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論中國審計文化的結構及其作用機制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尤其是在加入WTO以后,中國審計面臨著日益增大的挑戰(zhàn)。在全社會重視文化的氛圍中,審計文化的研究因之而成為當前審計理論研究的熱點和創(chuàng)新點。在這一研究領域中,我國審計文化的結構及其作用機制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本文擬運用文化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理論分析框架,對中國審計文化的結構及其作用機制進行系統(tǒng)的探討,以求證于諸位專家。一、中國審計文化的結構
文化,是指由某一社會所共同承認的價值、規(guī)范和人類行為的準則,以及與其具體化的物質實體所組成的體系。中國審計文化,則是指存在于中國審計群體中的一種亞文化,它可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個層面。審計文化的結構,是指審計文化系統(tǒng)內各要素之間的排列秩序和搭配狀態(tài)。審計文化的結構精細地反映了審計文化內部各組成因素的存在狀態(tài),包括它們各自所處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因此,揭示審計文化的結構,將使人們深入了解其各組成部分的地位、關系及其相互影響,進一步把握作為一有機整體的審計文化同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從不同角度出發(fā),可以對審計文化的結構作不同的分類。本文主要從審計價值觀、審計精神、審計心理、審計道德、審計形象、審計知識、審計行為準則、審計組織、審計設施等審計文化的構成要素著眼,來探討其結構。
審計價值觀又稱為審計價值標準,它是審計群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的終極標準。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價值觀是任何一類文化中最基礎、最核心的內容,是不同類型的文化相互區(qū)別的依據。對于審計而言,價值觀為審計群體的生存和發(fā)展提供了基本方向和行動指南。它是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追求的最大目標,也是據以判斷組織與外部環(huán)境之間,組織內部人際關系的根本標準。同審計文化的其它要素相比,它處于支配地位,是審計組織一切審計活動的總原則,也是審計組織進行總體設計、信息選擇的綜合方法。這種價值觀的作用主要在于它能引導審計組織內部的所有成員達到這樣一種共識:只要我們自始至終遵循著這樣的基本信念去從事審計活動,去規(guī)范審計組織內部人員的行為,審計組織就能發(fā)揮其最大的效用。
審計精神,是指審計組織在為實現自己的價值體系和社會責任所進行的審計活動的基礎上,經過精心培育而逐漸形成,并為廣大審計人員所認同的一種正向心理定式、價值取向和主導意識。它是審計人員對其組織和事業(yè)的信任感、自豪感、榮譽感的升華,是審計群體健康、向上心態(tài)和審計組織向心力、凝聚力的集中體現。它為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提供精神支柱和前進動力,對審計組織和審計事業(yè)的發(fā)展和進步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審計精神既表現為審計職業(yè)精神,又表現為審計組織精神。在不同的審計群體中,職業(yè)精神基本相同,組織精神則彼此有別。因此,不僅在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組織之間,就是在國家審計機關之間,社會審計組織之間,也都可能存在不同的審計精神。審計精神與審計價值觀共同構成審計文化的核心,但它與審計價值觀又有所區(qū)別。審計價值觀是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對事物好壞、對錯的評判標準,是隨著審計組織的產生而產生的。而審計精神則是經過較長時期的自覺培養(yǎng)而形成的,它不僅要有審計組織領導人的積極倡導和有意識培養(yǎng),而且必須得到一般審計人員的認同。
審計心理,是審計實踐中審計主、客體心理活動的總稱。它主要表現為審計主體與審計客體心理間的互動、審計人員之間的心理互動、一般審計人員同審計領導間的心理互動三個方面。審計心理從其性質和功能的角度可分為審計認識過程、審計情感過程和審計意志過程。審計認識過程是人們對審計本質、審計職能以及審計工作由表及里、從現象到本質的感覺、知覺、記憶和想象。審計情感過程是人們在審計實踐活動中所產生的一種主觀體驗性的心理活動。審計意志過程是人們在審計職業(yè)理想的激勵下,克服審計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干擾,實現審計目標的心理意識的能動表現。如果說審計精神強調的是人的主觀能動性,那么審計心理則強調的是人對外在客觀的反映。審計心理對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審計客體、審計目標等都有重要的影響,如能對此展開深入研究,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并在審計實踐中加以運用,自然有利于高質量地完成審計工作。
審計道德,是以善惡為評價標準的道德原則、道德規(guī)范和道德活動的總和。在審計活動中,它依靠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人們內心信念發(fā)揮作用。它包括審計組織道德和審計職業(yè)道德兩方面。審計組織道德是審計組織與其它社會單位發(fā)生聯系時所遵循的思想、心理和情感依據的總和。審計職業(yè)道德一般指審計人員與其他審計人員以及審計組織外的社會群眾發(fā)生業(yè)務關系時所遵循的道德思想。它是針對職業(yè)行為的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并通過審計人員的職業(yè)活動、職業(yè)關系、職業(yè)態(tài)度、職業(yè)作風及其社會效果表現出來。審計道德與審計行為準則存在一定的交叉:審計道德是必須堅決遵守的重要規(guī)范,但和作為一種硬性要求,如有違反就會受到法律、法規(guī)或組織紀律懲罰的審計行為準則相比,它又是一種軟性約束。加強審計道德教育,有利于審計文化的建設和審計部門精神文明的建設,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
審計知識,是指各種關于審計的知識所構成的體系,一般也構成了審計學研究的基本內容。審計知識是審計這一職業(yè)和審計學這門學科賴以存在的基礎,是漫長歷史歲月的產物,是在人類各種經濟活動中逐漸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對人類的經濟和社會活動具有重要的影響。
審計形象,是指審計客體和社會大眾對審計組織和人員及其行為與成果所給予的整體評價與一致認定,也是審計組織功能和人員素質的外化和直觀感覺。就更廣泛的意義上說,它還包含審計組織內部員工的某些評價與認同。審計形象的塑造要求全體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的各個方面同心協力,努力奮斗,不斷進取。
審計行為準則,是審計價值觀與審計道德的具體體現,是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活動時所應當遵循的準繩、法規(guī)或標準,在實踐中主要表現為審計原則。審計原則是由審計工作本身的性質和特點所決定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時空情景下,審計所應遵循的原則也是不同的。隨著審計實踐的不斷發(fā)展變化和審計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審計原則也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審計的作用。當前我國的審計原則主要包括:依法審計原則、審計政策性原則、審計獨立性原則、審計客觀公正原則、職業(yè)謹慎原則、廉潔奉公原則。另外,審計針對性原則、審計重要性原則、審計群眾性原則等也是比較重要的原則。在審計實踐中,自覺遵循審計原則,即能充分發(fā)揮審計職能的作用,實現審計目標,達到預期的審計要求。反之,就會影響審計工作的正常運行,妨礙審計職能作用的發(fā)揮,達不到審計的目的,甚至可能會對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產生負面影響。
審計組織,是由一定的機構、人員和職權結合而成,為實現審計目標而組成的有機整體。它區(qū)別于其它組織的特點就在于:它以監(jiān)督財政收支或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和效益作為其組織目標。審計組織體系是由眾多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審計組織所構成的一個整體,它可分為國家審計機關、社會審計組織和內部審計機構三大類型。這三者分工協作,共同承擔整個社會的審計任務,構成了一個社會的審計監(jiān)
【試論中國審計文化的結構及其作用機制】相關文章:
試論審計風險及其控制03-20
審計理論結構要素及其構建03-22
淺談內部審計風險及其防范機制03-23
試論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審計約束03-18
內部審計在現代企業(yè)中的機制與作用03-20
試論人力資本產權交易及其保障機制12-11
銀行內部治理基礎審計及其保障機制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