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Austin言語行為理論與動態(tài)語
論文關健詞:言內行為 言外行為 言后行為 語境 推理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yè)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yè)論文
論文摘要:語言的使用與理解離不開語境。筆者認為語境是動態(tài)的,是由聽話人大腦中的一系列假設構成的,聽話人依據(jù)動態(tài)語境因素對所聽到的話語進行推理,尋求話語字面意義所傳達的言語行為,最終保證交際的成功。文章試圖探討Austin言語行為理論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指導意義。
一、Austin官語行為理論
言語行為理論是語用學的核心理論之一,它所關注的問題是語言是怎樣被用之以“行”,而不是用之以“指”的。言語行為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英國哲學家J·Austin。在此之前哲學界歷來所持的一種假設是陳述之言(statement)的作用或是描述事物的狀態(tài),或是陳述某一事實,而陳述之言所作的描述或陳述要么是事實要么是謬論。哲學家們歷來所關心的也只限于陳述之言的可驗證性(verifiability)以及如何規(guī)定一個真實的陳述之言所必須滿足的條件。
Austin對哲學界語言研究中的這種傳統(tǒng)的觀點提出了懷疑。他認為“許多陳敘之言只不過是偽陳偽敘(Pseudo-statement ),人們所說的許多話語貌似陳敘、但它們根本不以坦直地記敘或傳遞有關事實的信息為目的,或是僅是部分地以此為目的”。Austin區(qū)分了兩大類話語:言有所述( constative)和言有所為(performative)。言有所述的話語或為真,或為假,是有可驗證性(verifiability)的。言有所為的話語是不能驗證的,這些話語“大概不可能為真或為假。此外,如果一個人作了這樣一個表述,我們應該說他做了些什么,而不僅僅是說了些什么。" Austin舉了四個著名的例子來說明這類話語。
1) I do.(用于結婚儀式)
2 ) I apologize to you,(用于過救)
3 ) I name this ship Elizabeth,(用于拓的命名儀式)
4 ) I bet you six pence it will rain tomorrow,(用于打賭)
在特定的情況下“當我說出我的所做時,我實際上就完成了那個行為。" Austin還描述了言有所為的“恰當條件(happiness conditions)”。
首先,說話者必須是具備實施某一行為的條件的人。例如,在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國家里,只有單身男子才能在牧師面前說," I do”從而與一單身女子結婚。而且,還必須存在實施某一行為的合適對象。例如,必須有新娘才能結婚。
其次,說話人對自己要實施的行為必須抱有誠意。如果一個人口中說”I apologize to you, ",但卻毫無道歉的誠意,那么,這樣的道歉便不是真誠的道歉,說話人不過是濫用了言有所為的句式而已。
第三個條件是說話人對自己所說的話不能反悔。例如,在作了真誠的許諾后便不能反悔。
最初的“言有所為”理論不很完善,Austin又作了繼續(xù)深人的研究。他指出,一個人在說話時,同時實施了三種行為:言內行為(locutionary act )、言外行為(illocutionary act )和言后行為(perlocutiorary act )。言內行為指的是“說話”這一行為本身,即能發(fā)出音節(jié),說出單詞,短語和句子,等等,這一行為本身并不能構成語言交際。但在實施這一“說話”行為的同時,我們通常實施了一個言外行為,有時還同時實施了一個言后行為。言外行為是通過“說話”這一動作所實施的一種行為,如結婚、道歉、命名、打賭,等等。言后行為是指說話帶來的后果。言后行為不一定會發(fā)生,這時就會導致交際的失敗。
Austin在提出言語行為理論幾年后便去世了,他沒有來得及對這一理論進行充實和修訂。但是,言語行為理論一經提出,便在語言學界引起巨大反響,各家學者對這一理論進行了廣泛深人的探討,大大發(fā)展了這一理論。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就是美國語言家J·Searleo
二、Searle對官語行為理論的發(fā)展
Searle認為,使用語言就像人類許多別的社會活動一樣,是一種受規(guī)則制約的有意圖的行為。 ... sing a lan-guage is engaging in“rule一governed form of behavior. " Searle還認為,語言交際的最小單位是言語行為,而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單詞或句子等語言單位。語言交際過程是由一個接一個的言語行為構成的,而且每一個言語行為都體現(xiàn)了說話人的意圖。
Austin提出了言外行為這一觀點,但他并沒有把一句話所實施的言外行為和這句話的內容聯(lián)系起來。Searle在研究過程中注意到了一句話的命題內容和它的言外行為之間的關系。一句話的命題內容包括所談及的人或物和對這個人或物所作的描述。Searle用下面一組句子來說明命題內容和言外行為的關系:
5 ) Sam smokes habitually.
Does Sam smoke habitually?
Sam, smoke habitually!
Would that Sam smoked habitually.(1969 )
Searle認為這四句話具有相同的命題內容,即它們都談及了Sam這個人,都論述了Sam smokes habitually這一件事,但這四句話實施了四種言語行為。在一般情況下,第一句話陳述一個事實,第二句話提出一個問題,第三句話傳達一項命令,第四句話表達一種愿望,雖然這種句式比較陳舊。
從Searle所舉的例子可以看出,實施不同言語行為的話語可能具有同樣的命題內容。那么,我們該如何判斷一句話究竟實施了什么言外行為呢?Searle指出一句話的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可以通過一定的語言手段來表明。在英語中,這些語言手段包括詞序、重讀、語調、標點符號、語氣,等等。Searle本人僅提出了一些可以依賴的語言手段,并沒有作進一步的探討。關于這個語言形式與功能的問題,離開了語境因素是不可能得到滿意的回答的。
Searle以“許諾”這一言語行為為例,歸納了實施言語行為所必須滿足的四類條件:(1)命題內容條件(proposi-tional content condition):說話人言及一個他自己將要去做的動作。(2)準備條件(preparatory condition ):說話人相信他所要做的事情是符合聽話人的利益的,但這件事并非是他通常所做的。(3)誠意條件(sincerity condition ):說話人意欲做這一動作。(4)根本條件(essential condition ):說話人承擔起做某一件事的義務。在明確了這些條件的基礎上,Searle還制定了相對應的規(guī)則:(1)命題內容規(guī)則:命題出現(xiàn)在一個句子或比句子更大的語段之中,這一命題言及說話人將要做的一個動作。(2)準備規(guī)則:聽話人愿意說話人做這一動作;而不是不愿意他去做這一動作,說話人相信聽話人愿意他去做這一動作;說話人和聽話人雙方都清楚,說話人通常不會做這一動作。(3)誠意規(guī)則:說話人真心實意地想做這一動作。(4)根本規(guī)則:說話人所說的話使他自己承擔了做某一動作的義務。
Searle還對言外行為進行了分類。分類的依據(jù)主要有三項:言外之的(illocutionary畫nt)、適從向(direction of fit )和所表達的心理狀態(tài)(expressed psychological state):言外之的是指一類言外行為所具有的共同目的。例如命令、請求、忠告、威脅等都具有設法使聽話人去做某事的目的,而許諾、起哲等具有使說話人承擔義務去做某事的目的。適從向是指言外之的帶來的后果,指言語和客觀世界之間的關系,或是話語去適從客觀世界,或是客觀世界去適從話語。說話人在實施言外行為時總會對話語中所包含的命題內容表示出自己的態(tài)度和心理狀態(tài),而這與言外行為的誠意條件是一致的。以上述三個方面為主要依據(jù),Searle把言外行為分成五個大類與一個副類:(1)闡述類(represents-five )。言外之的(根本條件)為說話人對某種情況的真實性作出承諾,適從向為話語客觀世界,心理狀態(tài)(誠意條件)為相信,代表性的行事動向有assert , state , sweat , guess ,等等。(2)指令類(directive ):言外之的(根本條件為說話人試圖使聽話人做某事,適從向為客觀世界,話語,心理狀態(tài)(誠意條件)為希望、愿望,代表性的行事動向有:request ,advise, order, demand,等等。(3)承諾類(commissive ):言外之的(根本條件)為說話人對一個將來的行為作出許諾,適從向為客觀世界、話語,心理狀態(tài)(誠意條件)為意欲,代表性的行事動向有promise, undertake, vow,等等。(4)表達類(expressive):言外之的(根本條件)為說話人對某種客觀狀態(tài)表達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誠意條件)為根據(jù)不同的事實而異,遺憾、感激、悲傷、慶賀,等等,代表性的行事動向有apologize, thank,regret, congratulate,等等。(5)宣告類(declaration):言外之的(根本條件)為引起命題內容與現(xiàn)實之間的關聯(lián),適從向為客觀世界話語,代表性的行事動向有~,appoint, declare,等等。(6)闡述性宣告( representative declaration ):言外之的(根本條件)為引起命題內容與現(xiàn)實之間的關聯(lián),適從向為客觀世界話語,心理狀態(tài)(誠意條件)為相信。
通過對言語行為理論進一步的研究,Searle發(fā)現(xiàn)在許多情況下說話者是通過實施一種言外行為來實施另一種言外行為的,這就是間接言語行為。例如:
6 ) Can you reach the salt?
這個語句不僅僅是一個問題,而且也是一個遞鹽的請求。.只不過“請求”這一言外行為是通過“詢問”這一言外行為間接得到實施的。
這種用法就是語言的間接用法,即間接言語行為。
三、動態(tài)語境觀
傳統(tǒng)的語境是一個靜態(tài)的概念。傳統(tǒng)語用學把語境看作是事先確定的常項,而語境的內涵幾乎是包羅萬象的。語境包括交際雙方的語言知識,交際的上下文,人的百科知識,交際的社會文化背景,交際的時間、地點、交際者、說話方式等情景要素。而Sperber和Wilson (1986 )提出的關聯(lián)理論從認知科學的角度闡釋人類的語言交際行為,把語境看作是一個心理結構體(psychological construct ),即存在于聽話者大腦中的一系列假設。在語言交際的過程中,隨著交際的發(fā)展,聽話者提取建立一系列假設,并對它們進行處理,從而形成一個逐漸變化的認知語境。在交際過程中,新信息被處理后就會成為認知語境中的舊信息,認知語境不斷擴大或充實后,供處理下一個新信息時使用。所以,語境概念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而不是靜態(tài)給定的。
四、言語行為理論對英語教學的指導愈義
如前所述,交際者說出一句話往往伴隨著相應的言語行為,在很多情況下語言的使用是間接性的,既話語往往傳遞間接言語行為。在課堂聽力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話語傳遞的直接或間接言語行為,從而識別交際者的交際意圖,提高理解能力,得到較好的學習效果,例如:
7 ) Woman:Ted, do you know how to get the sports center fromhere?
Man; Why not ask the policeman?
Question; What does Ted mean?
( A ) The woman should invite the policeman.
(B ) The sports center is near the police station
( C ) Thepoiceman probably is a sportsman.
(D) He doesn't know the way to the sports center.
問句實施了直接的詢問行為,我們期待著一個答案。但是Ted反問why not ask the間iceman?這句話字面上是詢問行為,通過實施詢問行為又實施了一個間接的建議行為,而這兩種行為都不是我們期待的回答行為,結合動態(tài)的認知語境我們推導出Ted本人也不知道sports center該怎么走。
8)Woman;This package was returned to me
Man;That} because you didn't put enough postage on it.
Question;What did the man tell the woman about the package?
( A ) She should take it to the post otTce
(B ) It is too big to send勿mail.
( C ) She should return it to the sender.
(D) It needs more stamps
第一句是一個陳述句,但是間接實施了詢問原因的行為,所以男子在第二句中用了that's because句式,回答了第一句間接提出問題。結合動態(tài)語境,包裹被退回,原因是郵資不夠,所以第二句又同時實施了間接建議行為,建議多貼些郵票。
9) Woman;Mark i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Man;Should he do that when the final exam is drawing near?
Question;what does the man think Mark should do?
(A)Go on with the games,
(B ) Draw pictures on the computer.
( C ) Review his lesson.
(D ) Have a good rest.
女子的話語實施了陳述事實的行為,男子的話語實施了直接的反問行為,同時也實施了間接的責備行為。結合動態(tài)語境,期末考試臨近時不該花費時間打電子游戲,而應該復習功課。
通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言語行為理論對課堂聽力教學,特別是這類對話選擇題型的教學,具有明確的指導意義。通過言語行為理論,結合語境因素進行推理,可以快速識別交際者的交際意圖,從而提高理解能力,幫助學生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五、結束語
言語行為理論是語用學核心理論之一,而動態(tài)語境觀更是關聯(lián)理論在認知科學高度上取得理論突破。’筆者試圖將語用學理論應用于課堂聽力教學,以改變課堂聽力教學缺乏先進理論引導及常常憑經驗進行的現(xiàn)狀。當然,筆者對理論的駕馭能力有限,把理論應用于聽力教李也需要更多的實踐。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yè)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yè)論文
【論Austin言語行為理論與動態(tài)語】相關文章:
論言語行為理論11-15
論言語行為理論綜合評述11-15
論言語行為理論與翻譯教學11-16
論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的廣告應用11-14
論言語行為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11-15
論言語行為理論對會話語篇中“沉默”的解釋02-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