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摘 要】:語文教師應從使學生掌握“語文工具”這個角度去完成育人的任務,而進行閱讀教學的基本目的就是使學生形成獨立的閱讀能力,從而能更多更好地去讀書。閱讀的文章都有其內容、思想甚至有情感。閱讀是一種生命活動,是一種生活,是一種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 、智慧的生活。【關鍵詞】語文知識儲備;情感體驗;人生價值取向
語文教學中,課本知識固然重要,但課外閱讀卻不容忽視,F(xiàn)在學生受到各種外界因素影響致使閱讀面窄、能力低下,所以加強語文閱讀勢在必行,F(xiàn)將此方面體會總結如下:
1.上一節(jié)語文閱讀能力調查課,讓學生知道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學習語文光憑一本語文書遠遠不夠的,要多讀書,讀好書!遍_學初,上了一節(jié)語文閱讀能力調查課,調查全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現(xiàn)狀,便于以后有所針對。調查中發(fā)現(xiàn)班內大部分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差,缺乏邏輯;而且語言生硬、呆板,即使一些平時語文成績好的學生也不怎么樣。學生缺少必要的語文知識儲備,寫出來的文章空洞、乏味,沒有生氣。知識的儲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閱讀,可見許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前景不容樂觀。
2.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學生的知識儲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
古人說的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倍嘧x書,讀好書,必然會對學生語文學習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閱讀過程又是一個情感體驗的過程,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教師不在上面“畫”一些正確有益的信息,學生必然就會接受社會上一些不良的信息,形成一些不好的思想和情感體驗,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對此教師要經常做好正面強化引導,指導學生讀一些富有生活情趣和教育意義的圖書,培養(yǎng)他們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形成一種良好的情感體驗。如:七年級上學期第三單元《音樂巨人貝多芬》的教學中,讓學生寫讀后感,他們都寫了,“我是用心在讀,我的心流淚了”“ 我們將懷念他,一個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的人,直到永遠,永遠……”孩子們寫下這樣的話語,令人感動。誠然,他們深刻感悟到堅強,并以此作為戰(zhàn)勝困難的動力。
3.從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
在平時的教學中,語文老師總是墨守成規(guī),老師問學生答,只不過在學生答時讓學生討論、互動,將學生引入事先設置好的問題中去,完成預先的教學任務。但學生是多變的,可能有些問題教師也始料不及,教師一定要抓住這一點,那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以不變應萬變。在課堂上,老師經常這樣提問:“我想請大家回答某某問題”,當然,有學生在思考,但參與是不全,而且是被動的;應該為“讓我們一起來研究某個問題,和大家一起討論”,這時候學生有了主動參與的意識和要求,問題是大家的,不是老師給的,討論也就更具有實質性。
4.重視“審美”的感受和“感動”的傳遞!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教師應從使學生掌握“語文工具”這個角度去完成育人的任務,而進行閱讀教學的基本目的就是使學生形成獨立的閱讀能力,從而能更多更好地去讀書。閱讀的文章都有其內容、思想甚至有情感。 閱讀教學就是要使學生學會 “據言會意”、“因言悟道"、“依言入情”,并且能反過去“順意識言”、“據道析言”、“因情品言",如此這般,學生也就從閱讀教學中獲得了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的某種能力了,這個過程本身就有人文價值和美育價值。養(yǎng)成了閱讀的能力,學生就能自由自主地去獲得更多的人文價值和美育價值。這樣,“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呦呦鹿鳴、食野之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河水清且漣漪”……,當我們同學生一同撫摸這些《詩經》中的句子的時候,難道不能獲得對美的巨大感動嗎? 教學中我們還可問問學生那些美麗的“雎鳩”、“鹿鳴”哪里去了?視野中為什么再不見它們的倩影?甚至還可以讓他們去想想,假如詩人生活在當代,他們又會作何寫吟?作何想?教材中眾多的游記、山水田園詩歌除了傳遞著水墨般的自然意境外,更有著“黃河一去不復返”的絕唱意味。這樣,當我們在教學中同學生一起走進史鐵生的“我的地壇”中時,內心更會產生對生命的敬畏與珍惜。
5.閱讀教學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記憶與生命情結的積淀
《讀者》2004第八期有一則報道:一位叫朱麗婭·希爾的少女,為保護北美一株被稱為“月亮”的紅衫樹,從1 997年l 2月10日起,竟然在這株l 8層樓高的樹上棲活了738天,直到樹的所有者——太平洋木料公司承諾不砍伐該樹。一個么勇敢和純潔的少女。希爾之所以有這樣的舉動,與其早年積淀的與樹有關的審美記憶和生命情結有關。
援引這個報道的目的并不在于獵奇,或去對這位少女的舉動生出諸多感動,而在于捫心自問我們的教育、我們的閱讀教學能“樹"出多少這樣的人來?為什么我們不在平時的教學中讓學生多去沉淀這樣的審美記憶和生命情結?我們的教材中不乏這樣的材料文章,有著豐饒的自然信息的生命審美,蘊藏著比筆劃、詞條、年代、人名、事件和中心思想更遼闊的人文資源和精神含量,如《給我一個夢想》、《(寬容)序言》、《花未眠》、《我的呼吁》等。但遺憾的是,我們的教學大多停留在概念的說教和灌輸上,缺乏學生的個體感悟,學生們所接受的都是未感于心的說教和機械照搬后的強行灌輸。這樣的閱讀教學,學生能感受到這些信息、并能強有力地展示和傳遞這些信息嗎?筆者在教授史鐵生《我的地壇》時,先布置學生課外閱讀了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又利用音樂課請音樂老師讓學生鑒賞《命運交響曲》。上課時,我先撇開史鐵生不談,讓學生先談貝多芬是如何“扼住命運的喉嚨”,譜寫下了音樂史上光輝的樂章,奏響了人生的最強音。然后讓學生自讀課文,以“假如我是史鐵生”、“假如我是史鐵生的母親”為話題進行了討論。討論中,學生對人到底怎樣來看待自己的苦難、怎樣去感悟人生、怎樣去懂得母愛,有了真切的感受。
6.閱讀有益的書籍,堅持寫讀后感,形成積極的人生價值取向
課后,老師應走近學生,與他們交談,布置學生多讀一些好書,并且堅持寫讀后感。其實有許多學生的讀后感是發(fā)自內心的,讓人感動。一個學生讀《音樂巨人貝多芬》文章后,對學生平時懼怕困難發(fā)表見解:貝多芬在一個無聲的世界里創(chuàng)造了音樂的奇跡,而我們遇到生活中的小小困難便時常自怨自艾,對比文章主人公,很是慚愧。這個同學通過閱讀比照生活,明白了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這就是讀書的妙處。
《語文課程標準》關于閱讀有這樣一句話:“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經驗的重要途徑!薄伴喿x是學生感知世界,豐富人生閱歷,提升自我人格的重要手段。”閱讀是一種生命活動,是一種生活,是一種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正如薩特說的那樣:“閱讀就是自由的夢”。人們正是在自由中快樂,閱讀中享受著精神生活。
【漫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幾點體會】相關文章:
論述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體會12-05
探討接受美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03-06
對農村初中語文閱讀的幾點思考12-03
在閱讀教學中挖掘體會課文的情感因素11-21
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幾點思考11-13
關于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幾點體會03-29
我在作文訓練中的幾點嘗試03-10
新課改理念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03-0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