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傳統(tǒng)文化孝對青少年的影響
導(dǎo)讀:: 普通高中課程標(biāo)準(zhǔn)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5第7課《陳情表》中有句話說:“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李密用烏鴉反哺之情打動晉武帝,希望求得奉養(yǎng)祖母到最后。古人評論“讀《出師表》不哭則不忠,讀《陳情表》不哭則不孝”。
“孝”與“忠”構(gòu)成了中華傳統(tǒng)道德兩大基本準(zhǔn)則。當(dāng)代青少年了解孝文化有助于學(xué)習(xí)中華文化,擴展知識;有助于健全人格,提升自我;有助于與人共處,促進和諧。珍惜青春,品味傳統(tǒng);珍惜親情,孝敬父母;珍惜生命,建設(shè)國家。
關(guān)鍵詞:孝,青少年,傳統(tǒng)文化
一、珍惜親情,孝敬父母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論文網(wǎng),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蔽覀兡贻p,而我們的父母卻正在一天天老去。如果我們不愿留下一份永遠無法彌補的悔恨,那么,天下的兒女們,早點行動吧,獻上我們的一份孝心,趁著父母還沒有老去。
《論語·陽貨篇第十七》有一章如下: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鉆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于汝安乎?”
曰:“安。”
“汝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汝安,則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父母乎!”
或許正因如此吧,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說“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他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多么令人向往的共享天倫之樂的圖景。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論語·里仁篇第四》)
耳畔仿佛響起那動人的旋律:“常回家看看,;丶铱纯,哪怕給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哪怕幫媽媽涮涮筷子洗洗碗……老人只圖團團圓圓、平平安安!
二、珍惜青春,品味傳統(tǒng)
當(dāng)代青少年了解孝文化有助于學(xué)習(xí)中華文化,學(xué)好語文知識,尤其是文言文知識。
1、“以孝治天下”
李密說:“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逼鋵,豈只是晉朝“以孝治天下”,中華古國泱泱千年,盡皆如此!缎⒔(jīng)·開宗明義章第一》“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彼,孝敬父母,忠君愛國,立身揚名,都是孝。換一句話說,“以孝治天下”只是中華孝道的一部分。從皇帝的角度說,是個人實踐孝道的終極目標(biāo);從臣民的角度說,是孝子實踐孝道的必由之路。
那么孝子如何事親呢?《孝經(jīng)·紀(jì)孝行章第十》“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yán)。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
《論語·為政篇第二》“孟懿子問孝”章原文如下: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狈t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孔子在這里強調(diào)的是不要違背禮節(jié):父母活著,依規(guī)定的禮節(jié)侍奉他們;死了,依規(guī)定的禮節(jié)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古人強調(diào)三綱五常,“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這種道德觀念強調(diào)的是把國家與民族的利益放置在個人利益之上,先追求集體利益然后再滿足個人需要。而這種觀念一旦深入人心,便會產(chǎn)生不可估量的“神力”。必修4第12課《蘇武傳》讓我們?yōu)橹矣诖鬂h的蘇武所折服。蘇武牧羊北海,強留匈奴十九年,堅貞不屈,捍衛(wèi)了大漢國威。是什么讓他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威武不屈呢?我們來看看蘇武自己的回答吧。
李陵受單于委派來到北海,“為武置酒設(shè)樂”,告訴他兄死弟亡,母故妻嫁,兩個妹妹與三個孩子“存亡不可知”;“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fù)誰為乎?”蘇武的言行讓李陵慨然而嘆:“嗟乎,義士!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蘇武是怎么回答的呢?蘇武說:“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無所恨,愿勿復(fù)再言!”“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無所恨!”驚天動地泣鬼神!蘇武一家為了漢武帝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怪不得歷朝統(tǒng)治者極力弘揚孝道!耙孕⒅翁煜隆,確實有其獨特的威力。
2、侍湯藥未廢離
李密說:“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論文網(wǎng),未曾廢離。”為親人治病,精心照料病人是履行孝道的人一定會做的事情。古人用藥,親人會先嘗試一下甘苦冷暖,覺得合適飲用了,再讓病人服用。不要說普通百姓這樣,即使是坐擁天下貴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會如此。西漢文帝劉恒就因為為母親薄太后親嘗湯藥,照料病母,三天三夜沒有休息而被載入史冊,成為中華歷史上的“二十四孝”之一。
《論語·為政篇第二》“子夏問孝”章原文如下: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必修3第1課《林黛玉進賈府》描寫了賈母用餐的情景。請看這樣的細(xì)節(jié):賈珠之妻李氏捧飯,熙鳳安箸,王夫人進羹。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熙鳳忙拉了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讓……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賈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個告了座方上來……李、鳳二人立于案旁布讓……寂然飯畢……賈母便說:“你們?nèi)グ桑屛覀冏栽谡f話兒。”王夫人聽了,忙起身,又說了兩句閑話,方引鳳、李二人去了。
這些細(xì)節(jié)可謂是“有酒食,先生饌”的典型情景再現(xiàn)。這種等級森嚴(yán)的飲食排場也是孝的一種表現(xiàn)。
按照孔子的意思,有事情,年輕人效勞;有酒有肴,年長的人吃喝,僅僅做到這些,是算不得孝的!真正的孝子還應(yīng)該經(jīng)常在父母面前保有愉悅的容色。
明了這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必修2第6課《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劉蘭芝是一個多么孝順的兒媳婦啊,而這樣知書達禮的兒媳婦竟然被焦母逼退,則更顯焦母的不可理喻,也更加突出了劉蘭芝處境的可悲。李密是為了盡孝而未曾廢離;而劉蘭芝則是“廢離”后仍然不忘盡孝!請看:
“妾不堪驅(qū)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蔽恼麻_篇便是劉蘭芝的自述。她為什么要丈夫向婆婆提起“及時相遣歸”呢?她來到焦家,“十七為君婦,心中?啾。為什么呢?“賤妾留空房”,寂寞而孤獨;“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家務(wù)繁重人辛勞;“三日斷五匹”在當(dāng)時的生產(chǎn)條件下已經(jīng)是高產(chǎn)量了,可是“大人故嫌遲”。原因只是因為焦母看不慣“我”啊!面對此情此景,劉蘭芝沒有和婆婆爭吵,更不要說打鬧了。在當(dāng)今社會,如果有這樣的婆婆,做兒媳婦的即使沒有打罵,可能也早就跑到天涯海角去了。我們的劉蘭芝呢,她只是等到心上的人兒回來后,在一個合適的時機,心平氣和地說出自己的苦衷。
焦仲卿怎么舍得這樣優(yōu)秀的心上人離開自己呢,他便向母親爭取。結(jié)果十分無奈,他只能回來“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劉蘭芝平時對待婆婆“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而如今既然被驅(qū)遣,那就辭行吧!吧咸冒莅⒛福⒛概恢埂泵鎸@樣的婆婆,劉蘭芝能怎么辦呢?她又怎么做了呢?“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論文網(wǎng),沒有一句怨言,沒有一句不滿,有的只是自責(zé),有的只是牽掛,這樣的好兒媳婦,真是打著燈籠也難找啊!“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與小姑情深意重,分別之際,淚透衣裳,卻仍然叮囑她,“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
劉蘭芝回家后的日子好過嗎?這樣一個孝順的兒媳婦,在娘家自然是一個孝順的好女兒,懂事的好妹妹,于是,“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應(yīng)他人!”命運把她推向了悲劇的深淵。劉蘭芝是“孝道工廠”生產(chǎn)的一個符合標(biāo)準(zhǔn)的“孝道精品”,無論是兒媳婦、妻子、嫂子,還是女兒、妹妹,她的言行舉止都是符合角色的規(guī)定要求的,可是,最終的結(jié)果是:一個“舉身赴清池”,一個“自掛東南枝”!
令人扼腕!這吃人的封建禮教!愈是美好的事物破碎了,愈是讓我們的心更加痛惜。在這一點上,《竇娥冤》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3、期功強近之親
李密在《陳情表》中說:“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期功”指什么呢?
古代以親屬關(guān)系的遠近制定喪服的輕重。以親疏為差等的喪服有五種,合稱“五服”!抖Y記·學(xué)記》:“師無當(dāng)于五服,五服弗得不親!笨讉鳎骸拔宸,斬衰至緦麻之親!笨追f達疏:“五服,斬衰也,齊衰也,大功也,小功也,緦麻也!
斬衰是最重的一種。用粗麻布制成,左右和下邊不縫。服制三年。子及未嫁女為父母,媳為公婆,妻妾為夫,均服斬衰。先秦時期,諸侯為天子、臣為君亦服斬衰!吨芏Y·春官·司服》:“凡喪,為天王斬衰,為王后齊衰!
齊衰之服用粗麻布制成,緝邊縫齊。服期有三年的,為繼母、慈母;有一年的,為“齊衰期”,如孫為祖父母,夫為妻;有五月的,如為曾祖父母;有三月的,如為高祖父母!顿Y治通鑒·唐玄宗開元七年》:“禮,父在為母服周年,則天王后改服齊衰三年。”
期功,亦作“朞功”。期,服喪一年。功,按關(guān)系親疏分大功和小功。期服亦作“朞服”,凡服喪為長輩如祖父母、伯叔父母、未嫁的姑母等,平輩如兄弟、姐妹、妻,小輩如侄、嫡孫等,均服期服。又如子之喪論文網(wǎng),其父反服,已嫁女子為祖父母、父母服喪,也服期服。
大功、小功,統(tǒng)稱功服。因斬衰、齊衰用粗麻布,功服用熟麻布,故名。
大功,服期九月。其服用熟麻布做成,較齊衰稍細(xì),較小功為粗,故稱大功。堂兄弟、未婚的堂姊妹、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眾孫、眾子婦、侄婦等之喪,都服大功。已婚女為伯父、叔父、兄弟、侄、未婚姑、姊妹、侄女等服喪,也服大功。
小功,五服之第四等。其服以熟麻布制成,視大功為細(xì),較緦麻為粗。服期五月。凡本宗為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祖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之妻,從堂兄弟及未嫁從堂姊妹;外親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均服之。
緦麻,五服中之最輕者,孝服用細(xì)麻布制成,服期三月。凡本宗為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及未嫁族姊妹,外姓中為表兄弟,岳父母等,均服之。
教材解釋“期功”時說“這都指關(guān)系比較近的親屬”,具體說來,該是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身五代之內(nèi)的親屬。
了解了古代服喪知識再閱讀《竇娥冤》便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些語句了:“自成親之后,不上二年,不想我這孩兒害弱癥死了。媳婦兒守寡,又早三個年頭,服孝將除了也!薄啊咎煜聵贰课覍⑦@婆侍養(yǎng),我將這服孝守,我言詞須應(yīng)口!备]娥為夫服喪,當(dāng)服三年的斬衰。
必修3第10課《過秦論》中說:“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七廟”指什么呢?
舊時供祀先祖神位的建筑稱廟!对姟ぶ茼灐で鍙R序》“清廟,祀文王也”漢·鄭玄箋:“廟之言貌也。死者精神不可得而見,但以生時之居立宮室,象貌為之耳!薄墩f文·廣部》“廟,尊先祖貌也”。段玉裁注:“古者廟以祀先祖,凡神不為廟也。為神立廟者,始三代以后!敝祢E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周制,天子七廟,太祖四親之外,有文武世室二祧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其制,太祖廟在中,昭東穆西,皆別為宮院。凡親過高祖,則毀其廟,以次而遷!膘黾醋鎻R。天子有七廟,分別是太祖廟、四親廟(父親、祖父、曾祖、高祖)、二祧廟(高祖之父與高祖之祖)。二祧與四親通稱為三昭三穆。
《楚辭·劉向<九嘆·逢紛>》“始結(jié)言于廟堂兮,信中塗而叛之!蓖跻葑ⅲ骸皬R者論文網(wǎng),先祖之所居也。言人君為政舉事,必告于宗廟,議之于明堂也!彼巍し吨傺汀对狸枠怯洝贰熬訌R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睆R堂指人君接受朝見、議論政事的殿堂,亦即朝廷。
必修3第1課《林黛玉進賈府》中賈母向黛玉介紹李紈時說:“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婦珠大嫂子!边@里的“先”是稱呼死者的敬詞。如:
《國語·魯語下》:“吾聞之先姑曰:‘君子能勞,后世有繼!表f昭注:“夫之母曰姑,歿曰先姑!笨梢,先即歿也;歿,意為“死,去世”。三國·魏·阮籍《為鄭沖勸晉王箋》:“自先相國以來,世有明德!薄度辶滞馐贰返谌换兀骸八f受過先太老爺多少恩德,定要當(dāng)面叩謝少爺。”
當(dāng)寶玉摔玉時,賈母忙哄他道:“你這妹妹原有這個來的,因你姑媽去世時,舍不得你妹妹,無法處,遂將他的玉帶了去:一則全殉葬之禮,盡你妹妹之孝心;二則你姑媽之靈,亦可權(quán)作見了女兒之意!薄瓕氂衤犎绱苏f,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別論了。
殉葬是一種古老的陪葬制度!对娊(jīng)·黃鳥》寫的就是秦伯任好去世,用子車氏的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作為殉葬的事。這種事情在秦漢之前的史籍記載中常有所見。后來指以物陪葬。如清·毛奇齡《春秋毛氏傳·成公二年》“據(jù)傳宋文公卒始厚葬……始用殉!泵妮x等校:“俑葬曰殉。俑者,偶人也!薄短綇V記》“蓋趙佗以珠為殉故也!薄端问?奸臣傳四?賈似道傳》:“(似道)聞余玠有玉帶,求之,已殉葬矣。”
4、更相為命
李密說:“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鼻樯钜馇校屓寺勚槠。祖母為撫養(yǎng)我嘔心瀝血,而今“氣息奄奄,朝不慮夕”,我怎么能夠在這個時刻棄她而去呢?
讀到這里,讓人不由得想起了作家畢淑敏的一段話:“我不喜歡一個苦孩子求學(xué)的故事。父親病去,母親靠賣桖供他上學(xué),他讀完大學(xué)還要讀研究生。人生的路很漫長,又何必太在意一時的得失?”
古人也說自古“忠孝兩全難”。人生中會面臨諸多選擇,但是,任何時候,親情總是我們最重要的選擇。金錢散了還可以再掙,機會錯過了還可以再等,事業(yè)失敗了還可以再來,而一旦親人失去,那就會給我們留下永遠無法彌補的傷痛。
當(dāng)竇娥婆婆索錢久未歸,她獨自心焦:“婆婆索錢去了,怎生這早晚不見回來?”如果明白竇娥的身世,那么就知道這句簡單平實的語句里面包含了多少牽掛,幾多擔(dān)憂!啊居秃J】莫不是八字兒該載著一世憂?誰似我無盡頭!須知道人心不似水長流。我從三歲母親身亡后,到七歲與父分離久。嫁的個同住人,他可又拔著短籌;撇的俺婆婦每都把空房守,端的個有誰問,有誰瞅?”如此凄苦人生,悲慘境地,縱使花枝亦催淚,明月鎖眉頭,唯有婆媳相依為命,都把空房守,因而論文網(wǎng),婆婆索錢未歸,便自會讓她分外擔(dān)憂。一句“奶奶回來了。你吃飯么?”亦應(yīng)讓蔡婆婆熱血沸騰雙淚流。而細(xì)心的竇娥已經(jīng)感覺到了氣氛不對頭:“為甚么淚漫漫不住點兒流?莫不是為索債與人家惹爭斗?我這里連忙迎接慌問候,他那里要說緣由!
5、保卒余年
李密殷殷懇求:“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dāng)隕首,死當(dāng)結(jié)草。”后人評《陳情表》認(rèn)為,“至性之言,自爾悲惻動人”。晉武帝讀完此表會有何感想呢?
這個李密啊,放棄了高官厚祿,不為清名,不為霸圖,只為了年老病衰的祖母,只是為了盡一份孝心,為了這份孝心,他生當(dāng)隕首,死當(dāng)結(jié)草。你該怎樣對待他呢?
赤誠的孝子,為了自己的親人,不要說是高官厚祿,就是自己的生命也是可以不要的啊。幾百年后的女子,用她瘦弱的雙肩扛起了孝道的重?fù)?dān),用她純潔的生命捍衛(wèi)了正義的尊嚴(yán)!
面對糊涂太守桃杌,她所有的辯解都是蒼白無力!把!是誰人唱叫揚疾,不由我不魄散魂飛。恰消停,才蘇醒,又昏迷。捱千般拷打,萬種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層皮。打的我肉都飛,血淋漓,腹中冤枉有誰知!”面對嚴(yán)刑逼供,柔弱的竇娥只能咬牙苦撐。
可是,一旦聽到要打她的婆婆,她就慌了手腳:“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罷,是我藥死公公來!薄捌牌乓,我若不死呵,如何救得你?”
臨赴法場,還向劊子手請求從后街去刑場,只為了不讓婆婆瞅見傷心。
這樣的一份孝心,怎么能不感動上天?“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biāo)拼?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哎,只落得兩淚漣漣!
如果不了解中華孝道,如果不了解他們之間相依為命的生活經(jīng)歷,不懂得他們“庶劉僥幸,保卒余年”的心情,你是無法理解竇娥與李密為何會在如此迥異的時空里做出了如此舉動的。
作為當(dāng)代青少年,我們要好好學(xué)習(xí)中華文化,多些對中華孝道的了解,多一份對中華文明的理解,能夠讓我們的青春更加陽光燦爛。讓我們在生命的美麗春天里珍惜青春,品味傳統(tǒng)吧。隨著知識的增長,你的生命會奏響更加華美的樂章!
三、珍惜生命,促進和諧
《論語·述而篇第七》子食于有喪者之側(cè),未嘗飽也。子于是日哭,則不歌。
《論語·子罕篇第九》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論語·為政篇第二》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且酁檎善錇闉檎?”
司馬光在《家范》中說:“治國必先齊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夫人爪牙之利不及虎豹,膂力之強不及熊羆,奔走之疾不及麋鹿,飛揚之高不及燕雀。茍非群聚以御外患,則反為異類食矣。是故圣人教之以禮,使人知父子兄弟之親。人知愛其父,則知愛其兄弟矣;愛其祖,則知愛其宗族矣;如枝葉之附于根干,手足之系于身首,不可離也。豈徒使其粲然條理以為榮觀哉?乃實欲更相依庇以捍外患也!
孔子將心比心,遇到別人有傷心事論文網(wǎng),自己也不會快樂;遇見殘疾人,必定神色恭謹(jǐn)。在他眼里,真正的參與國事并不是當(dāng)官拿俸祿,而是身體力行,將孝道實踐于生活之中。
司馬光認(rèn)為人與獸的最大不同之處在于人能夠聯(lián)合起來,依靠集體的力量,從而相互幫助,共御外侮。
前不久曾看到因高考不理想而輕生的報道,看到因為不滿意老師的批評而毆打師長的報道,看到因為不愿學(xué)習(xí)而沉迷網(wǎng)絡(luò)的報道……想想古人“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豈不無地自容!珍惜生命吧,這不僅是你我的權(quán)利更是你我的義務(wù)!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應(yīng)該讓它煥發(fā)光彩。
現(xiàn)在自然災(zāi)害頻發(fā),地震、海嘯、雨雪、干旱、全球升溫……人禍連連,多國空襲利比亞、日本核電站爆炸、……我們應(yīng)該號召全人類攜起手來,共同面對人類的敵人,建設(shè)美好家園,促進社會和諧。
總之,我認(rèn)為,傳統(tǒng)文化“孝”對當(dāng)代青少年的影響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當(dāng)代青少年了解孝文化有助于學(xué)習(xí)知識,拓寬視野,珍惜青春,品味傳統(tǒng);有助于健全人格,提升素養(yǎng),珍惜親情,孝敬父母;有助于珍惜生命,貢獻人類,建設(shè)國家,促進和諧。
烏鳥情,愿終養(yǎng)!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課程標(biāo)準(zhǔn)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1至5,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學(xué)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語文教育研究所編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3月第2版,2010年6月安徽第7次印刷
2、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原文及全文檢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合作出版。
【傳統(tǒng)文化孝對青少年的影響】相關(guān)文章:
淺析足球運動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論文04-14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室內(nèi)空間環(huán)境設(shè)計的影響06-12
淺談青少年的道德教育12-06
音樂對人生的影響論文04-20
音樂對舞蹈作品的影響05-29
韓愈的師說及其影響10-19
魏晉審美意識對后世的影響04-20
淺談《詩經(jīng)》的藝術(shù)成就及影響論文04-13
內(nèi)部審計外包影響因素分析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