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大足石刻導游詞
圓覺洞
在圓覺洞的洞口外側伏臥著一尊雄獅。獅子造像在國外是呈自然狀態(tài)的居多,而在我們中國,它蘊涵的人的意識和精神方面的東西要多一些。它在佛教中是起著使人正心不起邪念的作用,同時也象征佛說法如獅子吼,能威震四方,讓眾生豁然開朗。圓覺洞深十二米,寬九米,高六米,是大佛灣內最大的洞窟造像。在洞壁的兩側儼然整齊地排列著文殊、普賢、普眼等十二位覺行圓滿的菩薩。他們在修菩薩行的過程中,遇到許多疑難問題,正輪流跪于佛前請示,佛各別作答。這一問一答記錄形成的《大方廣修多羅了義圓覺經》便是這窟造像的經典依據。
在道場的正前方刻著結跏而坐的三身佛:中間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左邊是報身佛(盧舍那佛);右邊是應身佛(釋迦牟尼佛)。在三身佛前長跪著一合掌菩薩,為十二圓覺菩薩的化身。這尊化身像的處理是比較別致的,如果沒有他,就不易表達主題,而流于一般的說法構圖了。而且,從任何一個座位上搬下一尊菩薩都會造成整窟造像內容和構圖上的不完美。因此,匠師們大膽立意,多打一尊像在中間,以示十二位菩薩輪流問法。同時,為了突出“問法”這一主題,匠師們還刻意把進口的甬道拉長,并且處理得外小里大,形成狹梯狀,使洞內光線暗下來,然后在洞口上方開一扇天窗,由天窗射入一束強光,把觀眾的視線引到佛前長跪的菩薩身上,正如舞臺上的聚光燈一般,巧妙地點明了“問法”這一主題,同時又烘托出窟內斑駁陸離、別有洞天的神秘氣氛。人在洞內隨著視覺的逐漸適應,周圍的菩薩便在淡薄微明的光影中浮現出來。隨著光線的折射、擴散,菩薩和山石竹林,祥云繚繞的背景之間,還會產生出豐富的明暗層次來。高明的藝術家們就這樣巧妙地調配光影,借助觀者的心理感受,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夢幻般的佛國仙境。
如果說這個洞內的采光把大家引入了一種幻化奇妙的境界,那么它的聲響效果則是為這種境界增添了一種神秘的氣氛。每當一場大雨之后,步入洞內您就會聽見“叮咚叮咚”的水聲。但卻只聞其聲,不見其形,這是古代工匠師把排水工程和藝術造型進行了巧妙結合的緣故。大家請看,在靠山的右壁上,刻著一條長臥的龍,這條龍的龍身便是窟頂的排水渠道。在龍頭下面刻著一位高擎缽盂的老僧。下雨之時,雨水從窟頂的巖隙滲透下來,通過龍身匯向龍頭,再通過龍嘴滴入老僧的缽盂內,并發(fā)出“叮咚叮咚”的聲響。老僧持缽的手臂是鏤空的,水通過他鏤空的手臂往下流,然后通過石壁上的暗道和大家腳下的`水溝排出洞外,形成一個周密完整的排水系統,真可謂巧奪天工。我們現代人搞的排水工程大多比較簡單呆板,而古代的藝術家卻能巧妙的把簡單呆板的工程與所有的裝飾布景融為一體,讓它隱藏于山石云彩,神龍吐水的圖案之中,這是科學和藝術的高度融合,它充分顯示了古代匠師們深厚的藝術涵養(yǎng)和卓越的創(chuàng)造才能。另外,這個“叮咚叮咚”的滴水聲在洞內所產生的那種奇妙的音響效果,加上迷蒙的光線和溫差因素,會讓人很自然地產生一種身心清涼,萬念俱息的感覺。那份外的寧靜和深幽能讓你真切地體會到“鳥鳴山更幽”的意境。古代的藝術家們很擅于創(chuàng)造典型環(huán)境,他們刻意在此營造出一種氛圍,讓每一位前來朝拜的信徒都有置身佛國仙境的感受。
整個窟內的造像,可稱為寶頂石刻藝術之精華。菩薩們頭戴的花冠精巧玲瓏,大都為鏤空雕刻,她們身掛的瓔珞細珠,歷經八百多年仍然粒?蓴;她們身上的袈裟舒展柔和,如行云流水一般搭在座臺上,極富絲綢的質感,看久了之后,就象微風徐來,亦會“滿壁風動”一樣。下面的石香案,也被處理得極富木質感,達到了亂真的地步。這里的造像從形象到神韻,到意境都被表達得細膩而準確。十二位菩薩個個端莊典雅,風姿飄逸。她們柔和的目光,微微后收的嘴角以及彌漫于臉部,那洞察一切的淺淺微笑,無不透露出她們內心的恬靜優(yōu)雅,顯示出她們超凡絕塵的氣質。她們臉部的肌肉豐滿細膩,具有童顏肌膚的質感,就好似在細潤的肌膚下有血液在緩緩流動一般。她們的輕沙薄裙、瓔珞飄帶都隨著身體的起伏轉折而微妙地變化,她們整個形體結構所表現出的那種優(yōu)美的韻律感令人陶醉,可以說,古代的藝術家們賦予了這些冷冰冰的石頭藝術的生命力!
另外,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個洞內的所有造像都與大地渾然一體。圓覺洞并非是一個天然洞窟,它是匠師們在堅硬的巖壁上一錘一錘鑿出的洞。八百年前,匠師們的工具非常粗陋,當時又沒有爆破技術的廣泛運用,這樣人工一錘一錘鑿出這個精美的洞窟,必須要求工匠師除了具有高度的智慧、嚴謹的態(tài)度和嫻熟的技巧之外,還必須付出艱巨的勞動才行。我想,是一種信仰的力量讓工匠師們創(chuàng)造了奇跡。
圓覺洞是古代藝術家們超人的智慧和巧奪天工技藝的結晶,它不愧為是“寶頂山石刻藝術之冠”。
正覺像
這尊造像手結外縛印,頭上有“平頂金剛印”,據考證,是趙智鳳的老師柳本尊的成佛像。在佛頭頂的兩道毫光之間,刻有柳本尊的居士像。
在正覺像之右,有一通碑,名為《重修寶頂山壽圣寺碑記》。碑上追敘了大佛灣石刻的來歷,簡介了趙智鳳的生平事跡。
碑上載:“傳自宋高宗紹興二十九年七月十有四日,有曰趙智鳳者,始生于米糧里沙溪。年甫五歲,靡尚華飾,以所居近舊有古佛巖,遂落發(fā)剪爪,入其中為僧。年十六,西往彌牟,云游三晝。既還,命工首建圣壽本尊殿,因名其山曰“寶頂”。發(fā)弘誓愿,普施法水,御災捍患,德洽遠近,莫不皈依。凡山之前巖后洞,琢諸佛像,建無量功德……。初,是院之建,肇于智鳳,莫不畢具……!
這是迄今為止所發(fā)現的直接反映趙智鳳生平事跡唯一的文字資料。此碑為明洪熙元年,大足儒學教諭劉畋人所書。它是研究大佛灣石刻造像來歷的一塊極為重要的史料碑。
結束語
佛教造像作為佛教文化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份,在我國這塊以佛教信仰為宗教信仰主流的土地上分布很廣,幾乎各地都有。但究其造像目的,則多是秉承統治者的旨意,為發(fā)愿祈福,以供瞻仰而造,所以造佛和菩薩像的居多,造經變相的很少。而趙智鳳苦心營建大佛灣的目的是為了要“闡釋教義、弘揚佛法、教化眾生”。所以,在造像的選材、布局上,他有意識地將佛教教義系統地貫穿起來,使之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來進行宣傳。
第一龕刻“護法神”以示道場森嚴;接著開宗明義,以“六道輪回圖”闡述佛教核心教義;以“廣大寶樓閣圖”為眾生指明解脫之道;以“華嚴三圣”展示修行之果;用“千手觀音”表示智慧普照、法力無邊;以釋迦的一生來展現“究竟涅槃”的最高境界;用“孔雀明王 ”來表示諸毒不浸。這幾組造像是對眾生實行佛教信仰的教育。然后,以“毗盧道場”中的毗盧佛說法為綱,次第演繹“父母恩重經變像”,“大方便佛報恩經變像”,表現父母育子和佛行孝之德;中間穿插“雷音圖”借大自然的威力來強化孝道;然后再誘人以天堂之樂,駭人以地獄之苦;天堂與地獄之間以“六耗圖”為界,以示天堂、地獄僅一念之差,教眾生縛心猿鎖六耗,早升極樂免墜地獄。這幾組造像是對眾生實行倫理道德規(guī)范的教育。然后再以“牧牛圖”表示領會佛法,調伏心意;以“圓覺道場”表示修得菩薩之果;以“正覺像”表示修行圓滿正等正覺。這幾組造像是告訴眾生修持實踐的過程。所以,有人說大佛灣如一部氣勢連貫、圖文并茂的佛教基礎理論教科書。觀者只要一龕一窟細細讀過,對佛教的基本教義就可了解不少了。
趙智鳳耗費了畢生精力,把他超度苦難、救治時弊的大愿傾盡在了這山谷的浮屠世界之中。而要完成這些巨幅大作,需要的不僅是藝術家們博大的胸襟,非凡的天份與深厚的功力,其嚴密的構圖還需要藝術家們具有科學家的精細,需要藝術思維與科學思維的融合。這里的造像從形式的設計到施工,從內容的篩選到組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浸潤著科學思想與審美情趣的結合,凝聚著古代藝術家們的心血和智慧,從而使大佛灣成為濃縮宋代歷史和民族文化的藝術宮殿,也使大足石刻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范。
總的來說,大足石刻開鑿于我國石窟藝術發(fā)展的晚期,掀起了我國石窟藝術史上最后一次高潮,被譽為“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優(yōu)秀代表作”。大足不僅有規(guī)模宏大、意象萬千的寶頂山石窟,也有美神薈萃、形若畫廊的北山石窟,仙風道骨、神系完備的南山道教石窟,釋蹤仙跡、佛道合一的石門山石窟,還有稀世罕見,可謂鳳毛麟角的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石篆山石窟。它集儒、釋、道三教為一體,納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為一爐,博采兼收,推陳出新,開拓了中國石窟藝術的新天地。凡是目睹其風采的人無不為之贊嘆折服。一位外國領導人曾這樣說:“這個地方刻有豐富的中國歷史,這個地方讓人思考生命的意義!贝笞闶滩还茉诰窀惺堋⒁庾R聯想,或者在實體接觸和形象觀賞等各個方面,都能讓您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教育和真的啟迪。透過它的光華,我們能看到蘊藏其中極為豐富的智慧和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精神!
在寶頂山大佛灣內多處刻有趙智鳳的誓言:假使熱鐵輪于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梢娖淦D苦卓越之志。他用一種入世的精神,創(chuàng)造了他偉大的佛教事業(yè),如果今天我們能遵照這種矢志不渝、勇往精進的精神來創(chuàng)造我們明天的事業(yè),那么,我們的民族一定會不斷走向強盛,我們的祖國一定能蒸蒸日上,繁榮富強!
【優(yōu)秀大足石刻導游詞】相關文章:
大足石刻導游詞10-16
重慶大足石刻導游詞10-16
大足石刻導游詞(精選)10-16
大足石刻導游詞400字10-16
大足石刻各景點導游詞10-16
大足石刻導游詞(集錦15篇)01-14
大足石刻導游詞通用15篇12-25
重慶大足石刻導游詞(15篇)12-24
大足石刻導游詞集錦15篇12-23
關于大足石刻導游詞(6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