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1200字觀后感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由弗蘭克·達(dá)拉邦特執(zhí)導(dǎo),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這是一部很經(jīng)典的電影,被很多人喜愛,講述一個人被冤枉住牢,然后開啟的越獄的故事。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切ど昕说木融H觀后感1200字欣賞。
《肖申克的救贖》是美國作家斯蒂芬·金的代表作,經(jīng)達(dá)拉邦特改編并拍攝,于1994年搬上大熒幕,成為電影史上最光輝的一筆。
本片描述的是20世紀(jì)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青年銀行家安迪因涉嫌殺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蒙冤入獄。在這座名為肖申克的監(jiān)獄內(nèi),希望似乎虛無縹緲,終身監(jiān)禁的懲罰無疑注定了安迪接下來灰暗絕望的人生。未過多久,安迪嘗試接近囚犯中頗有聲望的瑞德,請求對方幫自己搞來小錘子。以此為契機(jī),二人逐漸熟稔,安迪也仿佛在魚龍混雜、罪惡橫生、黑白混淆的牢獄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求生之道。他利用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幫助監(jiān)獄管理層逃稅、,同時憑借與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間也漸漸受到禮遇。表面看來,他已如瑞德那樣對那堵高墻從憎恨轉(zhuǎn)變?yōu)樘幹┤,但是對自由的渴望仍促使他朝著心中的希望和目?biāo)前進(jìn)。而關(guān)于其罪行的真相,似乎更使這一切朝前推進(jìn)了一步……
看完以后,我的腦子里首先蹦出一個詞:體制化。體制化是什么?借用瑞德的說法:“這些墻很有趣。剛?cè)氇z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地,你習(xí)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焙唵握f,體制化是我們對某一環(huán)境由不接受到接受的過程,本質(zhì)在于消滅人的能力,將人變?yōu)橐粋器物。
為何這么說呢?老布出獄后的自殺,其原因是認(rèn)為自己喪失了價值,處于茫然中無法自拔;而瑞德在出獄后也無法適應(yīng)外界的環(huán)境。他們的這些行為的根本來源在于:他們喪失了能力。他們喪失了工作的能力,喪失了與人交往的能力,喪失了適應(yīng)社會的能力,喪失了融入社會的能力。在監(jiān)獄這個相對穩(wěn)定固定而不流通的環(huán)境下,犯人無法習(xí)得新的能力,同時舊的能力得不到溫習(xí),他們的能力就喪失了。他們作為人的價值、能力和特征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他們作為工具的存在。這就是體制化。
其實我們來到人世間,面對的人世間不就是一座密不透風(fēng)而且昏暗的肖申克嗎?世俗要求我們必須在一定的年齡坐著該做的事情,許多的東西捆綁著我們,可是我們不得不面對,不得不活著,因為我們還有責(zé)任,還有需要扮演的角色,很多枯燥無味惹人厭惡的事情堆砌在一起,是肖申克那堵冰冷的石墻。
影片反映的另一主題是希望。這樣一個簡單的詞并不簡單,它籠統(tǒng)的涵蓋了許多,卻能在一部倆小時的電影里詮釋出來。有石墻,就有小石錘,我們無法逃離,但廉價的小石錘依然可以人手一把。有的人看不起,一邊不愿拿起,一邊疑惑著生活為什么一天天變得沒有希望;有的人緊攥在手,一邊面對,一邊把“希望”這個石縫鑿成海洋,乘著鯨達(dá)到與藍(lán)天最近的地方,感受著一切的美好。
我們常常把“希望”掛在嘴邊、寄托在生活里,可是我們對于“希望”的定義又總是那樣簡單而單。嚎床灰姷臅r候又總渴望看見,看得見又總覺得無法實現(xiàn),我們總是在坐等“希望”的成全,卻從未去主動成全我們所看見的“希望”,自我救贖。
那么,體制化又與希望有什么關(guān)系呢?希望,是人類最偉大的情感之一。它使得人類有了反抗自然、改變自然的勇氣。它代表了人身上那些高尚的品格,是人的特征。在無限的體制化中,是希望保留了人類尊嚴(yán)能力生命的火種。人作為人而非工具的能力就被保留。如果沒有希望,安迪就不會如此地渴望自由,他就不會做出努力。
在不同時期看這部影片會有不同的觀影感悟,但它總能給你的心靈注入力量,讓你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情與渴望。偉大的肖申克,偉大的斯蒂芬金!
【肖申克的救贖1200字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肖申克的救贖》影評08-10
《肖申克的救贖》經(jīng)典影評08-17
勵志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08-16
《肖申克的救贖》的敘事重構(gòu)10-08
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集錦15篇01-30
《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集錦15篇)01-19
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集合15篇01-16
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合集15篇)01-16
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通用15篇01-12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后感5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