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送行》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說的是英國作家比爾博姆的《送行》一課的第一課時。
一、說教材
(一) 教材內容及地位
《比爾博姆》這一課是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第九課,這是一篇幽默散文,它描寫了作者送別友人的兩種不同感受,以及在車站遇到勒羅從事專職送行的表演,蘊含了作者對生活的深刻思考,表現(xiàn)了現(xiàn)實生活人們對真情實感的渴望。
九年級語文下冊在閱讀方面每單元為學生學會讀書提出一個標,第三單元的總目標就是:疑為學之始。而這一課正是為承載這一教學任務所精心設計的鮮活文本。
(二)教學目標
新課標要求中學生要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 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诖耍以O定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和能力目標
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理解文章用意,從世間百態(tài)中發(fā)現(xiàn)美好趣事,學習文章的鋪墊手法,能說出作者運用這種手法的妙處。
(2)過程與方法
透過文字去研究文章的內涵,發(fā)現(xiàn)滲透在文中的作者思想,在讀書中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意識,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質疑。
(3)情感價值觀
了解世間百態(tài),了解普通人的生活,并從中汲取生活哲理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探究本文的主題,體會作者寫此文的用意
(2)學習文章的鋪墊手法,能說出作者運用這種手法的妙處
二說教學方法
我采用設疑法進行教學,教師設疑引導,學生探疑質疑,雙雙互動,在一個個疑問的產生,探究,解決中,推進教與學,從而覺悟,提高。(因為本單元教學的總目標,是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獨立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和提出疑問,并解決疑問。明朝陳獻章也說:“前輩為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一者悟覺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可見此法于閱讀之重要。)
三說教學程序
1對比激疑,導入新課
我的導課是這樣設計的:大家能否回憶起朱自清《背影》中父子分別時的感人場面,父親為給兒子買桔子,肥胖的身體艱難地爬上爬下,作者眼中的淚簌簌落下,這種送別場面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然而課文卻把送行寫成十分尷尬的滑稽場面,這樣寫真實嗎?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學習《送行》。(通過設疑,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興趣盎然,帶著疑問進入本課學習)
2促讀入境,整體感知。
讓學生在課前初步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次迅速閱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明確結構兩部分。(學生在以前已養(yǎng)成學習每課前,大體熟悉內容的習慣,同時上一單元,學生已訓練了迅速捕捉閱讀信息的能力,這樣安排,又為下面探求文旨和結構打下基礎)
3定向設疑,探求主旨。
學生進一步熟悉文章內容后,我順勢提出,那么作者想通過這些內容告訴我們什么呢?
a讓學生思考回答課后一題,體會勒羅的為人和他受雇傭所表達的真情實感
b讓學生思考回答課后第二題,探究勒羅成功說明的問題。(這樣設計,使學生從細微處體味感受文中思想感情傾向。)
c思考回答課后第四題,在辨別比較中談出自己對思想感情的把握。(這樣設計是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的探究,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評價作品的思想傾向,獲得對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突出教學重點,力求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4再次設疑,探求結構
在完成主題探討之后,我引導學生轉入對文章結構的思考,同時設計下列問題:全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寫送行活動中虛應故事的.尷尬,第二部分寫勒羅送行的精彩演出。這兩部分的關系是什么?能不能把第一部分刪去。(這樣設計,使學生探究出結構中兩部分的鋪墊關系,以及這種鋪墊產生的好處,突出另一個教學重點)
5引導學生自由質疑
讓學生從主題和結構兩方面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新問題,給學生以思維的自由和空間。
5回應導課解疑,小結本課。
讓學生回答導課中的設疑,完成本節(jié)課的小結。(從內容思想結構方面)
6作業(yè)布置
(1)勒羅的眼淚是他真實的流露嗎?談談你的看法,說說理由。
四說板書設計
我送行活動中虛應故事的尷尬
鋪墊 人間需要真情
勒羅送行活動中“演出”的精彩
(設計意圖:既體現(xiàn)文中的內容,主題,也顯示結構中兩部分的關系,突出重點,一目了然。
【初中語文《送行》說課稿】相關文章:
人教版初中語文《秋天》說課稿11-05
初中語文《散步》優(yōu)秀說課稿10-22
初中語文說課稿:蠟燭11-03
初中語文《春》的說課稿08-20
《孔乙己》初中語文說課稿08-18
初中語文《化石吟》說課稿08-17
初中語文說課稿《孔乙己》模板11-29
初中語文《丑小鴨》說課稿范文12-16
初中語文《荷葉 母親》說課稿模板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