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四川省少妇一级毛片,老老熟妇xxxxhd,人妻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十三個跡象表明你已在完美主義中迷失

時間:2020-08-25 12:37:42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十三個跡象表明你已在完美主義中迷失

  導讀:完美主義并不是非要達到“黑天鵝”一般的程度才會肆虐你的生活和健康。更多心理健康盡在應屆畢業(yè)生心理網(wǎng)。

  作為一種文化,我們都傾向于獎勵完美主義者,為其始終堅持設定高標準并不懈的迫使自己去達到這些標準的精神。完美主義者往往都是成功人士 —— 但是他們?yōu)槌晒λ冻龅拇鷥r是長期的痛苦和失望。

  “想要伸手摘星,完美主義者或許最終只能兩手空空”心理學家大衛(wèi)·伯恩斯1980年發(fā)表在《現(xiàn)代心理學》上的一篇文章中告誡讀者“‘完美主義者’尤其會陷入人際關系困境和情感障礙”。

  完美主義并不是非要達到“黑天鵝”一般的程度才會肆虐你的生活和健康。即使是輕微的完美主義者(那些可能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完美主義者的人群)也會經(jīng)歷他們因精益求精的個人追求所帶來的消極副作用。這里有13個跡象能夠表明完美主義實際上在拖你的后腿,以及一些讓你開始放開手的簡單方法。

  1. 你總是非常渴望讓別人滿意。

  完美主義常常始于童年時期。在年幼的時候,我們被教導要有摘星之志——家長和老師鼓勵他們的孩子去努力成為成功人士,并對他們的成就給予表彰和獎勵(以及在某些情況下,懲罰他們未能達標)。完美主義者很早就學會以“我成就,故我在”的信念去生活,而且沒有任何事情能像因自己出色的成就而讓別人(或他們自己)印象深刻而讓他們感到興奮的了。

  不幸的是,在學校、工作和生活中不斷的去追求“優(yōu)秀”,會帶來一生的挫敗感和自我懷疑。

  “想要達到完美會是充滿痛苦的,因為它通常是受到兩方面需要的驅動:一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渴望,一方面是害怕做不好的恐懼”心理學家莫妮卡·拉米雷斯·巴斯科說到:“這是完美主義的雙刃劍”。

  2. 你知道你的完美情結正在傷害你,但是你卻認為它是你為成功必須付出的代價。

  典型的完美主義者是那種竭盡全力(通常是病態(tài)的)去避免碌碌無為或平庸的人,且奉行一種“不勞無獲”的崇高信念。雖然完美主義者并不一定都是成功人士,但是完美主義常常與工作狂緊密相關。

  “‘完美主義者’坦承他們無情的標準的確是有壓力且有點過分的,但他們堅信這能驅使他們實現(xiàn)其他方法從未達到過的卓越和高效的水平”伯恩斯寫到。

  3. 你有拖延癥。

  對于完美主義來說最具諷刺意味的是,它的特點體現(xiàn)在一種強烈的成功欲,但同時也可能會成為妨礙成功的東西。完美主義與恐懼失敗(通常不是最好的動力)和自我挫敗的行為高度相關,比如:過分拖延。

  來自約克大學研究人員的調查表明他人取向的完美主義(一種出于渴望得到社會認可的非適應性完美主義)與拖延工作的傾向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這些他人取向的完美主義者中,拖延很大程度上源于對他人反對意見的預感。適應性完美主義者從另一方面來講,反而不易造成拖延。

  4. 你對其他人極其不滿。

  對他人進行批判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防御機制:我們排斥其他我們所不能接受的人。對于完美主義者來說有太多排斥的東西。完美主義者具有高度的鑒別能力,幾乎沒人能入得了他們的法眼。

  當不再那么強硬的對待他人時,一些完美主義者可能才會發(fā)現(xiàn)他們自己開始變得輕松起來。

  “別盯著別人的缺點,也別緊抓別人的疏忽和過失不放。”佛陀啟示我們“而是要看自己的行為,你做了什么而又有什么是還沒做的。”

  5. 你要么就做大,要么就回家。

  許多完美主義者內心都掙扎在非黑即白的想法里 -- 在某個時刻你是個成功者,在下一瞬間你又變成了失敗者,這取決你的最新成就或是失敗經(jīng)歷 -- 而且他們總做一些極端的事情。如果你有完美主義傾向,當你知道有一個能讓你成功的好機會擺在眼前,可能你就會將自己投身于這樣一個新的項目或是工作 -- 而當察覺到有失敗的風險時,你可能又會去完全避開它。研究表明完美主義者總在規(guī)避風險,這樣會抑制創(chuàng)新性和創(chuàng)造力。

  對于完美主義者來說,人生就是一場要么功成名就,要么一事無成的游戲。當一個完美主義者專注于某件事情時,她的強大動力和野心會讓她不惜一切代價去實現(xiàn)目標。這并不奇怪,因此完美主義者是罹患飲食失調癥的高危人群。

  6. 你很難向別人敞開心扉。

  作家兼調查員布雷內·布朗曾把完美主義稱作一面厚達“20噸的`盾牌”,我們隨身攜帶以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 但是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完美主義只不過是阻擋我們與他人建立起真誠的聯(lián)系而已。

  心理學家肖娜·施普林格指出:“因為他們對失敗和拒絕的強烈恐懼,完美主義者們常常很難讓他們自己不設防或是展現(xiàn)脆弱。”

  “想要讓一個完美主義者跟同伴去分享他或她內心的感受是很困難的”施普林格在《現(xiàn)代心理學》中寫到“完美主義者們常常覺得他們必須永遠強大,要時刻控制他們的情緒。一個完美主義者可能會避免同他人談論他個人的恐懼、無力、不安全感以及沮喪等情緒,即使是那些跟他們最親近的人。”

  7. 盡管你知道后悔無益……但是你仍然會去后悔。

  不管是烤焦的餅干或是開會遲到5分鐘,完美追求的傾向時刻充斥在每一個小錯誤里。這將滋生一大堆的崩潰、存在感危機和滿溢的怒氣。當你全力聚焦在失敗上或是被不惜一切代價去避免的那種渴望所左右時,即使是微不足道的錯誤都成了個人失敗論的證據(jù)。

  “由于缺乏一種深刻的且始終如一的自尊來源,失敗的打擊對于完美主義者們來說尤其困難,而且可能會導致一部分個體長期的抑郁和退縮。”施普林格寫到。

  8. 你將每件事情都看作是在在針對自己。

  因為他們將每次挫折和批評都看成是在針對個人而感到不悅,完美主義者們往往相較其他人更不易重新振作。與其說從這些挑戰(zhàn)和錯誤中迅速得到恢復,還不如說完美主義者更多的是被它們打倒,他們會將每次失誤都看作是他們最深刻真理的證據(jù),不斷的被“我還不夠好”的恐懼所折磨。

  9. ...當被人批評時你采取十足的防御姿態(tài)。

  在交談中你能很快就辨認出一個完美主義者,即使是一些帶有批評性質的輕微暗示,他們都會跳出來為自己辯解。為了保護他們脆弱的自我形象,以及他們向其他人展示形象的方式,一個完美主義者總是設法采取自我防御的方法以免受到任何威脅 —— 即使完全沒有必要防衛(wèi)時。

  10. 你從未完全“實現(xiàn)目標”。

  因為完美它本身就是一種不可能實現(xiàn)的追求,完美主義者們往往終身都有一種他們從未完全實現(xiàn)目標的感覺。自稱完美主義者的克里斯蒂娜·阿奎萊拉在2010年接受《青春漫畫》的采訪時說她致力于做那些她還沒能完成的事情,這能驅使她去不斷的超越自己。

  “我是一名優(yōu)等生,也是一個極端完美主義者”阿奎萊拉說道“我想要做更多的電影,我覺得我還沒有獲得我渴望的那種成功。我相信一定會有那么一個時刻,能讓我平靜的去認識到我其實已經(jīng)完成很多的目標了。”

  11. 你以別人的失敗為樂,盡管它跟你完全沒關系。

  常發(fā)牢騷的人喜歡抱怨,而完美主義者則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和擔憂他們自己的失敗 -- 他們能從別人的失敗里找到救濟,甚至是以此為樂。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缺點之上或許能讓你在短時間里自我感覺良好,但是從長遠來看,這只會增強競爭意識以及滋長完美主義者的批判性思想。

  12. 你會偷偷去懷念上學的時光。

  有些人很討厭上學,但是你卻很喜歡,因為成功是可以量化的 -- 你有需要完成的任務、成績評分、成果,和負有提供積極反饋責任的老師,以及完成任務后的贊揚。你可能曾是老師的寵兒,或者可能曾在年鑒上被評選為“最有可能成功的人”。學校的體系和“努力工作,盡力做好,收獲回報”的簡單方程對大多數(shù)完美主義者來說是種安慰。

  在真實世界里,成功是有不同的衡量標準的。任何事情都有不同的構造。盡管你從未告訴任何人,你內心的一部分其實很懷念那個能夠得到“優(yōu)秀”評價并為之心滿意足的世界。

  13. 你內疚的靈魂。

  在這一切表面之下,完美主義者們常常飽受內疚和羞愧的折磨。非適應性完美主義 —— 一種完美情結,通常帶有社會原因,且來自于外部的對成功的壓力感,并非源于自己內心。至于原因 ——則與抑郁、焦慮、羞愧和內疚高度相關。

  “完美主義不僅僅是追求卓越或者奮力拼搏”布朗在同奧普拉談話時說到“這是...一種就像是說‘如果我看起來完美,做的完美,工作完美,生活完美,那么我就能避免或是減少羞恥感、責備和批評’的思考方式和感覺。”

  那么布朗的忠告是什么呢?試著修習面對真實。讓他人理解你,做最真實的自己,卸下完美主義的保護盾去表達脆弱。

  “真誠就是一種修行,每天都應該練習,”她說,“有時候是每天的每時每刻。”

【十三個跡象表明你已在完美主義中迷失】相關文章:

5個跡象表明:你的職場應該充電啦!09-15

創(chuàng)業(yè)測試:有這29個跡象表明你真該創(chuàng)業(yè)了!08-13

這些跡象表示你已經(jīng)適合創(chuàng)業(yè)了09-11

日語短文翻譯練習完美主義10-31

出現(xiàn)這50個跡象證明你該創(chuàng)業(yè)了08-19

焦慮癥的跡象10-21

表明觀點的日語口語08-21

心理測試:你的性格完美度10-16

村上春樹經(jīng)典語錄 迷失的人迷失08-25

平面設計中的簡約主義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