受益學生近百人。
2.素質拓展課程: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其綜合素質,我們同時也開設了手工制作、紅色教育、地理文化、影視欣賞、安全教育、歷史故事、健康知識、美術、音樂舞蹈和體育活動等10門興趣班課程。此舉更加受到廣大學生的青睞。由于時間和人力有限,我們各科分別開設了2節(jié)課,學生興趣濃厚,現(xiàn)場氣氛高漲。
3.支教聯(lián)誼會:為了紀念我們這些天來的支教生活,給本次支教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支教團在13日下午舉行了一個小型匯報演出活動。其中,有學生的美術展、手工展,歌唱表演,秭歸特色花鼓舞,學生t臺秀,老師們的合唱,音樂伴舞,學生方言相聲,家長致謝詞等。山里雖下著大雨,卻絲毫遮掩不住學生們的激情。他們的表演雖然看似稚嫩,可他們在場上的認真與執(zhí)著的態(tài)度,深深地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志愿者。聯(lián)誼匯演結束后,我們留影依依惜別,將那股不改的熱情和美好的回憶都留在了老師和學生的心里。
感恩行動之走訪
為了融入當地,了解學生,我們深入開展了走訪活動。由于山高路險,走訪之路無疑是困難的。時常翻過幾座山,冒著大雨,踩著泥濘,艱難挺進約兩個小時才到學生家里。走在走訪路上才體會到學生的艱辛與堅強。
在走訪活動中,我們共計走訪中共老黨員2位,貧困學生家庭5家,留守兒童家庭20余家。我們認真聽中共老黨員講述革命蘇區(qū)的歷史故事,了解抗戰(zhàn)時期的'艱苦生活和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敞開心扉的交流,捕捉家長的思想,聽他們訴說著各種艱辛,一方面面對他們的“上學無用論”,“女生不必讀太多書”,“學生成績差,學校老師無用”等言論,走訪志愿者轉換角度,換位思考,給他們傳送“知識改變命運”,希望他們多些理解,多些支持,和孩子多交流;另一方面我們認真詢問村民的經濟來源,經濟收入等情況,村民們向我們訴說著他們的艱辛和無奈。當地山區(qū)閉塞,交通不便,經濟落后,大多青年都外出務工,所以留守學生很多,由于家庭的貧困,家長們只能被迫讓孩子輟學。聽著他們的故事,我們無數次落淚,卻也無能為力。
走訪中,我們也向部分學生贈送了課外書籍和學習用具,雖然我們不能給予他們太多物質幫助,但更重要的是把我們的關心傳達給他們,幫助他們重拾信心,鼓勵他們自強奮進,為改變現(xiàn)狀而奮斗。
支教成果(收獲)
1. 文化課堂上,我們帶去了普通話,成語新說,英語角,奧數和趣味數學,彌補了他們學習(受教育)的空白,提高了學生對英語的認識和口語表達能力,了解到說普通話的意義,接觸到不一樣的數學。
2. 素質拓展課上,我們盡力引進新東西,帶領他們自己摸索,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己的優(yōu)點。不少學生愛上了美術,學會用廢品做環(huán)保手工品,手語操讓他們懂得感恩,并了解了黨史,黨政等紅色歷程,并能反用革命蘇區(qū)紅色故事。不僅豐富了他們的課余文化,也為他們的童年回憶增添了樂趣。
3. 思想交流上,我們以平和的語氣,謙恭的姿態(tài),隨和的態(tài)度,以一個朋友或哥哥姐姐的身份進入他們心里,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和他人交流,使他們走出山區(qū)貧窮孩子的自卑心理的陰影,建立自信心。記得我們剛來時,孩子們從不敢和別人說話,上課不敢發(fā)言,課堂氣氛始終調不起來,經過我們的引導交流,把課堂交給他們,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最后他們上課都能踴躍舉手發(fā)言,見到老師主動打招呼不再跑遠,和不認識的學生也敢去認識了,回家也主動關心父母和爺爺奶奶。
4. 陽光愛心餐:由于當地留守兒童較多,且地廣人稀,部分學生家住教遠,為解決學生中午吃飯問題,我們每天中午都會多做飯,讓不能回家吃飯的孩子和我們一起吃飯。此舉不僅使孩子們體會到了家的溫馨,給留守兒童心中添了一抹陽光,更是受到當地學校領導,村委會,學生家長的高度贊揚。
5. 支教團自身:支教結束后,不少隊員都說“我們得到的遠比付出的多”。隊員在支教中扮演了老師的角色,增加了大學生的責任感,學會從多角度鼓勵他人,從事社會志愿服務,對農村基層有了更明確地認識,也提高了自身的志愿服務水平,遇到問題懂得如何多方面多角度考慮問題,解決問題。
支教團團結協(xié)作,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團隊成員不怕吃苦,敢于挑戰(zhàn),互幫互助,每項工作都順利進行,并努力塑造大學生形象,影響小學生。
大學生短期支教困難及發(fā)展
1. 資金短缺。資金來源方式一般有學校撥錢、志愿者自費、贊助合作、當地政府補助、公益基金等。由于支教公益項目運作所需經費較多,志愿者不能高額承擔,贊助合作所需宣傳力度大,偏離公益主旨,當地政府以及學校經濟有限,支持力度下降。資金短缺,項目運作困難,成為公益項目發(fā)展的瓶頸。希望有更多愛心人士參與進來,傳遞愛心,回饋社會。
2. 當地學校、村民的觀望態(tài)度。部分校方認為短期支教不能給學生帶來什么改變,無論是知識還是方法,校方認為還需為此提供場所,承擔風險及一定的接待費用或支教運作資金。也有村民則認為支教對學生成績沒有太大幫助,只是暑假的培訓班。在素質拓展與文化課中,家長們更傾向于文化課的成績提高。
3. 支教團隊的自身不足。(1)志愿者知識儲備不足,不能及時解決學生們的疑惑難題(2)非專業(yè)老師,未經培訓或培訓力度不夠,不能很好達到教學效果(3)志愿者自身的思想程度,心理承受力,吃苦耐勞度不高,當遇到困難時,情緒容易波動(歸結為支教定位)
4. 如何帶去“新”?幾乎所有支教團隊認為,短期支教不能給學生知識上以幫助,卻可以將大學生的新思想,新世界帶去大山。然而,如何推陳出新呢?其中大學生能力有限,小學生接受能力有限,新怎樣體現(xiàn)?怎樣均衡有意義和有意思?在考慮公益的同時,也要考慮受益。
5. 持續(xù)性問題。一般支教持續(xù)性差,后期工作沒有收尾。山區(qū)學生心理產生落差,支教效果隨之消逝,學生的學習狀況及當地村民的生活仍然得不到改善。所以,后期合作項目(助學,學生交流,支教信息反饋)一定要有。學習華中農業(yè)大學貴州老師來漢培訓、社會公益資助等措施。
6. 支教定位。大部分支教志愿者返回后都覺得自己所做的和自己出發(fā)前所想的相去甚遠,多少都有點失望,他們懷疑自己的支教行動到底有多大的效果。那么這就需要為支教準確定位,志愿者也要擺正心態(tài)。支教體現(xiàn)的是一份愛心,不在于你做了多少,造成多大影響,而是讓愛心成為一種信念,本著鍛煉自我的心態(tài)從事公益。
支教感想(節(jié)選)
俗話說窮人孩子早當家,這里的孩子很懂事,在這里的孩子大多部分都是留守兒童,因為父親或是雙親都在外地打工賺錢,為了養(yǎng)活這個家可能一年都見不到自己的爸爸媽媽,這會讓孩子早些學會自己處理一些小事,可是這也會帶給孩子另一種負面影響,長期得不到父母的愛會讓孩子心理更加孤獨,有時候孩子們只是需要一個傾訴者,聽他們傾述他們自己心中的煩惱,就算這些煩惱在大人們眼里什么都不算,我有一個學生,平時不管課間還是上課都很活潑,有一次她不舒服,我把她送到村里的小診所,我準備給她媽媽打電話,孩子拉住我說不要跟媽媽打電話,媽媽很累,我細問的時候她才告訴我她父母離異了,平時只有媽媽在家里,什么都是媽媽干,很心疼媽媽,自己卻無能為力。說著說著眼淚就留下來了,我抱著她,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支教隊員:齊藝涵)
在那,生活過得簡單而充實。和隊員一起,早上上課,下午輔導,一起做飯,一起吃飯,一起討論,感覺幸福來得就是這樣簡單,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收獲著滿滿的感動!縱然一切都不那么順利,每頓飯要幾個小時才能熟,菜沒炒熟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吃著炒糊的面條也能傻樂,面煮一半爐子壞了去買泡面。。。到現(xiàn)在還記得那么不食人間煙火的文藝青年也下廚了,還把手燙出了一大水泡,全才隊長任勞任怨地撿柴生火做飯,女隊長曼姐的腿因出去了一趟蹭得紅一塊青一塊。困難很多,麻煩很多,但我從沒聽到任何人有過抱怨,在與他們的同行中,我似乎也學到了些什么、、、(支教隊員:吉彩云)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學會承擔,清楚的認識到還有很多窮人掙扎在生活的邊緣,還有很多孩子因為父母外出掙錢而留守,還有很多孩子在迷茫自己的未來,還有很多像聯(lián)營,馬營這樣的山村需要社會的關注。我們已經從這個社會享受了太多,應該學會感恩,回饋社會。支教只不過是愛心活動里面普通的一件,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我們在一起。
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
陽光家教社
XX年9月12日
陽光家教社支教團社會實踐報告2
山,給了我們了憧憬,卻成了他們的障礙。當我們在大學里徜徉時,他們卻在深山里渴望。為了給貧困山區(qū)孩子帶去求學的希望,開拓他們的視野,以大學生面貌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陽光家教社本著“鍛煉自我,奉獻他人”的原則組織實施了“XX暑期赴秭歸縣支教”的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介紹
本次社會實踐歷時15天,經過水田壩鄉(xiāng)初級中學,水田壩小學,馬營希望小學,茅坪小學,吸引了來自聯(lián)營村,馬營村的64位學生。為滿足山區(qū)孩子的視野需求,開發(fā)他們的思維,發(fā)現(xiàn)并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支教團開設課程涵蓋“文,體,樂,美,紅”等。調研當地,針對具體情況,支教團安排上午上課,下午一對一輔導(輔以娛樂活動),并在中午為留守兒童,家住較遠學生提供愛心餐。
課程安排
1、文化課程:
我們開設了語文、英語、數學三門基礎課程,分析學生基礎成績,加大了英語課程的投入,另外針對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展開了針對性的輔導,對成績相對落后的同學,起到了較明顯的成效,得到了老師和學生的認可。文化課程共計30余節(jié),前后受益學生近百人。
2、素質拓展課程:
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其綜合素質,我們同時也開設了手工制作、紅色教育、地理文化、影視欣賞、安全教育、歷史故事、健康知識、美術、音樂舞蹈和體育活動等10門興趣班課程。此舉更加受到廣大學生的青睞。由于時間和人力有限,我們各科分別開設了2節(jié)課,學生興趣濃厚,現(xiàn)場氣氛高漲。
3、支教聯(lián)誼會:
為了紀念我們這些天來的支教生活,給本次支教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支教團在13日下午舉行了一個小型匯報演出活動。其中,有學生的美術展、手工展,歌唱表演,秭歸特色花鼓舞,學生t臺秀,老師們的合唱,音樂伴舞,學生方言相聲,家長致謝詞等。山里雖下著大雨,卻絲毫遮掩不住學生們的激情。他們表演雖然看似稚嫩,可他們在場上的認真與執(zhí)著的態(tài)度,深深地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志愿者。聯(lián)誼匯演結束后,我們留影依依惜別,將那股不改的熱情和美好的回憶都留在了老師和學生的心里。
感恩行動之走訪
為了融入當地,了解學生,我們深入開展了走訪活動。由于山高路險,走訪之路無疑是困難的。時常翻過幾座山,冒著大雨,踩著泥濘,艱難挺進約兩個小時才到學生家里。走在走訪路上才體會到學生的艱辛與堅強。
在走訪活動中,我們共計走訪中共老黨員2位,貧困學生家庭5家,留守兒童家庭20余家。我們認真聽中共老黨員講述革命蘇區(qū)的歷史故事,了解抗戰(zhàn)時期的艱苦生活和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敞開心扉的交流,捕捉家長的思想,聽他們訴說著各種艱辛,一方面面對他們的“上學無用論”,“女生不必讀太多書”,“學生成績差,學校老師無用”等言論,走訪志愿者轉換角度,換位思考,給他們傳送“知識改變命運”,希望他們多些理解,多些支持,和孩子多交流;另一方面我們認真詢問村民的經濟來源,經濟收入等情況,村民們向我們訴說著他們的艱辛和無奈。當地山區(qū)閉塞,交通不便,經濟落后,大多青年都外出務工,所以留守學生很多,由于家庭的貧困,家長們只能被迫讓孩子輟學。聽著他們的故事,我們無數次落淚,卻也無能為力。
【陽光家教社支教團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陽光家教社支教團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9-15
關于陽光家教社支教團社會實踐報告09-17
陽光家教社支教團社會實踐報告模板09-16
暑期大學支教團社會實踐報告06-09
高校生家教社會實踐報告07-17
家教社會實踐總結報告07-15
化學專業(yè)家教社會實踐報告01-29
關于家教寒假社會實踐報告12-14
暑假義務家教社會實踐報告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