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
這部分教材結合前面所學的內容,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測量長度的活動。教材通過讓學生互相測量身高、步長、臂展(兩臂伸開的長度)以及測量門窗的寬度等實際活動,加深對厘米和米的認識,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進一步建立長度觀念。同時,使學生通過對自己身體各部分長度的測量,感受成長的.快樂。在這個活動中,教材還設計了統(tǒng)計的內容,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統(tǒng)計知識的掌握。
教材設計了五個活動項目,即測量身高、測量臂長、測量跨一步的長度、測量教室門的寬度以及測量窗戶的寬度。通過這些測量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學會用各種測量工具進行測量,加深對米和厘米的認識,也可使學生獲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識性的數據。在這里教材設計了在學習測量時,教師在黑板上利用統(tǒng)計表進行記錄的情景,目的是使學生鞏固收集數據的方法。教材還通過兩個學生對話的情景(即一名學生從統(tǒng)計表中知道身高1米21厘米的有4個人了,另一名學生打算看看王麗有多高),使學生通過統(tǒng)計表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教學時,因為課堂時間有限的關系,只是師生共同示范了個別幾個學生的身高測量,臂長測量,測量窗臺的高度,門的高度,寬度等一些較大的長度,學生只是測量了課桌的長、寬這些較規(guī)則,較小的長度,布置了一張家庭成員信息搜集表作為作業(yè),要求填寫身高、臂長、跨一步的長度這些信息,從做上來的效果看還不錯,但因為布置的是回家作業(yè),很多都是家長幫著做的,說明讓生自己動手操作還不夠充分。不過讓生了解了一些常用的說法,如:一庹長、一柞長等。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2
這節(jié)課時本冊書的起始課重難點是:認識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正確的用尺子測量長度。
不足的地方:
1.在讓學生理解統(tǒng)一長度的必要性是,沒有讓學生先說出測量的物品而是老師先舉出了例子,之后又讓學生說,最后看書。應讓學生自己看書找出古時候測量用的庹,拃,腳印,這一塊弄反了。
2.在本節(jié)課最重點的地方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的時候沒有落實好啊,沒有讓學生感受1厘米,沒有給出1厘米有多長時,就讓學生在直尺上找1厘米的長度,導致學生部知道怎么找,也不知道要找什么。聽完尉主任的.評課后,覺得應讓孩子知道1厘米有多長后在讓學生在直尺上找1厘米,先是有1厘米之后才有的直尺,要讓學生感受到直尺就是這樣的1厘米1厘米的連接起來的,之后要讓學生找自己的尺子上有多少個1厘米,進一步鞏固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在以后的教學中應一步一步的走把沒一步都落實。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
時間過得真快,半個學期很快就過去了,這學期一開學就對學生嚴格要求,不論是做作業(yè)還是練習,都要求學生工工整整的寫,所以除極個別同學書寫不工整外,90%以上的同學都工整。而且每單元都考兩次試,所以,學生對每個單元知識掌握的都很牢固,并且在期中考試之前,對以前知識進行了綜合復習,并考了好幾次試,使學生對期中以前知識掌握的較好。期中數學成績二年一班平均分90.55分,優(yōu)秀率87%,及格率100%。二年二班平均分84.79,優(yōu)秀率68%,及格率94%,只有兩名同學不及格。
反思這次期中考試,學生的審題能力還有待加強和提高,二年級的孩子識字量有了大大的提高,但是理解能力尚有待提高?荚囈巡辉僮x題,但還有一部分學生需要適當點播。今后教學中要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做題速度較快,但檢查不夠仔細,二年一班個別同學膠卷早,史有些同學沒檢查就交卷了,導致一班沒有滿分的。
今后采取的措施: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要培養(yǎng)學生仔細審題、細心做題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全面細致地分析題意。
2、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平時加強計算訓練。
3、練習做到有針對性,有層次性。
4、加強個別輔導,對學困生不放棄。
5、多數同學容易出錯的題,應多舉幾個例子,讓學生真的掌握。
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更加努力,希望在下半學期,通過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能史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好。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4
“平均分”這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平均分?淺顯地理解怎么去分?重點和難點就是理解除法的含義,知道什么是平均分。在這節(jié)課中,我嘗試著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學生在一些與生活相關的情境中的等活動,讓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從中有效地理解什么是平均分課上完后,我深深地感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兒童認識規(guī)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學具符合這一規(guī)律,能變學生被動地聽為主動地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去感知大量直觀形象的事物,獲得感性知識,形成知識的表象,并誘發(fā)學生積極探索,從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從而形成科學的概念。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讓學生提前準備好卡片,代替實物,給兩只小猴分8個桃,,這樣通過分一分、擺一擺的實踐活動,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形象的'實物圖片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概念具體化。我預設可以出現多種分法,一只得1個,另一只得7個;一只2個,另一只得6個;一只得3個,另一只得5個;兩只各得4個。然后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第四種分法與前三種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學生通過討論,知道第四種分法每只分得的個數“同樣多”,從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但是在課堂上,學生卻很自然地進行了平均分“每只小猴分4個”,而此時的我,卻沒很好地利用這一課堂生成的資源,仍然生搬教學設計,順著自己頭腦中設想的走下去,追問學生“你還有其他的分法?”此時的學生用沉默代替了回答。課后,我陷入了思索中,課前的預設與生成的如此不一致,說明了什么,只說明我只是僵化地跟著設計在走,當新的生成出現時,我不知如何把握。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對學情的分析不透徹,沒有深入地了解學生在學習之前對如何分有了什么樣的基礎。
我還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磨練自己,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更精確,設問的水平更高些,教學機智更靈活些。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5
本課時內容是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的第五課,教材在學生體驗了平均分、除法運算的意義以及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稱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了“飛行表演”的情境,對于這一情境既可以提出乘法問題,也可以提出除法問題,這是教材第一次出現乘除混編,讓學生自己選擇乘法或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滲透乘法與除法之間的聯(lián)系。本節(jié)教材出現了有余數除法的算式表示,僅讓學生初步了解而已,不是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這堂課,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得比較好;顒迎h(huán)節(jié)的'設計,注重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過程性評價,在活動中實施得比較好,達到了預期的評價效果。在引導學生探討怎樣用算式表示平均分不能分完的情況時,矛盾設得好,激發(fā)了學生求知的主動性。在讀算式時,能夠充分尊重學生具有個性的方法,處理得比較好。
但是整個課來看,我的“導”有點偏重了,放得還不夠開。問題的設計還不夠開放,沒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思維空間。課堂只是達到活潑的“活”,還沒能達到靈活的“活”。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6
《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注重加強學生的體驗,強調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本課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這個內容我們不能把它作為知識點去講授,而是要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加深體驗。這節(jié)課共設計了三大活動。
(1)游酒都廣場。
如何創(chuàng)設一個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和問題情境,激起學生探究的熱情,是我備課時認真考慮的問題。我選擇了創(chuàng)設游酒都廣場這一貼近學生生活的真實情境,讓學生在課前到廣場開展活動,初步了解和感受九個明顯建筑物的所處方向與位置,使學生有了直觀體驗。在課上通過借助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以認一認、想一想、辯一辯的活動形式,幫助學會初步感受新方向。
(2)制作方向板。
學生通過第一個活動感受到現實生活中存在這些新了解的方向,那抽象到平面上又是怎樣的呢?為此,我以學生制作方向板為載體,不僅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感受這八個方向和了解它們在平面中的位置,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后續(xù)學習中選擇利用這個工具準確地辨認出方向。這一過程也是學生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有利于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
(3)辨認方向。
如何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體驗數學學習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這些實踐活動的主要目標。這是在課堂上充分給學生提供觀察、思考、操作、實踐的機會。布置學生制作校園地圖,是給學生學以致用的一個機會,以此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正如數學家華羅庚對數學與生活的精辟的描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7
在《買球》這節(jié)課教學中,我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關注學生學習情感,引導學生在1——7的乘法口訣的學習的已有經驗上理解8、9的乘法口訣,通過探索和交流,從不同角度去發(fā)現隱藏的規(guī)律,尋找記憶口訣的途徑,用科學的理論指導課堂實踐,變“重知識傳授”為“主動探索”、變“重結果”為“重過程”、變“死記硬背”為“靈活識記”,實現課堂教學的科學化、自主化,讓學生在整個課堂中自主學習”。
而“自主學習”就是學習主體自立、自為、自律的學習。學習的自立性、自為性和自律性是學習自主性的三個方面的體現,是“自主學習”的三個基本特征。其中,自立性是自主學習的基礎,自為性是自主學習的實質,自律性則是自主學習的保證。這三個特性都說明了同一個思想:學習主體是自己學習的主人,學習歸根結底是由學習主體自己主導和完成的。
在本節(jié)課上,我引導學生找出8、9的乘法口訣中的規(guī)律,學生找到了表面的規(guī)律,如:9的口訣前后2句相差9、十位依次增加1、個位依次減少1等等,學生通過自己發(fā)現問題,主動探究來理解知識、運用知識。學生熟練地應用8、9的乘法口訣來解決實際問題,感受到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有數學,學好數學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交流、口頭表達等能力。
在互動中引導學生自我感悟,讓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的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教師的作用僅僅在給學生提供有效的活動機會,在活動討論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币虼,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都是以學生為主,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給學生廣泛參與的機會和發(fā)展的余地。整個教學過程都是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設計練習時,我注意到學生情感方面的`問題,特地設計了題型豐富、形式多樣的練習,從而導入填表格的教學中,根據表格中的數寫出乘法算式,進而讓學生自己編出9的乘法口訣。同時,我還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并通過解決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達到逐步鞏固應用乘法口訣的目的。最后,通過“手指記憶法”、“找朋友”等多種形式的練習,使“9的乘法口訣”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深化。在教學中重點是激發(fā)學生自主活動的積極性。如:“我說你對”“開火車”等游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不僅讓學生充分、主動、積極表現自我,同時也注意用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愛學、樂學,樹立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不足。
1、在教師評價的語言上,我還需再仔細斟酌,力求讓評價的語言再靈活一些,更有針對性。
2、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期待更多動態(tài)生成的內容,讓課堂變得更充盈、鮮活。
相信,在今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我會努力做得更好!
改進。
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善于挖掘學生潛能,多注重學生自為性的培養(yǎng),該放手就得放手,教師不要過分包辦,多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樂學,愛學。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8
《用乘法口訣求商》,是一堂計算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平均分、認識了除法之后學習除法計算題的開始,是計算方法的教學。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經歷用乘法口訣求商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根據具體算式正確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成功之處:
在教學例題時前,我設計了兩個熱身。
挑戰(zhàn)一:補充口訣和算式。這個版塊主要讓學生補充乘法口訣和算式中缺少的部分,為今天的學習做好鋪墊。
挑戰(zhàn)二:看積想口訣。這部分設計是想求乘法算式的商。進而提出乘法口訣還有其他的本領呢!小朋友們想知道嗎?用這樣的語言激發(fā)起孩子們學習乘法口訣新本領的學習愿望。當孩子們充滿著好奇的愿望想學習這種新本領時,讓同學們看一段他們親身經歷的秋游活動,直接過渡到例題的教學。
例題我是這樣設計的:教材上的'例題是12個小孩做秋千,每2人一組,分成幾組?整個例題用孩子們喜歡的視頻呈現,將靜態(tài)的圖片變成了動態(tài)的動畫,激發(fā)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問題出現后問孩子們,你會列式嗎?這個問題難不倒孩子們,他們剛學過除法的意義,能正確的列出算式。這時我問孩子們:你為什么會列出這道除法算式呢?目的在于復習放學過的除法的意義。122=?先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探究,用12個圓片代替12個同學,每兩個圓片一組,讓孩子們動手探索,能分成幾組?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動手很快會發(fā)現,都分成了6組。教師讓孩子們看看是怎么分的,兩只一組同樣也是分成了6組。這時我提出:當我們沒有圓片時,不能動手分一分了。還可以想出哪些辦法也得出102的商呢?請孩子們集中大家的智慧,小組討論討論,看能想出多少種方法。孩子們討論時,我也進行了適當的指導幫助,幫助孩子們組織自己的語言,鼓勵孩子們多表達自己的想法。當孩子們提出不同的想法時,給予適當的鼓勵,孩子們需要老師贊美!
通過多種方法的介紹,我進行小節(jié),實際上這么多的方法都是可以想我們學過的乘法算式2()=10,進而想到必須用乘法口訣來計算,也就引入了我們今天的教學內容:用乘法口訣求商。這時在看黑板上102=5的這道除法算式想的過程,和孩子們進行回顧。最終我們是用了一句乘法口訣算出了它的商。這時在出現試一試的兩道除法算式,讓孩子們自己解決。當孩子們順利計算出這兩道除法算式商的時候,要強調你用了哪一句口訣?多問幾個孩子,加強孩子們的印象。
例題和試一試僅僅讓孩子們初步接觸了用乘法口訣求商這種方法,還需要大量的練習來鞏固。這時就需要保持孩子們的注意力。低年級的孩子不能僅僅用做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這樣的練習方式。孩子們的注意力一直都被這種情景所吸引,所以上課時效果很好。由一道乘法算式一道除法算式用同一句口訣,說算式和乘法口訣。這部分的練習都貫穿著用乘法口訣求商這個重要的內容。整個練習孩子們興趣盎然,注意力集中。
不足之處:
整節(jié)課學生都是在經歷探索的過程中尋求新知,我講得還是不少,給學生探討、思索、經歷的時間和空間還是不足,使得他們在自主學習,主動參與,積極性高,這幾方面還有待提高。我覺得這就是生本教育理念的體現。同時這節(jié)課都在充滿童趣的情景中讓孩子們學習到了新的本領------用乘法口訣求商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9
一、因為平等,所以互動
一年級學生好動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上課時總有跟同學跟老師不配合的現象,以前出現這種情況我總說“××同學,請認真聽講”,“××同學,請坐好”等方式提醒他們注意,可效果總不理想。近段時間我多表揚和一些平易近人的語言,如“你真乖”,“你真聰明”,“××小朋友講得真好”等語言,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民主程度,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潛能發(fā)揮的重要因素。教師的言行神態(tài),都在小朋友的腦海里定位,他們也有相應的學習反映。教師時刻關注著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捕捉學生創(chuàng)造出來的寶貴的教學資源,讓所有的學生都覺得自己被老師重視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認為自己是班里重要的一分子,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了,認為要跟同學和老師好好配合。
二、因為合作,所以成功
在計算技能方面,一般的小朋友都能完成得比較出色,不需要在課堂中花更多的時間去練習。這樣,其實為學生的自主合作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條件。由于一年級的學生好動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等原因,我們總是擔心他們不能很好地進行合作學習。學生在討論交流的時候,往往有部分學生漫不經心地看著別人操作,聽著別人發(fā)表意見,自己卻不參與到活動中去,像一個旁觀者。如何組織好一年級學生的小組交流合作是教學的重點任務。
一年級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初級階段。一年級的學生特別喜歡童話故事,教學中我通過在改編過的故事中穿插數學學習的知識,讓他們在聽的過程中找到問題,解決問題,這時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就比較默契了。在教學中,我還采用了小組間復述故事解決問題及小組間新編故事設計新的問題兩個主要環(huán)節(jié)進行小組合作。而且通過這樣的討論,平時不愿意主動回答問題的孩子也能提出問題考考小組內的同學了。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0
二年級數學在整個小學階段占有一定重要的位置。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判斷、推理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等。著眼于發(fā)展學生數學能力,通過讓學生多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和用途,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備教材要“懂、透、化”
對教材的研究,要達到“懂、透、化”的目標!岸,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們才能分清哪些問題是基礎性的問題,我們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樣”來提問;哪些問題是拓展性問題,我們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來提問;哪些問題是探究性問題,有必要讓學生討論、探究。“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統(tǒng)性、重點和難點,做到透徹掌握,融會貫通!盎,就是要使自己不僅能夠站在教師的角度,而且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體會、感受學生的學。只有做到這樣,教師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新授課,練習課更加講究方法。新授課中,我們可以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樣討論教學內容,走進小朋友的心里,使他們消除心理障礙和壓力,使“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在練習課上,利用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完成練習。可以請小朋友當小老師來判斷其他正確;或者通過比賽形式來完成。對于勝出的小組給予紅花或星星等作為獎品,這樣促進學生。
二、設計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
二年級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不算多,接觸社會的范圍也比較窄。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方向與位置”這部分時,我讓學生通過判斷學校的方向,再來判斷教室的方向,最后再判斷自己的位置方向,這樣一次次、一層層地認識,加深對著部分知識的理解。多讓他們實踐,就能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三、提問過程要突出學生是主體
思維來自疑問。在小學二年級數學中,一般教師只看到讓學生解答疑難是對學生的一種訓練,其實,應答還是被動的。要求學生自己提出疑問,自己發(fā)掘問題,是一種更高要求的訓練。教師在設疑時應設法讓學生在疑的基礎上再生疑,然后鼓勵、引導他們去質疑、解疑。從而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經常會很自然地問一問學生:“還有什么問題嗎?”學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沒問題。”如果總是“沒問題”,那這一現象就極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問題”了。
1、改變觀念,樹立“問題”意識
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數學修養(yǎng)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問題意識。因此,培養(yǎng)學生敢于提問題、善于提問題的習慣和能力,是數學教師肩負的責任之一,也是評價數學教學質量的標準之一。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使學生去思、去想、去問。教師不僅要在每節(jié)課堂上創(chuàng)造質疑機會,還要使學生真正開動腦筋想問題,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或自己不懂的問題。把這一時間真正利用起來,而不是走走過場而已。為了使學生會提問題,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進行一些訓練,可以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以學生的身份去示范提問題。比如,二年級教材學習了“角的認識”,對于什么叫角,角各部分名稱,“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這些內容,學生已經知道了。“還有什么問題嗎?”學生答道“沒問題”。真的沒問題了嗎?“那我來問個問題”我提出了一個問題:“角的大小為什么與邊的長短無關呢?”經過討論,大家明白了,角的邊是射線,射線是沒有長短的,所以,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角的大小決定于兩條邊張開的程度。教師從學生的角度示范提問題,久而久之,也就讓學生有了提問題的意識,在引導學生提問題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善待”學生的提問和回答
無論學生提什么樣的問題,無論學生提的問題是否有價值,只要是學生真實的想法,教師都應該首先對孩子敢于提問題給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對問題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決,或請其他學生解答。對于頗有新意的問題或有獨到的見解,不僅表揚他勇于提出問題,還要表揚他善于提出問題,更要表揚他提出問題的價值所在,進而引導大家學會如何去深層次地思考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提問題中感受到更大的收獲,才會對提問題有安全感,才會越來越愛提問題,越來越會提問題。對于學生的回答,我們要慎用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對”等習慣性的評價。這樣的評價過于強化對與錯,天長日久,學生的注意力會集中于教師想要的東西上。我們可以適當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納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評價。比如:“噢,這是一種有道理的思路,還有其他思路嗎?”“這個想法不錯,我們還能補充點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們怎么知道……”有針對性地鼓勵學生,滿足學生的需要,鼓勵學生繼續(xù)學習。
在實踐中,教師要聯(lián)系實際,優(yōu)化提問內容,把握提問時機,講究提問技巧,不斷提高自己提問的能力,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發(fā)現問題的能力,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由于二年級的學生太小了,滋長能力比較差。所以導致教學工作有一定的難度,但我一定會努力認真的總結、反思,虛心求教,不斷學習,提高自己。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1
這節(jié)課的內容主要教學角的初步認識。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確識別角,判斷角的大小。是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低年級學生對幾何平面圖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種認識飛躍。由于學生對角的認識生活經驗不多,教學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在數學課堂教學上,教師應給學生留下一片空間來,讓學生去看、去想、去說、動手操作、討論、質疑問難、自學、暴露自我,以取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我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
1、抽象角觀察感知,建立表象。
本課中,我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用實物(紅領巾、三角板、紙扇、長方形、不規(guī)則圖形等)的演示,導出生活中的角。并讓學生觀察,讓學生觸摸,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營造生動、鮮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從生活中的角到平面的圖形去追索,去發(fā)現,去總結,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然后讓學生觸摸三角板上的角,有什么感受。同時討論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2、判斷比較,深化表象。
在感知角之后,學生基本已經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體會到角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再由教師逐步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稱,學生書空畫角之后,及時設計判斷練習,通過辯認與說理,再次加深對角的本質特征的認識,通過多種方式的參與體驗,引導學生深化對角的本質特征的認識,學生由感知建立完整表象的過程。
3、制作角提供材料,操作內化。
動手做一個角是本課濃墨重彩的'部分,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lián)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fā)展。這里,提供給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小棒、吸管、毛線等,學生可以借助這些材料通過合作交流做出角,這中方式不僅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生活化,也讓加深了學生之間的數學情感。學生也能通過制作角這一活動,由對角表象的認識,抽象出角概念。
4、比大小自主探索,意義建構。
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小組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同時拓寬了學生的思路,體現了數學學習的個性,學生通過操作、觀察,經歷了認識角的過程。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去感悟,去體會角,初步了解角的大小與兩邊之間的關系這一特征。
整節(jié)課下來,學生不僅積極參與主動獲取新知、同時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鍛煉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也得到了提升。不足之處:個別同學比較活動角時學生思考、交流組織不夠高效,以后需加強。本人的數學語言不夠精煉嚴謹,以后多學習加強鍛煉。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2
本課通過創(chuàng)設小動物郊游的情景,獲取小動物有幾只的數學信息,促使學生復習乘法的意義導入。通過說一說、填表格的方式探求三輪車的輪子有幾個,感悟每多1輛車就是多一個3,探究三輪車的輪子可以用乘法算式解決,尋求解決幾輛車有幾個輪子的簡便方法是利用口訣,進而學生編制3的乘法口訣。發(fā)現口訣的規(guī)律,獲取口訣記憶的技巧。
在情景創(chuàng)設部分,利用小動物郊游的情景,有效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學生說出數學問題時,可以相關的引入說出數學信息,從如拉入主線部分。
說一說有幾輛車有個輪子呈現三輪車有幾輛,相應呈現出數字,降低學生說的難度。同時熟悉3個3個數,以及幾個3的感悟。懸接下面填寫表格2對應的幾輛三輪車與幾個幾的關系降低難度。
表格2的重點是編制口訣,所以其余有幾個幾、乘法算式、口訣,適當的降低難度。例如:口訣可以寫出前面的兩個字,算式符號應該寫出來,采用填空降低學生書寫的時間。同時在寫之前,教師先講解,學生更明白。把這部分的時間降低,整節(jié)課更緊湊。
學生交流部分,口訣編制后,學生交換口訣,說說錯誤的口訣是什么,哪里錯了,加強生生交流。培養(yǎng)生生交流能力,促進傾聽能力的提高。
反饋部分,表格1、表格2的反饋都不足。表格1,學生的表達,教師沒有進行有效處理。反應出學生算理的不清晰,進而說不好。
探索3乘法口訣規(guī)律時,應呈現出3的口訣,通過學生的觀察、發(fā)現,找出規(guī)律。同時利用習題,加強對規(guī)律的運用。3的乘法口訣規(guī)律的探索應在學生大量朗讀之前進行?谠E的記憶是在讀、發(fā)現規(guī)律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有技巧的操作活動?谠E的記憶是種豐富的活動經驗,不可舍棄,致使學生死記硬背。能夠提高學生數學素養(yǎng)。
問題解決部分教師注意學生思維表達的完整性,只有明晰算理。學習才是有效的活動。
今后加強以問題為主導的學習方式,通過一個個問題促使學習走向深入,促使知識不斷內化。知識內化的過程是學習的重要過程。學習如何更好的追問幫助學生理清數學的本質特征,在語言表達上有長遠的進步。
整節(jié)課中,缺乏整體調動學生情緒的主線。活動較少,教師評價不足,情緒感染力不強,不夠新穎有趣。
改進措施:注重整體把握學生、教法、教材。多學習教師評價語言!
教學應該是拉著蝸牛走路,是需要慢動作的,讓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處理的精致,緊密,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緊扣。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3
本節(jié)課是學生在一年級學習了簡單的周期排列規(guī)律的基礎上,第二次學習找規(guī)律,無論從知識上還是情感上,學生都有一定的基礎,但此次找圖形的規(guī)律以循環(huán)排列為主。這樣,學生不僅要看清形狀或顏色的組合規(guī)律,還要發(fā)現圖形排序上的規(guī)律,對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概括推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二年級學生而言,要透徹理解與掌握不是易事。
課堂上以學生感興趣、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為教學資源,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學生喜歡參與的活動,讓學生通過具體操作來掌握圖形的排列規(guī)律。在排一排、畫一畫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為學生提供了探索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動口、動手、動腦,發(fā)現規(guī)律。
在自學互動、發(fā)現規(guī)律這一學習活動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去發(fā)現“墻面圖案”的規(guī)律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感覺比較自然、親切,學生很自然地進入了觀察、發(fā)現的階段。
發(fā)現規(guī)律這一活動環(huán)節(jié)我主要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與同伴交流,互相討論,尋找規(guī)律。通過交流,既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可以發(fā)現很多規(guī)律。感知這個規(guī)律。
游戲測評第三關“設計圖案”再次創(chuàng)設開放的教學情境,提供學生自由設計圖案的'機會,讓學生動手創(chuàng)造“規(guī)律”,有意識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這一動手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學生擁有一種數學意識、數學能力和一雙數學的眼睛。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感到自己在師生交流、課堂調控與評價方面還有欠缺,前輩們對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讓我受益匪淺。我將會記住點點滴滴,不斷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以提升。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4
一、本單元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熟練掌握“幾個幾”的表達方法。
二年級學生在平時的生活經驗中,雖然經常見到“幾個幾”的現象,但很少用“幾個幾”來進行描述;而在課堂教學中,是首次認識“幾個幾”這種表達方式。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中可以通過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形成對“幾個幾”的感性認識。例如:
。1)看圖
讓學生觀察教材上的主題圖,引導學生概括:小兔每2只一組,每組就是1個2只,兩組就是2個2只,三組就是3個2只……
。2)操作
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并說一說:每幾根小棒一組,一共有幾組,也就是幾個幾根小棒?
。3)畫一畫
每5個圓圈一組,畫3組,就是幾個幾;你能用三角形畫出2個4嗎?
。4)游戲
根據老師拍手的次數,說說看,老師一共拍了幾個幾下?
同桌同學一起玩拍手游戲。
讓學生運用手、眼、耳、口、腦,通過觀察、操作、想象、聽、說多種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在比較中進一步理解幾個幾的實際含義,在鮮活的具體情景中初步建立起“幾個幾”的表象。
二、在現實問題中引入乘法。
通過教材第二個例題“一共有多少臺電腦”這個實際問題,自然引出乘法,讓學生了解乘法產生的背景。
有關乘法各部分名稱、讀寫方法等數學常識,通過讓學生看書自學和集體交流來教學。
本環(huán)節(jié)的重點是溝通乘法算式意義與“幾個幾”之間的聯(lián)系,盡管沒有明說:“一個乘數是相同的.加數,另一個乘數是相同加數的個數”,但要引導學生思考并口述乘法算式的含義。如:
四乘二就表示4個2,為什么其中一個乘數是4呢?因為加數2有4個;為什么另一個乘數是2呢?因為相同的加數是2。
從而使學生對乘法的意義逐步由感性認識過度到理性認識。
三、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乘法計算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
通過加法和乘法算式的對比,在強烈反差中,使學生認識到求幾個幾用乘法算式表達比較簡便,感受學習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礎。
例如:請學生列式計算9個2的和,看誰寫得快。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5
在經過幾次試講后,我又對教案進行了修改,確定了本節(jié)課主要是利用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但上完課后,閻老師又進行了點評,讓我有了進一步的思考。原來的設計還是以傳統(tǒng)的方式呈現圖,讓學生觀察圖尋找數學信息,并根據相關的信息提出問題。但在這一課中,既然教材呈現了兩個問題,可以直接拿出來,讓學生讀題并補充條件,這兩個問題解決完后再來填寫表格,討論12只小兔安家的問題,即研究12與除數的關系,這里都用到了得數是12的乘法口訣。老師應明確本節(jié)課和上一節(jié)課的區(qū)別,第一課時《長頸鹿與小鳥》是利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而本節(jié)課是利用乘除法的互逆關系來求商。在縱向觀察表格時,老師應點明這一點。對于練一練第1題也不能刪,必須讓學生做一做,可再補充一道題,如48×14=672,672÷14,672÷48,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到利用乘除法的關系解決問題。練習題中的`第3題,第5題分別用到了得數是24的乘法口訣和得數是18的口訣,這一點也可以在評講的過程中讓學生意識到。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會多思考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即使覺得再簡單的課,也要拿出來和其他老師共同探討。我想不同的人在一起交流一定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這樣自己對教材的理解也會更加透徹。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11-10
小學數學的教學反思11-15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1-06
小學數學教學的反思12-14
數學小學二年級教學反思02-13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教學反思04-18
關于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3-14
小學數學通分教學反思03-13
CY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4-28
小學數學《周長》教學反思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