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學反思集錦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數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
從多年的教學經驗中總結出,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及時反思,對數學教學成績的提高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學生把整個數學課的學習過程,得到的經驗,反思的點點滴滴形成一種習慣,是鞏固學習效果,提高學習能力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數學習題的練習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必然途徑,經過練習積累點滴的反思,又有反作用于學生本身,激發(fā)他們的思維領域,形成一種指導的思想。經過長期的訓練,學生的思維會變得廣闊,解題的思路寬廣,驗證性強,準確率高,并能提高判斷能力。學生可以借助反思所積累的平臺,平穩(wěn)的提高數學成績,提高自身的水平。實踐證明經常反思會在學生的思維領域形成一個結構清晰的框架,在解題的過程中,不會產生肓目性,久之會提高學生的思維敏捷性,并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自己的知識基礎,從而使解題邏輯性強,獨立解題的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
學生作業(yè)后認真反思,反饋回來的信息會給教師提供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的重要素材。這樣在今后的相關章節(jié)教學中,會注重這些因素的影響,不但可以減少學生的負擔,而且能夠順理成章的理清學生頭腦中的困惑。
邏輯性的思維不是教師能夠傳授的,是需要學生經過自身的努力在學習過程中積累形成,一部分學生作業(yè)困難,不求深解,更不用說積極反思了,這樣長期會形成無法釋放的重負,數學成績低,邏輯思維空洞,所以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是一件積極有效可行的教學措施。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2
首先是復習正比例函數的有關知識,目的是讓學生回顧函數知識,為接下去學習反比例函數作好鋪墊,其次給出了三個實際情景要求列出函數關系式,通過歸納總結這些函數都是反比例函數,以及反比例函數的幾種形式,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又通過列表格的方法對反比例函數和正比例函數進行類比,鞏固反比例函數知識。
通過做一做的三個練習進一步鞏固新知,但到這里用時接近25分鐘,時間分配上沒有很好把握為接下去沒有完成教學任務埋下伏筆。
接下去是要進行例1的教學,先進行的是杠桿定理的背景知識的介紹,在學生練習紙上讓學生自己來獨立完成三個問題,然后有學生回答,當進行到第二時,時間已經不夠了,很倉促進行了小節(jié)。
這節(jié)課在設計過程中多多少少忽略了學生的想法,在備課過程中,沒有備好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設計課堂,這方面做的很不夠,有些問題的處理方式不是恰到好處,思考問題的時間不是很充分;還有的學生課堂表現不活躍,這也說明老師沒有調動起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課堂中指教者的示范作用體現的不是很好,,肢體語言也不夠豐富,鼓勵的話顯得很單一,而且投影片上在新課導入的時候還出現了差錯,總之,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注意以上存在的問題。
綜觀整堂課,嚴謹親切有余,但活潑激情不足,顯得平鋪直敘的感覺,缺少高潮和亮點;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嚴格要求自己,方方面面進行改善!
經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讓自己收獲不少,反思更多。
教學之路是每天每節(jié)課點點滴滴的積累,這條路的成功秘訣只有一個:踏實!對于我,任重而道遠,我將默默前行,提高自己,讓我教的每一個孩子更加優(yōu)秀。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3
最近聽了李樹果,朱太德三位老師的課,觸動很大,感受到我校的課堂改革每天都在進步。每天都在不斷地完善。
李先麗老師根據本身學科特點投放了六個六個問題,并且每個問題都與社會生活相聯(lián)系。讓每個學生都有話去說。能讓每位同學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來?梢娊處焸湔n充分。學生展示到位。如果讓學生有一定的時間進行鞏固練習,相信課堂教學效果會更好。
李樹國老師的課目標教學意識強,讓學生明白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給學生自主的時間進行探究教師投放的問題組。之后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這樣合作的效果有效。小組展示有主持,有解答,有總結。建議:問題盡量讓學生進行解決。
朱太德老師的課上對學生預習的檢查很值得我們思考,值得我們每一個人進行學習,沒有充分的預習就沒有學生喜悅的展示。然后讓學生根據老師投放的六個問題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這樣的小組合作才有實效。小組展示采用了競爭的機制,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組展示到位,小組每位成員各有分工。每位成員都有事做,值得我們學習。建議:問題組是不是讓書寫好的同學板書,對學生進行示范作用。課上有一定量的鞏固練習及時對學生進行鞏固。課堂教學效果會更佳。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4
一星期的工作結束了,伴隨著本周工作的結束,我的感受頗多,現列舉幾點:
1、在教學工作中,真正做到了鉆研教材,弄清每課中的重難點,結合教學中的重難點來設計練習題,從而真正做到有講有練。在金老師夜班工作時,設計一些中等難度的練習題讓孩子來做,第二天批閱后講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2、在夜班工作中,對每一件小事都當作大事來辦,就像校長常說的:“學校無小事,處處是教育!钡拇_,當老師把這件事重視起來了,孩子也對每一件事都上心了,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3、在班級管理上,仍然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我們班學生普遍比較淘氣,話比較多,今后要繼續(xù)在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方面繼續(xù)加強,盡量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養(yǎng)成一個較良好的習慣。
4、我自身的習慣養(yǎng)成上,最重要的是不能懶,眼到,手到,同時也要心到,這樣每件事才能做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勤快的人,不懶惰,不虛度光陰,每一天都要過得有意義!
以上就是我對自己近日工作的簡單總結和反思,如若有比較淺薄之處,還望領導多多批評指正!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5
《反比例函數》第一節(jié)課講完后的反思,本節(jié)課學生表現積極踴躍有活力,效率比較高。
但是做為新老師也有不足之處,主要是概念講解過于簡單忽略了形成過程,例題設置過于機械化梯度和深度不夠。
在今后的教學上要注意不能靠以往的經驗來講課,一定要精心設置,進一步探索和挖掘教材和考點,使得每一節(jié)課有價值而非浮于表面。
《反比例函數圖像性質》一課的教學反思
反比例函數圖像的性質是反比例函數的教學重點,把握好本節(jié)課的內容對于學生解決許多問題有很好的幫助,在學生已有的正比例函數性質的基礎上,學生學習性質比較輕松,但運用該性質解決問題存在難度。
學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運用。
為此應加強反比例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對比:應該有意識地加強反比例函數與正比例函數之間的對比,對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兩種函數的關系式有何不同?兩種函數的圖像所在位置是否相同?兩種函數的增減性是否有區(qū)別?
(2)兩種函數的取值范圍有什么不同,常數的符號的改變對兩種函數圖像的變化趨勢有什么影響?
(3)利用待定系數法求函數的解析式對于兩個函數知道幾點就可以求的。
從這些方面去比較理解反比例函數與一次函數,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串聯(lián)起來,提高學生
綜合能力。
運用多媒比較兩函數圖像,使學生更直觀、更清楚地看清兩函數的區(qū)別。
從而使學生加深對兩函數性質的理解。
通過本案例的教學,使我深刻地體會到了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靈活性、直觀性。
特別是反比例函數中k值對函數圖像的位置教學和無交點坐標的教學起到一定的作用。
雖然制作起來比較麻煩,但能使課堂教學達到預想不到的效果,使課堂教學效率也明顯提高。
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深入研究的習慣。
當然在教學中,由于小部分同學的數學基礎薄弱,導致學習比較吃力,通過這種直觀演示能較好的掌握知識,課后還應加強對性質運用的訓練。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6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是我們數學課堂教學的靈魂。教者在教學人教版七年級數學第九章《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過程中,以學生思維發(fā)展為主線展開教學,教學效果良好,F把本節(jié)教學反思如下。
教材問題:現有兩根木條 a和b,a長10cm,b長3cm,如果再找一根木條c,用這三根木條釘成一個三角形木板,那么對木條c的長度有什么要求?同時教材還有一個探究:用三根長度分別為14cm,9cm,6cm的木條分別試試,其中哪根木條跟a和b一起釘成三角形木框?
教者教學時,讓學生用紙條代替木條進行探究,很快發(fā)現14cm的木條太長,6cm的木條太短,9cm的木條可以與木條a和b釘成三角形木框。通過探究,感知木條c要有一個范圍,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 接下來回憶三角形的三邊的數量關系。內容實際有兩部分,一是"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在本學期第七章《三角形》中作為重要結論學習,學生有較多的經驗;二是"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是本章根據不等式的性質推導得到的。
然后學生探索解題。設木條c長為xcm,根據三角形的三邊的關系列出不等式。課本給出兩個不等式x<10+3,x>10-3。最后,類比方程組的概念,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概念。
現在讓我們重點分析學生的探索解題過程。備課時教者的問題有:學生能否列出和課本相同的不等式?如果得不到我們如何引導?如果得到的是其他的不等式我們如何處理?列出了不等式,是否也能說出列不等式的理由?
通過教學時的觀察,學生做法大概有以下幾種:
1.有一部分學生列出的不等式10+3>x和10-3<x。分析學生的思維過程,列出這樣的不等式的同學,自然是直接運用了數量關系"三角形中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中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這些同學受到復習內容的影響較大。
2.列出不等式x<10+3和x>10-3的同學思維要多一步,根據不等式的對稱性由不等式10+3>x和10-3<x轉化而來;蚴前"三角形中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中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轉化為"三角形的一邊應小于另外兩邊之和,且大于另外兩邊之差。"更簡單一些說,三角形的第三邊不能太長,最長也要小于已知兩邊的和,不能太短,最短也要大于已知兩邊之差。這些同學思維較靈活。
3.有一部分同學列出了x+3>10,10+3>x,x+10>3中的兩個或三個。分析學生的思維過程,他們列不等式的依據是"三角形中任意
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如果給與指導,他們就會加以篩選,只列出前兩個。根據經驗,在三條線段中只要看較短的兩條線段的和是否大于最長邊,就可以判斷這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
4.利用"三角形中任意兩邊的差小于第三邊"也可以列出一些不等式。它們是10-3<x,3-10<x,x-10<3,10-x<3,x-3<10,3-x<10。學生很少有這樣做的,如何篩選也比較困難。
可以看出,由于學生的知識結構的差異思維品質的不同,其解題的方法也不相同。面對學生各種解法,筆者讓同學們先小組討論,充分暴露思維過程,然后全班討論,對各種解法及思維過程給與評價。 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很好,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下面就如何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暴露思維過程,發(fā)展學生思維。
暴露思維過程是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教學活動中,師生雙方都必須充分暴露思維過程。教師要經常把自己置于困境中,然后再現從中走出來的過程,讓學生看到教師的思維過程。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在嘗試、探索的過程中,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通過多維的交流,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要在暴露學生思維的過程中,評價學生的思路,改善學生的思維品質,著重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和靈活,使他們在分析中學會思考,需要把面對的
問題通過轉化、分析、綜合、假設、對比等中求得簡捷,在運用中變得靈活,在疏漏后學得縝密。
二、抓住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思維。
系統(tǒng)性、邏輯性是數學的主要特征之一。數學本身的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是很緊密的,各部分知識都不是孤 立的,而是一個結構嚴密的整體。數學教學主要是思維活動的教學,只有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引導學生按照思維過程的規(guī)律進行思維活動 ,才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此,教學應從較好的知識結構出 發(fā),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上,依據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和遷移條件,引導學生抓住舊知識 與新知識的連接點,抓住知識的生長點,抓住邏輯推理的新起點。這樣就自然地把新的知識與已有的知識科學 地聯(lián)系起來。新的知識一經建立,便會納入到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去,建成新的知識系統(tǒng)。
三、激發(fā)求知欲望,發(fā)展學生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生動活潑的教學語言,可感具體的教學內容,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在喚起學生數學思維情趣的基礎上,適時適度地調控,讓學生在"心求通而未通"、"口欲書而不能"的"憤徘"狀態(tài)之中,這種"道弗牽、強弗抑、開弗達"的思維激發(fā),有助于學生的數學思維欲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探究數學知識,數學問題的興趣。這樣,
學生的思維活動也就啟動、開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素質得到發(fā)展,得到提高。
贊可夫有可名言:"教會學生思考,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那么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fā)展就是我們一直永恒不變的追求。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7
“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比A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的這句話,深刻地說明了反思與教師成長的關系,也說明了反思的重要性。何謂“教學反思”?概而言之,教學反思,即教師自覺地以自己的教育實踐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動、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分析和總結。
這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fā)展的途徑,是教師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魏書生有一句話“埋怨環(huán)境天昏地暗,改造自我天高地寬”。改造自我的最好方法就是積極參與課程改革,努力提高適應新課程的能力,而要做到這一點最好要經常性進行教學反思。
一、教學反思的內容。
教師只有在明確反思內容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反思的作用。下面,我從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與課后反思三個方面闡述教學反思的內容。
1、課前反思。
俗話說“功在課前,效在課上”,這里所謂的“功在課前”就是指課前反思。我認為課前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再次明確目標、確定教學的起點。它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針對即將進行的教學設計編寫,或者編寫中的教學設計,反思以往的同類教學設計及其經驗教訓;二是反思學生已經知道的內容,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不僅對自己的這個教學設計方案再次查缺補漏,重新審視這個新教學設計的利弊得失,預測可能的效果與可能出現的問題,而且要關注學生的需求,使得教學設計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
第二,“備”學生。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吹剑芏嘟處熁ê艽罅庠谡n前精心備課,可真正在課堂上卻并沒有收到意料之中的效果。其重要原因,就是沒能很好地“備”學生!傲晳T性”的做法讓很多教師長久地忽略了課前充分了解學生的重要性。我們可以了解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情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了解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基礎,了解學生喜歡的聽課方式以及感興趣的學習內容,等等。課前針對“學情”的分析,要從最基本的入手。例如,教學數學中有關利息和利息稅的問題時,可以設計幾個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提前到生產生活中去調查。通過實踐,學生有了知識儲備,知道了利息和利息稅的概念,教師在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
第三,把"教教材"變?yōu)?用教材教"。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只能作為教課的依據,要教得好,使學生受益,還得靠老師的善于運用。”這句話告訴我們,教材僅僅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資源,教師對教材的使用應從實際出發(fā),科學地處理教材,靈活地駕馭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教材。新課程實施國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相結合的教學,以增強教材對學生的適應性。教師應成為教材的主人,把"教教材"變?yōu)?用教材教",教材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課程資源,教材內容并不等于就是教學內容。教學前進行反思,才能使教學成為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意義的實踐活動。我們可以這樣反思:
。1)這一課的價值到底在哪里?
。2)為什么要教這些知識?僅僅是教知識嗎?其背后更深遠的意義是什么?
。3)這一課到底能給孩子的發(fā)展帶來怎樣的服務?
。4)這節(jié)課要達成哪些教學目標?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嗎?
。5)怎樣達成教學目標?
2、課中反思。
課中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教學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古人云“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盡管課前對教學作了精心的設計,仍會存在有些課前沒有考慮到的因素,課堂教學中仍會有突發(fā)事件產生。課堂情境的嚴峻性要求每一位教師必須具有課堂反思的意識和能力,掌握一定的應變技巧,因人而異,因事制定,靈活應變,調動身心潛能,以便超常發(fā)揮。
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課中反思:
第一,反思課堂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的有效性。要堅持“以活動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育理念,使活動具有教育意義并適合學生;活動內容要適合學生的興趣需要,真正反映生活經驗和學科特點,要與學生的已有知識相聯(lián)系;活動的品質要高,要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從而支持高質量、高水平的動腦思考。例如,我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讓學生動手用“折紙法”剪楓葉,學生不但從操作中思考、感悟,體驗樂趣,又加深了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
第二,反思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很多教師慢慢由課堂的主宰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與引領者,但“師道尊嚴”的架子一直沒放下,“習慣”讓孩子敬而畏之。我們應在課堂上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fā)現“火花”;傾聽學生的心聲,尊重學生的表現,既進行認知的交流,又進行情感的交流,既通過語言交流,也通過表情、動作來交流。例如,我在教學《等可能情形下的概率計算》時,讓學生分組做“拋硬幣”實驗,我觀察學生實驗的過程,并參與到他們的實驗中。在與學生交流中我了解到學生在實驗時的所思所想,對個別存在的問題給予個別解決。這樣,縮短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學生把教師當成了學習的伙伴,愿意與其交流。
第三,將課堂教學反思與課堂應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課堂教學不單是知識的傳授、智能的培養(yǎng),還存在著教師與學生的情感溝通,存在著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因而在課堂教學中難免會存在各種“意外”的發(fā)生,往往一堂苦心設計的課,因此而可能攪得一塌糊涂,一堂枯燥無味的課也可能因偶發(fā)事件帶來意外效果。所以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如講授中的疏漏,板書的錯誤,學生的違紀或偶發(fā)事件,外界的突然干擾等,都會直接影響到一節(jié)課教學計劃的順利完成和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如何靈活妥當地處理偶發(fā)事件,不僅關系著一堂課教學的成功,而且是衡量一位教師教學機智的標志,它可以反映出老師應變藝術的水準。記得有一次我在講解例題時,由于板書有誤導致最終答案不符。我意識到出了差錯,于是,我不慌不忙地問了一句:“同學們,這個答案合理嗎?”學生回答“不合理”,我又追問:“錯在哪里呢?我們來分析一下。”我在黑板的另一側寫下“正解”倆字,同學們還以為我是在進行錯解分析。這樣,我就避免了因我的失誤而陷入窘境。
3、課后反思。
“教然后而知不足”,教學后的反思會發(fā)現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從而促使自己不斷學習,進一步地激發(fā)自己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同時不斷的反思也是認識的深化和升華。我們可以對以下內容進行重點反思:
第一,反思教學效果。
教學后要反思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難點是否把握準確。在具體落實中,是否對重點知識沒有重點解決或誤將“難點”知識當成了“重點”;是否能隨時獲取學生反饋的信息,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思路;本節(jié)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研究問題的方法、學生間的合作能力、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是否得到提升;等等;這些都是教師要反思的重點。
第二,反思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教師在教學設計時,盡管做了精心的準備,可是到了課堂上,很難做到一節(jié)課都是按照原來的思路進行,學生在課堂上會生成很多東西。每節(jié)課后,我們可以這樣反思:這節(jié)課學生表現出色的在何處?我最感到得意的是什么?哪些環(huán)節(jié)處理得不夠理想,為什么?新課程理念在哪些地方落實了?哪些地方沒有兌現?哪些教法對學生不適應?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怎樣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第三,反思教學的成功和不足之處。我們應該記錄師生互動、學生爭論、智慧碰撞、情感交融等高潮和亮點;記錄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運用感觸;記錄課堂預設和臨時應變的教學措施;記錄改進教材和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等。另外,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tǒng)的回顧、梳理,并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回顧探究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略,對今后的再教學也能積累深層次經驗。例如,我們可以反思以下問題: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學習活動的組織是否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有沒有流于形式,有沒有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發(fā)展,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否濃厚等。
二、教學反思的幾種研究方式。
1、教學隨筆。
教學隨筆就是用隨筆的形式記錄下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所思、所感、所悟、所做、所見、所聞,以及教學中的得與失,達到總結教學成敗、分析原因、研究改進措施、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寫教育教學隨筆時要注意的問題:
。1)要有一雙慧眼。
隨筆要想寫好,必須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或是切入事件的角度不同于以往,或是自己的觀點不同于常俗。這一切首先需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有一個善于思考的大腦,所以工作之中要注意觀察。每個學生都是一本待讀的書,和學生的每一次傾心交談,都可以成為我們寫作的素材。
(2)要勤于思考和善于思考。
思想從何而來?總結課堂得失,反思教學成敗,清理工作思路,多思愛思才能善思深思。文章切忌平平淡淡、重復別人,要讓別人讀你的文章時,能欣賞到你真感情的抒發(fā)中凸顯出來的獨特個性,能觸摸到你真見識的議論中激蕩著的深刻的思想脈律,這樣的文章才好看、耐看、經看!如果我們能時時留意教育教學中的每個細節(jié)與現象而不是熟視無睹,如果我們不管萬籟俱寂無論更深露重,也總不忘想想為什么會這樣,它的背后還隱藏著什么教育規(guī)律?我和別人有什么不同的看法?自己的觀點有沒有輕易被人家左右?時間一長,你就會在無意中驚異地發(fā)現,一向熟視無睹的事物中隱藏著真知,一向平淡無奇的現象卻也包含著深意!
。3)要堅持勤寫隨筆,有感而發(fā)。
要想寫好隨筆,關健還在于動筆,動筆寫了,才能有好的隨筆。隨筆長短不限,如果是你深思熟慮后的五句話也是好隨筆。比如:“今天的導入不夠理想,因為沒有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主要是選擇的素材太陳舊了,時間也用的太多了,今后我得改變。”這是五句話的教學隨筆,雖然只是五句話,但發(fā)現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到了問題的原因,并提醒自己要改變。這樣的隨筆對工作忙的教師來說,更符合實際。所以隨筆的長短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有時間則長無時間則短。文章也是由短到長的,長的隨筆往往是在短隨筆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如果有時間了,如果有了更多的感悟,就是不斷地修改隨筆和完善隨筆的好時機。就拿上面那五句話的隨筆來說吧?梢匝a充一下這樣的內容:如何導入才能引發(fā)學生的注意力?什么樣的素材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我第二堂課的導入是如何做的?這樣使問題深入化,再加上正反的兩個導入實例,不就形成了一篇好文章了嗎?
。4)要注意創(chuàng)新。
“勸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教育隨筆要從別人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的現象中挖掘出新意來,要跳出僵化、死板的格局看教育,要避免平庸無奇、拾人牙慧!拔恼伦罴呻S人后,自成一家始逼真!比绻x開了自己的思想,離開了新意,一味地模仿甚至“復制”別人的東西,那么再好的教育隨筆也是一張失血的臉,蒼白無力;再高深的文章也如一副無血無肉的骨架,味同嚼蠟!創(chuàng)新才能點燃教育的激情,創(chuàng)新才能使教育隨筆充盈著靈性!“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當然有了奇妙的想法也要及時記下,因為它是稍縱即逝的,一不小心就會飄然遠去,難覓蹤影!
。5)讓書香滋養(yǎng)底氣和靈氣。
寫作是一個人內在素養(yǎng)的外化過程,要使外化質量提高則必須有一個不斷內化的過程。因此,學習是必要的,把他人的觀點、知識、方法內化為自己的觀點、知識、方法,方能不斷地寫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隨筆!案褂性姇鴼庾匀A”,工作之余讀一點書,比如含義深邃的哲理小品、文筆犀利的雜文短論,以及教育類的書刊雜志,以及眾多教育大家的教育專著,你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你的見解和視野也才因此而更加開闊。讀書滋養(yǎng)了你的底氣和靈氣,撰寫教育隨筆時也能得心應手、水到渠成!
我們常常感嘆學者們的著作等身、學富五車,我們每每欽羨名師們的妙語連珠、智若泉涌,其實,我們所看到的往往是鮮花的嬌艷,卻常常忽略了孕育過程的漫長與艱辛。誠如法國啟蒙思想家愛爾維修說:“表示驚訝只需一分鐘,要做出驚人的事業(yè)卻要許多年”。教育亦然!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保髯尤缡钦f。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把你收獲成功的歡樂記下來吧,把你百思不解的困惑記下來吧,把你苦苦思索后的靈光一閃記下來吧,把你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記下來吧……
只要從這一件件小事做起,只要堅持不懈,我們就一定會寫出高質量的教育教學隨筆。若干年后,我們也可以成為“大師”!
2、教學敘事。
教學敘事是以敘事、講故事的形式記錄在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學生活中發(fā)生的各種真實鮮活的教學事件和發(fā)人深省的動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實踐過程中的親身經歷、內心體驗和對教育的理解感悟。“敘”就是敘述,“事”就是故事。教學敘事其實是一種敘事化的教學反思。寫教學敘事時的需要注意:
。1)“教學敘事”必須基于真實的課堂教學實踐。對真實的課堂教學實踐可以做某種技術性調整或修補,但不能虛構。
。2)每個“教學敘事”必須蘊涵一個或幾個教學事件,即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某一個有意義的“教學問題”或發(fā)生的某一種意外的“教學沖突”。
。3)由于它是對具體的教學事件的敘述,因此要有一定的情節(jié)性和可讀性。敘述要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情節(jié),突出戲劇性沖突,有人物的語言、內心活動,要揭示故事中人物的內心世界,不是記流水賬。敘述要具體、生動,講究文筆的清新優(yōu)美。不應該是對活動的籠統(tǒng)描述,也不是抽象化、概括化說明,應具體。
(4)每個“教學敘事”所敘述的教學事件必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蘊含一定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具有一定的啟迪作用。
。5) “教學敘事”的寫作方式以“敘述”為主,夾述夾議。這種“敘述”可以是上課的教師本人在反思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以第一人稱的語氣撰寫的,要體現教師在“反思”某個具體的教學事件時的教育理念以及個人教育思想。
3、教學案例。
教學案例是對包含有解決某些疑難問題,某些原理、方法、策略運用的教育教學情境故事的描述,故事中滲透課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展現在教育教學理論、方法指導下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和教師教學行為發(fā)生的變化,體現教師的教育智慧和實踐性經驗,體現了教師的創(chuàng)造力,搭起了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我認為,要想寫好教學案例,需要做好以下方面:
。1)學會積累,養(yǎng)成寫教學日記、教學隨筆的習慣。
只要我們開展教學活動,只要我們與有著豐富情感和敏感心靈的孩子打交道,我們的教學生活中肯定就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故事。特別是我們一線教師,每天身邊都發(fā)生著各種各樣的教學故事,其中就存在許多有價值的研究案例。我們應充分利用自身這一優(yōu)勢,從身邊發(fā)生的教學故事寫起,養(yǎng)成寫教學后記的習慣,把自己課堂中的“精彩”記錄下來。
。2)學會發(fā)現。
我們的教學日記、教學隨筆中所記載的教學故事,并不是都有意義,我們應當定期整理,善于從中發(fā)現有研究價值的故事,加以反思性研究。當然,我們研究的不一定全是成功的教學故事,許多失敗的教學故事可能同樣具有反思的價值,能給人以更多的啟迪。教學案例所選擇實例應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件,這也是教學案例的生命。
(3)學會寫作。
案例的寫作和記敘文有許多共同之處:有人物、有時間、有地點、有事件,這些要素構成一定的情節(jié);敘述情節(jié)要特別注意形象生動。和記敘文的寫作不同的,案例中要加入分析或反思,分析或反思是案例的重點部分,分析或反思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抓住最重要點,引申開來,深入挖掘。
。4)學會學習。
有理論素養(yǎng),才有案例的質量。寫好教學案例,教師自身的理論素質是非常重要的,沒有一定理論素養(yǎng),往往就難于發(fā)現和抓住有價值的事例;沒有一定理論素養(yǎng),對一些教學事例的歸因往往缺少理論的支撐。只有具有較高的理論素養(yǎng),才能使自己身邊發(fā)生的教學故事擦出問題的火花,對發(fā)生的教學問題能作出深刻的反思,對事例中啟示的道理進行有理有據的分析,提出可行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學會撰寫教學案例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教師平時對自己身邊發(fā)生的教育教學故事,多思、多記,及時抓住靈感。
4、教學課例。
簡而言之,教學課例就是以一節(jié)課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解剖分析,從教學規(guī)律上得出一些有教者個性色彩的結論。具體而言,就是寫給教師同行看的自己是如何上這節(jié)課的,它是以教學設計者為敘述者,把自己上這節(jié)課的.背景、設計意圖、教學過程和結果等方面平實的加以描繪和反思,讓觀者一起體驗教者的成功和和不足,達到產生借鑒和啟發(fā)的作用。教學課例撰寫的過程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1)必須是真實的有感而發(fā),即使是事后回憶也要盡量向真實的“課堂場景”靠攏,不能自己編撰細節(jié)。真實才能感人、真實才能反思深刻、真實才能讓人思考和借鑒。
。2)必須有些細節(jié)的描述,師生的對話片段盡量少用形容詞,多用白描方式,讓“對話”貼近真實少些教師的主觀色彩。
。3)要敢于面對教學設計的不同聲音,勇于解剖自己的教學問題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況且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敢于堅持自己的設計,只要是站得住腳就行。
5、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是一種實際投入教學行動的研究形式,它是教師在自然、真實的教學環(huán)境中,為解決實際問題而采用的一種研究方式;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如“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叭绾问褂懻撚行蛴钟行У卣归_”即是我們應該研究的問題。問題確定以后,我們就可以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有關的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并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最后撰寫出研究報告。這樣,通過一系列的行動研究,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必將有很大的提高。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8
在我們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們要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下面小編帶來的是初中數學教學反思模板,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引進有效的教學方法
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對提高整體教學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幫助,以初中函數的教學為例,初中三年級就開始引入了函數的相關概念;一般而言,學生會根據教科書中給出的函數方程進行簡單的計算,教師也只是把一些公式教給學生。讓學生進行一味的數據計算。在這種情況中,學生只能認識到函數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根本不知道函數到底是怎么來的,也不知道對稱軸、截距到底是什么;所以,教師要改進方法,進行有效的初中數學教學。
而數形結合則是一種很好的、能實現有效教學的方法之一;數形結合也就是教師要根據函數題畫出相應的函數圖形,以便于學生能更加清晰、明了地理解數學函數的相關概念和性質,能快速理解那些抽象難懂的問題;當然,這也就能有效地為接下來的高中函數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把抽象知識變?yōu)榱司唧w的知識;綜上所述,教師應在初中函數的教學過程中改進、并利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以不斷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二、進行激勵性教育
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希望得到教師的表揚和稱贊,因為在學生眼里,教師的嘉獎是教師對自己的肯定;在這種動力的驅使下,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激發(fā),就會將學習當做是一件幸福的事;這也就從側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是快樂學習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鼓勵別人一句強于指責別人百句”,這是一句英國的諺語。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無時無刻不得到別人的肯定與認可,誰都不希望自己總是被別人指責。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每位教師也應該多鼓勵自己的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能夠毫無顧慮地向教師提問,這樣就不會出現因為畏懼而不敢提問的情況。反之,學生學習的熱情降低,學生消極對抗教師,師生之間的距離也拉遠了;這樣的做法既不利于學生初中數學的學習,也對教師的工作產生了極大的威脅。
三、寓教于樂的教學
在平時的學習中,教師要采取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適當地加入相對應的數學游戲,讓學生勞逸結合,實現既在娛樂中學習,又在學習中娛樂的教學和學習效果。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認識到學習是一件有趣快樂的事,并不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例如,針對初中數學書中的幾何問題,教師就可以舉辦一個叫做“輔助線”的游戲。
游戲大致內容是教師將學生分組,并且給出一個幾何的圖形,讓小組思考該如何做輔助線,并且思考一下假若加入這條輔助線,會對解題有什么樣的幫助,隨后再繼續(xù)深化,討論一下加入一條輔助線后,會不會產生另一個新的問題,從而使所有學生都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這種教學模式可以采取舉手搶答的方式,搶答成功就會得到相應的分數,在游戲活動最后,累計分數,得分最高的小組會獲得獎勵。這種游戲的方式,能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加深對函數知識的理解,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也是提高初中教學有效性的方式方法之一。
四、總結
總體來說,初中數學的學習是學生邏輯思維開發(fā)的最初階段,是高中數學教育的基礎。所以,教師有必要加強初中數學教育的有效性研究。以上筆者針對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做了初步探討,希望能夠給今后初中數學的有效性教學的發(fā)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9
對學生的反思,初中數學教學反思。
從學生到老師的轉變我用了不到半年時間,也許是有點快了,所以看到那些學生仿佛就看到自己過去的影子,所以通過這些日子與學生的交流,發(fā)現自己并不能很快適應老師這個角色,自己仿佛是個大孩子,對同學板不下臉,威性不夠,現在的孩子本生就是從父母的溺愛中成長起來的,所以越是脾氣好的老師就越是不象話,這就是我這么些月來的最大感受。
年輕就得付出代價,所以對學生得反思對于年輕教師來說就更關鍵了,掌握好學生得心理,對學生管理得尺度掌握的好壞就影響著學生的成績。
而且,現在的學生對于感興趣的事物才會花更多心思,數學課本就乏味,所以如何讓學生提起興趣,這對于教學質量的好壞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教學反思《初中數學教學反思》。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
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的意義。
學習的過程是自我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是他人無法取代的,是由內向外的生長,而不是由外向內的灌輸,其基礎是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
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有一段經典的論述"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納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學習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就此進行教學。
這段話道出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
掌握了這個標準以后,我在教學中始終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fā),了解他們已知的,分析他們未知的,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的、教學方法。
四、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科學的評價每一個學生。
新課程評價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
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適合時代發(fā)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有紀律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0
新的課改實驗教材綜合性增強,實踐、操作性的內容增多,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應用新教材,如何引導學生去學成為關鍵。這就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所改進,充分考慮學生的好奇心和榮譽感,鼓勵學生多討論多參與,讓學生有機會講述自己的見解,教師有“度”的進行課堂管理。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師由過去單一的指導者變成了學習者、參與者、組織者、合作者,不僅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要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扼殺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打好學習基礎的同時,又培養(yǎng)了自身的能力,發(fā)展了自身的特長。基于這種情況,我在教學中有幾點體會:
一、賞識學生可以無限地激發(fā)學生的內動力
賞識教育就是一種以尊重學生人格為前提,通過表揚、肯定學生的某些閃光點,實現對學生有效激勵作用的“正強化”教育,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看到學生每一點點的進步,用欣賞的眼光發(fā)現學生的可貴之處,使學生看到自己人的閃光點,使學生每天都在進步和成長。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獲得尊重、肯定、信任、和關懷。老師希望學生具有哪些品質,那么,你就說他已經具備哪些品質,不斷地被賞識和被肯定,學生就會越來越優(yōu)秀。
在我的教學生活中有一次經歷讓我終生難忘:我正在全身心地投入在課堂教學時,猛然發(fā)現我的一個學生在桌上趴著睡覺,我腦門一熱當場真想“收拾”他一頓,可是我冷靜地一想,走到他身邊小聲地對他說:“你是那么聰明,老師一直對你有很高地期望,充滿信心,一定要努力呀!不要令我失望!”然后,不動聲色地回到講臺,那個學生聽了我的話馬上坐好,積極地加入到我們的課堂中。記得第一次平時章節(jié)測試他打了68分,其它好同學有好幾個打滿分120分,他就一直覺得很不好受,根據我平時的觀察該學生確實很聰明,只是基礎差了一點,這一次綜合考試考差一點也是正常的,令我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在放學后找到我,哭著要求我批評他,說他辜負老師。我心靈受到大的沖動,我沒有想到他會有這么強的上進心,我沒有批評他,相反就他的卷子找到不足的地方,鼓勵他以后的學習中要仔細,嚴謹,好鉆研,讓他從中找到信心:尤其是老師沒有放棄他。從此,他的數學成績名列前茅。其實說真的,當時我剛接手這個班級的學生,我連他叫什么都不知道!可見,賞識學生不僅誘發(fā)和鼓舞了學生克服困難、積極向上的激情,并且對學生的智力,品德和個性的發(fā)展產生直影響。
二、多種多樣的興趣激勵法進行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改革中,首先教師要改變觀念,研究教材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必須改革傳統(tǒng)教學方法,結合學校特點,發(fā)揮優(yōu)勢,數學科課堂教學模式還要更加深入地探索、研究,逐步形成自我教學特色。
興趣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學習的潛在力量。在教學中,當一個學生對他所學的知識發(fā)生興趣時,就會調動自己的一切潛能積極、主動、愉快地去學習,而不會感到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對此,我采取了這樣幾點做法:
。1)從現實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和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簡化復雜問題。
九年級上冊“三視圖”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中,有些比較復雜的立體圖形的很不好想像,我就在課前有蘿卜、地瓜刻出模型來,讓學生面對實物來解決問題,進而來培養(yǎng)他們的空間想像力,從而將問題簡單化。
我在第六章“可能性”時,將一個模擬搖獎器帶入教室,從生活中購買中獎的可能性有多大入手引入課題,告訴學生這一章研究的對象就是事件發(fā)生可能性。對于彩票這樣一個生活中人人感興趣的話題,學生自然也愿意去了解,以很高的熱情去學習。從而讓學生去真正理解有用的數學的價值。
(2)用生動有趣的圖案和實物來代替抽象的理論知識,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相對于數學的推理計算,學生更容易對直觀有趣的圖案和實物產生興趣。在講解第一章“生活中的圖形”時,我將大量有趣的圖畫、實物帶入教室,讓學生感悟我們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大量幾何圖形,數學就存在于生活之中,學習數學能為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供很大的幫助,從而調動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在講解第四章“圖案設計”一節(jié)時,我在上課時向學生展示了大量生動的幾何圖案,如仙人掌、帆船、房屋、橋梁等等,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理解了對稱的意義及用途,體會到數學王國的瑰麗。
。3)用精彩的問題設置吸引學生。
“思維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闭n堂提問是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善于運用富有吸引力的提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我在講解“日歷中的方程”一節(jié)時,我讓學生隨便圈出某月日歷上一豎列上相鄰的三個數,將這三個數的和告訴我,我就能猜出這三個數是多少。這個問題一下子把學生調動了起來,學生迫切的想知道我是如何猜出這三個數的,學習熱情高漲。這時,我告訴學生,我們只需要列一個簡單的方程即可解決這個問題,學生自然對列方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心情愉快的接受了新知識,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4)用數學實驗和游戲吸引學生。
在新的實驗教材中設置了大量的實驗和游戲,我對這些資源進行了充分的利用。這些實驗和游戲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從中發(fā)現數學的一些內在規(guī)律并能熟練加以運用,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寓教于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講解概率的有關知識時,教材中設置了摸球游戲,讓學生通過摸球游戲感悟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但由于課堂上時間有限,實驗次數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我在課后又組織學生進行了大量的實驗,通過這些實驗,學生對概率有了較為清晰的初步認識,并對進一步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將一個復雜的數學問題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的很到位。
。5)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事例吸引學生。
在具有嚴密的邏輯性的前提下,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采用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一個笑話、一句生動的話、一個有趣的事例能給人以美的遐想,更重要的是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克服困難,奮發(fā)進取的信心。比如,在講解“點動成線、線動成面”時,我拿出一個乒乓球向空中一扔,乒乓球劃出了一道弧線;然后我又打開了教室中的吊扇,吊扇徐徐轉動,逐漸形成了一個面。然后我告訴學生,這分別就是“點動成線”和“線動成面”,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我調動了起來。
此外在教學中我充分注意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體驗到答對問題的喜悅,發(fā)現規(guī)律的興奮,而對知識不封頂,充分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去進一步探索思考,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提出表揚,對學生的新發(fā)現、新方法盡可能的加以肯定,并給予推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學習。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1
在我們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
一、復習中不斷總結
、帕⒆憬滩,理清概念,夯實基礎,學生通過復習,應熟練掌握概率與統(tǒng)計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⑵要突出統(tǒng)計思想,用樣本估計總體是統(tǒng)計的基本思想,在復習中要使學生更多的機會接觸這一思想,使學生對抽樣的必要性、樣本的代表性、用樣本估計總體的可行性,以及對不同的抽樣所得結果的不確定性有更多的體會.
、墙y(tǒng)計與現實生活、科學領域的聯(lián)系是非常緊密的,教學中應特別注意將統(tǒng)計的學習與實際問題密切結合,選擇典型的、充滿趣味性和富有時代氣息的現實問題作為例子,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據處理方法,理解統(tǒng)計的概念和原理,培養(yǎng)學生的統(tǒng)計觀念.
、韧怀龈怕式K枷,對概率的計算問題,可以把不同背景下的各類問題加以變通,尋找他們之間是否存在相同的數學本質,對相同的一類問題,我們可以用一個概率模型來解決.這樣也能對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縝密性和開放性加以錘煉.
⑸加強用列表法和樹狀圖求解決簡單事件的概率的復習,滲透分類討論思想.
二、復習中要“用活”教材,和資料。
三、復習反思,或稱為“反思性復習”。
是指教師在復習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jiān)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復習的合理性,提高復習效率。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反思“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復習計劃,采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復習,確保復習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運行。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2
正數和負數
對于初一新生來說,本節(jié)課的語言方面感到很吃力,因為之前他們學的數學都是藏文版,現在他們既要克服語言的障礙,又要理解題意。本節(jié)課是我在學生對溫度有一定的認識,對負數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負數的意義,學會用正,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會正確地讀,寫負數.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經歷數學化,符號化的過程,體會負數產生的必要性.感受正,負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享受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樂趣.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師的教學創(chuàng)造精神將隨新課程的實施而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做了適當的調整,并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已有的生活經驗來拓展新課程的內涵.在課堂上,我努力使自己從知識的傳授者,擁有者轉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
從實際生活的真實情境中呈現學生的原認知,由此深入展開對問題的探究.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要記錄數據,請同學們來記錄下面三組數據.要求記錄時做到準確,簡捷,快速"這樣開放性的活動,以實際生活的真實情境為研究素材,呈現出了幾種不同的記錄結果,透視出學生的原認知狀態(tài),在此基礎上展開對新問題的研究,既讓學生充分感受了研究負數產生的必要性,又能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策略.為實施有效的教學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教學中,運用了多種活動方式.從天氣預報中聽一聽;在存折上認一認;根據各地的氣溫讀一讀;在實際生活中舉例說一說??讓學生體會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在活動中學生不僅動手做,而且動腦思考問題,再通過交流就能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數學的思想和具體的學習方法,這樣的數學活動實效性就明顯.
根據不同地區(qū)的實際,可以多舉一些和學生現實生活有關又經常接觸到的生活實例,加深他們的印象,讓學生更能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有理數
有理數的加、減、乘、除和乘方運算是建立在小學算術運算的基礎上。有關有理數運算的教學,在性質上屬于定義教學,歷來是一個難點課題,教師難教,學生難理解。有一個比較省事的做法是,略舉簡單的事例,盡早出現法則,然后用較多的時間去練法則,背法則。但新課程提倡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本單元教學設計上盡量考慮有利于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的掌握和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能最大限度地使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使設計的思路符合新課程倡導的理念。
本節(jié)課我們教師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膽對教材內容進行取舍、深加工、再創(chuàng)造,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形成有教師個性的
教材知識。既要有能力把問題簡明地闡述清楚,同時也要有能力引導學生去探索、去自主學習。
數軸
這一節(jié)課后,針對兩個班在課堂上的表現,對其中《數軸》這一節(jié)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感悟:
一、問題的引入
我在黑板上設計以下三種情境:A、一只老虎和一只獅子從同一地點出發(fā)分別向東西方向跑去,比較相同時間后它們所在的位置(奔跑速度不同)B、放風箏C、溫度計。
二、問題的探索
在問題的探索上,我采用了師生雙邊活動。通過師生雙邊活動產生一種動態(tài)效果,使學生在充滿好奇心的狀態(tài)下,在老師提供的情景下,在具有較多的時間和空間的條件下,親身參加探索發(fā)現,主動的獲取知識和技能。
三、習題的配備
整個習題的配備大致是按從易到難的順序排列的,面向全體學生,采用多種形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并且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使學生對數軸任意兩點之間的大小關系理解進一步的加強以及對相反數概念的理解。
四、設計思想:本課之所以這樣設計,理由是:(1)從教學目標看,數軸是數形結合的典范,也是數形結合思想的初次出現,抽象性較高,同時它也是重中之重的概念,所以老師必須提供足夠生動的
背景,使學生獲得比較深刻的感性認識。(2)從教學藝術的需要看,運用生動活潑的場景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愉快地進入課堂教學的最佳狀態(tài)。在這種教學情景中,學生理解最深刻,記憶最牢靠。特別要強調的是:深刻的感性認識是學生在理解、記憶、應用等思維活動過程中的強有力的支撐點。(3)在動態(tài)的演示與多種情況的歸納,有利于提高學生動態(tài)解決問題的意識,建立運動的觀點,同進也有利提高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4)一些感性認識的建立,也有利學生學習下一節(jié)“絕對值”的概念,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相反數
本節(jié)課我盡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在整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覺得做的比較好的地方是:一個操作、三個討論。
相反數這節(jié)課實在數軸一節(jié)課后學習的,而數軸又是初中數形結合的一個重要圖形, 所以我重點利用數軸對相反數進行理解。我讓學生在一張白紙上畫數軸,并將數軸沿原點對著折,感受互為相反數的兩數的對稱性。通過對這還比較容易的解決了0的相反數是0這一難點。(因為對折后遠點與本身重合)
本節(jié)課我設計了三個地方讓學生分組討論。第一次討論是通過觀察兩個互為相反數的兩數,討論它們的異同點及在數軸上的位置關系;第二次討論是讓學生討論是否任何有理數都有相反數;第三次討論是讓學生討論化簡雙重符號的數的規(guī)律。通過參與其中某些組的討論,我感覺到學生通過討論既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又增強的合作交流的能力。特別是對0是否有相反數的討論,同學們都很投入,討論得很激烈,有的認為有,有的認為無,他們都各持己見,最后 在我的引導下得出0的相反數是0的結論。
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也覺得有不足的地方。 我設置的三次討論的時間都比較短,每次都只有2——3分鐘,學生討論得不夠深入?赡茉O置少一兩次討論,而討論的時間長一點會更好。最后就是這節(jié)課針對中考的練習少了一點。這些都是我以后在教學中要加強的。
絕對值
對初一新生來說,絕對值是一個很難理解的數學術語。
本節(jié)課我首先復習相反數的知識,從一對相反數在數軸上的位置,自然引出它們距離原點相等。接著舉例:出租車從車站出發(fā),向南行了10千米,又從車站出發(fā)向北行了5千米。如果用正負數表示兩次運行的情況,需要先規(guī)定一個正方向,假設向北為正,則分別是-10千米和+5千米?墒且胫肋@兩次運行中,出租車一共用了多少油,與方向還有關系嗎?該與什么有關呢?面對這些問題,學生紛紛說出,只與從出發(fā)點到目的地的距離有關。對。我及時給予鼓勵,并在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3
“此刻的學生越來越懶了,越來越難教了”,這是在辦公室里與其他老師常談論的話題,這也似乎成了許多老師的共識。本學期在課堂教學中,也常常會遇到這樣一些問題:學生精神不集中、對一些難以明白的數學知識不愿多做思考、提問題時只有少數同學舉手或是得到一問一答式的回答等等。應對這個現實,我覺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愉快的學習氣氛,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挖掘他們潛在的潛質,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學習數學的主人。我有以下的幾點認識:
1、學生思維與表達有差異,就應允許思維慢的學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間,允許表達不清晰不流暢的學生有重復和改過的時刻,更重要的是允許學生有失誤和糾正的機會。使學生處在民主、平等、寬容的教學環(huán)境中,確保他們擁有自由支配的時刻和主動探究的心態(tài),常常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使產生他們創(chuàng)新的欲望。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創(chuàng)新。
2、要尊重學生的意愿,挖掘學生潛力,把學生從知識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的體系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參與生活實踐,在課堂上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中的認知結合起來,不妨講講一些課外知識,比如歷史、時事、自然、科學等等方面的知識,與學生共同討論分享,增長學生的知識。
3、教學過程能夠由指令性操作活動向自主性探索實踐轉化。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薄皠邮謱嶒灐⒆灾魈剿髋c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闭n堂教學應當走過這樣的過程,“學什么?……為什么學?……怎樣學?……用在哪?”學生要學習新事物,除了自身對新事物的興趣外,體會到學習的必要性,學習的價值。
如教學《探索規(guī)律》這一課時,傳統(tǒng)的教法是直接給出日歷的規(guī)律,然后應用這些規(guī)律件進行相應的練習,而新的教學方法卻安排了比較充實的實踐、探究和交流的活動。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日歷的套色方框中的9個數之和與該方框正中間的數有什么關聯(lián)?這個關聯(lián)對其他這樣的方框成立嗎?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習動機。問題提出后,鼓勵學生透過觀察、比較、交流,在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中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僅得到了日歷中的規(guī)律,同時體會了分析問題的一種方法,積累了數學活動的經驗,感受到學習的成功,體會了學習的功效,整個過程讓學生動口,又動手,適時地進行動手操作活動,而教師只從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身份出現,而學生學習主人的姿態(tài)、使其主動參與操作、討論、匯報交流、提問、質疑、爭論的全過程,提高其分析問題,辨別問題,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潛質。
4、課堂提問由問答式教學向學生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學習轉變。
傳統(tǒng)教學的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上是師問生答的問答式教學。教師問得淺顯直露,無思維價值,探索的空間太小,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師問生答,似乎是啟發(fā)式教學,實際上是灌輸另一種表現形式。久而久之,學生就懶得思考,從而導致其發(fā)散性思維、求異思維、探索性思維就泯滅了,哪里還有創(chuàng)造潛質?在教學時如果能讓學生一向處于發(fā)現問題,提出自己的猜想,進行實驗等問題狀態(tài)之中,學生就能用不一樣的眼光觀察事物并發(fā)現問題,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探究,構成獨特的個人見解。學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表現自我的強烈欲望,才會在不一樣意見或見解的相互碰撞中產生創(chuàng)新的思想火花,才能因自己富有創(chuàng)意的做法或觀點得到他人的認同而產生強烈的心理滿足感與成就感,才能在學習互動的過程中學會競爭與合作,增強團隊互助合作的精神。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傳統(tǒng)的理解式教學模式已被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所代替。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敢想、敢問、敢說、敢做、敢爭論,充滿著求知欲和表現欲。在“以學論教”的這天,結合一些具體案例,從學生的變化看課改,別有洞天。
因此,我覺得要想教好學生就要做到:
1.傾聽學生說,做學生的知音。
2.堅信學生能做好,讓學做,獨立思考、獨立說話,教師要誘導發(fā)現,凡是學生能做的不好包辦代替。
3.放下老師的“架子”和學生交朋友,來一個變位思考,讓學生當“老師”。
4.教學上掌握好“度”及時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潛質。
5.加強課堂教學的靈活性,用書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務于學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尋求規(guī)律的教學。這樣,不僅僅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規(guī)律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6.誠實守信,嚴傳身教,教書育人。
總之,教育學生就要從正面解決問題,而不是抱怨。教師與學生互相尊重,明白、信任;教師要愛學生,用心去愛,用行動去愛,對于學生所犯錯誤,不能只批評不教育,要寬容善待,并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教學基本功要過硬,教學業(yè)務潛質要強,教學水平要高。課堂教學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要具備良好的師德。這樣我們就能撐起一片藍天,用我們的道德行為染學生,學生就會愛戴我們,家長就會信任我們,我們的教學改革就會成功。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4
在設計這節(jié)課的教學時,我自認為還比較滿意:
1、從生活中來,從上學期學過的“整時”、“半時”引入,復習鋪墊。
2、說說鐘面上有什么,鞏固時針、分針、大格、數字、小格表示的意義。
3、探究發(fā)現時針轉過1大格,經過了多長時間?接著探究分針轉過1小格,經過了多長時間?再探究分針轉過1大格,經過了多長時間?
4、探究怎么讀、寫時間。
5、應用。
似乎層次很清楚,可實際教學效果很不好。失敗的原因在哪兒?我認為:
1、過分強調設計的層次,變成了把知識點集中,教完一個,再教下一個,無形中又回到了“滿堂灌”的誤區(qū)。
2、急功近利,只重視了自己的設計是否清晰,只關心我是否能按設計完整地上完課,卻忽視了最重要的——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
3、以后我在教學中,要真正的重視預設與生成之間的差距,親身去體會學生的真實想法,讓教學真正為每個學生服務,讓課堂成為人性化的課堂。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5
一、重視新授課中數學概念,定義的教學
概念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概念、記憶概念并且靈活運用概念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但是,我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使概念教學現狀不容樂觀,所以只有針對性地完善概念教學中的不足,才能有效地提高概念教學質量。
。ㄒ唬┲馗拍钣洃洠p概念理解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對學生從直觀感性認識到抽象思維過渡的指導,從而導致學生被動的接受概念,死記硬背結論或定義。這樣不利于學生理解數學概念的本質,只能生搬硬套的運用概念解決數學問題。
(二)簡化概念教學過程
由于課改的需要,小組學習的開展,多數教師都簡化了概念的教學過程,通常都是對定義的表述讓學生自己照本宣科一帶而過,然后直接進入教學例題的講解,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例題的解題過程中。致使學生一旦遇到陌生題型就會束手無策,扼制了學生舉一反三能力的提高。
。ㄈ└拍罱虒W主次分明
我們在概念教學中要分清楚教學的重點與非重點,一概而論主次不分,會使學生沒有真正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不能靈活運用概念解決實際問題。
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主動探求一題多解的學習方法。
一題多解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發(fā)散性、廣泛性和靈活性,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逐漸養(yǎng)成分析問題的習慣。對于同一道題我們在引導學生一題多解之后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自己分析每一種方法的優(yōu)點跟缺點,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做題時作出正確的判斷。
三、注意教學中的變式教學,舉一反三,層層遞進。
題海戰(zhàn)術往往是我們諸多教師提高學生成績的常用手段,一期下來,學生寫的作業(yè)和考過的試卷堆積起來都成了小山了。部分學生不堪重負,逐漸失去學習興趣。相反,變式教學、舉一反三,層層遞進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訓練模式,學生可以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斷的模仿,然后內化為一種很自覺的學習方式,當他們自己學習時也會不自覺的將問題進行變式,達到深刻學習的目的。
四、注意教學中組織學生及時對所學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進行歸納總結和理解
及時歸納總結所學知識既可以理順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零散的知識對學生而言雖能暫時記住,但時間長了,如果學生沒有掌握知識之間的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對所學的內容不能很好理解,往往死記硬背,或者雖然暫時記住了,卻難以長時間記憶,從而出現考試時似曾相識卻無能為力的現象。因此我們在教學中特別要注意這方面的問題,我們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進行及時總結和歸納,要理解學習知識的目的,要掌握解題方法的優(yōu)點和缺點,要分析每一種解題方法所適合的題型。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具體的題型中選擇正確的解題方法,及省時又有效。
五、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的知識,必須到實踐中去運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才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經常會發(fā)現學生在考試時會出現一種現象,對于題目長的題目,不管題目是難還是簡單,部分學生往往都是選擇放棄,他們的想法就是:題目這么長我肯定不會做,看了也是白看,其實這是學生缺乏分析
問題的能力,他們往往根據題目的長短來決定自己的能力,從來就不認真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事實上,長題也好,難題也好,他們都是有簡單題組合而成,因此如何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從而達到解覺問題是我們教學中的一大教學任務。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組織學生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認為有一下幾點:
。ㄒ唬┮龑W生收集信息
讓學生學會審題,弄清題里給了哪些信息,要求解決什么問題。
(二)引導學生理解信息
分析關鍵句、理解重點詞,可幫助學生弄清算理,掃除解決問題的障礙。解決問題中經常見到一些常用的數學術語,即重點詞,有些學生常常因詞意不理解而不會列式,為掃除這個障礙就要理解詞意。
。ㄈ┮龑W生分析信息
在認真理解信息的前提下,還要學會如何分析數量關系,即解題思路。這是對所收集的信息進行加工的開始,也是解題的一個重要步驟。利用問題的引導,教會學生學會分析題意的方法是解題的關鍵,掌握方法能使解決問題更靈活。
(四)引導解決問題
這是對信息進行加工的最后階段。如果說前面各階段主要是思維的過程,那么這個階段要產生思維的結果,當然這個階段也是有思維過程的,例如解答這個問題有那些方法,在這些方法中那種最適合這道題,對于這些我們都要深思熟慮,這樣才能得到最終的正確結果。
六、教學中要滲透各類數學思想的教學。
數學課的教學,是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技能,從而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數學思想的培養(yǎng),直接影響了學生后續(xù)學習的質量和水準。初中數學的教學就是要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和一些數學學習的基本思想,從而為接受更高教育的學習做好準備。介于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是比較有限的,所以教學中所涉及到的數學思想也是普遍和易懂的。但在數學思想的培養(yǎng)過程中,我們基本上沒有特意上數學思想的專題課,而基本上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境或者以例題、習題為載體,通過解決問題或者解答題目逐步滲透數學思想。比如我們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時,就可以通過對一次項系數或二次項系數是否為零,以及對二次方程的判別式的正負進行分類討論,從而傳授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再如我們可以在學習三個“一次”之間的關系及二個“二次”之間的關系時傳授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等等。
。ㄆ撸┳⒁馀囵B(yǎng)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
自主學習是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好壞最關鍵的地方,數學不同于其他的學科,靠老師死壓,學生的成績也許會提高一點點,但一旦脫離老師的視線,那么學生馬上就會放棄,我們教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時時刻刻管住學生,如果學生自己不想學習,不愿學習,不愿意主動去索取知識,那么就算是我們老師講的天花亂墜,那也是對牛彈琴。因此我們要通過平常的小組學習,和課堂的提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習主動去思考問題,想讀書,要讀書遠比我們老師安排學生做一百套數學試題的效果要好多了。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1-20
初中教學反思數學10-20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05-29
教學反思初中數學11-02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1-26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08-30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范文11-19
初中數學教學的反思01-14
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反思01-14
初中數學《統(tǒng)計》教學反思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