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言語行為理論與高職高專英語口語
[論文摘要]語言是一種交流工具,口語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針對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普遍低下,討運用此理論提高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教學的對策。從間接言語行為理論的觀點出發(fā),探討運用此理論提高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教學的對策。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yè)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yè)論文
[論文關鍵詞]間接言語行為 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教學 交際
一、引言
高職高專的教育是以就業(yè)為導向,培養(yǎng)技術、管理、生產(chǎn)和服務人才的教育。高職高專的英語教育更應該體現(xiàn)其“職業(yè)化、實用性”的特點。在教育部高教司高職處與全國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指導委員會頒發(fā)的“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中,強調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指出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夠用為度,以實用為主”的教學目標。因此高職高專教學中的口語教學不容忽視,筆者針對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試圖從間接言語行為理論出發(fā)探討如何提高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教學的效率。
二、間接言語行為理論簡介
(1)間接言語行為理論的產(chǎn)生
英國哲學家約翰·奧斯汀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言語行為理論。根據(jù)言語行為理論,我們說話的同時是在實施某種行為奧斯汀認為,說任何一句話時,人們同時要完成三種行為:言內行為、言外行為、言后行為。也有學者把它們稱作以言指事(thelocutionaryact)、以言行事(theillocutionary act)、以言成事(theperlocutionaryact)。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創(chuàng)立后立即引出了大量哲學論述。其中美國哲學家塞爾(J.R.Searle)的影響最大,他將言語系統(tǒng)化,闡述了言語行為的原則和分類標準,提出了間接言語行為(indirectspeechact)這一特殊的言語行為類型。
(2)言語行為理論的主要內容
一個人直接通過話語形式的字面意義來實現(xiàn)其交際意圖,這是直接的言語行為:當我們通過話語形式取得了話語本身之外的效果時,這就稱作間接言語行為。
間接言語行為在言語交際中是非常普遍的,陳述句不是陳述,祈使句不是祈使,疑問旬不是疑問的情況比比皆是。也就是說,話語意義與語句本身意義不完全一致。如:“Canyougivemethemap?”字面意思是詢問聽話人是否有此能力,但其言外之意則往往是請求。該請求是以詢問形式發(fā)出的,但還要表達請求這一言語行為。至于如何理解像“It s hot here.這類非規(guī)約性的間接言語行為句,情況就比較復雜了。發(fā)話者可能真的是陳述這一事實,也可能是請求對方打開窗或門,或打開風扇或空調遇到這種情況時,聽話者需依賴語境、雙方共知或語用推理等等才能奏效。間接言語行為的表現(xiàn)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影響間接言語行為理解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有時取決于語境,有時取決于聽話人的身份、背景等,有的還取決于聽話人的分析、推理能力。因此,間接言語行為句的理解已不單純是語義范疇,而且是語用范疇。
三、間接言語行為對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教學的指導
間接言語行為理論是語用學的重要理論之一,其實質就是語言交際雙方如何在特定的語境中理解和使用話語,對它的分析、認識與理解無疑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尤其是對培養(yǎng)學生的社交語用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過對間接言語行為理論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該理論揭示了與英語口語教學有關的幾個基本方面的內容:第一,語言的形式與功能功能并非總是相等的:第二,語法準確的語句并非都是得體的:第三,要理解發(fā)話人的真實意圖,僅有語言知識是不夠的,還要有一定的交際能力。有鑒于此,筆者認為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師應該應用這三個方面的內容指導英語口語教學實踐:
第一,形式與功能 間接言語行為理論揭示了語言的形式與功能并非總是對等的,一方面,一種形式可以表達多種功能,如“It’sgoing to rain’從語法上講是“陳述句”,但在實際交際中,它即可以用來陳述某一事實,也可以用來表示請求、建議、警告、埋怨等。另一方面,語言的某種功能還可以有多種形式來實現(xiàn),如:
A.Open thewindow P1ease!
B.Can you open the window?
C.1wonder if you can open the window.
D.How about a little breeze here?
然而,在外語教學中存在一種傾向,即把語言形式和交際功能劃等號,致使學生錯誤地認為,要發(fā)命令就一律使用祈使句,要提問就一律使用疑問句,結果常常導致交際中的語用失誤,言語行為理論給我們的啟示在于:教師不但要向學生講授語言形式,而且還要向他們說明這些形式所表達的語用功能筆者建議,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講授語言形式,然后再揭示其交際功能。
第二,準確與得體 塞爾的間接言語行為理論還向我們揭示了語法正確無誤的語句在交際中并非都是得體的這一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說話人,同樣一句話,由甲說出來是有效得體的。而由乙說出來就是無效和不得體的。如在法庭審判會上,只有法官才有權最后宣告某一被告人罪行是否成立,如果是一位聽眾席上的聽眾上場做同樣的宣布,就是無效和不得體的。第二,受話人,受話人是支配言語行為的重要因素。說話人在選擇表達方式與手段以實現(xiàn)交際意圖時,必須考慮受話人的身份、地位與說話人的關系等。第三,語境與文化因素,盡管言語行為及間接言語行為具有共性,但實現(xiàn)的手段卻因文化而異。也就是說某些言語行為在一種文化中運用是得體的,但如果翻譯成另一種語言來實施同一行為就不得體了,以“上哪兒去了”為例,這是中國人認為得體的打招呼用語,如果用“Where are you going”跟英美人打招呼,就會顯得不得體,甚至導致交際的失敗。這里我們無意否定準確性的重要性,只是說明準確與得體是語言表達的兩個方面。二者不可偏廢,我們在向學生講授正確形式的同時,還要告訴學生如何得體地運用這些形式。
第三,語言知識與交際能力 要正確理解言語行為,交際雙方必須具備一定的語言知識及交際能力,這是因為扎實的語言知識是交際成功的基礎,沒有足夠的語言形式的輸入,就談不上語言功能的輸出。有位專家將語言知識與交際能力的關系,形象地比喻為皮與毛的關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足以說明語言知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學習語言,雖然語言知識的積累必不可少,但它絕對不是學習語言的目的,而是一種手段,其目的是交際。我們的任務是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把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結語
總的來說,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基礎普遍不令人滿意,這是一個客觀事實。我們英語教師必須要正視這一現(xiàn)狀,在實施口語教學時掌握好教學的內容,運用正確的策略指導和實施教學,除在教學中選擇難易程度適宜,實用性強的教材對學生進行專門的英語口語訓練外,相信在教學中注重用間接言語行為等語用學方面的理論去指導英語口語教學實踐,一定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對語言的表達和理解會更透徹、更準確,外語水平就能得到提高。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yè)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yè)論文
【間接言語行為理論與高職高專英語口語】相關文章:
初探間接言語行為理論02-20
間接言語行為理論與大學英語教學11-15
探析間接言語行為理論與英語教學11-15
間接言語行為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運用11-15
運用言語行為理論改進英語口語教學11-15
簡析言語行為理論對英語口語教學的啟示11-15
高職高專學校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11-27
英語專業(yè)論文:對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教學的思考11-27
論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口語課堂中的教學方法11-2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