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論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要怎么寫好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論文1
一、小學數學課堂設立情境教學
在小學,學生大部分的學習時間是在課堂上,課堂教育是小學數學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課堂教育的質量就和學生的學習質量密切地聯(lián)系起來,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可以先在生活中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然后,教師找一些數學題目,用學生喜歡的方式提問出來。例如,小學生喜歡看動畫片,喜歡聽故事,因此,教師可以把一些應用題或者算術題的名稱改為學生喜歡的故事人物或者動畫片人物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問題自主思考,從而認真地聽講。教師也可以把學生分組,然后給各組學生相同的例題,比如,3+3+3用乘法怎么表示?看哪一組同學先完成,哪一組完成得又快又好?形成一種問題競賽來營造一種競爭的氛圍,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然后教師應在競爭里加入適當的游戲來避免學生在搶答題目時的枯燥,使學生更全神貫注地搶答問題,也更加喜歡學習數學,通過競爭情境的創(chuàng)設,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熱情,從而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
在小學的數學教學開設了很多新的課堂教學。例如,情境課堂教學、競爭課堂教學等,這樣的一些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上的應用,教師應對每節(jié)課的課堂效果進行分析,找到更適合學生學習數學的教學方法,在分析中使教師更了解學生,知道怎樣才能使學生時刻保持注意力集中,怎樣才能使學生自主思考數學難題,從而使課堂效果更佳完善。在此過程中,教師也提高了自身的專業(yè)水平,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生也在課堂里學會了怎樣做算術題,培養(yǎng)了主動思考問題的好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數學成績突飛猛進,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把學習數學的狀態(tài)發(fā)揮到最佳。通過新的課堂教學在小學數學里的應用,小學數學的課堂質量的確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也培養(yǎng)了學生非常好的學習習慣,使得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通過對小學數學教育的課堂教育的研究,發(fā)現(xiàn)新的課堂教育可以使小學數學教育的質量顯著提高,因此,教師應不斷地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出新的、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時刻保證高效的課堂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論文2
傳統(tǒng)的教學過于注重教師的教,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的一面上。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注重學生的學,重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與個性的發(fā)展。倡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體驗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強調,數學課應是活動課,且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和理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由傳統(tǒng)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與“學生學”變?yōu)椤皫熒ソ袒W”。真正實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性。提高課堂的互動性,有利于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參與性,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能力,以及團隊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要提高數學課堂的互動性可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培養(yǎng)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你不可能指望一個厭惡你的人或害怕你,對你唯唯喏喏有恐懼感的人來與你友好合作,愉快地交流。”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等異常心理常常使得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心理距離,態(tài)度分歧,興趣背離。教師也就很難真正根據學生的需求來進行教學,學生也很難給予教師以積極配合,有計劃、有目的、利于學生發(fā)展的課堂教學交互自然也就無法實現(xiàn)。要實現(xiàn)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需要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需要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感情融洽,關系協(xié)調,沖突較少,心理距離小。
合作學習的過程也是人際交往互動、情感交流、思維碰撞、信息溝通、資源共享的過程。而交往是這個過程的支持系統(tǒng)。學生自主活動與人際合作需要相互支持,平時良好的師生關系,同學間相互團結、友好關系,有利于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這樣才能使其樂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進行大膽地猜想、探索,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要提高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人際交往關系,需要教師公平、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才能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嫉妒心理。在學生有困難時,教師要主動地傾力相助,細心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異常言行,及時與學生談心。消除學生對老師的敵意與戒備心理,化解同學間的小矛盾。要理解學生,寬容學生。只有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崇高的人格魅力、班集體的溫暖,才能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
培養(yǎng)良好人際交往關系的方法:
1、心懷與人為善,友好相處的愿望。要讓老師、同學都感受到你的善和誠意。
2、消除偏見和成見。對老師、同學有偏見和成見時,要時常自己擺脫其影響,并且逐漸會用全面的、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對方,多想想對方好的方面。多開展師生交流會、集體活動,也能很好地拉近師生距離,消除誤會。
3、認真傾聽。即或有不同的意見,或使你感到惱火,也要克制忍耐聽到底,然后再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反駁須有分寸,有禮貌。
4、如果發(fā)生爭吵,先冷靜幾分鐘,然后經過友好地辯論,迅速了結,不存積怨。課堂上學生不服時,最好讓其課后到辦公室再勾通。
5、保持善意的幽默氣氛,面帶微笑。切忌當眾挖苦、貶低或嘲笑對方。
二、創(chuàng)設好的數學問題、數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猜想、類比、推斷等探索性和挑戰(zhàn)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受教師“先入為主”的觀念制約。
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更有意義。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等舊的問題,卻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睘榱伺囵B(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要指導學生善問。為此,應在課堂上給學生適當地點撥、示范,指導學生提問的方向和思考問題的途徑。教給學生正確的質疑方法。在教學設計上,應多給學生一此探索、猜測的空間,逐步養(yǎng)成學生的問題意識。由于創(chuàng)新源于問題,問題生于情境,要使學生能提出好的問題,就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問題情境來啟發(fā)學生思考。
所謂數學情境,就是從事數學活動的環(huán)境,產生數學行為的條件。從它提供的信息,通過聯(lián)想、想象和反思,發(fā)現(xiàn)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內在聯(lián)系,進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同時伴隨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其表現(xiàn)為對新知識的渴求,對客觀世界的探索欲望,對數學的熱愛等。
數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其素材可以源于生活,源于數學本身,還可以源于其它相關學科。在此過程中,通過給學生呈現(xiàn)刺激性的數學材料信息,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啟迪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發(fā)現(xiàn)欲,產生認知沖突,誘發(fā)質疑猜想,使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進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離開了數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數學問題的產生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創(chuàng)設數學情境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合作學習的欲望,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自主創(chuàng)新思維。
數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要脫離課堂教學目標,要圍繞既定的數學知識點,恰當處理“復雜的情境”。
數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具有科學性、探究性、趣味性和發(fā)展性。
數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及數學思維發(fā)展的實際。
數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與學生的數學認知發(fā)展水平相適應,接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數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盡量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三、多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
數學課應是活動課,通過多開展數學活動,豐富教學形式的多樣性,調動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學習積極性,使每一個學生樹立參與意識、合作意識。數學課應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設交流與合作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能交流地學習數學和學習數學地交流。其中后者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學生在這一系列過程中,要內化數學語言,并學習用其反映自己的思考,將語言與思考邏輯地連接于數學世界,從而促進思維的發(fā)展。因此,數學課應盡量創(chuàng)設獨立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機會,促進學生積極地學習。
在小組數學活動中,學生獲得的不只是知識的技能,更重要的是獲得合作的快樂、學習的方法等。課堂互動的成敗,關鍵要看教師是否敢放手,是否會引導。首先教師要敢于放手。剛開始開展數學活動時,學生會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探索,不知如何表達、交流,課堂秩序有時較混亂。但教師要把“眼光放長遠些”。要敢于放學生,信任學生,讓學生自由探索、自由討論、猜想。同時,要把活動的目的與要求明確地告訴學生,使學生朝著預定的目標發(fā)展,使課堂互動性更有效。要防止“放羊式”讓學生漫無目的地活動。誠然,有時學生的探索與討論很費時費力,甚至做無用功。這時教師要有耐心,并進行適當的點撥與指導。啟而不發(fā)時千萬不能著急,亂了陣腳,更不能罵學生笨。注意點撥要適當,不能代替學生思考,要信任學生,鼓勵學生,學生才會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我在數學課上常采用“組內合作交流”和“組與組之間竟爭交流”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數學地表達,學會質疑,質疑教材,質疑同學,互問互答,鼓勵學生超越老師。盡量多創(chuàng)設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參與合作交流,調動大家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己在數學活動中,經歷觀察、實驗、猜想、類比、推斷、歸納總結等活動。讓學生不僅在用自已的腦子思考,更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的嘴說,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自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教師不能越俎代皰。如在學《數據的收集與描述》時,我把全班分成四個小組,讓每個小組分別去調查本班或其他班同學的身高、體重、年齡、視力情況、某科考試成績,自已近三年來學習成績的變化等等。然后讓各小組繪成某種統(tǒng)計圖。因為學生在學自己身邊的事,在做自己的事,所以很感興趣,做得也很快,學得也很輕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參與性越強,互動性越高,學生學習效率也越高,教師上課也越輕松。所以在數學課堂中,盡量讓學生多用手操作,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想,強調“活動”,強調“操作”,強調“實踐”,強調“考察”,強調“調查”,強調“探究”,強調“經歷”。
四、完善評價和激勵機制,使學生樂學、勤學。
我在數學課堂上經常采用“隨機抽點”、“舉手發(fā)言”和“小組推薦”相結合的方式,實行給每個人加分,每個組加分的方法,一天一小結,一周一總結。每周評3名學習積極份子,1-3名進步星,一個優(yōu)秀組。及時表揚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同時也要鼓勵大部分學生。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習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在數學課堂中,巧妙地運用激勵性語言,撩撥學生上進心和創(chuàng)新的欲望。盡量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書本的質疑,敢于指出老師的錯誤。要相信任何一個學生都可變得更好,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學生,激勵每一位學生,使其進步。切記“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
要激勵學生,還要讓學生消除自卑心理,幫助其樹立理想,增強信心;要指導學生正確對待失敗,消除挫折感;讓學生學會“避已之短,揚已之長”。塑造好學生健康的人格,才有助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更好地互動。
小學數學論文3
同學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因粗心大意解答數學問題而出過糗嗎?我在這一方面就有著深刻的教訓呢!
因為我對數學特別感興趣,媽媽經常叫我用數學解決一些我們家廠里的事情。這天,媽媽叫我到離廠不遠的供電局交電費。我發(fā)現(xiàn)廠里的用電繳費標準是這樣的:用電量不超過14000千瓦時,就按每千瓦時1.2元收費,如果用電量超過14000千瓦時,超過部分的單價可下浮10%。
我們這次的用電量是27138千瓦時,該交多少錢給供電局呢?我拿起筆在草稿紙上飛速地計算起來;
27138-14000=13138(千瓦/時)
14000×1.2=16800(元)
13138×[1.2×(1-10%)]
=13138×[1.2×90%]
=13138×[1.2×0.9]
小學數學論文4
一、創(chuàng)設導入情境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對課堂教學的開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有效的課堂導入能夠很快地吸引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思緒迅速進入到一定的課堂情境中,對課堂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這能夠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所以,數學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創(chuàng)設的情境一定要貼切自然而又新穎有趣,所采用的方式也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所聯(lián)系,力求切實可行,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例如,在講授有關可能性的數學知識時,數學教師可以用“大家都有生日,那么大家的生日都是哪天呢?同學們來說說吧”做導入語,在學生們積極發(fā)言的同時,教師就可以繼續(xù)問“哪幾位同學的生日在這個月呢”,在確定好過生日的幾位學生后,教師就可以將學生過生日設置為教學情境,并組織學生為其準備節(jié)目開始抽簽,通過這個過程引導學生進入到有關可能性的數學知識的學習中,進而順利地讓學生進入有關可能性的數學用語“一定”“可能”“不可能”等的學習中。
二、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
數學具有獨特的抽象性和規(guī)律相,而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相對還比較弱,所以,小學生要想將數學知識理解得透徹、掌握得深刻,就一定要在學習過程中多進行動手操作,因為動手操作可以使數學知識以直觀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體驗知識的同時產生發(fā)現(xiàn)新知的欲望,這個過程也有利于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的矛盾,使學生能夠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學習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只有通過自己的發(fā)現(xiàn),才最容易掌握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而且發(fā)現(xiàn)又需要通過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獲取。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尤其在學生探究新知的過程中,數學教師一定要有意識地給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給學生提供動手、動眼、動腦的平臺和機會,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和技能來探究新知。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的緣故,其認知能力和心理特征相似,特別容易受到其他同學的影響,尤其在學習和生活習慣及興趣等方面。數學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這一特征,科學合理地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以便有效地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其合作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在教授“組合圖形的面積”這一數學知識時,數學教師先讓學生說一說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圓形的面積公式,然后創(chuàng)設求組合圖形面積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分組探索。這種教學方式會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促使小組成員積極動腦、踴躍參與,通過交流和討論,同學們會得出各自的答案。這種小組合作的探究式學習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和課堂教學效果。
三、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總愛問個“為什么”,而數學獨特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又決定了數學學習的枯燥性,所以,要想使小學生學習好數學知識、掌握好數學技能,數學教師就一定要從小學生的自身特點出發(fā),創(chuàng)造實踐活動情境,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實際運用能力。
實踐活動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教師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有效地進行實際應用,有利于學生將已有數學知識和新學到的數學知識進行整合和延伸拓展,也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究意識的培養(yǎng)和形成。數學教師可以在新課結束后,有意識有目的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有利于數學知識實際應用的平臺和機會,力求創(chuàng)設與學生實際經驗和生活有關聯(lián)的教學情境,以便學生有效地將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例如,在幾何圖形的實踐活動課中,數學教師首先可以給學生們提供實際操作需要用到的用具,像橡皮泥、小木棒、三角尺、直尺等,然后給學生明確布置實踐操作任務,再讓學生進行有目的的實際操作活動。
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組合橡皮泥和小木棒來成功搭建出長方體和正方體,而且通過這個過程更深入地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通過尋找實際生活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來更深入地體驗數學知識的廣泛性和實際應用性,教師還要指導學生通過觀察三角尺、直尺、正方形、長方形來更直觀地掌握這些圖形的特點及其聯(lián)系。通過這些實際操作,學生既可以對這些圖形加深認識,又可以鍛煉和發(fā)展數學應用能力。
四、創(chuàng)設競爭情境
小學生還有很強的好勝心,所以,競爭對學生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這一特征來創(chuàng)設競爭情境,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數學的計算教學中,數學教師可采用“首尾相接”“找朋友”“摘蘋果”等游戲方法來進行,引導學生通過參與和體驗競爭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學生在游戲中不僅可以學到知識、鞏固知識,而且還增強了競爭意識。例如,教學“7的乘除法”時,當學生探究了計算方法后,教師便可以設計小組登山賽——奪紅旗游戲。教師說明比賽規(guī)則,讓各組做好準備。隨著“開始”一聲口令,各組快速計算黑板上自己組的題目,哪組同學計算得又快又正確,就可以奪得紅旗。這個游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五、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一定要結合小學生的特征和教學需求,要以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學習能力的提高為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
作者:李興 單位:河北省邢臺市橋東區(qū)第四中學
小學數學論文5
一、小學數學分數應用題常見的解題障礙
迂回;蟾蓴_。這是指在分數應用題中,很多題干給出的已知條件是采用倒敘,或者是順敘的方式,甚至是更加迂回的方式來給出條件,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敘述數量關系,就會使學生在解題時造成思路上的困惑和不解,從而造成解題上的錯誤。如果題目中給出的已知條件數量之間的關系太過于復雜,那么學生在理解起來就會出現(xiàn)一定的問題,也就無法很好的理清各個數量之間的關系,最終導致解題思路上的錯誤出現(xiàn)。
二、小學數學分數應用題解題思路探析
1.認真審題,找準標準量和對比量
審題認真是做好相關應用題的基礎,如果小學生在審題的時候對一些基本的概念模糊不清,那么即便是有了解題思路,在計算的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失誤,因此,認真審題是關鍵。在審題的過程中,要找好標準量和對比量,了解清楚題意,進而掌握解題要領。比如說這樣一道例題,“小明一共買了60顆軟糖,其中有1/4是水果味軟糖,其余的都是牛奶味道的軟糖,請問牛奶軟糖共有多少顆?”在這道題中,標準量是60顆的軟糖總量,1/4的水果硬糖是對比量,掌握好這兩個基本的概念,就可以很簡單的得出解題思路和結論,最終的結果是“60×(1-1/4)=45(顆)”。
2.加強指導,重視線段圖的訓練
小學分數應用題中有很多都涉及到了數量之間的關系,而小學生很多都會對這些關系感到混亂,無法很好的理清各個關系之間的具體聯(lián)系。在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教導學生運用一些具體、形象、直觀的線段圖來予以輔導,幫助學生了解清楚各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從而盡快的找出解題的關鍵點,為快速正確的解決相關問題做出基礎性的幫助。比如說有一道例題是這樣的,“已知有甲乙兩數的和是64,甲的3/7與乙的3/9相當,請問甲乙兩數分別是多少?”在解答這一問題時,教師就可以運用線段圖的教學模式來解題。分別畫出甲乙兩段線段,把甲的平均分為7份,乙的平均分為9份,而且甲的3/7與乙的3/9相當,就可以得出甲:乙=7:9,從而可以得出,甲=64×7/16=28,乙=64×9/16=36。
3.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小學生正是想象力和思維活動高度發(fā)散的時期,因此,要重視學生思維發(fā)散的訓練活動,讓學生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發(fā)散思維來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讓學生能夠盡可能的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4.進行課堂互動
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一直是課堂上的主體,隨著教育部的改革,一些教師開始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但是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學生人數很多,無法體現(xiàn)所有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學生人數的增多,許多教學活動都無法順利實現(xiàn),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比較少,從而降低了學生的主體性。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單純的講解數學知識,許多學生認為數學枯燥乏味,沒有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更不愿意參與到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中,從而降低了課堂主體性。教師應當在課堂上和學生進行互動,使課堂充滿生趣。
三、結語
總之,小學數學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積極的進行運用習題的解題思路進行分析,讓學生做好分數運用題。小學分數應用題是非常普遍的,掌握好相關知識,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小學數學分數運用題的解題思路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善于引導,指引著學生更好的破除解題障礙,掌握解題要領。
小學數學論文6
【摘要】
在數學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班級的學困生已更多地得到關注與重視。如何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也能體驗到成功與快樂,教師可從情感、教法、幫扶、作業(yè)等方面著手,促使學困生得到有效轉化、提升。
【關鍵詞】
小學數學;學困生;有效轉化
由于學生的學習習慣、知識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每個班級都有一些學困生,他們需要教師從情感、教學方法等方面予以關心與幫助。創(chuàng)設平等對話的課堂氛圍,實施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建立平等互助的幫扶小組,設計個性鮮明的分層作業(yè),都能有效地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讓他們體驗到成功與快樂,筆者在日常數學教學中進行了一些相關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營造平等對話的氛圍,主動拉近師生距離
“和、愛”教育是我校的辦學特色,構建和諧、愉悅的數學課堂,是促使學困生不斷前行的動力。作為教師,需要營造民主、和諧、愉悅的對話氛圍,給予學困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讓他們感受來自老師與同伴的愛與關注。事實上,一個親切的問候,一個贊賞的目光,都會激發(fā)學困生不竭的學習動力。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平移與旋轉”單元第二課時,我先讓學生回答小船先向()平移了()格,再向苦()平移了()格。學生高高地舉起手,看著小軍同學舉起的手又悄悄收回去了,似乎想要回答,我微笑地對他說:“沒關系,你試試看,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他輕聲地講述了小船平移的過程,介紹了數平移格數的方法,盡管還不是很有條理,聲音也不夠響亮,但同學們馬上給以熱烈的掌聲,使他獲得了自信與快樂。
2.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學困生接受知識有些緩慢,思維能力也不夠強。因此在教學方法上要做到靈活多變,教師語言要生動形象,能關注到他們的認知經驗和接受能力,降低難度,分散難點。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用畫圖的策略解決問題”時,學困生對如何畫圖表示有很大困難。教學中,教師沒有采用多媒體動態(tài)演示,而是采用及時提問的方法:“長減少是什么意思?”長減少就是將原來的兩條長變短了,面積自然就會比原來的減少。所以我們畫圖時先要找到長,想想變短了的意思,再動手畫。這樣教學方法的改變喚醒了學生的無意注意,難題就順利而解了。又如,為幫助他們提高解決問題的審題能力,可以引導他們先讀題,圈出關鍵字、說出關鍵字的意思,簡要復述題目,再分析數量關系。如求平均每個季度用水多少噸,可自行提問,由平均每個季度想到一年有幾個季度。這樣堅持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3.幫扶互助,提升輔導實效
實踐表明,兒童之間的交流有時比師生之間的交流更為融洽,他們以兒童特有的對話方式,互幫互助,共同提高。教師要用更多的時間幫助這些學生,走近他們的心靈,及時輔導,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疏導思想上的困惑。在班級中,我們讓每個學困生自行找一個數學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做自己的師傅,結成幫扶對子,教師幫助建立幫扶檔案,定期對幫扶效果進行評價,予以表揚獎勵。課堂上的小組探究,課間、放學后的悉心輔導隨處可見,幫扶效果顯著。如在教學“認識角”這節(jié)課時,在動手創(chuàng)造角的環(huán)節(jié),各小組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或自己的材料創(chuàng)造角,師徒動手。小組內有這樣的一段對話:“我用吸管做出了個角,你來指指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對,指邊的時候要從頂點開始,匯報時,不要緊張,聲音要響亮,你一定行!边@樣的對話,無疑是師傅對徒弟的一種鼓勵與肯定。果然,小組匯報時師徒兩人,一人展示,一人能說,配合默契,精彩紛呈。
4.布置彈性作業(yè),體驗快樂學習
作業(yè)是對新知識鞏固和應用的過程。教師在設計作業(yè)時,應更多地考慮學困生的學習特點和完成能力,布置作業(yè)時突出分層,通?稍O為基礎練習題、綜合運用題和挑戰(zhàn)自我題三部分,難度逐步增加,采用闖關或奪星等形式,提高練習的趣味性。對多數學困生來說,他們完成基礎練習題就算過關了,教師可根據基本題的完成情況,予以輔導,對完成不錯的學生可自行挑戰(zhàn)下面兩關,體驗“跳一跳”就能成功的感覺。例如,在學習了“相交與平行”后,我設計這樣一組練習;绢}:利用掌握的知識直接判定下面幾組直線中哪些相交,哪些互相平行。綜合運用題:在圖形中或字母中找出互相垂直或者互相平行的線段。挑戰(zhàn)自我題:在長方體的面上找互相垂直或者互相平行的線段,畫出從喜羊羊家到河邊挑水的最短路線。學困生多數能順利完成第一關的基本題,不少學生還順利進入第二關、第三關,在充滿趣味的闖關練習中,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小學數學論文7
在我的床頭,有一只精美絕倫的小鬧鐘。它的模樣十分俏皮可愛,我之所以如此鐘愛于它,不僅因為它每天按時提醒我起床,而且它還教會我許多數學知識。
一天,媽媽站在我的床頭,指著那只小鬧鐘,突然發(fā)難:“小宣,你知道時針每分鐘走幾度嗎?” “鬧鐘與角有什么破關系,鬼才知道!”我支吾著應付不了,卻心又不甘,“鬧鐘與角兩個毫不相干的概念能撞出什么火花?”我詭辯。媽媽的神情有點不屑,她的舉動讓我多少有點難過。
凝視著平時非常喜歡的鬧鐘,我迷惑了。時針轉一圈不是12小時嗎,一圈豈不是360度,360度÷12小時=30度/小時,哦,1小時=60分鐘,時針每分鐘轉0.5度!半y得糊涂呀,這么簡單的問題居然難倒了我!”我來到媽媽面前,得意地說:“0.5度!”媽媽望著我笑而不語。其實,數學深深隱藏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只要細心去挖掘,總能找到它的影子。
小學數學論文8
數學,經常從人們身邊走過,生活中人們都離不開它,它為人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我們的班級中經常要使用到數學。比如班級收飯費,一個班共有62名同學。在校吃飯的有60名同學,每人應付85元。這樣的話便要算出60人一共應付幾元。應用乘法就可以很簡便的算出結果。只要用85×60=全班60人應付幾元。這是我們身邊最普通的例子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與數學的關系也十分的密切。大家一星期都要上一次超市的,但身上往往只會帶50元--80元左右。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很有計劃的買東西了。但是,商品的價格往往不是一個整數,如一塊香皂5.60元,一雙布鞋12.70元。這時,我們就要有良好的口算能力。上超市總不能每一次都帶著一個計算器。所以要想好了買,算好了買,要不然,錢就不夠了。
如果你長大了成了一名設計工人,那你就要把每一塊磚的長、寬都算的一清二楚呀!連0.1的誤差都不能有!
由此可見,數學是多么重要!所以,我們現(xiàn)在要學好數學,長大后才能去建設我們的祖國!
小學數學論文9
一、明確教學目標,開展合適的活動
活動式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前,利用幽默笑話等多種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迅速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目標,然后再根據教學目標來確定如何開展教學活動。
在開展課堂活動式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可以設計幾個關于上節(jié)課的由淺入深的數學問題,然后讓學生來回答,鼓勵每一位學生都要積極回答問題,教師要將簡單的問題留給基礎較差的學生,將難一點的問題留給基礎較好的學生,以此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搶答以及發(fā)言,讓學生跟著教學思路走,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整個活動式教學課堂活動中。
二、明確教學目標,從教學細節(jié)出發(fā)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小學數學教育中應該注重學生如何利用計算方法,與生活情境結合起來解決自己所遇到的數學問題。比如,當老師要講解“連加連減的混合運算”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假設小明的媽媽買了20支鉛筆,今天被小明用了3支,過了幾天爸爸去文具店又為小明買了7支鉛筆,那么小明現(xiàn)在有多少支鉛筆呢?教師這樣做將抽象的數學題變成了生活中的事件,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與發(fā)散性思維,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論文10
1、結合小學生思維的特性,實施直觀化的教學
這重點涵蓋語言直觀(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對事物進行描繪,激發(fā)學生固有的感性體驗)、圖表直觀、模擬直觀,實物直觀。教師能夠結合教學的要求,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與氛圍,讓學生迅速地進入角色,產生情感認知。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認知圓的時候,能夠為學生設計兩只小熊騎自行車比賽的教學情境,其中,一只小熊騎著圓形輪胎的自行車,而另外一只小熊騎著三角形的自行車輪胎。教師要求學生猜測哪一只小熊的騎得更快,并且說明原因。學生僅僅可以通過直觀進行猜測,并且學生也大都充滿了疑問。在這個時候,教師在多媒體大屏幕上呈現(xiàn)這兩只小熊比賽的情境,結果甲猴輕松地取得了比賽的勝利,而乙猴卻被遠遠地甩在了后面。此時,教師啟發(fā)學生探究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進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確了圓的一些特性,且為學生更進一步地認知圓奠定了較好的基礎。教師設計這樣的教學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理,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
2、組織數學學習課外實踐活動,更進一步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作為教學課堂的補充與繼續(xù),課外實踐活動的有著極大的重要性。日常學生的學習主導是間接性的經驗,對學習的數學內容缺少真正的體會。課外實踐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通過數學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的能力與意識,它屬于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有效方式,也屬于情感教育得以實施的良好平臺。課外活動有著非常多的形式,像是建立數學活動學習小組,以使學生對信息進行收集,開展數學智力競賽和講解數學故事一系列充滿趣味性的故事,以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以及組建數學學習樂園和開辦數學手抄報等等,借以激勵學生對數學資料進行查詢和對數學書籍進行閱讀,主動地將自身實際生活當中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成果編進手抄報或者是數學樂園當中去,在編撰的時候,應當注重繪圖、設計、編排和選文,以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樂趣所在,還能夠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寫數學日記,通過自身的語言發(fā)表自身學習數學知識的情感感受、思想、態(tài)度等,以使學生將自身的進步和快樂記錄下來,獲得成功的情感感受,提高學習的自信心,要么是對自身的挫折和困難進行記錄,暢談心中的失落和傷感,進而對自己的心態(tài)進行及時地調整,收獲戰(zhàn)勝困難的方法。這一系列的數學課外實踐活動把學生的數學探究活動和數學學習活動都向課堂外滲透,這不但使得學生的數學知識得以豐富,也從多個視角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態(tài)度以及情感。
3、結語
綜上所述,當今的教育需要是充滿智慧的教育,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可能會超過我們預計的范疇,這是由于學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作為廣大的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們來講,在為學生講解數學知識的和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時候,更加需要關注學生的情感世界,只有如此,才可以增進教師和學生間的交流,最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服務。
小學數學論文11
一、 培養(yǎng)學生專心傾聽和認真閱讀課本的好習慣。
課本是學生獲得系統(tǒng)數學知識的主要源泉。在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法、良好的思維習慣,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從閱讀教材中,通過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規(guī)律的思維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沒有認真閱讀的好習慣,會在多方面體現(xiàn)到其弊端:如做練習時不會審題、,讀題目時只讀一半,不會分析問題、不能理解概括題意,導致不能正確完整地解決他完全有能力解決的題目。
如:我記得在一次測驗中,其中一題目為:請在下面的方格紙中畫一個直角,再標出它的各部分名稱。對于后面一個問題有三分之一的同學未能完成,原因在于沒把題目讀完。對于解決問題的題目,大多數同學只讀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數字或個別詞語做題,不作深入思考,而是憑著感覺做。如:在解決問題的題目中,看兩個數字相加超過一百肯定不對,一定用減法做了,因為1-3冊只學了100以內的加減法。又如:在求兩數相差的題目時,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減法。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是多么的重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學生的求知興趣一旦被調動起來,他們就會積極參與,努力探索,專心傾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而興趣也是專心傾聽的根本。因此針對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點,在課堂上,教師盡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單純的知識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充分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上課專心聽講,教師上課時一定要精神飽滿,力求語言生動有趣,條理分明,使課堂引人入勝,使每個學生樂意聽。學生比較容易做到專心傾聽老師的語言,但是一旦指名發(fā)言或小組員討論發(fā)言時,大部分同學又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未能做到專心傾聽同學的發(fā)言。針對這一情況,我常常利用學生喜歡表現(xiàn)的年齡特點,讓他們都來做小老師,對發(fā)言的同學作一個評價,如:說一說你認為發(fā)言的同學說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給他什么建議等等。很多時候,都是由于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能夠做到堅持專心傾聽,并在專心聽講的基礎上,讓學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課堂知識,讓學生的語言和表達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二、 培養(yǎng)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學和應用數學的好習慣。
數學來源于生活。本著“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并把數學應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充分參與的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價值,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從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實物開始,在具體、形象中感知數學、學習數學、發(fā)現(xiàn)數學和實踐數學的興趣。如:我在教學《觀察物體》中“鏡面對稱”的內容時,先讓同學都去照一下鏡子,然后在小組立交流:人在鏡子里的特點,鏡子內外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沒有變化,學生通過活動和交流能總結出:照鏡子時內外的人上下、前后不會發(fā)生改變,而左右位置發(fā)生對換。
三、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習慣。
贊可夫有句名言:“教會學生思考、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
數學是思考性極強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低年級的學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主觀意識差,在課堂上容易跟隨大流,別人說什么,他也跟著說什么,不經過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時,要給學生留足夠的思考時間,提問學生時,要多方考慮,照顧各種層次的學生。
對于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可以讓優(yōu)生多發(fā)言,鼓勵他們多開動腦筋,讓他們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對于顯而易見容易解決的題目,多把機會留給一些稍微差的弱勢群體來回答,及時鼓勵他們,只要他們答對或答對一點,都給予及時的表揚,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樂趣,激發(fā)他們動腦筋的欲望。學生的潛能是個不竭的寶藏,你對他有多大的信心,他們就能給你多大的驚喜。
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助精神,團隊觀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并發(fā)創(chuàng)新的火花。如:我在教學《統(tǒng)計》時,先給學生播放一段路口視頻,讓學生統(tǒng)計在一分中之內過往的車輛有幾輛貨車、幾輛面包車、幾輛小汽車,幾輛公共汽車,一遍放完后,很多他同學都說:“老師,太快了,再來一次!蔽也豢月,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再播放了一次,播完了以后,同學們還是來不及記錄。然后我問學生:為什么看了兩次都為未能記錄下來呢?你們在小組里討論一下,有沒有辦法能又快又準確的記錄下來呢?同學們各抒己見,很快就想到了分工合作,有的組員記錄面包車、有的記錄貨車、有的記錄小汽車、有的記錄公共汽車,1分鐘視頻播完后,各個小組都有了統(tǒng)計結果。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明白了一個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進行了小組合作,從而使合作成為學生的一種需求。
四、培養(yǎng)學生整理知識、構建知識結構的好習慣。
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整理、內化的知識,進而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個性化知識結構的思維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整理知識,構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繼發(fā)展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學會一些學習數學的思想方法,為創(chuàng)新提供一定基礎。如:我在教完“5的口訣”時,給學生出了很有興趣的一道題,我問:你知道羅老師今年幾歲嗎?猜出來有獎品喲!學生們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然后出示一幅有規(guī)律排列的糖果圖,橫排7顆,有5排我接著說:“羅老師的年齡數隱藏在這幅糖果圖里,看誰能很快數出一共有多少顆糖果的辦法!蓖瑢W們爭先恐后地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說:我把7看成6,就有5個6,再加上5就是35;有的說:我先看成5個5,再加2個5-------。就這樣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得到進一步整理與內化。
雖然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活躍,接受新鮮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師引導得法,訓練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學習在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扎根、結果。
小學數學論文12
一、培養(yǎng)數學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于數學是其他自然科學的基礎和保證,因此,學好數學對于學生以后其他學科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小學數學主要是促進學生在幼年時期接受數學教育,進而為將來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石,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顯得非常重要。處于7~12歲年齡段的小學生是各項認知技能都在快速發(fā)展的階段和人群。在這一年齡階段,其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會隨著其興趣而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如果學生因為缺乏學習興趣,產生厭學心理,就會對其今后的發(fā)展造成不可修復的傷害。教育和教學就是培養(yǎng)人和塑造人的一門科學,所以說,好的教育教學是會使得人的全面發(fā)展得到增強的。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1.必須要實行的原則
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興趣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問題,它必須與學生的知識結構一致和協(xié)調,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那么,我們就必須必須遵循和執(zhí)行一定的原則:
(1)適應性原則
適應性原則要求在小學數學教育的日;顒又,學習興趣是關鍵,那么,我們就需要以此為原則來不用該年齡階段的知識去引導學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說,現(xiàn)在小學階段,那些小學奧數比賽已經非常流行了。這些所謂的奧數競賽,不符合小學生的學習階段和知識結構,很多題目大大超出他們的知識范圍。但這在校園里卻是一種很普遍的風尚,這種錯誤的風尚打擊了一大部分學生,使他們發(fā)出“數學難”的呼聲。這樣的學習榜樣當然值得肯定,但不適宜在推廣而后實施,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2)發(fā)展性原則
其發(fā)展性原則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來結合社會的生活和學生的.身心特點雙重因素。那么,啟發(fā)學生思考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知識結構,既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難,主要是要聯(lián)系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此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感到有挑戰(zhàn)性,又感覺到好玩和有成效。這樣,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中不但能學到一定的知識,又有了繼續(xù)學習的欲望和興趣,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是實現(xiàn)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的的。
2.所采取的方法
其中要以根本原則為基礎,以具體措施為方法來有針對性地達到教學目標。例如:我們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小學數學的教學學習環(huán)境來說分成兩個部分,一是課堂教學,二是課外思考和課外作業(yè)。在課堂教學中,應該:
。1)每名學生都積極參與
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以所教知識與學生的現(xiàn)有認知水平為基礎,設計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模式,讓所有學生參與其中,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和效率。
。2)不同的成功體驗
要讓每一名學生都有自己對成功的體驗,老師通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區(qū)別對待,并根據學生不同學習程度和學習能力因材施教,這樣所有程度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數學這一學科具有系統(tǒng)性和連續(xù)性,所以說,循序漸進、激勵優(yōu)生和表揚后進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學生都會體驗到自己的成就感來獲得喜悅之情,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積極表揚和鼓勵
小學生具有年齡小和爭強好勝的特點以及榮譽感,所以,在教學的活動中,教師要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和優(yōu)點來加以表揚。特別是,在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們不斷保持學習興趣。
。4)趣味性課堂活動
教師可以組織一些趣味活動。首先是重視直觀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學一年級“加減法”的時候,可以讓同學們自制一些小工具,這樣課堂上玩耍的過程中就學會了知識,同時也使學生學習變得直觀化和簡單化。其次,我們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盡量將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到課堂來,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在中間穿插一些數學知識,并通過模型、實物等教具,配合多媒體等教育設施,形象而又直觀地引導學生去掌握新知識。在課堂外,應該: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的發(fā)展空間。因為小學數學學科本身以理解為主,只要在課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我們可以適當地減少家庭作業(yè)。畢竟在如此小的年紀搞題海戰(zhàn)術實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為了保持學生在課堂中的熱情和興趣,盡量不要給學生的課外生活布下陰影。課外作業(yè)以質量取勝。適量的人性的家庭作業(yè)能夠使學生對數學這一重要學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視。所以我們在給小學生布置數學課外作業(yè)時,必須對題量和題型做細致的考察。歸根到底,作業(yè)的意義就是為了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而不是作為懲罰學生的硬性指標。
小學數學論文13
今天,我在做題時被一道應用題給難住了。這道題的題目是:小華今年3歲,今年爸爸26歲,幾年后爸爸的年齡是小華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來媽媽回來了,我就請教媽媽。媽媽幫我分析:根據這個題目的條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華的“年齡差”是26-4=24(歲)。再根據“爸爸的年齡是小華的3倍”這一關系,畫張圖試試。我們倆就開始畫了起來。
畫了圖之后,我馬上明白過來了:他們倆過了幾年后,“年齡差”還是24歲。再根據差倍問題的解法求出幾年后小華的年齡,用幾年后小華的年齡減去2歲,就可以求出中間經過了幾年了。
解是:26-2=24(歲)
24÷(3-1)=12(歲)
12-2=10(年)
答:10年后爸爸的年齡是小華的3倍。
媽媽又讓我驗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齡是不是小華的3倍。
小學數學論文14
一、消除學生的心理顧慮,對數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現(xiàn)在的很多學生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盡管他們是小學生,但是來自家長的潛移默化地教育“只有學習好,長大了才能有出息”,便從小就逼孩子在雙休日或假期上補習班,奧數班。還有數學比較地偏向理性思維,且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對于有些孩子來說,學起來較為吃力。所以很多孩子對于數學是有很大的心理顧慮的。那么,對于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數學也變得不容忽視。最重要的是,教師需要給學生一個他們對于數學的心理定位,告訴他們數學并不難,而且很有趣。這個意識需要教師不斷地給學生心理暗示,以至于他們能完全接受。當然,不能僅是口頭上的潛移默化,還需要給學生們做一些趣味數學題,不需要太難,但一定要讓他們感受到趣味性?梢猿鲆恍┤の稊祵W題,例如:甲、乙、丙三人一起去賓館準備住幾天。恰巧這天賓館有活動,本應每人10元,現(xiàn)在每人9元。三人一共遞上30元,老板現(xiàn)在沒零錢,就讓伙計從庫房里取3元錢來;镉嬆昧5元,但偷偷留下2元,把3元錢給了甲、乙、丙,就沒他們三個的事了,F(xiàn)在問:老板一共收了27元,而伙計拿了2元,加在一起是29元,那1元錢去了哪里?這種題不僅有助于學生的數學思維,還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是一個神奇的東西,不難而且有趣。
二、激起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重要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生自然就會自主地有動力地去學習。首先,教師可以運用一些帶有趣味性的語言來。比如說,今天要進行帶有小數點的數的加減運算,那么,我們可以引用生活中的事情,開場白就可以說“今天大家要一起去吃肯德基”,這可以激起學生極大的興趣,那么接下來,就可以叫大家付賬算錢了。其次,可以是給同學們拋一個問號,以疑激趣。例如:問一些“為什么會這樣呢?”“誰幫忙解決一下呢?”最后,就是要給學生們一些情境,讓他們充滿興趣地進入,在自然的情況下解決問題,得到滿足感,得到后續(xù)的興趣。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得到尊重
在課堂上,學生于老師的配合特別重要,這不僅能夠激勵學生學習,還可以激勵老師教學。所以課堂氣氛一定是需要和諧和,活躍。做到整體活躍,需要激起學生們的興趣。而上面的一些例子和說明足以激起學生名的整體興趣。但是學生會有自己的個性,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那么因材施教就顯得至關重要。對于那些較好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回答較難的問題,以帶起更多學生的興趣,起一個榜樣的作用。而對于不太好的學生,可以叫他們回答一些不太難但是具有挑戰(zhàn)的問題。這樣的話,可以讓同學有一種滿足感,去“征服”下一個難題。但是要有一個和諧的氛圍的話,就需要給予學生一種尊重,不要讓他們感受到太大的壓力。所以教師的措辭很重要。比如:學生答錯很簡單的題目,不要過分地責備,同時請別的同學幫忙。
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有些數學問題具有很多的答案也比較難,需要學生開動腦筋和多向思維。而此時最重要的就是同學們的合作,這時候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在遇到一個難得問題的時候,就給同學們自由組合和討論的時間。每個人的思維都是獨立的,也不一樣,在團隊中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思想的碰撞。還需要他們相互摒棄自己的一些思維,進行合作,從而找出答案。這樣的做法不僅能找出不一樣的正確的答案,最重要的就是學生的為人處事的方式的優(yōu)化。這種互幫互助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幫助別人,與別人交往,還有凸顯集體和個人的作用。
在小學的教學中,數學很重要,所以貫穿教學中的心理教育就會是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性格很好的方法。教師需要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學生學習和注重他們的心理教育。這是當代素質教育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這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
小學數學論文15
摘要: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信息化是世界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大趨勢,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chuàng)造性工具。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關鍵,是信息技術教學和其它教學雙贏的一種教學模式。本文闡述了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內涵與意義,著眼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關鍵點,探討了信息技術與小學數教學整合的主要模式,并對整合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小學數學 ; 教學整合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內涵與意義
1.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了多種感官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依靠“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書”進行說教式的教學,媒體運用單一,學生容易產生疲勞感、乏味感。如何激發(fā)學生求知欲,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所在。動畫是小學生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設計制作出包含動畫的課件最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上《幾分之一》一課時,我們設計了“豬八戒吃桃子”動畫;娜宋,優(yōu)美的音樂,詼諧的解說,成功地營造出了一種樂學氛圍,使枯燥的學習變得輕松而易接受,為學生自主有效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它比傳統(tǒng)的手段激趣,效果要好得多。通過有趣的動畫引入課題,一方面引起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為學習新知提供了要思考的問題,誘發(fā)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濃厚興趣,迫切要求掌握新知的欲望也油然而生。
2.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
學生學習一個知識,一般都要經歷“感知——理解——積累——運用”這樣的一個過程。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實驗活動過程進行處理,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學生對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不易理解。關于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教材雖然采用實驗的方法,把圓分割成16等份,再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然后由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S=2πr。但是,實驗過程比較復雜,難于操作,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再者用圓拼成的近似長方形時,讓學生想象出分割的份數越多,拼得的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形(滲透了“極限”思想),這對于小學生來講很難想象,學生所看到的只能是把圓拼成的一個長方形,致使學生對所推導出來的公式的精確性持懷疑的態(tài)度。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利用動態(tài)展示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使抽象化為具體,化難為易,以達到最佳效果。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可以彌補傳統(tǒng)媒體的不足,突破一些教學上的難點。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一課時,在講解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時,用傳統(tǒng)手段,包括直觀操作、投影演示等都很難把要害講清楚。而通過多媒體計算機可以方便地演示:將兩個角平移重疊,將角的兩邊長短隨意改變。學生通過觀察動態(tài)的過程,小學數學論文很容易地歸納出“角的大小與兩邊長短無關,而與角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3.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增加了教學容量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具有常規(guī)電教媒體的特有功能,并且能綜合它們的優(yōu)點。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有限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和一張嘴巴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它們都已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將以前需要在黑板上抄寫的教學內容事先做在課件中,上課時鼠標、鍵盤輕輕一動,教學內容立即呈現(xiàn)于屏幕,節(jié)約了板書的時間;大大增加課堂的容量,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在復習課上,利用多媒體課件效果尤為理想。邊復習,邊進行課內練習、矯正練習、遷移性練習,并在其中加上習題答案,及時進行錯誤訂正,可以大大縮短教師板書時間,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考、學習的狀態(tài)。
4.優(yōu)化了練習,深化了學生思維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可以達到優(yōu)化練習,從而使學生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練習是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形成知識、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徑,又是運用知識發(fā)展技能的重要手段,它需要有坡度、多角度、多層次的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練習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省時、容量大、拓寬思路的特點來強化練習效果,提高練習效率。如教學“元、角、分”的認識后,我們就利用計算機創(chuàng)設“虛擬商店”讓學生當售貨員與消費者,進行仿真練習。
由于信息技術演示具有“應變”、“重復”的功能,因而這種練習可不斷重復,使練習效果不斷強化。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主要模式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可以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學習探索與生活緊密結合問題情境和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的活動中分析問題,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逐步養(yǎng)成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其操作程序如下: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變抽象為具體,喚起學生豐富的想象,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反響,激活學生的思維,在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其形、聲、光、色并茂,更易于學生的接受,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易于喚起學生創(chuàng)新的“火花”。
2.主動探索,嘗試解決——這一過程的設計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的個性充分得到發(fā)展,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歸納思路,提煉方法——學生通過主動探索、交流后,教師接著引導學生歸納反思自己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從而使學生思考形成共識,以完成知識形成條理化、系統(tǒng)化。
4.練習鞏固,適當擴展——練習是對新知識的鞏固和延伸,是學生實踐活動的體現(xiàn)。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交互性,設計一些變式練習和一些開放式的練習,以喚起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三、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需注意的問題
1.不要一味追求信息技術的“技術含量”,忽視先進的教學理念。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重在其“實用價值”,并非其技術含量的高低。有的老師認為軟件越高級,會用的人越少越好。其實這偏離了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初衷。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思想的現(xiàn)代化,遠勝于技術手段的現(xiàn)代化。教師要認真鉆研教育理論,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教學應用中的規(guī)律,使信息技術在教師的駕馭下發(fā)揮最佳作用。
2.注意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工具達成平衡。信息技術的使用為學生學更多更深的數學提供了可能,也為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開拓了廣闊空間。但是,它不能被用來代替基本的數學活動,如實際觀察、直觀感知、基本運算、邏輯推理等。因此,應當使信息技術的應用與傳統(tǒng)的紙筆運算、邏輯推理、動手操作、畫表作圖等之間達到一種平衡。
3.要重視學生的情感交流。情感作為非智力因素,是學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方面,因此課堂上要加強生生及師生間的語言交流,建立積極和諧的人際關系,避免出現(xiàn)由傳統(tǒng)的“滿堂灌”變成了“滿機灌”,扼殺了學生的思維活動,抑制了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心靈封閉”現(xiàn)象的產生
總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無疑是信息時代中占主導地位的課程學習方式,必將成為21世紀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因此,我們應當充分挖掘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的獨特優(yōu)勢,揚長避短,努力使之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整合,開創(chuàng)課堂教學的新天地。
【小學數學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的數學論文08-28
小學數學論文03-23
小學教育數學論文08-30
小學語文數學論文10-13
小學數學論文的撰寫10-13
最新小學數學論文10-13
有關小學數學論文10-14
小學數學論文例文10-06
淺談小學數學論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