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節(jié)征文(7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征文吧,征文的結尾要或緊扣開頭,首尾呼應,或重申觀點,再次點題,或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等。那么一般征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記者節(jié)征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記者節(jié)征文1
我的職業(yè),讓我常常處于感動之中,因為那種醉酒般的感動,我倍加熱愛我的職業(yè)—記者。
記者,是一種需要激情的職業(yè),只有自身煥發(fā)了激情,才能用飽含激情的筆去激活別人的激情。
激情來源于感動。
做記者十幾年,每一次采寫,我都被深深地感動,眼含熱淚去傾聽,眼含熱淚去感覺,眼含熱淚去表現。最終把我的感動變成許多人的感動。
當我甩掉皮鞋、扯下筒襪,把一雙赤腳踩在被夏日驕陽曬得燙人的熱土上,聽那位做了腸癌切除手術的村支書對我說:“三年后,你再來,這里會大變樣!”時,我哭了,我就是這塊土地的女兒,我沒有忘記這塊土地的權利,我只有謳歌這塊熱土的義務。
當我跟著那個奮斗了大半輩子,已是一名地道的水保專家,卻因為缺少一紙文憑還做著助理工程師的山里漢子爬上那座大山——那是他和鄉(xiāng)親們治理了十幾年的大山,望著那一塊塊綠補丁般綴在山坡上的油松林、沙棘林,聽著他對著大山呢喃:“這樣一片一片的治下去,這山就不會有傷口了!彼焉缴夏遣婚L草木的地方叫“傷口”。他只記得此生的責任是醫(yī)治大山的傷口,而淡忘了自己心上的傷口。這時,我哭了,我感到我就是這大山上的草木,我沒有忽視大山的理由,只有昭示的責任。
當我采訪了許多人,許多事,含著熱淚寫下了《開放——張家口的里程碑》這篇報告文學,其中多寫了一位領導幾筆,因他的謙虛而未能見報時,我又哭了——為自己的得意之作而不能面世,更為那位領導的高風亮節(jié)。許久,我的心底都回響著他的那句話:“那不是我一個人功勞,那是許多人許多年的夢想!里程碑不能靠寫,得靠干!”
每一次這樣的采訪都是一種心靈的凈化;每一次這樣的寫作都是一種思想的升華。我的采訪對象、我筆下的人物感動著我,也提升著我的情操。我從他們身上常常獲得一種崇高感、莊嚴感。這種情感燭照著我的靈魂,默化著我的雜念。十幾年來,作為市級報的記者,我跑遍了市轄13個縣的山山水水,采訪了許多行業(yè)的許多人。那些我采訪過的人,發(fā)了芽般地長在了我的心里,成了鼓舞我向前向上的人生標桿,我從他們身上得到了一種鼓勵,一種鞭策。他們是我永久的朋友。有的我雖然忘記了他們的名字,但我記得他們的形象,記得采訪時的情景,記得寫作時的激動。
那個鄉(xiāng)派出所所長對我說:“為了這一方百姓的平安,大哥豁出去了!”一米八的漢子說這話時流淚了。那個小鎮(zhèn)工商所的女干部說:“我們的職業(yè)是神圣的,請理解我們,敗類只是少數,極少數!彼罩业氖,傳遞過來一種高度的信任和托付。
那幾個稅務所的年輕人則讓我的筆發(fā)出這樣的呼喚:當你們隨手在飯店的帳單上簽字的時候,請想想納稅人和在風雨中推著自行車收稅的孩子們吧,他們收那幾個錢多難,多難......
這樣的人和事,讓我常常是寫著寫著就伏在稿紙上哭了。
職業(yè)使我擁有許多感動,感動使我生活充實。多年來,我無暇去舔個人恩怨的傷口。我忘記了自己是一個母親,該好好的照顧那個失去父愛跟在我身邊的兒子。一次外出采訪,回來已是半夜,那時我借住著一間小平房,兒子因為害怕把門從里擦上,蜷縮在床上睡著了。為了不影響鄰居而能叫醒他給我開門,我只好翻出廚房里的幾斤蠶豆,站在窗臺上,從小窗口把蠶豆一把一把地扔到他身上臉上,直到把他砸醒?粗鴱乃瘔糁畜@醒的兒子,我的心在流淚:要不是為了進到屋里趕寫稿子,我寧可宿在屋檐下 。我也忘記了自己是一個女兒,該好好的孝順那年邁的父母。我曾用玩笑的口吻對父親說:“爸,您看我多忙。您若生病了,我可顧不上照顧您!备赣H把我的玩笑記在了心里,真的一天也沒有用我照顧,就被急性腦溢血帶走了生命......跪在父親靈前,我在心里說:爸爸,我要為你寫一篇文章,你是一名普通的黨員,卻有著崇高的信念,公家的概念在你心里至高無上。為了給公家節(jié)省醫(yī)藥費,你連個血壓也沒有量過就走了......寫完之后,我再也不寫了。我已經40多歲了,跑不動了,也跑不行了,我想安安穩(wěn)穩(wěn)地做做編輯。我未能為你盡孝,我要加倍孝順我的母親......
然而,我未能做到這一點,風燭殘年的母親更多的還是為我操勞,替我擔心。因為如父親般的普通人讓我感動,讓我把對父親生前死后說過的話不算數,我無法拒絕那些普通人給予我的崇高的感動。只是,父親的去世使我對平凡生命的超凡價值有了更深的感悟,使我筆下的文字變得更凝重,更深情,也更多了一些思考和責任感。
于是,我寫一位女評酒員——《生活是一杯酒》,似乎是寫我和她一樣的人生步履——那是酒后的步履,跌跌撞撞,磕磕絆絆。
我寫一名和我同齡的植樹模范、全國人大代表——《袁妙枝種樹》,深切地感到:女人不僅僅是花,也可以讓生命長成一棵蔥郁的樹,她抽出的枝是樹本身,而我抽出的枝叫新聞。我們都可以讓自己的生命之樹枝妙葉茂。
我寫那些養(yǎng)路工,跟著他們看車來車往,望云卷云舒,我感到他們的心胸就是一條上等路:寬廣、平坦、豁亮。他們的身軀也是一條上等路;堅強、結實、負載承壓……
當我的故鄉(xiāng)發(fā)生地震時,我先后7次赴災區(qū),寫出了《災難是一種凝集力》、《真是軍民魚水情》等長篇通訊、報告文學。當我拉著為老百姓搭建臨建住房的小戰(zhàn)士的手,這時我感到,我是在抓著兒子的手。是。∷麄儽任业膬鹤佣嗖涣硕嗌。那手裂著血口,腫的如饃,黑的似碳。我緊緊的握著那溫熱的大手,母親般地流著淚,母親般地表達著我的心疼,直到風雪把臉上的淚吹得結了冰。
當朱總理就治理沙塵暴來張家口視察走后,我沿著總理的足跡也走了一遭,采訪了上至市、縣領導,下到村民翁嫗近百人,寫出了《機遇來了,張家口準備好了嗎?——總理視察后的熱效應和冷思考(上、中、下)》一文,被一位新聞界的老前輩稱為對市領導的決策有啟發(fā)意義并因而獲全國二等獎后,我更加清醒地知道:一個記者的感動緣于職責歸于職責。
說真話,多少年來,被“寫”折騰得苦不堪言。有時寫得煩躁不安,便踏上自行車在大街上漫無目的地蹬一圈,但腦子里還是想著要寫的那些人和事。夏日,悶在那間8平米的小屋,任汗水淚水涂抹在臉上;冬天,聽著塞外冬夜的風鳴鳴地打著窗欞,我曾在心里下過不再寫的決心。我甚至和女友開玩笑說,想辭了職買一臺編織機,去給人們加工毛衣。但我最終還是寫,寫了一篇又一篇。促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拿起筆的,不是名,不是利,只是那份叫人動心動肺的感動。一些年輕人說:“老大姐,你怎么還在寫?”是啊,我什么時候才不再寫了呢,那只有我的心不再被感動。但只要讓人感動的人和事存在,只要讓人感動得精神不滅,只要我感受感動的神經不發(fā)生故障,我會一直寫下去的。
記者節(jié)征文2
杜拉斯說過:“愛之于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它是一種不死的欲望,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痹趚x在線從事網絡編輯的三年多時間里,xx在線教會了我三件事:夢想、選擇與堅持。
認識xx在線的時候,我還是一名大學生,正在搭建著一個關于媒體工作的夢想。2008年7月21日,我來到xx在線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正值北京奧運,是國際盛事,也是媒體的盛會。實習的一個月雖然短暫,卻十分難忘。五年多過去了,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場景仍記憶猶新:幾個編輯從白天忙到晚上,周末也不休息,圍著編輯部里的電視機看比賽轉播。每當中國隊拿了冠軍,大家先是歡呼雀躍,接著立馬投入整合消息發(fā)布新聞的工作當中,興奮與疲憊交織在一起。那時的我心中有一個疑問,我們僅僅是一個三線城市的地方站,不是全國性的媒體,為什么要在這樣全國性的報道中付出那么大的辛苦和努力,值得嗎?
五年后的今天,在從事網絡編輯工作近4年的日子里,我深刻理解了一件事情:夢想只有付諸行動才有價值,自己選擇的路,就扎扎實實的走下去。也許我們只是一個地方小網,與能夠引領行業(yè)發(fā)展的媒體相比,確實渺小。但是如果我們自己也小看自己,得過且過,那路只會越走越窄。在工作的日子里,我經常會提醒自己,想出一個好點子不難,能實現出來才是關鍵,無論事情是大是小。我想做一個優(yōu)秀的媒體人,這是我的夢想,這個夢想,正應該是從編輯好一篇稿件,策劃好一篇專題開始起步的。每當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和抵觸情緒的時候,我就時常想起2008年奧運期間的工作場景。漸漸地我理解了這種精神,這也成為我調整自己繼續(xù)前行的動力。
我想我是幸運的,我正在從事我所熱愛的工作。我一直堅信不疑的是,命運把握在自己的選擇之中。工作至今,我經歷過三次比較重要的選擇。第一次選擇發(fā)生在畢業(yè)前夕,那時候是省城重點網站的工作以及xx在線的工作可供我選擇。家人的意思是讓我回省城,回到家人身邊。猶豫再三,我還是選擇xx在線。在我做決定的那一個周,我的最愛外婆病重,我沒見到她最后一面,在葬禮的前一天我啟程回到了煙臺,開始了正式的工作。沒能送老人家最后一程是我畢生的遺憾。不過我知道,如果外婆泉下有知,也一定會支持我的選擇。第二次選擇發(fā)生在工作半年后,那時候作為新人十分努力,也有了一點小成績。可就是在這“上升期“,我選擇離開自己所在的熱點頻道,去當時并不被人看好的互動社區(qū)。我的選擇,就像是從大城市去了山村,讓很多人費解。但是當時我堅信論壇是一塊大有可為的天地,是一個有希望的地方。三年后的今天,我做了第三次選擇,從小有成績的“管理者”崗位做回最基礎的編輯崗位,這一次有更多人表示不解,不過我知道自己的目標和不足,我正通過點滴的努力去行動和改進。成長的道路上,總是需要自行與修正,然后繼續(xù)走更適合自己的道路。每一次選擇都會改變命運,都是一次機會,而我正在好好利用機會,書寫生命的精彩篇章。
我的領導說過這樣一句話:“雖然在一個三線城市,雖然只是一個地方小網站,但是我們依然有一份從事互聯網事業(yè)的夢想!边@句話很好地總結了我的夢想與選擇,我還要補充一點的就是:堅持。
曾經,心中的愿望是一個很大的“英雄夢”——在最受矚目的媒體工作,在最受關注的位置承載“無冕之王”的光環(huán)。雖然我現在也是一名媒體從業(yè)者,但這于我心中曾經的夢想還有不小的差距。工作時,我多數是自豪的,因為我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并指引一部分人。而每當華燈初上,下班后走在夜幕籠罩的城市中,我又常感到十分失落,我只不過是普通大眾中的一員,太尋常,太卑微。接觸到的人也多是市井百姓,處理的也都是繁雜瑣事。這樣讓我一度陷入糾結與迷茫,讓我疲憊,讓我失去信心——曾經的“英雄夢”,落入了繁瑣平淡的生活之中。也正因如此,在平淡的生活中越呆越久,才越發(fā)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是平凡的子民,許多精彩,都蘊藏在平凡之中。平淡的生活讓我更加珍惜我所擁有的夢想與選擇,讓我更加明白夢想與選擇的指路明燈,那就是堅持。堅持自己的夢想,堅持自己的選擇,堅持在平淡生活中的不懈努力。夢想沒有大小之分,只要我們扎實走好平凡工作生活中的每一步,路一定會越走越寬。每一項大的成就也都是從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誰說現在這些平凡小事,不能成為“英雄夢”呢。
能夠成為xx在線的一員,成為一名媒體編輯,于我而言是份光榮的職業(yè),也是份艱巨的責任。光榮不意味著有光環(huán),它意味著更堅定的信念,更堅決的選擇。它在記者深夜趕寫稿件的身影中,在編輯策劃編排的靈感中,在每時每刻普通群眾生活的體會當中。光榮在于平淡,艱巨在于漫長。我的平凡生活中,依舊有一個不死的“英雄夢”,為在年老之時,能夠驕傲地回憶這段光榮歲月,我將繼續(xù)奮進。
記者節(jié)征文3
每一段旅途,都有他們或深或淺的足跡,因為他們是采訪者;每一個故事,都有他們或濃或淡的回憶,因為他們是記錄者。有那們一群人,他們看世間沉浮,嘆悲歡離合,寫百態(tài)人生……他們,就是新聞人。
新聞人,崇高而又不易駕馭,考驗著你的心靈,磨練著你的靈魂。
凱文.卡特,一個出x的新聞人。也是一個因新聞而自殺的人。一幅《饑餓的小女孩》讓人們看到了在世界的一隅,存在著饑餓與貧窮,震撼了全世界。然而,他卻因此而受到內心的譴責,遭受外界各種評論,以至于將他逼上了絕路,選擇了自殺。其實,在拍下照片的那一刻,他也在掙扎,內心滿是矛盾,愧疚與痛苦。他曾對人說:“當我把鏡頭對準這一切時,我心里在說,‘上帝!’可我必須先工作。”的確,職業(yè)的敏感告訴他按下快門,心靈也在呼喚救下小女孩,最終,他選擇了前者。在世人眼中,凱文?ㄌ鼗蚴呛萌,或是壞人。作為一名新聞人,他確實出x。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需要的不只是追求真相的勇氣,也需要善良的情懷。新聞人,肩上擔的是發(fā)現美,傳播美,揭露丑,批判丑的使命。
記者,記的是人生五味的繁雜,錄的是繁華世間的滄桑。記者的筆,無須勾勒華美篇章,只需彰顯事物本真。新華社的記者慎海雄說:“我的報道,大多反映百姓生活,哪里有部公,哪里有困難,我的筆就伸向哪里。我觀察每個背后的故事,然后寫進,讓大眾了解真相!闭\然,記者,需要樸實準確的文風,如此方可帶給人們不曾了解的內幕。
人常言“一張圖片勝過一千個字”“一張照片蘊含著一個故事”。的確,有太多美麗難忘的瞬間,它們或藏匿于城市的角落,或翩飛于天際,這時,便需要我們的圖像記錄者用相機去捕捉每一個鏡頭,將一瞬定格成永恒。徘徊于街角深巷,行走在阡陌小道,有寫不完的故事,拍不盡的美好。然而,當我們單純用文字去展現時,難免顯得蒼白,但若配上一幅恰到好處的圖片,便增x不少,圖文并茂,更添真實感,這就是圖片的妙處。
作為新聞人,不論是記錄語言,還是定格圖像,我們心中都有共同的理想,相同的希冀。在新聞這條路上,我們奔波,或許勞累,但走在理想的康莊大道上,我們無怨無悔,只因這是我們心中的夢。也許,為此,可能風餐露宿,徹夜不能寐;也許,為此,我們需踏遍荊棘,邁過荒原。但是,一切阻礙抵擋不住我們內心的熱忱,阻止不了我們倔強的腳步。一切,只因我們是新聞人。
記者節(jié)征文4
從業(yè)7年有余,從未靜下心來回頭看一眼曾經走過的路,只是一步一個腳印,盡量走得踏實一些。7年時光,堅守新聞這一行,記不得經歷過多少個感動的瞬間,也記不得付出多少艱辛和努力。腦海中唯一越來越清晰的是:這座城市發(fā)展的點點滴滴,需要有那么一些人去忠實地記錄,而我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個。
作為記錄者和見證者,我們是幸運的,活躍在人民群眾之中,穿梭于社會萬象之間,傳播黨的聲音,反映民生民意,抓到新聞“活魚”。我們用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記載著這座城市發(fā)展的每一個腳印,書寫著這座城市的光榮與夢想,勾畫出永不褪色的繽紛畫面。
人的一生會面臨很多選擇,站在十字路口,向左還是向右,沒有對與錯之分,因為只要做出選擇,就要一直堅守。選擇了記者,就意味著沒有終點地奔跑下去。常常聽到一句話:“我們在路上”。是啊,看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在報紙上;看不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就在路上。一年365天,每天都在奔波與采寫中度過,力求把一個個最真實、最客觀、最準確的事件呈現在受眾面前。
曾經有人問我,做記者最重要的品質是什么?深思之后,我給出的答案是真誠。新聞記者應該真誠地看待社會,發(fā)掘出社會的善良與丑陋。我們應該真實地記錄下社會的點點滴滴,沉淀出歷史的真實。不僅放聲歌頌美好,更敢于抨擊罪惡。因為一切的一切都基于新聞永遠不變的核心:尊重事實,堅信真理。記者更要真誠地對待受眾,因為新聞是人們認識世界的窗口。辨別善惡的鏡子和獲得新知的工具。記者應該嚴謹準確,保證每一條消息都公正客觀,經過再三核實。
一直在做時政新聞,有時難免覺得枯燥。其實時政和民生真的沒有那么明顯的界限,只要我們懷著一顆好奇的心,將受眾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去考量,所有發(fā)生的事都是新鮮的。新聞每天發(fā)生,視角各有不同。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新聞記錄者,不光要有敏銳的目光,更重要的是能把握群眾脈搏,捕捉群眾喜聞樂見的好新聞。我們行走在田間地頭、大街小巷,用心記錄歷史,傳遞感動。
每一次采訪都是一種心靈的凈化;每一次寫作都是一種思想的升華。我的采訪對象、我筆下的人物感動著我,也提升著我的情操。我從他們身上常常獲得一種崇高感、莊嚴感。這種情感燭照著我的靈魂,默化著我的雜念。雖然我已忘記其中一些人的名字,但我記得他們的形象,記得采訪時的情景,記得寫作時的激動。
記者節(jié)征文5
2002年12月6日,晚7點,北風呼呼地狂刮著,出奇地寒冷。
在棲霞桃村鎮(zhèn)一個狹小的辦公室兼宿舍內,一個23歲的年輕人,為了御寒,他打開已經讀了至少三遍的《絕頂》,這本張海迪新作,字里行間的鏗鏘文字,猶如冬日暖陽,令他閱讀一遍,渾身的熱血就沸騰一遍。
這一晚,這個年輕人的命運軌跡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煙臺日報社通知他正式錄取為記者。這是他夢寐以求的。
還是2002年,12月11日。
那天,他的記者職業(yè)生涯開始了第一步。
也是從那一刻起,這個青年,就在心里種下一顆種子:做一個有良心的好記者。
歷史很長,人生很短。
一晃,11年時間過去了。
11年,在黨報工作、都市報,直至轉戰(zhàn)到縣域,每天行走在田野鄉(xiāng)間。
懷著一腔熱血,他無數次奔走在新聞出現的路上,報道,記錄。
火車相撞,他在現場;汶川地震,他在現場;“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wèi)星飛天,他在現場;“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升空,他在現場。
這條路上,鮮花沒有讓他停滯,荊棘沒有阻擋他前進。
他的新聞和別人不同,引起他關注和興趣的,更多的是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小”事和小人物。
在他的筆下,原本普通的人群,在還原遭遇不普通的命運之后,竟展現出了一種震撼人心、無法想象的堅韌。這些,無不令他在電腦鍵盤上敲下每一個字碼的時候,自己先被打動。而這種心靈的慰藉,讓他的心里變得極為踏實。
11年,即便行走在荊棘中,他絲毫不為傷痛。
盡管他的力量微乎其微,盡管他感受的無奈、無助多于成就。可是,因他的堅守、責任和獨到,在他眾多調查稿件中,一個個彼時重磅的新聞次第見諸報端,而鮮見無果的不了了之。
11年,他經歷日復一日的痛苦仍能感受到一點小小的成就感。但,青春換來的閱歷,反而讓他覺得自己在新聞的路上仍是一個小學生,要汲取和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
在這個煙臺記者的眼中,11年的目擊,4000多個日夜,200多萬字的新聞作品,呈現給讀者的是善良、勇敢、堅韌、抗爭、同情心、愛……這些全人類共同尊崇的優(yōu)良品質,仍在默默地、頑強地存在和生長。
11年,僅是逗號。在去追求信仰的路上,他會堅守如一,繼續(xù)奔走在新聞的路上。
記者節(jié)征文6
從第一篇關于燃料附加費的報道,到今天3000多字的人物通訊,從沒想過原來自己可以走這么多路,也從沒想過原來自己可以和陌生人這么熟絡地聊天。
每個人都有專屬于自己的經歷,文革時期結婚的劉大爺說,那個時候在婚禮上宣讀“毛爺爺語錄”;生活在崆峒島上的老漁民在一次出海中遇到臺風差點喪命;從貴州偏遠山區(qū)求學的大學生要走70多個小時才能到煙臺……
這些陌生人的故事,或喜或悲,都需要耐心傾聽;一些時事訊息,或大或小,都要落到細節(jié),不能有差錯和遺漏。有時候采訪、寫稿子會忘記吃飯;晚回家會忘記打電話告訴媽媽自己身在何處;經常不記得還要赴約。這一切,我都請求原諒。
想起張泉靈的一句話,“當記者的好處就是用青春換了經歷。”我從未質疑過這句話。由于工作需要,我?guī)缀趺刻於继幱诠ぷ鳡顟B(tài),沒有時間經常游玩、逛街。在采集新聞的路上,不停得與陌生人相見、聊天,也正是這些經歷充實了我的青春。
其實,每天還是有很多開心的事,遇到很談得來的陌生人;去了剛修建好的博物館;幫助了需要救助的患者;看到自己的稿子上了哪個版;爺爺經常會打電話說,把稿子都剪好了,要裝訂成冊……一直這樣下去挺好,做我想做的事,走自己愿走的路。
有一天晚上和朋友吃飯,他說,和新華社比,你這都是小打小鬧。我默許,從沒想過有一天要成為名記,也沒想過要去尋求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做新聞的人,哪里都是前線。我欣喜于將消息傳遞給需要它的人,安心于每一個回饋的電話。這就是我需要的,不在意何時何地,只是用心去完成每一個新聞事實。
在幫助一個貧困大學生籌得學費時,我第一次近距離感受到了媒體的力量。稿子見報后,第二天就有人打電話想捐助這位大學生。假如沒有報道這位大學生的情況,很可能他最終連學費都無法交上。
我喜歡三毛的灑脫,也希望有一天能像她一樣,或許到達撒哈拉,或許回到西班牙,帶著對世間的一種虔誠,隨時準備起飛或者降落。
我深知,記者這份工作會給我?guī)眢@喜,也會帶來煩惱,這些我都會坦然接受,路是自己選的,就要堅持走下去。對于周邊環(huán)境,我無法改變,現在我可以做的,是告訴讀者明天車站是否還有票、油價漲了多少、年輕的老師是否還在接受治療……我愿意做一名好記者;而未來我可以做的,是成為一個好妻子、好媽媽。
記者節(jié)征文7
11月8日是我國一年一度的記者節(jié)。為展現我校新聞宣傳工作者的良好風貌,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我校宣傳工作更上臺階,黨委宣傳部特舉辦慶祝全國第十六個記者節(jié)“記青春 話視界”好新聞、征文及攝影比賽,現將有關事項安排如下:
一、舉辦單位
主辦:xxxx師范學院委員會宣傳部
承辦:院報記者團
二、參賽范圍
xx師范學院全日制在校學生
三、截止日期
20xx年11月15日
四、活動內容
。ㄒ唬皒x好新聞”獎評選
1、申報對象:從事新聞宣傳工作的學生記者
2、參評項目: 20xx年11月8日—20xx年11月8日,發(fā)表在校園網首頁、《xx師院報》、《聲音報》、《青春年華》上的消息、通訊、專題、評論和新聞圖片(共5項);
3、參評篇數:所申報的消息、通訊、專題、評論、新聞圖片5類作品的各參評總量限50件(包括各二級學院團總支宣傳部每類作品限報的2件作品);
4、具體要求:
。1)需提交參評作品登記表一式2份(見附件),命名為“記者節(jié)好新聞獎參評+學院或者部門”并將電子版發(fā)至:xx
。2)選送的消息、通訊、專題、評論、新聞圖片類參評作品需交原件和復印件各1份,并在作品上分別注明參評種類。原件:將原作品剪下粘貼到A4紙上;復印件:用原件復印;(:原作品沒有剪下并粘貼、復印不清晰、提交打印稿的都不予以評選。)
。3)各部門統一收集作品報名,不接受個人投稿,請務必于11月15日前將參評作品登記表和參評作品派人送至新政樓806辦公室,逾期投遞的作品不予參評。
5、:xx
(二)征文比賽
1、主題:“筆走初心”
2、作品要求:
(1)作品必須是作者原創(chuàng),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2)體裁不限(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均可)、字數不限、題目自擬;
。3)來稿一律接受電子檔案word形式,謝絕紙質稿件,稿件標題上注明“記者節(jié)征文”字樣,文章末尾請注明院系、班級、姓名、學號以及聯系方式。
。4)電子版請發(fā)至xx
3、: xx
。ㄈ⿺z影比賽
1、主題:“微笑”、“校園最美角”
2、作品要求:
(1)“微笑”系列作品題材不限,老少、校內外皆宜;“校園最美角”系列作品,要求自選xx師范學院最美角拍攝,風景人物皆宜;
。2)作品必須為原創(chuàng),符合比賽征稿主題,畫面清晰;
。2)作品單張或組圖均可,上傳作品必須為JpG格式,單幅2M以上,每人作品均要編號,再用word文檔分別說明每張編號照片的拍攝時間、地點、200字以內的作品描述,并注明作者院系、班級、姓名、學號以及聯系方式。
(3)作品打包壓縮后命名為“記者節(jié)攝影作品+主題+姓名”,并發(fā)送到:
3、xx
五、 獎項設置
比賽截止后,評委會將分別在好新聞、征文、攝影比賽組中各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若干,獲獎者由黨委宣傳部予以表彰,部分優(yōu)秀作品將選登于《xx師院報》、《聲音報》。
六、 其他相關事宜
1、賽事進度請關注“xx報記者團”;
2、獲獎作品將于11月份中旬在商業(yè)街展出。
【記者節(jié)征文(7篇)】相關文章:
3.遇見未來征文
4.廠慶的征文
5.冬奧初心征文
6.助力冬奧征文
7.元旦的征文
8.法律的征文
9.有關安全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