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良性腫瘤切除術中改良美容切口的臨床運用論文
腮腺的腫瘤占據了頭頸唾液腺腫瘤的80%,并且其中80%的腫瘤為良性。在這些腮腺良性腫瘤中,多形性腺瘤占據了60%[1].傳統的治療方式是采用經典的“S”形切口,保留面神經的腫瘤切除。但該術式存在面部瘢痕明顯,局部凹陷畸形,味覺出汗綜合征,面癱等并發(fā)癥[2].而改良美容切口隱蔽、功能恢復及手術靈活性等優(yōu)點,近年來在腮腺切除中應用廣泛。但是,關于改良美容切口術式適應癥的選擇、并發(fā)癥等問題,仍然值得進一步深入總結。因此,本研究結合臨床應用,對改良美容切口的應用進行探討,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4月,33例腮腺良性腫瘤患者。年齡30~65歲,男13例,女20例,平均年齡52歲。所有病例術前捫診確定腫瘤質地、大小范圍,并輔助進行針吸細胞實驗,診斷為良性腫瘤。采用改良美容切口術式,進行保留面神經的腮腺切除術。術后病理:多形性腺瘤31例,腺淋巴瘤2例。發(fā)生在腮腺下極者25例,耳前部5例,耳垂部3例。位于腮腺淺葉31例,深葉2例。腫瘤最大為4.5 cm ×3 cm.
1.2切口設計
根據改良美容切口,在耳輪腳的根部即耳屏上方,沿耳屏游離緣內側向下至耳垂,沿耳垂前皺紋繞過耳垂,至耳垂后溝。由耳垂后溝向上至耳廓后溝約2/3處,并沿耳垂后溝向上至耳廓后溝,在略高于外耳道上壁水平拐角,呈圓弧狀入耳后發(fā)際。然后,根據腮腺腫瘤所在的部位以及所需暴露的范圍,調整切口。切口可延伸到發(fā)際最低點,而在耳屏處的切口可以上延至耳輪角上部發(fā)際內。
1.3手術方法
患者行全身麻醉,頭部后仰偏向對側。消毒鋪巾后,用美藍在皮膚上劃線。沿切口依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于耳屏軟骨表面泛起皮瓣,直至腮腺咬肌筋膜表面。小心分離耳垂處耳大神經的分支,并進行適當保護措施。暴露腮腺后極,在乳突尖上方及乳突表面下約1 cm處可尋找面神經總干,然后由此處開始尋找各分支。解剖過程中,小心保護面神經。按照區(qū)域性切除原則,切除腫瘤和周圍正常腺體組織。術后,置負壓引流管,7 d拆線后再加壓包扎3~5 d.
2 結果
33例患者傷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現味覺出汗綜合征,無涎瘺發(fā)生,對手術切口美觀程度滿意。20例患者出現輕度面部麻木,2周后恢復。2例腮腺深葉腫瘤切除患者,有輕微面部凹陷。6~24個月隨訪期內,1例患者復發(fā)。
3 討論
腮腺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為多形性腺瘤,其次為腺淋巴瘤或者稱為Warthin瘤。馬大權認為[3]:腮腺的一些小的或者位于腮腺后下方的良性腫瘤,沒有必要進行解剖面神經的腮腺切除,而是主張進行正常腺體組織內進行區(qū)域性切除。該方式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腮腺組織的功能,減少了術后面部畸形和并發(fā)癥的形成。但在手術適應癥的選擇,與經典手術切口的優(yōu)缺點方面,需要綜合考慮,從而滿足功能和美容的.雙重需要。
1980年Hagan和Anderson[4]提出了改良式美容切口:(1)起點位置較低,在耳屏前皮膚折線處;(2)切口的曲率在枕部發(fā)際線處和外耳道方向幾乎水平,切口總長度減少;(3)切口距離發(fā)際線邊緣至少5 mm,以避免損壞毛囊。此切口瘢痕隱蔽,可完成對全腮腺腺體及腫塊的切除。近年來,該改良切口得到進一步的改良[5].進入耳后溝后,沿乳突-耳垂皺褶上約3 mm處,而不是乳突-耳垂自然皺褶走行,至耳廓后溝約2/3處轉折(略高于外耳道上壁),繼而進入發(fā)際,美觀效果更佳。
余海等[6]通過78例美容切口在面部腫瘤切除的臨床應用認為,改良美容切口,位置隱蔽,適用于以耳垂為中心8 cm范圍內,頜面部良性腫瘤的切除。王濤[7]通過應用美容切口對12例腮腺良性腫瘤切除,認為美容切口適用于腮腺任何部位的良性腫切除。
Hagan和Anderson[4]認為美容切口與可完成對全腮腺腺體及腫塊的切除,但不易暴露整個腮腺,增加了手術的難度。本研究中選取的33例臨床病例均為腮腺區(qū)的良性腫瘤,且均位于耳垂中心6 cm的范圍內,腫瘤小于4.5 cm×3 cm.因此,本研究認為改良美容切口適用于耳垂為中心6 cm的良性腫瘤,對于手術范圍較大的惡性腫瘤,為充分暴露術野,仍需采取經典的“S”切口。
改良的美容切口與經典的 “S”切口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1)切口更加隱蔽,瘢痕減少;(2)保留了耳大神經,避免了耳大神經損傷造成的患側耳垂區(qū)麻木;(3)腮腺筋膜破壞相對較少,腺體組織切除較少,腮腺導管分支破壞較少,減少了Frey癥的發(fā)生和涎瘺出現的幾率;(4)對于較大的腫瘤造成的面部畸形,可就近選擇胸鎖乳突肌肌瓣修復。缺點:對于范圍大,位置較深的良性腫瘤,以及切除面積較大的惡性腫瘤,術野暴露不如經典“S”切口。同時,由于切口隱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術的難度,需要手術者具有應用解剖學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巧[8].
[參 考 文 獻]
[1] 張志愿.口腔頜面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1 437.
[2] 譚小堯,張興安,李果,等.腮腺多形性腺瘤改良術式與傳統術式的對比研究[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1,21(5):338-340.
[3] 馬大權.腮腺腫瘤治療探討[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3,38(2):151-152.
[4]Hagan W,Anderson J.Rhytidectomy techniques utilized forbenign parotid surgery[J].The Laryngoscope,1980,90(4):711-715.
[5] 鄒芳,秦旭,陳衛(wèi)民.腮腺切除術中除皺美容切口的研究進展[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14,11:29.
[6] 余海,黃謝山,鐘偉,等.改良除皺切口在頜面部美容學的臨床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3,21(11):13-15.
[7] 王濤.美容切口在腮腺良性腫瘤切除術中的應用[J].臨床醫(yī)學,2011,(11):23-24.
[8] 常世民,柳春明,布靜秋.美容切口在腮腺手術中的運用[M].中國美容醫(yī)學,2008,17(3):367-369.
【腮腺良性腫瘤切除術中改良美容切口的臨床運用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