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課堂靈活學
新課程理念就像一陣新鮮的海風,不斷沖擊著我們的課堂教學;也像一名年輕的開拓者,不時地帶給我們神采和活力。我們的學生是有生命的人,他們有人格、有尊嚴、有理想、有追求,他們渴望獲得自由、獲得發(fā)展,那我們的課堂也應該具有思想、活力和發(fā)展!稊(shù)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因而,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就應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起學習興趣,使學生調(diào)動自身的學習潛能,進行自主學習,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一、變被動接受為自主學習
傳統(tǒng)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通常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要方式。在客觀上形成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因此課堂中幾乎看不到猜想、實驗、觀察、推斷等學生親身體驗的實踐探究活動。教師應從學生好表現(xiàn),求參與的心理需要出發(fā),盡可能多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改變以往那種讓學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趨的習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1. 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樂學。
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nèi)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喚醒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tǒng),拓展思維,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教學“有余數(shù)除法”時,上課一開始,有位教師就投影出示“為了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學校把紅、黃、藍、白、橙、灰六種太陽帽按順序發(fā)給全校學生!苯又嬖V學生只要你報出第幾個學生,老師就馬上告訴你,他的帽子是什么顏色。學生將信將疑,但躍躍欲試。學生所報的數(shù),教師次次猜中,學生產(chǎn)生了極大的好奇心。這時告訴大家,學習了“有余數(shù)除法”,你們就會知道其中的奧秘了。這樣學生整堂課都懷著極大的興趣投入了學習。
2. 把時空留給學生,使學生研學。
教學實踐證明,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是強烈的,它要求教師樹立強烈的學生意識,把學習的權利和探索的時空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方式,設計活動方案,安排學習程序,通過觀察、操作、猜測、思考、討論、驗證等多種活動,在研學中獲取知識,同時,形成自己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刻苦鉆研精神。如在教學“移多補少應用題”的操作實踐中,教師不暗示學生操作的方式、途徑,僅提出實驗目標:“你能通過看一看、想一想、移一移,說說這類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嗎?”從而將實驗探索的時空留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主嘗試、實驗、交流,多角度地探究出問題的解決方式,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能力。
3. 滲透學法指導,使學生善學。
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學好知識的前提和保證,并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教學中要以身示范,明確要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學習方法。如在解應用題時,教師要組織學生討論從何想起?怎么想?怎么做的?讓學生從討論中領悟方法,進行學法交流,比一比誰的方法好,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前提,以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為重點,以促進學生智能提高為核心,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操作、觀察、思考、質(zhì)疑、討論、練習、評價等,就能使學生逐步形成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素質(zhì),從而更加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發(fā)展。
二、變教師講述為學生操作
目前數(shù)學課堂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是講風太盛,教師唯恐講不夠;二是華不實,沒有突出以操作為始頭的思維活動。操作是思維的起點,認知的來源,也是認識事物的開端。課堂中鼓勵人人動手,人人操作,通過自己擺一擺、拼一拼、量一量的活動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通過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不但掌握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學以致用,有很大善處。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首先讓學生通過剪一剪、拼一拼,獲得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關系,其次充分發(fā)揮學生之間的互補作用,展開討論,他們在實踐中輕松的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學生通過直觀操作,不僅提高實踐能力,而且使學生的認知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
因此,我認為數(shù)學課堂必須讓學生得到動手操作的機會。不但要把實踐操作活動作為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的一種方法,也要挖掘表象隱含的智能因素,利用它發(fā)展知識,使學生手、口、眼、腦進行立體化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踐是創(chuàng)新的源泉。我們應該徹底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從小培養(yǎng)學生“試一試”的精神,使學生敢于嘗試,善于嘗試。
三、變個人學習為合作交流
合作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動力,學會共同生活,培養(yǎng)在人類活動中的參與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合作學習作為對傳統(tǒng)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和補充,已經(jīng)被教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于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堂教學之中,這也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
1. 營造適合學生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
“以知識為本”的課堂教學,注重的是“知識的灌輸”或是“知識的移植”,客觀上造成了一種沉悶、壓抑的而非合作化的環(huán)境。而“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堂教學,注重的是學生在感受和參與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學生是具有豐富個性的學習者,不同學科的學習規(guī)律也有所不同,并非在任何教學條件下,合作學習都是最佳的教學組織形式。但流暢、和諧、默契、尊重、信任的學習環(huán)境,卻是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的“共性”。
2. 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
合作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個體合作需要基礎上的,在學生個體解決某個數(shù)學問題遇到障礙,苦思而不得其解時進行合作學習才有價值,才有成效。但在實際教學中,有些課為了追求合作氣氛,或是一味追求求異思維,教師呈現(xiàn)問題情境后,不留給學生片刻思考時間,就立刻宣布“下面開始小組合作學習”,這樣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問題情境,更談不上自己的獨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組內(nèi)優(yōu)生一言堂,要么使討論流于形式,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
3. 精心設計合作學習中的問題
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利于促進學生動腦,主動探究數(shù)學知識,有利于集體研究,促進合作學習。不提出過于簡單,不假思索就能解決的問題。問題過于簡單,學生張口就會,看起來氣氛活躍,久而久之,學生容易形成思維惰性,不利于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如教學“梯形面積”時,可組織學生量一量、畫一畫、拼一拼,然后就利用兩個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提出:“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如果學生回答有困難,再設計以下問題:(1)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與梯形的上、下底有什么關系?(2)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梯形的高有什么關系?(3)每個梯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4)梯形的面積應怎樣算?梯形面積計算公式導出后,為加深學生對公式的理解和記憶又問:計算梯形面積為什么要除以2 ?這樣有效地指明了學生參與的方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通過動手、動、動口來促使學生去尋找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抓住本質(zhì),尋找共同點,促進組內(nèi)交流,順利地實現(xiàn)了自我構建和知識創(chuàng)造。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要轉變教育觀念,充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與學生密切合作,就能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活”的課堂靈活學】相關文章:
新的支點 活的課堂11-20
在數(shù)學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靈活思維11-22
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11-20
簡析數(shù)學 課堂“活”起來11-20
回歸生活,讓高中地理課堂“活”起來03-21
改進“備、教、學”方法,打造高效數(shù)學課堂11-21
探討激發(fā)學習興趣 構建語文“樂學”的課堂結構12-0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