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警惕十大求職陷阱2016
求職中會有一些陷阱,我們在求職的時候要注意咯,應屆畢業(yè)生網(wǎng)小編整理盤點了相關的內容,快來閱讀看看吧。
警方提醒大學生警惕十大“求職陷阱”
我們將這些陷阱歸納為以下十類:
一是名曰培訓,實為騙錢。比如一些招聘單位條件誘人,不收任何抵押金、帶薪培訓等等,但一旦上崗后卻要求求職者購買本公司產品,提出"象征性"地收取費用。
對此,警方提醒大學生,一旦招聘人員數(shù)量極大,入職過程也極為簡單,就要提高警惕。因為這樣的招聘主要目的很可能是騙取學生的錢財。
二是先洗腦,再騙錢。某保險公司招聘,考試后一名男子站在十幾名求職者面前開始演講。一番煽動性的演講加培訓后,各位求職者基本已被洗腦,心甘情愿地交出集資款。
警方提醒大學生,如果你所接受的培訓內容跟從業(yè)技巧毫不相干,全都是企業(yè)的大好形勢,那么你就該想想退出了。
三是跨省招工行騙,再行"打劫"。一些大學生通過網(wǎng)絡或其他形式在外地發(fā)現(xiàn)適合自己的工作,與對方聯(lián)絡后,前往企業(yè)所在地面試。結果前來接站的人常常會以借用電話或其他事由騙取求職者財物,更有甚者將求職者帶到偏僻的地方直接行搶。
警方提醒大學生,按照勞動法規(guī),跨省招生必須出具本單位所在地、縣級以上政府勞動力市場主管部門的證明。異地求職時,求職者首先應該確認用人單位的真實性,并盡量避免一個人前往。
四是先交押金,后被開除。在第一個月工作結束后,企業(yè)只付給求職者工資的一半,并稱另一半為抵押金,說離職的時候退還。此后就以沒完成工作量或其他借口將求職者開除,并扣下抵押金。
警方提醒,求職者在正式上崗前就應該和用人單位談好條件,拒絕押工資作為抵押金的非法行為。
五是給一份錢,干多份活。一些私人企業(yè)在招聘時打出一份職務,上崗工作時一個人要干幾份活,而工資只開一份。比如某雜志社在招聘時寫著文字總監(jiān),用人時文字總監(jiān)既要采訪寫稿,又要編輯版面,既要拉廣告業(yè)務,又要送雜志搞發(fā)行,卻只有一份工資。
警方提醒,求職者與用人單位是平等的,在面試時應與用人單位談好自己的工作范圍。對于工作范圍外的內容,應堅決予以拒絕。
六是簽合同,捆住腿。用人單位在所簽訂的勞動合同中規(guī)定了不少日后可能發(fā)生爭議情況的處理辦法,這些處理辦法對于求職者的權利沒有保護,卻在懲罰員工方面規(guī)定嚴格。
警方提醒大學生,簽訂合同時,千萬不要抱著大事已成的迫切心理,應注意看合同里的條款是否公正客觀。一旦發(fā)現(xiàn)不合理的約定一定要在簽字以前提出。
七是名義招聘,實則誘人犯罪。如果招聘者夸夸其談,反復強調招聘職位輕松、能拿高薪,很有可能是在引誘你加入傳銷、色情及其他非法機構。
警方提醒大學生,對這種騙術,只要動腦稍加思考,尤其是與我國現(xiàn)行法律和社會道德體系相違背的"高薪職位",就應有所懷疑。大學生應聘時,如果被騙子威脅恐嚇,要想辦法脫身,然后撥打110報警。
八是"境外就業(yè)",實則被奴役。部分人力資源公司、商務咨詢公司等中介機構發(fā)布"境外"招聘信息,求職者應向勞動保障部門求證這些招聘信息的真實性。
警方提醒,要小心被一些中介機構利用"境外就業(yè)"的美麗謊言蒙蔽雙眼,應聘時應格外留心,要確定信息發(fā)布機構是否具有"境外就業(yè)中介經(jīng)營"的相關資質,簽訂勞務合同時也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九是招聘勞務工,"合同制"作門面。在發(fā)布招聘信息時注明工作性質為合同制,不少求職者由此感到合同制較為正規(guī),單位能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用,欣然前往應聘。但在面試時卻被單位告知該崗位只招勞務工(即協(xié)保人員等不需單位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的人員)。由此造成了求職者徒勞往返應聘。
警方提醒大學生,在應聘過程中要和單位就某些關鍵事宜(諸如工作性質、薪資、相關福利待遇等)一一核實,并在簽訂合同時要求單位一一列明。對于單位在招聘信息中出現(xiàn)不誠信行為的,可撥打勞動保障服務熱線12333進行舉報。
十是借招聘之名儲備人才。目前有不少企業(yè)單位或人才信息公司,短時間內在網(wǎng)上發(fā)布招聘信息近千條,均為中介信息,并在每條信息的崗位描述中留下郵箱和公司的網(wǎng)址,要求求職者將個人簡歷直接發(fā)送公司郵箱或登錄公司網(wǎng)站應聘。
警方提醒,這些有問題的招聘信息往往學歷要求低,但報酬高,與市場規(guī)律不符,但很具有誘惑力。大學生可權當一次鍛煉和競爭,切不可對結果抱太大希望。
附:負面情緒會讓人陷入思維陷阱
幾乎每周總能讀到有人因過分激動失去理智而鑄成大錯的新聞,比如激情犯罪,有的犯錯看起來還毫無技術含量。為什么面對同樣的問題,有的人頓時失去理智不顧一切,有的人則會正確應對呢?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倫·馬丁·克蘭認為,上述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原本不在于智商高低,而是因為人們做一件事情的動機品格往往決定了這件事情的結果。為此,克蘭提出了正向思維訓練的三個層面:如何去進行思考,如何停止對某一特定事件的思考,以及如何將原先的思想替換為另外一種思想。
越是感情沖動之時,越會覺得自己千真萬確
在《避開思維陷阱》(中文版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書中,克蘭把那些影響人們判斷的思想統(tǒng)稱為“不和諧的思想”。那些錯誤思想雖然并非存有道德層面的“先天的惡”,但往往會“激發(fā)”人們的思維奔向錯誤的方向。克蘭認為這些不和諧的思想包括很多負面情緒,比如憤怒、仇恨、貪婪、好色、羨慕、嫉妒,還有悲傷、悔恨與失意、恐懼、疑惑、不確定以及缺乏責任感、不安、焦慮與絕望,甚至還包括自我譴責、自我意識、自我貶低、羞恥與懊悔等。
俗話說,說事容易做事難。說放下“不和諧的思想”容易,但真正做到太難。越是感情沖動之時,我們越會覺得自己千真萬確,找不到第二種可以替代的選擇。比如說,盡管有時我們陷入憤怒或者嫉妒泥潭,但內心并不愿意承認這些事實,哪怕是被別人指出來。所以,在放下“不和諧的思想”方面,最有用的方式是學會“放下”。
正確選擇永遠應優(yōu)于利益最大化
克蘭提供了三種解決方案,表面看,對象都是主觀個體,實際上真正突出的是思考的客觀化,F(xiàn)實中,我們在思考一些問題時,常常被利益最大化蒙蔽了雙眼,忘記了什么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對于每一個個體而言,正確選擇永遠應優(yōu)于利益最大化。
其實,克蘭這里說的避免“不和諧的思想”所造成的思維陷阱,在我們的日常“俚語”中并非一片空白。我們常說遇事要冷靜、換位思考、三思而后行,而關鍵在于,我們如何準確拿捏情感與冷靜的時機還有分寸———別指望輕松拿到鑰匙一勞永逸,否則人生就會變成鐵板一塊,了無生趣
【大學生警惕十大求職陷阱】相關文章:
大學生警惕十大“求職陷阱”11-12
大學生 警惕十大“求職陷阱”11-18
求職請警惕十大招聘陷阱11-15
警惕這些求職陷阱11-15
大學生求職應警惕的招聘陷阱11-11
招聘“陷阱”多求職當警惕11-08
求職警惕這些招聘陷阱02-21
警惕三大求職陷阱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