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精選13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jīng)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篇1
摘要:
李嵐清同志曾講過:音樂的美育功能還不只是一般地提高審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等,它對人的智力開發(fā),特別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意動力,鍛煉表達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幫助,音樂對社會的文明進步有著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
音樂教學綜合素質民族文化
一、音樂欣賞教學可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音樂感受和表現(xiàn)能力
我們說培養(yǎng)和發(fā)展音樂感知的能力的根本方法就是在音樂藝術領域里不斷地實踐、體驗和鑒賞其美感;這些是欣賞教學的首要前提。同時,欣賞教學還能培養(yǎng)音樂的注意力和記憶力,音樂是聽的藝術。因而,傾聽自然是欣賞音樂的主要方式。音樂藝術及欣賞教學的本質規(guī)律決定了欣賞教學的根本方法是傾聽。在欣賞過程中缺乏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轉瞬即逝的音樂就不會給我們留下鮮明的印象。在欣賞過程中,人們要記住音樂的旋律主題及其發(fā)展變化等。良好的音樂記憶力是極其重要的。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能使人們忘卻時間的流逝而沉浸在音樂美的享受之中,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注意力和記憶力的過程。另外,音樂的表現(xiàn)能力和感受能力是密不可分的,音樂表現(xiàn)除需要有音樂的感知、記憶、想象能力之外。還需要一定的表現(xiàn)音樂的技能。從學習音樂的先后順序上來說,必須先吸收然后才能有所表現(xiàn),通過欣賞學習音樂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從廣義上來講,演唱,演奏和創(chuàng)作都必須建立在欣賞的基礎上,音樂欣賞教學是發(fā)展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的有力手段。
二、音樂欣賞教學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發(fā)展審美能力
所謂審美觀是人們在長期的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的觀念,它具有民族的,時代的,階級的特點。所以人們的審美理想是與他的世界觀,倫理觀等緊密相連的。欣賞教學給學生提供了最好的審美實踐機會,使學生在感受音樂語言美的同時,還能夠從音樂作品的題材,體裁,風格格調當中理解音樂的內容,形式,哲理的美。在欣賞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活動,使學生追求真善美的東西,憎惡并唾棄假惡丑的東西,在藝術領域中,真善美與假惡丑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有時,真假難分,善惡難析,美丑難辨。然而,在音樂審美教育中卻要求人們必須能分辨真善美與假惡丑,做到徑謂分明,崇揚真善美的,摒棄假惡丑的,欣賞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也可以促使學生在審美過程中去偽存真,揚善棄惡,褒美貶丑,從而發(fā)展其音樂審美能力。
貝多芬說:“音樂不在譜子上,而在譜子之間。”因此,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不能讓學生的歌唱與欣賞機械地束縛在音符上,而是要啟發(fā)他們根據(jù)音樂的各種要素展開豐富而又合理的想象,理解并表現(xiàn)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教師可通過分析旋律、歌詞,引導受教育者感受音樂的基本要素,即節(jié)奏、速度、音高、力度等在表現(xiàn)音樂情感中的作用,完整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音樂形象,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受教育者體會、表現(xiàn)音樂,最終達到音樂審美教育的目的。
三、音樂欣賞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由于音樂藝術綜合性強,知識面廣,有內容廣泛的文學、地理、歷史、民俗等知識的傳授,有涉及社會、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的內容。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音樂傳統(tǒng),總是與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形態(tài)緊密相關的,在學習音樂的同時,可以體會到一個國家與一個時代的音樂流向和文化導向,擴大學生知識面。
在欣賞長調風味的歌曲《青藏高原》時,教師可以結合歌曲向學生介紹藏族人民的生活習慣、服飾特征、居住條件、宗教信仰、民族文化以及居住的地理環(huán)境等。在與學生共同分析歌詞中滲透的深刻的人文性,以擬人手法直抒青藏高原的情懷。仔細體會那種悠長久遠的意境,一種對天、地、佛深切的呼喚和期盼。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對學生進行了美的教育,而且把音樂教學與語言、歷史、地理等課程以及民族學、宗教學知識結合起來,由此產(chǎn)生的多元效應,不僅鞏固豐富了學生各方面的知識,也使學生的`智力結構得到完善。
四、音樂欣賞教育在開發(fā)人的智力,啟迪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雨果說:“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有三把,一把是字母,一把是數(shù)學,一把是音符。”可見,音樂在開發(fā)人的智力方面有著與字母和數(shù)學同等的重要性。在欣賞音樂作品時,需要記憶,觀察,分析、判斷,思維訓練等。所以,音樂欣賞可以培養(yǎng)人的專注力、想象力、反應力、表現(xiàn)力、協(xié)調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等。
1、音樂欣賞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fā)展
想象力的發(fā)展是開發(fā)智力的重要途徑。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半球:左半球負責邏輯思維,右球負責形象思維。欣賞音樂通過音響和音樂形象,喚起人們對相關的視覺印象,聽覺印象等有關事物的聯(lián)想,由身體各部位、各器官的協(xié)調活動來促進左右腦的興奮,進而促進全腦的發(fā)展。所以音樂在給人以愉悅和享受的時候,也在不斷開發(fā)著人們的聯(lián)想、記憶、觀察、反應和創(chuàng)造等方面的能力。若一個人長期得到音樂的熏陶,養(yǎng)成創(chuàng)新和想象的習慣,勢必能推動他的求知、求新的探索欲望,使人思路開闊,思維敏捷。
2、音樂欣賞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音樂是一門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在音樂教學中,處處都有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機會。創(chuàng)造性思維并不單單體現(xiàn)在歌曲的即興創(chuàng)作和簡易樂器的制作,在音樂欣賞教學中,也充分體現(xiàn)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運用。
五、音樂欣賞可以弘揚民族文化,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
1、欣賞民族音樂可以培養(yǎng)民族文化意識。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音樂教育……不是培養(yǎng)音樂家,而首先是培養(yǎng)人!本V要指出:“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和革命傳統(tǒng)……”而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必須突出民族音樂文化教育的地位。一個民族的藝術是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發(fā)展而保留下來的,它直接代表著那個民族的文化,所以藝術的民族性極強。將我國各族的傳統(tǒng)音樂作為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欣賞民族音樂,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因此,進行民族音樂教育是加強學生的民族意識,了解祖國傳統(tǒng)文化,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而有效的途徑。
2、音樂欣賞是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的有效途徑
通過欣賞音樂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的贊美和歌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谷諔(zhàn)爭時期,《義勇軍進行曲》、《到敵人后方去》等革命歌曲鼓舞了一大批進步學生和青年“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熱情,許多愛國志士唱著這些革命歌曲奔赴抗日救國的戰(zhàn)場。成千上萬的少年兒童,扛起紅纓槍,唱著《共產(chǎn)兒童團歌》、《誰說我們年紀小》也加入了戰(zhàn)斗行列,打鬼子,捉漢奸,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以上足以證明,音樂欣賞是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有效途徑。
總之,音樂欣賞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感受、鑒賞能力以及發(fā)展想象能力、豐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與手段,音樂欣賞的能力不僅是一個人的審美修養(yǎng)重要標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質水平的標志之一。正基于此,我認為,音樂欣賞是一切音樂教育的中心內容,重視音樂欣賞已不單是學科發(fā)展的形式所迫,更是大眾的呼聲、時代的需要。我們要遵循教學規(guī)律,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音樂欣賞教學在學校音樂教育中的地位。
參考文獻 :
1、默賽爾.音樂欣賞的心理本質.中國音樂,1987(1).
2、張文川.音樂藝術教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王次炤.音樂美學基礎.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篇2
一、創(chuàng)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迸d趣是帶有濃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動,只要對某個事物有興趣,就會激發(fā)孩子們主動學習的熱情,學習在不致于成為沉重的負擔。但興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環(huán)境的影響和教育的結果。教師要善于為學生設計特定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進入這種情景,才能激發(fā)孩子學習音樂的興趣。
在教學二年級教材《井底的小青蛙》這一課時,我運用電腦多媒體播放了一段動畫:在一個美麗的大樹林里,有只小青蛙住在一口水井里,成天嚷著說我的家比天還大?戳藙赢嬕院,學生很快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于是我就引導:“小青蛙的家真的比天還大嗎?后來會發(fā)生什么事呢?讓我們沿著樹林的小路去青蛙家看看吧!” 有了興趣這位好老師,學生學習起來就投入多了。
我在教學實踐中深深體會到,課堂上教師要是能用生動的形式將所要學的知識技能裝扮起來,制造輕松的氛圍、創(chuàng)設富有情趣的音樂情境,就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帶著濃郁的求知欲走進課堂。
二、創(chuàng)設引發(fā)了學生的無窮想象。
由于音樂的抽象性,學生在欣賞音樂時可以自由展開想象的翅膀,隨著音樂旋律的變化起伏,腦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斷變幻。如果在一種刻板、枯燥的環(huán)境下,學生對音樂欣賞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無法充分發(fā)揮。這就需要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和畫面營造一個與音樂形象相關連的意境,從而引導學生去想象。
我在剛教完歌曲《山谷靜悄悄》后,引導學生:“我們走過這個幽靜、美麗的山谷后,來到了——”然后直接播放《羊腸小道》這段音樂。通過制造一種神秘的情景,引發(fā)學生欣賞音樂,用心感受音樂所描繪的意境。隨著音樂旋律的起伏和情緒的變化,緊緊扣住了學生的心弦,將學生的無窮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有個學生聽了音樂后,這樣描述:在一個黑暗恐怖的大峽谷里,有一頭驢媽媽正在尋找她那走失的`孩子。在陡峭的小道上,一不小心就會摔下去,可驢媽媽堅信自己會找到自己的孩子,還是勇往直前。終于,她穿過了小道來到了一個美麗的樹林里,那里……接著,驢媽媽在樹林里的小木屋里累得睡著了,她夢見了自己與孩子團聚了。我終于相信了,孩子們的想象力是驚人的,無窮的想象蘊含了無盡的創(chuàng)造。正如新大綱中指出:作為教師要能根據(jù)音樂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的特征,為學生創(chuàng)設想象、聯(lián)想的廣闊空間。
三、創(chuàng)設促進了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舒曼的鋼琴曲《捉迷藏》是六年級上冊的欣賞教學內容,僅僅通過一二遍的反復欣賞很難讓學生聽懂樂曲中表現(xiàn)的意境。我就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來營造一個情境,教學一開始我就帶領學生做起了捉迷藏的游戲。玩過一陣后,我讓學生說說捉迷藏社的心情如何,學生會說很興奮、很愉快,但當自己快被抓住的時候又很緊張。于是我又讓學生在《捉迷藏》的鋼琴樂曲下來做這個游戲,并要求學生根據(jù)音樂的描繪來做游戲,學生在游戲的實踐活動中,通過音響的感知、情感的體驗和表情的感受與分析,獲得了感知音樂美和表現(xiàn)音樂美的能力。
審美能力的提高需要美好的意境。教師要是能創(chuàng)設適合音樂教育的美的環(huán)境,讓學生積極參與歌唱、欣賞、表演等藝術實踐活動中,學生就能感受和領悟音樂的美妙和音樂的力量。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和審美能力的發(fā)展,都需要一個自然、愉悅、美好的學習情境。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如運用多媒體的視聽、運用語言藝術的描繪、師生實踐活動的創(chuàng)設、課堂中的問題情境等等,這種教學改變了以往刻板、機械的教學,只要教師遵循音樂作品的意境,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學生便會饒有趣味地學習音樂。真可謂:以境動情,情境交融,美在其中。
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篇3
近年來,隨著國家各項針對性政策的落實,幼兒園課程改革得以快速推進,音樂教育作為審美教育中重要的課程之一,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實際教學中,幼兒音樂教育普遍存在缺乏自主性、追求技巧培養(yǎng)等弊端,導致幼兒不僅達不到審美教育的目標,更失去了音樂學習的快樂,這與綱要的方向背道而馳!百p識教育”雖然在國內目前并無學術定論,但不論意識領域或行為習慣,賞識教育強調的對兒童心靈和行為的快樂關懷正是當前素質教育的根本,亦是我國幼兒音樂教育中不可或缺、卻缺失嚴重的一部分。
中國文化中自古便有“棍棒底下出高才”,“嚴師出高徒”等強調嚴肅教育色彩的文化烙印,也同樣具有賞識教育的影子,如明代教育家王明陽提出:“今教童子,必使之趨向鼓舞,心中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己。”至今,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南京)賞識教育研究所所長周弘已將賞識教育提高到理論高度并進行有效實踐。他認為“賞識教育是接受最為廣泛讓父母孩子都學會翹起大拇指的教育;賞識教育是家長快樂地教、孩子幸福地學的教育;賞識教育是讓孩子學賞識教育。然而,通過實踐調查,不難發(fā)現(xiàn)幼兒園大班幼兒音樂活動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共性問題,其與大班幼兒開始建立一定的自我意識和批判思想、進入了幼兒園階段的叛逆期密不可分,同樣也與教師實施策略不能因勢利導、有的放矢緊密相關。因此,當前局勢下分析現(xiàn)狀進行音樂活動賞識教育的對策研究,不失為促進幼兒園音樂教育健康發(fā)展的有益嘗試。
一、提高賞識教育意識,創(chuàng)建快樂音樂教育氛圍
奧爾夫曾提到:你們的學生當中將來當音樂家的畢竟很少,很多孩子將來只是聽音樂的人,所以,音樂教育的任務應該是為眾多的那些將來不是音樂家的孩子著想,幫助他們使他們參與音樂活動,成為音樂的欣賞者,從中得到樂趣,同時,又要為那些將來從事藝術事業(yè)的孩子打好一定的基礎,音樂教育具有這樣的雙重任務。[2]
這與當前我國素質教育目標相一致,“音樂藝術家”在社會群體中只是一個小部分,教師運用賞識教育理念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有愛的音樂教學環(huán)境,對幼兒積極肯定,讓幼兒體會到成功和快樂,幫助幼兒提高,這才是幼兒音樂教學活動的真正意義。在前期調研中幼兒園大班教師對賞識教育在理論上多僅止步于望文生義,對于賞識教育的基本內涵和應用策略,沒有建立深刻的認識。在實踐教學中將賞識教育運用其中的非常少,實踐教學中由于音樂活動中氣氛一般比較活躍,為了保持課堂秩序,表現(xiàn)良好的幼兒教師會給予一些言語上的鼓勵,而對于破壞課堂紀律的孩子,要么直接拉出來批評,并警告其他孩子以此為例不準再犯,要么聽之任之,前提是只要不影響到其他幼兒。賞識教育面對的幼兒不應該是表現(xiàn)優(yōu)秀的,更應該是內心想要吸引注意的“搗蛋”孩子,因此,提高賞識教育全面化教育意識,是創(chuàng)造快樂音樂教育氛圍的根本。
愛丁堡大學教育心理學馬丁教授曾經(jīng)做過一個經(jīng)典實驗:在一所學校中,他把一批能力相當?shù)暮⒆与S機地分成了兩組,分組完畢后,他告訴老師:第一組在智力、能力和品質高于第二組,隨即離開。一個學期后,馬丁教授再回到學校,發(fā)現(xiàn)第一組的成績和各項考評都優(yōu)于第二組。后來這個實驗組又經(jīng)過幾組實驗,同樣被證明了這一原理。這一案例是關于賞識教育的一個經(jīng)典案例,馬丁教授的隨機抽取安排的兩組孩子,只因給老師的暗示不一樣,最后差別甚大。可見,在教育教學中適時的給予學生積極暗示能有效的幫助學生能力的提高?梢,在幼兒園中這一理念也同樣適用。人性的本質中就渴望被賞識、被理解、被愛,如果在幼兒園中營造豐富的賞識教育氛圍,在這種積極肯定的環(huán)境下,不僅是幼兒,教師也同樣會受到渲染和鼓勵。
幼兒園中,很多教師因為受教育的背景不一樣,基礎有差別,針對很多教師對賞識教育不了解的情況,管理者可根據(jù)基本情況幫助教師再學習。如:請相關專家在園中開展賞識教育理論講座;組織教師視頻學習;訂閱相關雜志報刊閱讀;開展相關主題活動相互探討學習。日常管理中,教育管理者敏銳的捕捉到有利于幼兒發(fā)展、有利于幼兒園整個環(huán)境發(fā)展的賞識教育信息,敢于實踐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設全園快樂音樂活動氛圍。
二、增強教師音樂素養(yǎng),保障賞識教育全面滲透
賞識教育方法的應用,具體可歸納為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欣賞孩子、激勵孩子、寬容孩子。這些教育方法是建立在對幼兒的充分了解和扎實的專業(yè)基礎之上,隨著當前對素質教育的重視,幼兒不僅接受幼兒園課堂音樂教學,有許多孩子都接受一定的`社會音樂培訓,基本具有一定的音樂素養(yǎng),也具有了一定音樂評價能力。傳統(tǒng)的教師教幼兒學的音樂課堂已經(jīng)不能滿足這些孩子們的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告訴他“你很棒”更需要指出他“哪方面棒”,這就 對教 師的音樂素 養(yǎng) 提 出 了 一 定 的要求。幼兒音樂教學活動內容主要分為唱歌、韻律活動、打擊樂演奏和音樂欣賞活動。[3]
教師要從自身出發(fā),從各個方面來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在唱歌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掌握正確的唱歌技巧,幼兒期的孩子們各項肌能都處于成長的關鍵期,教師要掌握正確的發(fā)聲技巧和聲音辨別能力,幫助幼兒養(yǎng)成正確的唱歌習慣。同時,在唱歌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幫助幼兒掌握咬字吐字的技巧,在愉悅的唱歌活動中,也幫助幼兒訓練了語言能力。韻律和打擊樂活動都是從訓練幼兒節(jié)奏感出發(fā),從肢體和樂器方面加以訓練,所以,教師首先要具備表演和器樂演奏的基本功,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準備生動的表演會具有極大的感染力,能大大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音樂欣賞活動是讓幼兒通過傾聽音樂作品,對音樂作品的內容進行感受、理解和鑒賞的活動,要能幫助幼兒欣賞音樂,提高審美能力,教師首先就得具有較高的欣賞水平,在欣賞過程中,引導幼兒根據(jù)音樂作品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從而達到情感上的共鳴。時代在改變,社會在進步,要想一勞永逸在當今社會中發(fā)展是很難的,不論是理論還是技能,幼兒教師也要永無止境地學習和完善自己才能與時俱進。當今先進的幼兒音樂教學方法越來越多,教師自己要能有扎實的基礎才能根據(jù)教學情況有效地利用和整合外來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三、創(chuàng)建民主音樂活動環(huán)境,推進賞識教育深入開展
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幼兒更喜歡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教師。在每年大中專院校學生實習期間,幼兒對來的每位新面孔老師都很熱情,基本每個孩子都愿意與她們交流,講述關于他們自己有趣的事情,他們并不把這些學生當成老師,而是一位能無話不談的好姐姐或好哥哥。這些實習生在上課時,課堂氣氛雖比主班老師混亂了些,但是孩子們都積極配合,有提問都能思考回答,在民主的音樂活動環(huán)境中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一些控制欲較強的主班老師的課堂,在這些課堂中孩子們就乖巧的像只小綿羊,沒有人說話,課堂紀律非常好,然而,這也就失去了音樂教學“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基本要求。訪談中在和C老師交流時,她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來這所幼兒園已經(jīng)2年了,但到現(xiàn)在我都還很困惑如何去上課,你問我了不了解賞識教育,我覺得我連幼兒都還不夠了解,每次上課(孩子們)都不能安靜,小孩注意力又不能集中,要是有個哭的,天哪,能帶動好幾個一起哭。我也會經(jīng)?桃獾娜タ滟澦麄儯强涠嗔,小孩子們都也不稀罕了。孩子的個性差異太大,啥教學模式都不行,你說的這“賞識教育”估計也是不行的…C老師這樣的情況雖不是每個老師都遇到的,但是這種師生關系確實是經(jīng)常有的,教師的成人世界總是不能和孩子的世界相融合,教師和幼兒不能有效的溝通,也不能了解幼兒的內心想法。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教育管理學科規(guī)劃副組長、國家教育局發(fā)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吳椿先生在為《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寫的特稿中提出:“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育工作的效果,甚至為教育成敗的關鍵。教師有什么樣的學生觀,就會對學生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和方法,它不僅影響者教育的效果,也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4]
一直以來,教師的角色都是學生的導師、引路人,孩子們耳邊一直被叮囑的都是“要好好聽老師的話!”,老師和學生的關系遠沒有達到民主平等的水平。而賞識教育不僅提倡尊重學生個性、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差異,在理念上也倡導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不再居高臨下地看待學生,而是學生的朋友。[5]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幼兒需要在老師的賞識中感受到尊重和自由,能樹立自信,師生平等相待,民主友好,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活動氛圍。
案例1:在一節(jié)打擊鈴鼓、三角鐵、碰鈴等樂器的音樂活動課上,當孩子們掌握了演奏方法,在我的琴聲伴奏下進行表演時,突然響起了一陣“咚咚咚”聲,我抬頭一看,原來是總被老師們提及的“壞孩子”小龍,他正用兩手大力地拍著桌子。頓時,其他孩子都哄笑起來,有的也學著他的樣子,用力在桌上拍打起來。教室里一下子炸開了鍋,我正想狠狠批評他,突然轉念一想,控制了自己的情緒,于是我做了個“噓”的手勢,這時很多孩子都安靜下來了!靶↓垺蔽医兴⒄埶酒饋,小龍以為我要批評他突然害怕起來,我微笑著摸了摸他的頭,問他:“你剛才為什么拍桌子呢?”他輕聲回答說:“我,沒有樂器!痹瓉恚驗闃菲髦挥惺,我就把它們分配給了幾個節(jié)奏感好的孩子,以便他們能帶領其他孩子。我接著又問:“小龍,那你想用桌子表演什么樂器呢?”“鈴鼓!薄澳隳芙o大家表演一下嗎?”我順勢做了個開始的手勢。他有些膽怯,我鼓勵的看著他,并向他豎了豎大拇指,這下他就放心大膽的表演了,表演出乎意料的好!我讓全班孩子用熱烈的掌聲給予他表揚,接下來一些孩子使用樂器,另一大半沒有輪到樂器的,都用自制的“鈴鼓”,孩子們很開心,敲了個不亦樂乎,整節(jié)課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6]
上一案例中的這種情況是我們在教學活動中經(jīng)?吹降,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經(jīng)常采用的是教唱的形式,偶爾拿出一些樂器時,孩子們會感到非常新鮮,這時課堂的秩序就會很難掌控,老師經(jīng)常也都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案例中的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典范,當她看到調皮孩子小龍又在搗亂時,她選擇了輕聲詢問緣由,這才發(fā)現(xiàn)小龍之所以搗亂是因為他沒有拿到樂器。這位老師于是趁熱打鐵讓他就用桌子當樂器表演,沒想到孩子竟然“表演出乎意料的好”,對于孩子和老師來說這都是一個意外的收獲。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幼兒情緒的主導者,如果教師用賞識的眼光去注視每位幼兒,給他們真誠的愛,激發(fā)幼兒的主體情感,讓幼兒有積極的情感體驗,就能營造一種愉悅、寬松、平等、合作的課堂氛圍,也達到了音樂教學情感教育的根本。
四、把握音樂活動各個階段,因勢利導賞識教育運用
現(xiàn)今,雖然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鈴木音樂教學法等先進的教學方法風靡,很多教學專家也根據(jù)國內的概況進行引用,然而也出現(xiàn)了許多水土不服的現(xiàn)狀。是不是任何一種教學模式或理念放之四海而皆準?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那么賞識教育在音樂教學活動中也一定有其發(fā)揮優(yōu)勢和略顯牽強的時候,因此,在音樂教學中運用賞識教育,避免出現(xiàn)“雞肋”效應,需要在課前、課中和課后合理使用賞識教育。
。ㄒ唬⿵暮⒆由磉厡ふ乙魳方虒W素材,奠定賞識教育前提
很多幼兒教師都困惑如何能將一節(jié)音樂課上活起來,訪談中C老師說:“每個周我們都有活動主題,但是,這些主題下能教學的東西就書上那么一點,孩子們的技能水平又有限,怎樣找素材呢?”賞識教育要求教師都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就是要教師能從幼兒的世界里觀察事物。
案例2:今天課間休息時,我坐在電鋼琴邊看孩子們活動,一不小心就按到了電鋼上的音樂欣賞鍵,這時電鋼突然很大聲的播放了《命運交響曲》,嚇得我和孩子們都一大跳,孩子們先是愣住了,隨后幾個活潑一點的孩子便隨著強烈的節(jié)奏跳動起來,這時,班上很多孩子都開始有節(jié)奏的跳動。我突然想,這不就是一節(jié)很好的音樂課素材嗎?于是我特地找了幾段風格各異的音樂,上了一節(jié)音樂創(chuàng)編課,由孩子們自己聽音樂跳動來創(chuàng)編舞蹈,這個過程中突然感覺每個孩子都有優(yōu)點了。
這位教師課間的一個小插曲,卻意外從中找到了音樂課的教學素材,從而投其所好的將其設計成一節(jié)有意思的音樂創(chuàng)編活動。也正是由于前期把握住了孩子們的興奮點,才致使這位教師能在后期的教學中使用賞識教育恰到好處,而不會顯得做作。
。ǘ┮魳方虒W中給予幼兒信心,發(fā)展賞識教育
斯特娜認為:“要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首先就是要信任他,這是教育的第一步。信任孩子的能力,信任孩子的才華,信任孩子的品德,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他們走好人生的第一步!盵4]
音樂是表演的藝術,孩子們需要感受音樂的同時,更需要表現(xiàn)音樂,而表現(xiàn)音樂的前提在于其有充分的自信,這就需要教師在其中發(fā)揮賞識教育的優(yōu)勢,多給予激勵。周弘曾說:“不是聰明的孩子被夸獎,而是夸獎使孩子更聰明。在適當?shù)臅r機、適當?shù)膱龊,可以無中生有,小題大做,無限夸張,以喚起孩子的自信心!盵7]
教師在音樂課時,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孩子們都不敢去表演表現(xiàn),這時,如果老師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的猶豫,放大孩子的優(yōu)點,這會幫助孩子找到信心,從此更加喜歡表演。
案例3:小建是今年才來到我們班上的,因為之前在鄉(xiāng)下從沒上過幼兒園,父母又在外面忙于生計無暇顧及,所以很多方面和班上其他小朋友都相差甚遠。有一次上唱歌課,歌曲學會后,我請幼兒單獨地站起來把歌曲演唱給大家聽,先后有幾個孩子演唱完畢,我意外地發(fā)現(xiàn)小建也舉起了手,于是我立刻請了他,在鋼琴伴奏下他演唱完了整首歌,唱得還真不錯,天生的一副好嗓子,表情自然,也沒出現(xiàn)節(jié)奏上的錯誤。但在演唱的過程中卻不時惹來同學們的嬉笑,小建的臉上也不時地尷尬起來。此刻,一個念頭在我腦海里閃過:決不能讓其他小朋友繼續(xù)對他有歧視的看法,長此以往,這將對他今后的人生造成消極的影響。于是,我立刻當著所有小朋友的面表揚了他,說他今天很勇敢,不僅歌唱得好,表情也好,還要求小朋友們向他學習,并以掌聲鼓勵。這樣一來,很多小朋友向他投去了羨慕的目光。從此,小建幾乎每一節(jié)音樂課都能主動地舉手參與到活動中。
正如達爾克羅茲所說 :“所有的人在音樂上都是有天賦的。”而這些天賦常常是在嘲笑和諷刺中被抹滅的,因此,賞識教育對幼兒音樂自信力的培養(yǎng)以及發(fā)展幼兒音樂能力都是良好手段。
。ㄈ┱n后積極評價,形成賞識教育良性循環(huán)
由于幼兒園教育并非選拔式教育,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對于幼兒的評價,便可以脫離傳統(tǒng)甄選評價的弊端,將評價作為觀察幼兒發(fā)展的手段,進而合理調整教學,達到促進幼兒發(fā)展的目標。課后的積極評價會使得幼兒在學習中更具積極性,這是由于幼兒喜歡被人肯定,常常不是由于其虛榮心使然,而是出于其自身社會價值認同感的提高。在積極的評價中感受到社會對其的認可,這能促進積極行為的產(chǎn)生,進而產(chǎn)生賞識教育的良性循環(huán)。
不論是課堂上老師的評價,還是回家以后父母的評價,我們首先要給予幼兒的是“我能行!”的信念,一句鼓勵,一個擁抱,給予孩子信心相信自己還能做得更好。越是表現(xiàn)的不好的孩子,教師更應該予以重視,家長更應該對其鼓勵,通過“小題大做”以達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目的。觀察中,當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老師說一句,“今天,某某音樂課上表演得非常好”。孩子回家后會持續(xù)與家長進行一些相關的音樂活動,這樣不僅能促進幼兒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也能達到了提高幼兒音樂能力的目標。
五、開展家園共育,發(fā)揮賞識教育可延續(xù)性
孩子在幼兒園的時間有限,家庭和社區(qū)教育的影響不容小覷,當前鼓勵的家園合作方式在幼兒園音樂活動進行賞識教育過程中同樣意義重大。合理有效的方式,能促進幼兒園賞識教育的進行,而放任自流或背道而馳的方式則會使學校賞識教育功虧一簣。
(一)幼兒園利用有效途徑向家長宣傳賞識教育
很多家長對幼兒的家教方法缺乏科學性,比較隨意,對于賞識教育,目前多是進行盲目的鼓勵,最后造成幼兒音樂活動中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協(xié)作精神。為了讓幼兒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下成長,幼兒園可以利用各種和家長交流的途徑來傳播賞識教育理念,如:家長會上將賞識教育作為一個專題來討論;在家園練習冊上設立專門知識版塊來宣傳;在幼兒園的網(wǎng)站上設立主題版塊等等。這能幫助更多的家長了解并運用賞識教育。
。ǘ┘议L主動理解學習賞識教育并積極配合
我們很多家長看似愛孩子,但愛的方式卻是有問題的,正是因為這樣,家長更應該學會賞識孩子。在孩子一天的學習之后回到家,家長所做的不應該是一味的給予孩子充分的物質滿足,而是從老師那了解到孩子一日的活動情況,配合老師正確的施以賞識教育,給予孩子尊重和信任,并指導幼兒主動發(fā)展,從而全面滿足幼兒物質和心理上的需求。賞識教育是回歸人性,回歸自然的教育,要求家長以人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親子關系,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家庭教育氛圍,使孩子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ㄈ┥鐓^(qū)充分利用其橋梁作用使賞識教育深入人心
幼兒園周圍的社區(qū)是幼兒十分熟悉的地方,社區(qū)的文化能對幼兒產(chǎn)生非常大的影響,不論是對幼兒園還是幼兒家庭,社區(qū)所起到的橋梁紐帶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所以,為了能讓幼兒所處的環(huán)境不脫節(jié),社區(qū)應充分發(fā)揮其積極作用,協(xié)助幼兒園和家長開展相關賞識教育的活動,如:開展賞識教育專題講座;以社區(qū)為單位開展主題親子活動;在社區(qū)宣傳欄上設立賞識教育專欄等等。讓賞識教育深得人心,融入幼兒的學習生活中。幼兒園教育的發(fā)展離不開家庭的配合和社區(qū)的支持,賞識教育的有效深入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只有營造豐富的賞識教育氛圍,幼兒才能在愛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一路向前!百p識教育”是眾多教育方法中的一種,而絕對不是教育方法的惟一,也不可能完全適用于個性各異的所有學生,孩子是需要賞識的,但賞識要有節(jié)制,要有原則,要有具體目標,否則“賞識”就是一種讓人上癮的,單純的賞識將造成教育的災難。
可見,賞識教育只是一種理念,在幼兒音樂的教學過程中,科學的融入賞識教育,多有裨益,但若成為雞肋卻可將其棄之,因此,探索賞識教育在音樂教育中有效運用之路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張振文。探討賞識教育對中職生的重要性[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1(10)。
[2] 司丁列。幼兒音樂教學活動之我見[J]。音體美園地,2012(1)。
[3] 黃瑾。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 崔學泓。賞識教育初論[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312。
[5] 周菊芳,周亮。淺論賞識教育進課堂之十大策略[J];A教育參考,2005(9):50。
[6] 劉琰。追逐陽光,感受燦爛[J]。音樂專輯,2006。
[7] 周弘。周弘老師教你賞識孩子[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6。
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篇4
一、教師的教材簡析要詳略得當,不要不講或多講
音樂教師在備課時,在理解欣賞教材透徹的基礎上已產(chǎn)生了豐富的情感體驗,這種情感體驗可以通過教師的神態(tài)、表情、語言、動作等內容表達出來,潛移默化地轉移到學生身上,使學生進入興高采烈或傷感深重等情感狀態(tài)。這樣,便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欣賞活動。教師要注意通過自己的情感來感染學生,激起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和愿望,激起情感共鳴,而教材簡述是學習課文內容的開端,學生一般是通過聽教師口述看教師“表演”,聽音樂旋律來感受感化的。所以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對樂(曲)的作者,樂曲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以及樂曲的曲式結構等有必要對學生作以介紹,但這種純知識型或理論性的介紹盡量刪繁就簡。要抓住樂(歌)曲的重點和特點用簡潔的語言點到為止,絕對不可以過多地講解。我以前也犯過這樣的錯誤,總以為應該把樂曲所涵蓋的內容要講深講透,唯恐學生不理解,結果講得多聽的少,學生無興趣,無形中扼殺了學生欣賞音樂的積極性。后來,通過閱讀音樂欣賞教參,方曉得自己教學中的弊端。
但同樣也存在著另一種現(xiàn)象,有的教師在欣賞教學中不講或者很少講解,只讓學生自己去聽。學生,尤其是我們的中小學生,畢竟音樂知識了解甚少,文學藝術修養(yǎng)還不夠深厚,對音樂的理解只能是處在對音樂音響的感知和膚淺的認識上,教師如果不進行必要的介紹和提示,欣賞教學則很難達到教學目的,更無從談起培養(yǎng)學生鑒賞美的能力了。
那么教師在簡短的介紹中應向學生講些什么呢?
最首要的兩點:一是音樂的形式因素,二是音樂的背景因素。如這部作品是聲樂曲還是器樂曲,如是聲樂曲,那么它是那種演唱形式的歌曲,如:女高音獨唱、童聲表演唱、混聲四部合唱等;如是器樂曲,那么它是哪種類型的器樂曲,是獨奏、重奏、是西洋交響樂還是民族管弦樂。這些內容一般在音樂欣賞教材中都會提到。但是對于演唱、演奏者和詞作者及作曲家的介紹,教材中有的介紹,有的則需要靠教師去查資料了。另外,聲樂曲的演唱特點和風格,以及器樂曲各種器樂知識性的介紹和演奏方法、樂隊的配器等知識,就要看每位教師自身對這些技術性知識了解和掌握多少了。背景因素,即圍繞樂(歌)曲的產(chǎn)生而折射出的社會歷史狀況。一般來講,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都會在當時社會中產(chǎn)生過激昂振奮的社會漣漪,它能使人們的思想得到感化受到教育和鼓舞,能引起人們對某種事物和社會意識的導向性思維。另外,這些作品都帶有深深的時代烙印,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產(chǎn)物。如伴隨著香港、澳門的回歸而產(chǎn)生的《東方之珠》和《七子之歌》,我們在了解了香港和澳門及中華民族屈辱的歷史之后,再來聽聽唱唱這些感人的歌曲,潛移默化中就培養(yǎng)了學生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第二,音樂欣賞教學要從感受音樂的要素入手。通過欣賞音樂作品,了解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和聲、音色等音樂要素,并了解音樂要素在表現(xiàn)音樂中的作用。這樣,學生們就漸漸學會了如何去欣賞音樂。教師主要教學目的就是教給學生欣賞音樂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之耳”,對于不懂音樂的人再美的音樂對他都沒意義。在欣賞音樂教學中切忌過多的作曲式理論分析,學生最討厭聽這些。教師對作品的和各種體裁用簡單的A、B、C提示即可,不可過于專業(yè)化。尤其是中國古典的音樂作品,句、段、章法并不那么規(guī)整,無法用我們在學校所學的作曲理論去生搬硬套,這是不切合實際的。中國的'音樂作品大都是表現(xiàn)的一種精神,注重音樂的意境和精神意味,講究的景外之景、韻外之致,思與景諧,就如同印度音樂的“拉格”精神。音樂不象文學,它沒有具體形象的描寫,大都為抽象的理念(旋律美)。因此,我們不能誤導學生現(xiàn)在音樂是在講(描寫)什么。音樂的可感形象就每位欣賞者而言是不盡相同的,這也是音樂藝術區(qū)別于其它藝術種類的最主要特征。
二、要讓學生自己去理解音樂,教師不要框架學生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往往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詮釋音樂作品,這是不正確的。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引導學生如何去欣賞音樂,而不是去框架學生的思維,更不能將教師的偏愛強加于學生。尤其是對一些外國著名音樂家的作品,特別是一些近現(xiàn)代作品,決不能茍同于一些音樂作品的介紹文字。就如同畢加索的現(xiàn)代化,有的人竭力推崇,但也有的人就是不喜歡。教師不能用行政命令式的語言強加于學生,諸如“這是某某大師的杰作”、“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作品,多好聽呀!”等等語言威懾誘導學生,這樣的效果將會適得其反。
要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欣賞音樂。正如“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自己的見解。比如欣賞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烽_頭的引子,長笛在輕柔的弦樂震音背景上吹奏出恬淡而美妙的旋律,有的學生講描繪的是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江南景色。而有的學生卻認為描述的是夏天的原野上,鮮花盛開,小橋流水,蝴蝶飛舞的美麗景色。他們認為春天蝴蝶還沒生出來呢。這些理解無可厚非誰對誰錯,只要認為描寫的是一種景色就可以了。
在介紹中國和外國的一些器樂體裁的內容、風格、演奏形式和作曲技法時,教師只可作簡短介紹。要讓學生根據(jù)這些介紹自己去認識音樂和理解音樂。在分析樂曲的曲式結構時,可選一些較為簡單明了的小型作品讓學生分析,逐漸提高對音樂句、段、章的認識。初中音樂教材和思考與練習音響資料中有簡短介紹。要復聽音樂作品,以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印象。如我在介紹音樂的主題、副題、呈示、展開、重復、對比;和中國的作曲技法,如:合頭、合尾、魚咬尾、句句雙等時,我們可將樂譜抄于黑板或投影儀展示來進行簡短分析,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要有意識地介紹一些復調音樂作品。就主調與復調而言,復調音樂是高于主調音樂一個層次的。我們可以看到所有大師級的作曲家的作品中,都會有一些復調因素在里面。就是創(chuàng)作或改編的小品也會用復調的技法去修飾一下。復調音樂更能加深我們對作品的理解。如在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返摹皹桥_相會”中,小提琴與大提琴如泣如訴哀怨纏綿的對比式復調,掐死倒好處地表達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真摯的情感。
三、要根據(jù)不同學生欣賞不同音樂,不要用高深音樂難為學生
音樂有“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曲,人有“高雅”與“粗俗”之分(但這種粗俗通過教育是可以改變的)。我國廣大城鄉(xiāng)不同區(qū)域經(jīng)濟、文化環(huán)境和發(fā)展水平存在著許多差異,客觀上影響著學校音樂教育的實施現(xiàn)狀和教學水平,基于這一現(xiàn)實,音樂欣賞課要針對不同的學生施以不同層次的教育,音樂教育也是如此。就拿※※市來講吧,※※市與周圍各縣不一樣,每個縣的中心區(qū)與五郊四鄰又不一樣,中心各校區(qū)也不一樣,音樂班與普通班不一樣。要根據(jù)學生具有的音樂素質的層次進行教學。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樂課本照顧到的是中層次學校的學生,而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書音樂則是較高層次的音樂教材,作為當代的中學生應該而且必須了解和懂得中外音樂文化知識。但針對各地學校的情況,教學要有所不同,對具有較高音樂素質的音樂班學生,要進行深層次的教學,而對于一般的中學生,則要有選擇的教學和簡單地介紹了。我曾經(jīng)到過幾個學校聽課,課余時間做了一次調查,問學生:你們是喜歡中外古典音樂還是更喜歡現(xiàn)代流行音樂呢?大部分學生的回答是更喜歡流行音樂;問現(xiàn)代的流行音樂包括哪些內容時,有的回答未置可否,有的則認為就是流行歌曲唄?梢姮F(xiàn)代的流行歌曲對音樂教育的沖擊和在青少年的心目中的位置有多么的大呀!同時,也能反映出現(xiàn)代中學生認識和欣賞音樂的水平。
就流行音樂而言,早在《學校審美教育全書》中有這樣的解釋:流行音樂,泛指一種通俗易懂、輕松活潑,易于流傳,擁有廣大聽眾的音樂,它有別于嚴肅音樂、古典音樂和傳統(tǒng)的民間音樂”。流行音樂的種類很多,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概念,“在20世紀中,常有人把通俗易懂、輕快流暢、比較接近古典音樂的順樂或音樂喜。ɡ缡┨貏谒沟妮p歌劇《蝙蝠》、圓舞曲《藍色多瑙河》等)稱為輕音樂,把時尚流行的歌舞,特別是通俗易懂的歌曲稱之為通俗音樂或流行音樂。”現(xiàn)代流行音樂包括各種形式、各種體裁的聲樂曲和器樂曲(例如: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鋼琴曲、一些歌舞音樂、電視配樂以及世界流行的地方性音樂)。就流行音樂的特征:“通常短小精練,器樂曲常作機械的反復和簡單的變奏,而且多即興演奏”。并且認為流行音樂“多為此時此地的創(chuàng)作音樂,多數(shù)未得到公認的經(jīng)典之作,因而其中魚龍混雜,精華與糟粕并存,需要欣賞者具備較高的欣賞水平去正確認識它”。但就目前中學生認識水平而言是達不到這個層次的。我不贊成流行音樂進入課堂。當前一些學校音樂教育存在著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就是在課堂上教學一些大陸的、港澳臺的以及國外的一些流行歌曲。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更應該引起我們對音樂教育的重視,音樂教育的核心是音樂審美,在音樂課上,應該開發(fā)學生的審美與能動能力。音樂教師更不能聽之任之,學生說課本上的歌曲不好聽,教師就教學社會上流行的歌曲。我們不能說流行歌曲都不好,但是現(xiàn)今社會上有相當一部分的流行歌曲,格調低下,歌詞不倫不類,對學生起不到激發(fā)向上,積極進取,陶冶高尚情操的作用。但我也不反對對流行歌曲加以疏導和介紹地去欣賞,因為他們畢竟是在社會上和青少年心目中影響面太大了,一定要改變學生認為的流行音樂只有流行歌曲的不正確認識。
對不層次的學生施以不同的音樂教育。對整體素質教育較高的學生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要讓學生了解樂曲的體裁、題材、風格特點、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各個時期音樂的特征,以及音樂藝術與其它藝術之間的的聯(lián)系。這時提高學生整體的藝術修養(yǎng)大有裨益。但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的音樂教育而言,則只能是一般知識性的講解,教科書上所介紹的內容能掌握就足夠了,而且教學參考書上也是這樣要求的。
四、要充分運用電教手段,但不要盲目隨意
一節(jié)成功的音樂欣賞課能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表現(xiàn)力、鑒賞力和感受力。一段樂曲或歌曲光聽教師的彈奏或演唱遠遠達不到欣賞的效果。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時,運用直觀形象手段,通過放錄音、幻燈片、影像資料等手段,能夠將作品更準確形象的表現(xiàn)出來,同時較易培養(yǎng)學生感知音樂內涵的能力,并陶冶情操。如在欣賞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時,先放一段錄像,動靜并置、遠近呼應的畫面。同時引導學生聯(lián)想,想象理解。一群牧羊邁進朝霞,山村姑娘提著籃子走向村野——提示樂曲內容清晨放牧的情景,碧草青青,溪水潺潺;一群頑童們正在忘情地追逐嬉戲——暗示樂曲歡快的情緒和節(jié)奏;星星點點的茅屋農舍,家家戶戶的縷縷炊煙;小姑娘頭上清新秀麗的野花,還有牛背上悠然吹笛的牧童——展示了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襯托著樂曲對美好生活的贊美,再配上優(yōu)美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曲調,這樣讓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的結合去理解作品、深情投入地欣賞樂曲。
但是電教手段的運用也要慎重選擇,切勿出現(xiàn)盲目性和隨意性。教 師在媒體選擇及運用上要注重實效,從音樂教學實際的需要出發(fā)。比如,欣賞音樂《天鵝湖》片斷,雖然教材上寫明了教學內容是了解什么是舞劇音樂,重點也是欣賞音樂,但在媒體運用上電視及DV就要比錄音機的效果好。它能夠把聲音和圖像結合起來,使學生可以通過舞蹈演員的形體動作幫助自己來了解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及思想,同時,也明白了舞劇音樂與其他音樂的不同。
運用電教手段,省時高效,聲、形、圖、文并茂,可以創(chuàng)造一種學生喜聞樂見、輕松活潑的音樂氛圍,激活音樂課堂使學生大道樂的境界,同時又能加深學生對樂曲的理解,提高唱歌及欣賞水平。但是電化教學 這條路任重而道遠,我相信經(jīng)過教師們不斷去努力求知、探索,音樂電化教學的前景將更為為壯觀,電化教學之路也將越走越實。
總之,要組織好一節(jié)成功的音樂欣賞課需要教師付出大量的辛苦和智慧,需要教師組織好自己的語言、展示出自己的才藝、發(fā)揮出自己的綜合知識能力;需要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立足于學生的主體性,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發(fā)展形象思維能力和智力;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 的興趣愛好,提高感受和理解音樂的欣賞分析能力;引導學生產(chǎn)生深刻的情緒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審美激情,提高審美能力,最終才會使學生的素質得以全面發(fā)展。
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篇5
林語堂說:“鶴足的挺拔之美是逃離危險的結果,熊掌的雄壯之美是捕捉食物的結果”,音樂的藝術之美也許就是陶冶情操的結果了。音樂是積聚靈感、催發(fā)情感、激活想象的藝術,它是實施美育
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 。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其中的詩情畫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養(yǎng)。然而,實踐證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并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熱愛音樂的本性。長期以來,音樂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中心,把音樂教育禁錮在固定的區(qū)域內,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熱愛音樂的情感受到極大的抑制。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音樂靈性,以滿足學生的“自我認知”、“自我表現(xiàn)”的需要?如何讓音樂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呢?
一、開放音樂課堂,為音樂知識注入生活氣息
開放的音樂教學是指音樂教學的多元性,它不拘于一種固定的模式,是學生對音樂的認識與對音樂的實踐。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天性活潑、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他們對音樂的感受總是通過各種動作表現(xiàn)出來。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為了讓課堂成為學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臺,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平等、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讓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華。我們教師根據(jù)兒童好動、好游戲的心理特點,把少兒的音樂學習與游戲、舞蹈有機結合起來,把抽象的音樂概念、復雜的音樂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訓練,轉化成生動有趣的游戲、舞蹈,使之形象化、具體化,讓少年兒童過自身的活動,把聽、視、觸等各種感覺活動和運動、唱歌、表演、游戲、舞蹈等結合起來,從而把他們從座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既動口、動手、動腳,也要動腦, 蹦蹦跳跳地進入音樂世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音樂知識、技能,培養(yǎng)思維能力,同時也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學《小動物走路》時,我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編出很多優(yōu)美的舞蹈動作。這首歌的歌詞是這樣的:“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小鴨走路,搖呀搖呀搖,小烏龜走路,慢吞吞,小花貓走路,靜悄悄”。歌詞具有很濃的生活氣息。因此,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知識背景,運用多種充滿生活氣息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模仿小鴨走路時,有一個小孩抬起屁股,左右扭動,雙手還放在嘴邊“嘎嘎嘎”叫,他的這一舉動,全班同學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在學習小花貓輕輕走路的動作時,孩子們個個貓著腰,腳步很輕巧地走著,還作出安靜的手勢提醒伙伴不要說話。這時,我及時對他們進行生活常識教育,讓他們知道在別人休息、學習、工作時,我們走路應放輕腳步,說話也要小聲點,不要去打擾別人,力爭做一位文明的、城市化的好小孩。當孩子們的動作有一定的協(xié)調度時,我把孩子帶出教室,在操場上進行表演。孩子們很興奮,都爭著表演不同的角色,而且他們還創(chuàng)編了許多自己喜歡的動作及表情,甚至有些同學還創(chuàng)作對白,設計動作造型。他們的神態(tài)是那么的認真,動作是那么的優(yōu)美,節(jié)奏是那么的整齊。
在這種自編、自導、自演的實踐活動中,音樂不再是抽象的、虛幻的知識,而是充滿魅力和靈性的造物,與生活息息相關。在音樂課堂上,把生活經(jīng)驗音樂化,音樂問題生活化,在音樂與生活之間架起一座興趣橋梁,它既激發(fā)了學生對音樂濃厚的興趣,樹立了自信心,孩子們的身心得到了發(fā)展,天真活潑的個性得到了解放。在這種開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孩子們學生通過歌唱、表演、創(chuàng)作,達到對歌曲的體驗,師生之間平等互動,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交流合作。他們完全沐浴在優(yōu)美的'情境中,充分感受音樂的趣、音樂的美,激化和深化學生心中對音樂美的熏陶。
二、豐富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
音樂是一種善于表現(xiàn)和激發(fā)感情的藝術,可以說,音樂欣賞的過程就是感情體驗的過程。它既是欣賞者對音樂的感情內涵進行體驗的過程,同時也是欣賞者自己的感情和音樂中表現(xiàn)的感情相互交融、發(fā)生共鳴的過程。無論是對于普通的音樂聽眾,還是對于音樂的專家來說,感情體驗都是在進行音樂學習時不可缺少的一種心理要素。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它的魅力在于能給人們馳騁想象的空間。任何一首歌曲或樂曲都是藝術家的情感產(chǎn)物,它通過音樂特有的方式來表現(xiàn),或活潑或婉轉或莊嚴或凄涼的情感,使人們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師應充分挖掘音樂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去體驗音樂中的情感,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在音樂的審美實踐與創(chuàng)造中逐步發(fā)展與豐富。由此,在音樂教學實踐中,我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撥動學生情感的琴弦,用愛心與激情在孩子們情感世界里播種出絢麗的彩虹。讓他們帶著一份真情去體驗音樂,享受音樂帶給他們的樂趣。使之產(chǎn)生共鳴,愉快地進行教學。
童年時,我學會了《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扣人心弦的兒歌。教會我這首歌的老師是我的爸爸。爸爸是我們四年級的音樂老師。當時,學校沒有任何音樂器材,連一臺錄音機也沒有。在唱歌之前,爸爸給我們講了一段關于母愛的故事,說的是一位母親為了籌備子女上學的錢,多次賣血導致臥病不起的故事。我們被故事中感人的情節(jié)感動了。爸爸以帶唱的方式教我們學會了這首歌,雖然教學方式很簡單,顯得很枯燥,但達到“以情動聲,以聲帶情”,爸爸懷著感恩的心把我們帶到了愛的暖窩。從爸爸深情的帶唱聲中,我們對這首歌有了更進一步的體會。當時,爸爸眼中打轉的苦澀的淚花,只有我能體會其中的點點滴滴。自此以后,我開始學會如何去理解別人,如何去關愛別人,我的同學們也跟我一樣,經(jīng)常說起生活中的媽媽。
沒想到,同樣的一幕在我的課堂上發(fā)生了。一首《愛的奉獻》把我的眼淚推向懸崖。那一刻,課堂格外安靜,孩子們的情感完全被我的感情牽引著,連平時愛在課堂上搗蛋的學生也一個勁地深情地望著我,也許他們也能體會到了愛的價值了。是的,愛是一個永恒的故事,只有開始,沒有結束;愛是一根接力棒,他傳給你,你傳給我。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導航,我們只有把愛一代一代傳下去,用愛的魅力感染學生,完成“治人先治學”的使命。
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樂就是情感的藝術。通過音樂教學活動,塑造孩子美好心靈,在實踐中加深情感體驗,進而產(chǎn)生對音樂的共鳴,使其靈魂得以凈化、情感得以升華,最終實現(xiàn)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作用。
新課堂理念下的音樂課堂教學,不僅應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方法,更應使學生人文素養(yǎng)得到提高,應從生命教育的高度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的課堂才是充滿認知情趣,這樣的課堂才能放飛學生的個性,這樣的課堂才能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篇6
學習音樂,首先要學會聆聽。聆聽是通向音樂的橋梁,開啟音樂之門的鑰匙,步入音樂天地的階梯。因此,聆聽教育是音樂教學中最重要的啟蒙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我們的音樂教育,既不是培養(yǎng)作曲家,也不是為了培養(yǎng)演奏家,而主要是培養(yǎng)合格的聽眾!庇纱丝梢,注重聆聽,感受音樂,在整個音樂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樂于聆聽,養(yǎng)成聆聽音樂的好習慣,來享受音樂呢?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聆聽伴隨整個音樂課堂教學始終,我把聆聽這一教學方法分為四個步驟:創(chuàng)設聆聽、分層聆聽、相互聆聽和主動聆聽,讓聆聽為學生有效地掌握學習內容來服務,讓學生持久地養(yǎng)成一種好的聆聽習慣,從而有效地實現(xiàn)我們的音樂教學目標。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注重聆聽,感受音樂,是音樂審美的一個前提。享受音樂就必須有一種美的`氛圍,因此想讓學生通過聽覺來初步感受美,培養(yǎng)審美感知,教師在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至關重要。因此,在教學中,要有的放矢地設計教學情境,讓學生走進音樂,感受和欣賞音樂。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個小學生都有著好奇的天性,對一切新鮮的有趣的美妙的事物他們都有著探索的熱情。所以聆聽教學中的創(chuàng)設聆聽——“導入”十分重要,它能緊緊抓住學生的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有效地導入也是指導學生理解、感受音樂的前提。導入的方法有很多種,不同音樂有著不同的藝術形象,故要采取不同的導入方法,以激起學生聆聽音樂的期待心理。
例如:我在欣賞楊小望素華老師執(zhí)教的湘教版四年級《春曉》一課中,在開課時望老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精心制作了精彩的課件,她用完美的畫面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春天萬物復蘇,充滿生機的美麗景象,然后用自己動聽的聲音解說在春天里人和自然親密接觸和諧共處的美好情感,學生聆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欣賞著春天大自然的景色,感受著老師美好生動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語言,完全沉浸在審美的情境之中,這樣身臨其境的感覺幫助學生很快地融入音樂情景中。這種創(chuàng)設的聆聽達到了以情動人,以美育人的審美境地。學生情感和音樂作品有了“共鳴”。他們也能更好地去理解、感受音樂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內涵。
節(jié)奏是音樂的靈魂,節(jié)奏與時間的快慢、力度的強弱密切相連。舒緩的節(jié)奏使人心境平和,密集有力的節(jié)奏使人情緒跌蕩。我在教長江版一年級下冊《藝術》教材第三單元的《好個長鼻子》一課時,首先我播放歌曲《小象》,讓學生在音樂聲中愉快地走進教室,給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然后讓學生在不知道課題的情況下聽管弦樂《大象》和《小象》,讓學生通過節(jié)奏的不同對比分析音樂:你們聽了音樂后感受到了哪里?想到了什么?學生紛紛舉手發(fā)言談自己的感受。學生通過聆聽,能很快的說出樂曲的不同,并對樂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篇7
摘要:初中音樂教學作為初中教學中較為重要的輔助性學科, 對學生全面發(fā)展及綜合素養(yǎng)提高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因此越來越得到初中音樂教師們的重視。將音樂教育體系實踐于初中音樂教學, 不僅能夠豐富音樂教學內容, 還能夠擴展學生的音樂視野, 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從而提高初中音樂教學質量。
關鍵詞:音樂教育體系; 初中音樂教學; 實踐;
音樂一直是人們情感的寄托載體, 同時也是歷史的見證者, 音樂教育體系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實踐, 是提高初中音樂教學質量的關鍵, 理應得到重視。
一、初中音樂教學中音樂教育體系的重要性
。ㄒ唬 能夠有效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熱情
初中音樂教學與其他初中教學科目一樣難逃“過分重視分數(shù)”的命運, 使很多教師盲目性地通過死記硬背來提高學生音樂考試成績, 但這樣與“以學生為主”教學原則是不相符的, 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而音樂教育體系的應用則能夠豐富音樂教學內容, 進而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情[1]。例如, 音樂教育體系中包括配合舞蹈系列的音樂, 教師可以利用舞蹈和搖擺動作等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ǘ 能夠有效提高學生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水平
初中音樂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在于提高學生音樂考試成績, 還需要加強對學音樂鑒賞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等的培養(yǎng), 為學生以后的音樂學習奠定良好基礎。這就需要在初中音樂課堂上進行多方面知識教育, 如舞蹈知識、配樂知識和節(jié)奏知識等, 以提高學生音樂應用能力及綜合能力, 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及技能水平。而音樂教育體系的實踐恰好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的綜合性音樂教學[2]。
(三) 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音樂教育體系不僅含有音樂知識內容, 還含有舞蹈知識內容、樂譜知識內容、樂器使用知識內容等, 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 所以在初中音樂教學實踐音樂教育體系, 無疑是對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綜合能力及知識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視覺及聽力, 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們的感性思維、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進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們的音樂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最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音樂教育體系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很多初中生都是剛接觸音樂課, 尤其是農村地區(qū)很多上初中的學生在之前都沒有真正接觸過音樂課, 所以對音樂課的認知還不高, 也沒有對音樂學習重要性進行正確認識, 導致部分初中生難以提起對初中音樂課的興趣。所以教師在進行初中音樂教學時除了要做好初中三年的音樂教學規(guī)劃以外, 還需要在實際音樂教學中實踐音樂教育體系, 因為音樂教育體系的實踐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及技能水平, 使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及興趣得到提高。音樂教育體系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措施如下:
。ㄒ唬 將“歌唱教學”實踐到初中音樂教學中
歌唱教學是音樂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最為基礎的音樂教學方式之一, 對整個音樂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都起著重要性作用, 故需要實踐到初中音樂教學中, 以豐富初中音樂教學內容、完善其教學方式, 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音樂素養(yǎng)、歌唱技巧, 使學生帶著情感進行歌唱, 以增加歌唱的感染力, 最終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3]。
例如, 七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音樂作品賞析及模仿活動, 鼓勵學生去學習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 并使用自己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賞析時教師要多應用鼓勵性語言, 讓學生不斷去提高自己的歌唱能力, 同時還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正確的發(fā)音和情感表達等方式具體化和形象化地展示給學生, 讓學生不斷練習自己的歌唱氣息, 使他們發(fā)音越來越準確、情感表達越來越流暢、聽力越來越好等。
對此, 教師可以選擇《十送紅軍》作為學生練習氣息、發(fā)音和聽力的訓練曲, 即教師先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將該歌曲的歷史來源及風格等講解給學生, 讓學生整體上了解該歌曲, 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感受該歌曲所表達的情感、所使用到的旋律等, 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通過對《十送紅軍》賞析后, 很多學生都會了解到《十送紅軍》富含江南音樂特色, 整個音樂旋律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 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情感。
。ǘ 音樂教育體系教學整個過程在初中音樂教學的實踐
音樂教育體系包括組織、演繹和新課教學三環(huán)節(jié), 三個環(huán)節(jié)都必須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得到實踐, 具體實踐過程如下:第一, 組織環(huán)節(jié), 教師可以先將《黃河大合唱》播放給學生聽, 讓學生感受到黃河的宏偉壯觀, 以吸引學生注意力, 從而提高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第二, 演繹環(huán)節(jié), 還是以《黃河大合唱》為例, 設置對應的問題, 如這首歌是哪個地區(qū)的?黃河在我國人民的心目中是什么樣的地位?等等, 待學生們解答完問題后, 不僅學會了新的音樂曲目, 還深刻了解到黃河對我國的重要性及黃河的發(fā)展歷史, 培養(yǎng)了學生的音樂情感;第三, 新課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可以先講解曲譜, 然后通過范唱來學習歌曲旋律, 幫助學生掌握歌曲的唱法, 通過PPT播放相關的音樂素材, 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首歌曲[4]。
通過上文分析可知, 音樂教育體系對初中音樂教學質量提高有著重大意義和作用, 可以通過提高教師專業(yè)素質、增強音樂教育體系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來提高初中音樂教學質量及效率。初中音樂教學中實踐音樂教育體系, 不但能夠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們的感性思維能力, 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們的音樂鑒賞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 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蔣沛钘。音樂教育新體系運用于初中音樂歌唱教學中的實踐體會[J]。黃河之聲, 2016 (23) :50。
[2]肖玲。大眾音樂文化背景下的初中音樂教育教學探索[J]。黃河之聲, 2016 (8) :18。
[3]張敏。音樂教育新體系在初中音樂歌唱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究[J]。音樂時空, 2014 (7) :184。
[4]徐靜。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 2014 (7) :164。
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篇8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 新課改對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沖擊是很大的, 同時也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初中音樂課作為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及分辨美的能力的重要課程, 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德智體美勞, 在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 目前初中音樂教學還存在著問題和矛盾, 需要我們教師認真總結經(jīng)驗教訓, 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素質教育; 初中音樂; 音樂教學;
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包括多方面的內容, 其中最重要的是學生的思想文化以及身體心理健康方面的培養(yǎng)。21世紀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 而音樂課程作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陶冶學生情操的重要課程, 在學生綜合培養(yǎng)方面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 初中音樂教學要切實發(fā)揮教育作用, 不斷創(chuàng)新形式讓學生盡快建立起對音樂的興趣, 同時努力做到讓學生盡快發(fā)現(xiàn)美, 并甄別出什么才是美。這不但有助于學生在平時辛苦的課程之余, 有機會放松心情, 陶冶情操, 更能幫助學生在日后的發(fā)展中不斷向全面綜合以及高素質方面發(fā)展。
一、初中音樂教學階段遇到的問題
(一) 對音樂課程的重視不夠
很多學校教師都認為音樂并不是考試科目, 而是一門輔助課程, 因此對其重視程度不夠。部分教師認為音樂課程在閑暇之余上沒問題, 但遇到了類似考試這類的活動中必須為主要課程讓步。這就直接導致一學期的音樂課程標準被壓縮到很短時間內完成, 而時間不夠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教師為了趕進度, 將本應該屬于學生自己動手的時間都盡力縮短, 學生沒有動手能力, 對音樂的理解也就僅僅是留于表面。
。ǘ 認為理論大于實際
很多學校受教學條件的影響, 不能給學生提供全面的音樂器材, 而音樂課上的時間也就僅僅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解音樂的理論知識而后讓學生背誦, 或者直接什么都不說讓學生自己看書。這樣的教學形式根本不能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這違背了設立音樂課的初衷。學生無法真正放松緊張的心情, 陶冶情操也就無從談起, 而且學生對音樂課程的`理解不到位, 在潛意識中就將音樂課當成是平時上課的輔助, 認為音樂課就是玩, 就是上課跟同學聊天甚至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覺。由于上述原因, 很多有著音樂天分的學生在初中階段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學習而直接導致不再接觸音樂。
。ㄈ 單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對大部學生來說, 印象中的音樂課程其實與其他課程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都是教師講, 學生聽, 而講學的內容也大都是教材上所寫的內容, 沒有更多的延伸和補充。初中音樂教學上的零互動也是導致學生無法建立音樂興趣的重要原因, 學生以及教師都不能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教師認為自己才是課堂的主體, 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體現(xiàn), 導致效率低下。
二、如何解決初中音樂課程中遇到的問題
。ㄒ唬 重視音樂教育
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fā)展, 而不是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能力。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正視音樂課程的地位, 按照課程的要求將音樂課程貫徹到底, 并制定教學進度, 其他課程的教師不能隨意占用音樂課的時間, 保證教學課時。另外, 教師要注重學生的音樂理念教育, 讓學生能認識音樂課的重要性。此外, 學校領導也要重視音樂課程, 讓音樂課在學校的統(tǒng)一安排下切實起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ǘ 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的內容
我們平時所接觸到的音樂只是一個成品, 是創(chuàng)作者在一段時間內心血的濃縮。如果單單是學習這一段音樂本身, 不可避免地就會將之創(chuàng)作背后的目的以及想要表達的情感所忽視, 這不是我們所提倡的音樂教育。在此基礎上, 音樂教師可以適當?shù)貙⒁魳氛n程進行一個延伸。例如, 在教學《同一首歌》這首歌時, 教師可以首先模擬一下演唱者當時的情境, 然后讓學生閉上眼睛安靜傾聽, 感悟創(chuàng)作者的心態(tài)。這時, 教師也可以適當?shù)貙?chuàng)作背景講給學生聽, 增強學生的代入感以及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 切實增加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讓學生正確認識美、發(fā)現(xiàn)美。音樂教師以及學生都要認真對待、努力拼搏, 最終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ㄈ 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模式
1。 在初中音樂學習階段, 教師可以分組教學, 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下進行音樂學習。分組教學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還調動了學生積極性。此外, 教師可以讓班級中有過專業(yè)音樂學習的學生分散到各個小組, 由學生自己講解自己所學樂器的內容方法以及學習心得, 幫助其他學生盡快建立起音樂學習的興趣。
2。 此外, 多媒體也是學生音樂學習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準備幾首動情的歌, 在上課之前讓課代表拿到班里播放。這樣一來, 既可以讓學生盡快進入音樂課的狀態(tài), 又能讓學生喜聞樂見、放松心情。
3。 提供幾首純音樂, 如:《魯冰花》。我讓學生辨別一共用到了哪些樂器并想象歌曲中描述的畫面, 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思維, 提高音樂鑒賞的能力。再如, 在教學《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曲時, 我提前制作一個幻燈片, 其中插入許多充滿愛意的畫面, 提升歌曲的感染力, 讓學生自己去體會音樂的號召力。
三、結語
學生的素質教育包括很多方面, 音樂素質是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成分。教師通過高效的音樂教學, 不但能提高學生音樂意識和音樂素養(yǎng), 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使他們成為一個有著高尚情操的人。對于教師來說, 我們要做的就是采取積極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 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讓學生成為新時期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讓素質教育在學生身上有一個更完美的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張其超。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分析研究[J]?荚囍芸, 2017 (94) 。
[2]黃彩霞。淺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荚囍芸, 2017 (93) 。
[3]孫雨婷。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的應對策略[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電子版) , 2016 (12) 。
[4]石瑋瑋。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應對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 2016 (5) 。
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篇9
摘要:音樂是一種靈魂的傳遞,是一種情感的表達。音樂的教學所依靠的不僅僅是對理論知識的灌輸,而是學生自身對音樂的領悟與見解。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展現(xiàn)在舞臺當中并且受到了大眾的歡迎,近年來更是達到了一種空前的高度,但是不管是什么藝術,其傳承都離不開創(chuàng)新,如果音樂這門藝術的形式永遠都是一種模式的話,就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關鍵詞:音樂演唱;多元化;實踐
音樂是一門藝術,當今我國各大高校對于音樂這門課程都有著不同方式的教學,隨著如今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于藝術的的鑒賞眼光也越來越獨特,所以對于音樂的教學也應當進行相應的改變,雖然在我國各大高校的音樂教學體系當中,對于音樂的教學方式都有著或多或少的改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當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音樂教學模式的多元化改革
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模式將學生分為了幾個類別,它們分別是流行音樂,美聲音樂還有民族音樂三大主科,而在教學的時候則是分班教學模式,這樣的方法或許會讓學生對于音樂教學中的某一種音樂形式比較擅長,但是這樣不利于學生未來長遠的發(fā)展。不但對于學生自身天賦的激發(fā)產(chǎn)生阻礙,同時也束縛了學生的自主意識。我們不妨試一試音樂科目類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就是說在教他們流行音樂的同時還給他們傳授美聲和民族風的音樂知識,從學生自身音樂風格的角度出發(fā),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音樂教學,讓學生在所有的音樂種類中找到一種屬于自己的音樂風格,傳授學生的不是如何唱的更好而是學會如何唱出自己的風格,這樣不但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還可以讓他們在音樂這條路上可以走的更遠。
二、音樂演唱能力的多元化改革
現(xiàn)在各高校的音樂教學方式大多都是在學生們學習了基礎的音樂知識之后選定自己的學科,然后每天早上的開聲和專業(yè)課的發(fā)聲練習鍛煉學生的發(fā)音方式和肺活量,這種方式的有利之處在于學生日復一日的練習之后會對學生的聲帶形成一種肌肉記憶,讓自己每一次發(fā)聲就找到當初那種練習之后的聲音,基本功也會學得特別的扎實,而且練出來的并不是功力而是功底,這種功底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后都不會忘卻的,所以每一個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功底都非常的深厚,這點毋庸置疑。但是這種功底的練習方法有一個最大的弊病就是很難能夠突破自我,因為它形成的是一種生理上的肌肉記憶,這也是為什么如今的歌手演唱的風格很難改變的原因。如果一個歌手的演唱風格被人們所接受的話還好,但是如果暫時不被人所接受的話那么這個歌手就很難在這條道路上繼續(xù)走下去。所以我們要在教學方式上進行多元化的改革,在音樂教學的時候不要一味的注重對學生基本功的練習,應該更多的是傳授給學生音樂的創(chuàng)作方式和方法,必要的基本功的練習是需要的但是我們更多的是把教學的`方向從聲帶轉變到腦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樣練的不僅僅是功力而是功夫,功夫是可以瞬息萬變的而功力只是自己內部的一種敏感記憶。當我們很喜歡一個歌手的時候是喜歡他的聲音,但是無論是多么優(yōu)美的音色,長時間的欣賞總會產(chǎn)生審美疲勞,這個時候我們則期待他對自己的聲音做一些風格上的改變。
三、音樂演唱能力教學類型的多元化改革
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類型大多是民族音樂,美聲音樂,流行音樂等,種類其實很多,學習的方向也很多元化,看起來好像沒有需要改變的必要。但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民族文化更是源遠流長。音樂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絕對不可能只有這么幾大類,有很多古老的音樂文化被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當中,比如說纖夫的號子,西北山區(qū)的信天游,勞動人民在勞動中創(chuàng)作出來的小曲等,甚至被很多所謂的音樂學家稱之為上不得臺面的東西,藝術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但是并不代表在生活中摸索出來的就不能稱之為藝術,我覺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才是音樂歷史上最有資歷的創(chuàng)作人,他們的音樂才是對生活最真實的抒發(fā),才是對感情最真實的表達,這些是當今的音樂人一直苦苦追求的東西但是卻被人摒棄在音樂的門外。所以我們應該進行音樂教學類型的改革,將那些傳統(tǒng)的藝術更好的更大方的展現(xiàn)在世界的舞臺上,否則終會有一天我們會厭倦當今的這些流行的音樂,會對當初那些最樸實的音樂充滿無限的向往。然而那個時候那些傳統(tǒng)文化會像它們的創(chuàng)作者一樣消失在歷史的記憶當中。
四、音樂教學環(huán)境的改革
如今受歡迎的歌手大多數(shù)都是專業(yè)的音樂學院畢業(yè)。其實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前輩就說過最美的藝術來源于生活。如今的音樂培養(yǎng)方式都是學校制培養(yǎng),而高考這種制度會將很多音樂愛好者拒之門外,這種方式的不利之處在于它會失去一些具有音樂天賦但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如今人們已經(jīng)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我們不如更早的杜絕這個弊病,音樂學院的教學應該是面向大眾的,索然也有文化課考核但是我們可以直接設立一個系或者一個班,專門用于培養(yǎng)那些正在迷途當中的歌手,每一個歌手都有他的特點,各種特點的結合對音樂學習者演唱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幫助的。
五、音樂教學內容的改革
近年來,繼承民族文化成為了我國當今社會的主題之一,并在2002年“世界遺產(chǎn)年”召開會議,正式將民族文化藝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并入高校藝術教育課堂中。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民俗藝術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對于民俗藝術應該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教學核心。
。ㄒ唬┓e極利用地域民俗藝術進行教學。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qū)都孕育著不同的民俗文化,而每一個學生對藝術形式的興趣是不一樣的,高校的音樂教育可以通過對每個地方不同的民俗藝術形式進行統(tǒng)一分類。將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的音樂形式進行整合,組成一個綜合性強、設計范圍廣的音樂教學體系。
。ǘ┦姑袼缀头敲袼滓魳废嗳诤稀V腥A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強大的兼容性。對于高校的音樂教育不必把民俗音樂與非民俗音樂太過于分開,那樣局限了學生對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讓學生通過對兩種文化的理解與摸索對兩種文化進行有機的結合,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從而豐富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音樂文化,比如民族音樂與現(xiàn)代音樂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學習民族音樂與現(xiàn)代音樂的特點,再對兩者進行有機的結合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音樂形式。
。ㄈ┓e極選取適合的民俗音樂形式。對于民族文化我們要推陳出新、取長補短,對于民俗音樂也是如此,民俗音樂有著多種多樣的形式,雖然雅俗共賞是在音樂教育時的追求,但是我們也要注意文化繼承的科學性,在高校民俗音樂教育中我們要堅持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對于有關封建迷信思想的民俗音樂形式適當?shù)母镄禄蛘呱釛墶?/p>
六、結語
音樂本身是一門藝術,對于我國高校的音樂教育而言,首先要注重學生自身天賦的激發(fā),將學生從固定的教學內容中解放出來,然后根據(jù)學生自身的興趣,運用科學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帶著興趣進行音樂學習。在高校音樂的課堂講學中要注重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能力的結合。
作者:孫鷺 單位:河北藝術職業(yè)學院
參考文獻:
[1]曾宏華.讓桂西北少數(shù)民族音樂舞蹈走進高校音樂專業(yè)教學課堂———以河池學院為例[J].歌海,2011(4):108-110.
[2]朱媛媛.高校音樂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重慶文理學院為個案[D].西南大學,2011.
[3]朱飛曄.認知學習理論視角下高校音樂課題教學及實踐研究———評《新課程音樂教學法———音樂課堂教學方法與實踐》[J].新聞與寫作,2016(9):后插20.
[4]王韻.“翻轉課堂”模式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雪蓮,2015(35):93.
[5]李東靜.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音樂教學改革問題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9).
[6]王明飛.當代音樂學科的發(fā)展與高校音樂教學改革[J].黃河之聲,2011(22).
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篇10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和深入實施,我國各個小學都開始重視起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學生對思想教育和知識教育進行接收的第一階段就是小學,只有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引導,保證其走的道路的正確性,才能將其未來學習的基礎打好。作為小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在培養(yǎng)學生情感和思想方面音樂教學的作用無法取代。在新課改實施的當下,各個小學對小學音樂教學也有了不一樣的要求,對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進行激發(fā),從而使其變?yōu)橐魳方虒W中的重要教學目標。本文圍繞著怎樣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這一主題展開了討論。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創(chuàng)新思維;對策
作為初級教育中的必修課程,小學音樂教育能夠對學生的審美意識進行培養(yǎng),其激揚的節(jié)奏以及優(yōu)美旋律能夠使得學生進行享受,還能對學生的情操、邏輯意識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培養(yǎng)。
一、當前小學音樂創(chuàng)新教學現(xiàn)狀
(一)教學方向偏離。目前,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教師對音樂技巧的聯(lián)系和閱歷知識的學習過于強調,將過多的音樂符號和樂譜知識灌輸給學生,進而使得學生學習的興趣丟失。另外,教師一味地學生的要求進行迎合,從而使得課堂中充滿了流行歌曲,沒有對學生的樂理知識進行提升,站在音樂審美,將適合學生、積極向上的歌曲教給學生,因此也無法將學生的潛質激發(fā)出來,對學生的生活情趣以及樂感進行培養(yǎng),其教學目的和質量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標準。(二)不夠重視音樂課程。許多學校對升學率片面追求,不夠重視音樂教育。教學資源受到限制,課程也沒有足夠的有效進展,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培養(yǎng)不夠重視,其課前準備也不夠,在教學方法上也缺乏創(chuàng)新,一塵不變。由于教學資源缺乏,教師也沒有對樂趣進行應用進行教學,因此也無法調動課堂氣氛,因此很難將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三)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質不夠重視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及其家長對音樂知識的學習都不夠重視,學生不具備簡單的樂理知識、唱歌技巧以及識譜能力,且其音樂素質缺乏,這些都會對音樂課程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影響。許多學生都無法完整的結合歌詞、節(jié)奏以及樂譜,在伴奏缺乏的情況下無法將演唱歌曲繼續(xù)下去,學生為了對考試進行應付,還會死記硬背,這些無法使得學生將樂曲的意義和內涵真正領會,這對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十分不利,也使得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負擔變重,使得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受到阻礙。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對策
(一)對學生的音樂水平進行提升。
1.對學生的音樂知識進行充實教師在將課本上的音樂知識教給學生之外,還可以在課堂之外多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對學生日常生活中感知音樂的傾向進行了解和掌握,從而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對一些音樂知識進行拓展,拓展的過程中可以涉及到國內外各種曲風、類型和種類的音樂,讓學生欣賞這些各不相同的音樂,從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水平
。2.對學生的樂感進行培養(yǎng)旋律感、和聲聽覺、節(jié)奏感以及音高感等都屬于樂感的一部分,其中節(jié)奏感是小學音樂教學中重要的部分之一,律動是音樂的靈魂,節(jié)奏則是律動的基礎,因此要想讓學生將音樂學好,就必須讓其掌握音樂的節(jié)奏感。教師若想對學生的節(jié)奏感進行培養(yǎng),就需要讓學生對打節(jié)拍進行學習,在放音樂的同時對其進行聯(lián)系,如果學生還無法對其進行感悟,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之外對其進行指導。
3.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音樂教師可以對學生予以鼓勵,讓其通過應用音樂的方式表現(xiàn)自己腦海中的聲音,如將其用樂器進行演奏或者直接哼唱出來,進而幫助學生對音樂水平進行提升。
(二)對音樂實踐予以重視。在音樂教學中通常都需要對一些樂器進行介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以學校的教學條件為依據(jù),將相同或相似的樂器拿出來,讓學生進行感觸,如果學校條件無法滿足,就可以將身邊的資源利用起來,對所介紹的樂器的聲源進行模仿,將主要使用該樂器的音樂播放給學生聽。教師還可以對多媒體進行應用,將與樂器相關的名人故事或樂器歷史播放給學生觀看,教師還可以簡單的闡述樂器的使用方法,并進行模擬。例如,在對小堂鼓進行介紹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筆模仿敲打小堂鼓的姿勢和動作敲擊桌面,讓學生參照著模仿。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因此其學習能力也各不相同,部分學生如果音感或節(jié)奏感較差,反應較慢,教師就需要有耐心的對其進行指導,幫助其將音樂的技巧盡可能的進行掌握,避免批評和責怪學生,防止學生厭惡音樂。除此之外,還會影響到其他學生的音樂學習,對教學的開展十分不利,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也十分不利。學校和班級可以將音樂比賽經(jīng)常開展,從對學生的熱情進行提升。在音樂比賽中不論輸贏,學生只要參與就能夠算作成功。學生在對比賽參與的過程中,相互之間會相互肯定并進行自我肯定,從而充實自己的身心,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設置音樂教學的情境。作為學習的主場,課堂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師如果能夠將課堂教學把握住,就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提升,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提升和培養(yǎng)。音樂教學應該以教學內容為依據(jù),對教學情境進行巧妙的設置,從而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例如,在對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月光下的鳳尾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葫蘆絲這種特殊樂器的魅力進行感受,對其節(jié)奏特點進行了解,了解葫蘆絲和簫的區(qū)別,從而將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出來,對云南的雨林、石林以及竹樓等風光進行展現(xiàn),還可以配上典型的葫蘆絲音樂,讓學生對葫蘆絲音樂風格進行感受。這種情境教學能夠讓學生對音樂全情投入,感受云南葫蘆絲音樂的圓潤、甜美和清晰的演奏風格。
三、結語
本文就怎樣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進行了探討,首先介紹了當前小學音樂創(chuàng)新教學現(xiàn)狀,隨后提出了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對策。音樂教師對音樂知識進行傳授,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對音樂的魅力進行感受,對其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提升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要求進行提升。教師應該對教學觀念進行改變,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對豐富、積極的教學手段進行應用,對多媒體設備進行應用從而進行情景化教學,以教學實踐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對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培養(yǎng),使得學生在學習過音樂之后,能夠促進其能力和品質的提升,從而使其成長為對國家有所貢獻的具有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人才。
作者:蔣悅 單位:臨沂濱河實驗小學
參考文獻:
。1]陳少杰.淺論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的措施[J].音樂時空,2013,(12):129.
。2]耿國喜.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J].求知導刊,2016,(08).
[3]王亞玲.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J].求知導刊,2016,(13).
。4]莊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J].黃河之聲,2014,(07):58.
。5]宋祖年.用音樂創(chuàng)造力點燃課堂教學的生命之火———淺談農村小學音樂課堂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J].讀與寫,2016,(05):228.
。6]韓曉明.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實踐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科教導刊,2016,(03):136-137.
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篇11
[摘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出現(xiàn)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科技產(chǎn)品越來越多。在當代傳媒科技中,計算機、電視等傳媒科技已經(jīng)在人們的工作學習中不斷得到應用,對人們的影響越來越大,當代傳媒科技對我國音樂教學的影響也日益顯現(xiàn)。
[關鍵詞]傳媒科技;音樂教學;影響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觀念轉變?yōu)橐运刭|教育為目的教育,音樂教育成為當前素質教育中較為重要的一個部分。當前,傳媒科技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使得當前的音樂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音樂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音樂受環(huán)境的影響更為嚴重,受到的傳媒科技的影響更為深遠。傳媒科技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概述一般情況下,傳媒科技在當前教育中的應用通常是指計算機、電視、多媒體等在當前教學課程中的使用。傳媒科技在當前教育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并且對教學的影響較大,對教學質量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尤其是對當前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較大幫助。然而,雖然傳媒科技能夠對當前的音樂教學有較大的影響,但不僅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
傳媒科技對音樂教學的正面影響
1.改變音樂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
在以往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教授的音樂知識往往來自于教師本身具有的音樂水平以及教學課本,而此種方式容易造成音樂教學內容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極易使教學內容以及方式固有化。而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加入傳媒科技,不但能夠增加教師的教學內容,更能夠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方式。比如,手風琴教師在制定相關教學方案時,可以利用計算機查詢更多與手風琴相關的內容以及教學方式,從而使教學內容不再具有局限性;蛘,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制定相關PPT教學方案,在課堂中運用生動有趣的圖片或手風琴演奏視頻等,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
2.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由于音樂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不僅需要對學生講解音樂相關理論知識,更需要對學生進行動作示范,對學生的訓練進行相關指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音樂教學工作較為繁瑣,教學周期過長,最終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較低。而傳媒科技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使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具體的訓練方法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演示,大大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再者,學生在課后訓練手風琴、小提琴等,可以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利用電視、計算機、手機等學習訓練一些方法以及技巧,完善教師教學中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提高教學質量
在音樂教學中添加傳媒科技,能夠使教師教授的音樂內容不再具有局限性,并且使教學的方式方法不再受學校的教學設施的影響,最終使教師教學內容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全面,教學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者,傳媒科技不僅使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音樂知識越來越廣泛全面,更能使學生課后學習的音樂知識更加豐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音樂教學質量往往與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有關,因此,傳媒科技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傳媒科技對音樂教學的負面影響
1.教師教學熱情降低
由于音樂教師本身的音樂水平有限,并且教學方法太過于單一,給學生教授的音樂知識具有局限性,導致教師在一定程度上會依靠傳媒科技所具備的音樂知識進行教學。再者,以往教學方式的單一性也會導致教師運用傳媒科技對教學方式進行改變。但是,當教師過分依賴傳媒科技,不注重其本身綜合能力的提高,會使教師的教學熱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此,教師應當注意傳媒科技帶來的依賴性,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將傳媒科技作為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和工具。
2.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力難以發(fā)揮
雖然,在音樂教學中添加當代傳媒科技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的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但是,當學生對傳媒科技中的音樂知識只懂得學習而不懂得創(chuàng)造時,最終會導致學生學習音樂具有功利性,而不具有情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避免學生利用傳媒科技對音樂知識進行改編,使學習到的音樂知識不具有學習價值。
3.干擾學生的學習
當代傳媒科技不僅僅具有學習運用功能,更多的則是具有娛樂性質。雖然,在課堂中運用傳媒科技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學習音樂知識的接受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在另一層次上,也教會了學生運用傳媒科技,使學生對當前的傳媒科技比較感興趣,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干擾。再者,學生在課后運用傳媒科技并不一定會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而可能是運用傳媒科技玩游戲、看電視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也要注重學習內容的本質,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傳媒科技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正確對待及運用傳媒科技由以上對傳媒科技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與影響的分析中可知,教師在運用傳媒科技進行教學時,應當選擇有利的方面進行教學,避免傳媒科技對教學造成的負面影響。所以,一方面,教師不能過度運用傳媒科技進行教學,因為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雙向交流,在課堂中,教師是課堂氛圍的創(chuàng)造者和指揮者,其具有的引導作用,將會給整個課堂氣氛和教學效果帶來直接性的影響。因此,不管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還是運用新的傳媒科技,教師的授課技巧都是吸引學生的關鍵因素,特別是運用新的傳媒科技授課后,教師除了要熟練地運用該教學系統(tǒng),精心準備,合理地教授,切記不要過于依賴傳媒科技教學,也不能平淡地解說各種樂譜,要做到有輕有重,有精有粗,通過生動活潑的語言表達,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否則,盡管滿堂課使用傳媒科技教學,也未必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另一方面,教師應當從當前的傳媒科技中找出有效的、符合這個年齡段學生的音樂教學的相關知識,并運用傳媒科技進行輔助性教學,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就此,教師在運用傳媒科技時,應當將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傳媒科技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進而有效地利用傳媒科技,并且,教師在使用傳媒科技進行教學時,應當規(guī)范使用的時間和使用的次數(shù),精選傳媒科技的教學內容,適當播放一些視頻和音頻以及圖片等內容,然后形象地進行解說,這樣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也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樂趣。因此,傳媒科技在教學中作為一種輔助性手段,應在音樂教學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科技發(fā)展對人們生活水平影響較大,人們已經(jīng)越來越離不開科技,而音樂教學更是不能缺少傳媒科技。傳媒科技在當前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教師的教學水平影響較大,尤其是受環(huán)境影響的音樂教學更是如此。因此,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運用傳媒科技,正確認識傳媒科技帶來的影響,找出運用傳媒科技的有效方法,避免傳媒科技對教學中的負面影響,從而培養(yǎng)出更多高水平的音樂人才。
作者:吳媚 單位:天水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參考文獻
楊曉峰.文化傳播中的中國音樂電視[D].甘肅文化出版社,2013.
劉興紅.我國教育技術觀念的變遷和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13.
王伶俐.當代傳媒科技對高校音樂教學的影響[J].學園,2014(28).
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篇12
“音樂教師的基本功就是會彈琴唱歌,什么時候又要要求會寫文章?”一位風華正茂的青年音樂教師這樣對我說。我說“李逵只會沖鋒陷陣,又為何要求他研究兵書呢?”《孫子兵法》是孫武對當代及歷史上長期戰(zhàn)爭的總結,從而形成了一整套屬于自己獨特的兵法布陣方法;《本草綱目》是李時珍一生醫(yī)學實踐的總結,它是祖國醫(yī)藥學的寶典,將永遠閃耀著民族的、科學的光輝。冼星海、黃自是我國優(yōu)秀的人民音樂家,但他們卻有著大量的音樂論文,這也是鮮為人知的吧?我們在讀他們的音樂論文時,也會感到如欣賞他們的音樂作品那樣淋漓酣暢、激情澎湃!當我們贊嘆大海波濤的壯美時,我們會常常忘記它的動力源泉來自那司空見慣的、平平凡凡的、抓不著、看不見的風吧?
因此,我們說,一個音樂教師只會彈琴唱歌,按步就班,那無異于被蒙上眼睛只會轉圈推磨的老牛吧?教學,是一種藝術,音樂也是我們心目中最高雅的藝術。怎樣將它們有機結合,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教學分風格?這應該是我們教師終生追求的目標吧?那種把彈琴唱歌當作技術,把教學也當作技術的音樂教師來說,他要想教出自己的風格來,恐怕就難為他了。因為,藝術要靠感覺和悟性,而這感覺和悟性又來自教學的主體——那活蹦亂跳的學生。所以,凡是善于抓住教學閃光點和善于發(fā)揮教育機智的'教師,只要將這一點一滴用文字進行總結,就等于在教學生涯中留下了一行行堅實的腳印。這是他心血的結晶,這是他人生的書頁。有了這種認識,難道我們還會拒絕寫論文嗎?還會為到學期結束要交論文而發(fā)愁嗎?我們還會為評職稱而去臨時應付嗎?不,統(tǒng)統(tǒng)不會!因為這已是他收獲的時刻,他只會主動地、適時地收回成果。因此,寫好音樂教學論文,是收獲音樂教學的果實,為今后的音樂教學工作的騰飛總結經(jīng)驗,為自己人生的旅程增添一個嶄新的高度、一條閃亮的起跑線。如論大環(huán)境,這也是新時代的要求,也是新世紀對廣大音樂教師繼續(xù)教育學習的重要內容。音樂教師們,快行動起來吧,論文寫作、鋼琴、聲樂、教學,這些都是我們音樂教師的專業(yè)和基本功。音樂論文三要素
我很贊賞《中國音樂教育》上的一段話:寫作音樂教學論文要:口子小,點子新,挖掘深。過去有些人老抱怨發(fā)不了文章,他們殊不知自己的文章要么漫天撒網(wǎng),不著邊際;要么面面俱到缺乏深度;要么重復別人寫過的東西,且不如別人。因此,我向想要寫好論文的人們大聲推薦——論文寫作三要素:口子小,點子新,挖掘深因為這是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再加一法:多讀書
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篇13
摘要:音樂需要學生通過欣賞來感受、鑒賞、創(chuàng)造,音樂不是簡單地將音符拼湊起來,而是作者內心真實感情的寄托。學生不僅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欣賞音樂,還需要自我體會音樂的情感。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fā)學生的欣賞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才能逐步地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欣賞能力。
關鍵詞:高中音樂;欣賞;實踐
高中是一個緊張的學習階段,學生面對著高考的壓力,無論是上課時間還是下課時間都在繃緊自己的神經(jīng),音樂既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又可以提高文化修養(yǎng)。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到欣賞中,勞逸結合,這樣既有利于提高學習成績,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高中的音樂教材會編入很多優(yōu)秀的、藝術性較高的民族音樂,能夠積極地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情感熏陶,但是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興趣,教師要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從音樂方面激發(fā)學生的欣賞興趣。由于高中課程比較緊張,學生不會有太多的時間接觸藝術歌曲或歌劇,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堂上根據(jù)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把音樂的內容和背景故事表達出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欣賞音樂,學生才能夠更好地理解音樂的思想、內容、感情。比如,在欣賞《長江之歌》時,有很多學生可能沒有親眼看見過長江,高中生也沒有那么多時間去看,教師可以準備關于長江的照片或短片,讓學生欣賞過后,再欣賞音樂,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喜歡欣賞、學會欣賞對高中音樂的課堂效率是極其重要的。
高中音樂教師在課堂上和學生是互動的過程,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學生位于主體地位,學生在欣賞音樂時主動聽、主動欣賞,讓學生自己感受音樂,教師可以在指導時提出有關音樂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欣賞音樂,學會主動地聽,聽對音樂的`欣賞是重要的。學生在欣賞音樂時,可以發(fā)揮想象力,想象音樂的情境,這樣的欣賞會使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的魅力。音樂的欣賞是長期積累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只有多聽優(yōu)秀的音樂,才能夠使學生學會欣賞、學會感受。著名的《沂蒙山小調》,不是聽一遍就可以了解它的魅力,學生可以多聆聽,了解作品的節(jié)奏、旋律、音色的變化,這樣才可以做到對音樂的最佳欣賞。
欣賞音樂是高中音樂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在高考的壓力下,在音樂課堂上緩解壓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讓學生在主動地參與到欣賞音樂的過程中,了解、感受音樂。
參考文獻:
楊碧穎。淺談高中音樂教育中的欣賞教學.青春歲月, 2012(16)。
李芳。高中音樂教育中的欣賞教學研究.考試周刊,2014(65)。
【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相關文章:
淺議音樂教育中的和聲學教學11-17
高校音樂教育中管樂教學改革03-06
談從音樂欣賞課看音樂教育的作用11-30
淺析音樂考核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12-10
聲樂教學中語言的重要性分析論文02-27
雙語教學中互動學習的重要性論文02-18
音樂欣賞中的模因研究11-18
高校公共課音樂教育的重要性的論文03-2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