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晚清雅俗兩派文學翻譯觀論文
一、晚清文學譯介的“雅”“俗”之辨,客觀上包含著從文本內(nèi)部的譯入語、譯入文體、譯介方式等方面分別對雅俗兩派譯作呈現(xiàn)方式的不同進行對比描述,對雅俗兩派譯作外部的譯者( 包括晚清眾多小說期刊編者) 和讀者之間的交互往還及其與譯作最終呈現(xiàn)方式的種種聯(lián)系進行梳理和比較分析。由于這一研究課題本身具有比較文學譯介學性質(zhì),探究并辨析晚清文學譯介中雅俗兩派的所有文化行為和結(jié)果背后的“文學翻譯觀”,則是一個根本性的任務。約瑟·朗貝爾說: “把翻譯作為研究對象; 弄清哪些人從事翻譯,以什么樣的讀者為對象,選擇哪些文本,哪些體裁,哪種語言及言語,哪類文學風格和提綱,依據(jù)何種文學時尚、道德時尚、語言時尚和政治需求,此外,依據(jù)何種翻譯觀。”
所謂“文學翻譯觀”,指的是當時小說期刊編者、譯者、譯作讀者如何看待“文學翻譯”( 包括如何看待原作、譯作以及譯者角色等) 以及如何理解“譯”的實質(zhì)。譯者認為翻譯可以如此,讀者也覺得翻譯應該這樣,那么“文學翻譯”在他們心目中究竟是什么? 再具體到晚清文學譯介的雅俗兩派,他們在這些問題上又有哪些分歧和共通之處呢? 蘇珊·巴斯內(nèi)特在談到翻譯學的第二個發(fā)展階段時曾說: “翻譯學的第二階段已經(jīng)超越了對傳統(tǒng)觀念的挑戰(zhàn),而著重研究各個歷史時期的翻譯活動的模式。其中的一大發(fā)展,是通過一個時期的翻譯者在序言、書信、文章中談及他們的譯作時所使用的比喻,探討當時的翻譯觀。
二、晚清文學譯介中雅俗兩派的翻譯觀的異同,可以從構(gòu)成翻譯過程的譯者權(quán)限、譯作與原
作關系和“譯”概念的實際應用三個方面進行辨析。
首先,從譯者權(quán)限來說,小說期刊譯者認為自己在文學( 小說) 翻譯中有相當充分的主動權(quán)來決定譯作的呈現(xiàn)形態(tài)。通過對晚清小說期刊具體譯作文本的分析,我們知道小說期刊最主要的譯介方式是“演述”和“譯述”!把菔觥笔亲g者以原作的故事為本事,對原作內(nèi)容或原作譯稿更為豐富的重新講述!把荨睆摹把萘x”之“演”,為敷衍、引申、發(fā)揮之意; “述”既是譯者對原作內(nèi)容的口述、講述,也是譯者向中國讀者描述自己在域外小說原作中所看到的東西。應該說,“演”“述”二字離我們通常所理解的翻譯的含義比較遠,它們不但沒有強調(diào)要緊隨原作的意義,而且在原作基本內(nèi)容的基礎上給了譯者更大的發(fā)揮空間!白g述”則是以充分凸顯出原作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為重心,其“述”有概要講述的意思。簡單來說,前者是將原作充分擴大,后者是將原作合理縮小。在這兩種模式中,譯者都不是亦步亦趨、字斟句酌地緊隨原作。譯者認為自己有權(quán)利也應該不惜如何鋪張敷衍、極盡所能地將原作的內(nèi)容演說明白,或者刪節(jié)原作的冗贅部分以使譯作的情節(jié)發(fā)展更加緊湊。所有這些都說明,在小說期刊譯者的觀念中,譯作雖然來自小說原作,但譯者同作者同樣享有處理作品的權(quán)利。
其次,從譯作的文學地位來看,在晚清小說期刊上,雖然編者、譯者和讀者都知道這些小說作品譯自域外,但是他們并沒有因此就重視原作而看輕譯作。正相反,譯者的任意刪改不但不會因不忠實于原作而降低譯作的地位,有時反而能夠提升譯作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價值。譯作讀者在對翻譯作品進行分析評價時,很少關心原作的情況; 言之鑿鑿之處,仿佛譯作( 包括那些明確說明是經(jīng)譯者大量改動的譯作) 就是原作。可以說域外小說在經(jīng)晚清小說期刊“媒介”引入晚清中國的普通讀者閱讀視野之時,其位置就被譯作所占據(jù)。正如約瑟·朗貝爾所說的: “在文化生活與文學生活中,譯作經(jīng)常與很多范式有關,翻譯家和/或他的讀者們可以無視原作的存在,甚至把原作擱置一邊!蓖砬逍≌f期刊的這種情況,當然和讀者群的性質(zhì)有很大關系,也就是阿英所說的讀書人之外的“小市民層”,要讓這些讀者透過譯作思考背后的原作如何,即使在今天都是相當困難的。
但這里必須強調(diào)的是,林譯小說原作因譯作的出色而被中國讀者接受,而不是譯作因原作在世界文學中的地位和影響而被中國讀者認可。回顧一下,林紓與人合譯的第一部小說《巴黎茶花女遺事》,其受中國讀者歡迎的程度令人意外,“以華人之典科,寫歐人之性情,曲曲以赴,煞費匠心。好語穿珠,哀感頑艷。讀者但見馬克之花魂,亞猛之淚漬,小仲馬之文心,冷紅生之筆意,一時都活,為之欲嘆觀止”(可以說,讀者對林紓翻譯的那些域外小說原作的承認,幾乎完全是憑借了林紓文言筆傳的功勞。這同時也解釋了那些與林紓合作翻譯的人,為什么他們讀得懂原作,也已經(jīng)口譯了出來,卻依然要依賴林紓文言的筆傳。
最后,“譯”概念在晚清小說期刊上的應用多種多樣,顯示出小說期刊譯介具有異常寬泛、內(nèi)涵豐富的文學翻譯觀。錢鐘書先生在《林紓的翻譯》一文起首梳理了“譯”和文學翻譯的正統(tǒng)含義,提出文學翻譯的最高標準是“化”; 但譯文總難免有失真和走樣的地方,也就是“訛”。然而晚清小說期刊上的所謂“譯”卻少見“化”,反而是“訛”更明顯。
三、通過這三方面的對比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在晚清小說期刊的文學翻譯觀中,“譯”有同文學創(chuàng)作非常接近的地方,由此可以把晚清小說期刊文學翻譯觀的核心概括為“重寫”———確切地說是“戲謔的重寫”!爸貙憽眴栴}在當代翻譯學發(fā)展的第三階段中是一個頗為引人矚目的話題,安德烈·勒菲弗爾就( André Lefevere) 認為: “重寫( rewriting) ,不論其形式是評論還是翻譯( 或者還應加上撰史和結(jié)集) ,都已證明是一個文學的捍衛(wèi)者用以改編( 因時代或地理隔閡而) 異于當時當?shù)氐奈幕?guī)范的作品的重要手段,這個手段對于推動文學系統(tǒng)的發(fā)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將晚清雅俗兩派的文學翻譯觀歸納為“創(chuàng)造性的筆傳”和“戲謔的重寫”,充分說明了文學翻譯觀是動態(tài)的、歷史的,某個時代、某個文化領域的文學翻譯觀都會受到當時當?shù)氐恼w文學風尚的影響和制約。這兩種極具時代和文化特色的翻譯觀的形成,同當時文學翻譯的民間性質(zhì)關系極大。就小說期刊而言,他們的譯稿主要是通過征稿啟事從民間獲得,盡管有編者把關,但稿源復雜,良莠不齊在所難免。更何況沒有官方的介入,由吸引讀者而獲取現(xiàn)實經(jīng)濟利益仍然是多數(shù)譯者們翻譯小說來投稿的根本動力。如此一來,弊端當然很多。當時已經(jīng)有人站出來批判,但形勢還是無法扭轉(zhuǎn)。
首先,在晚清小說期刊的文學作品中一直都存在著“譯”同“著”和“編”雜糅一體的現(xiàn)象,也就是說,在作家創(chuàng)作中可以有翻譯的成分,在翻譯時也可隨意加入譯者的創(chuàng)作。如《月月小說》中的《新庵譯萃》,雖標為“譯”,其實里面既有大量譯者的時事評論,又有譯者對國外報刊新聞的轉(zhuǎn)述。再如《新小說》上以外國歷史故事為題材的小說作品,有的就直接譯自外國歷史書。這種在文學作品的譯、著和編之間自由穿梭的隨意性做法,與晚清小說期刊所提供的文學格調(diào)和文學氛圍非常一致。在晚清小說期刊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對古典小說如《西游記》《東游記》《封神榜》《鏡花緣》等的幾乎是無節(jié)制的續(xù)作和仿作。這些作品就著原來的人物或故事情節(jié)另外敷衍故事,雖然略有些諷刺現(xiàn)實的味道,但作者多是戲謔的態(tài)度,隨意發(fā)揮又敷衍了事。從這里再來反觀小說期刊譯作的情形,就會發(fā)現(xiàn)二者幾乎如出一轍。
我們把小說期刊譯介和林譯看作晚清域外文學譯介活動的兩個典型代表,其不同的文學翻譯觀對晚清域外文學譯介之整體具有表征意義。晚清的小說期刊、林紓及其眾多合作者畢竟以他們自己的邏輯完成了域外小說譯介活動,為那個時代奉獻了、也為后世保留了那么多文學翻譯作品,中國近代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文學譯介的高潮亦由此而來。
【淺析晚清雅俗兩派文學翻譯觀論文】相關文章:
文學翻譯創(chuàng)新分析論文05-02
淺論文學形象的敘事翻譯和語用翻譯03-18
文學翻譯中的文化傳達與讀者的論文12-01
淺析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數(shù)字報紙文學論文11-19
淺析現(xiàn)代漢語外來詞文學論文11-14
論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11-27
淺析漢語言文學中的散文賞析論文01-01
從龐德的詩歌翻譯語言觀出發(fā),淺析英美兒童詩的翻譯03-12
論文學翻譯歸化與異化的兩個層次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