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人教版語文九年級魚我所欲也教學設(shè)計
《魚我所欲也》是一篇邏輯嚴密、氣勢飽滿的議論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語文九年級魚我所欲也教學設(shè)計,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設(shè)計思路】
《魚我所欲也》是一篇邏輯嚴密、氣勢飽滿的議論文。關(guān)于課文的論點尚有爭議,有人認為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也有人認為是“保持本心的重要性”。不管學生贊同哪種觀點,都應該讓學生了解本文圍繞觀點行文嚴密的特點,同時也讓學生體會本文運用排比增強感染力的特點。
【教學目標】
1、理解全文的論證邏輯。
2、體會排比所形成的論證氣勢。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如果說孔子的“仁”是指一種內(nèi)在修養(yǎng),那么孟子的“義”就是指人所應遵循的道德規(guī)范。孔子對仁學有一種堅定的信念,即使為此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而當“義”與生命在人生的天平上等待裁決時,孟子也會毫不猶豫地“舍生取義”。為什么孟子把“義”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呢?當“生”與“義”不可同時擁有時,怎樣才能做到“舍生取義”呢?現(xiàn)在讓我們從孟子的《魚我所欲也》中尋找答案。
2、整體把握:
課文提出了“舍生而取義”這一中心觀點,作者是怎樣論證的呢?在第一段中,孟子通過列舉一組生活常識,深入淺出地告訴人們:在面臨抉擇的時候,人們總會選擇那些更加重要更有價值的事物。這可以看做全文的大前提。由此推演出一個十分具有說服力的結(jié)論:人們?nèi)绻軌虬?ldquo;義”看得高于“生”,就一定能夠做到“舍生取義”。如何做到這一點呢?二、三兩段中,孟子從事例和道理上說明了保持“本心”是“舍生取義”的前提條件。
3、重點難點突破:
進一步理解全文的內(nèi)在邏輯:
、庞械娜“舍生取義”,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所以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有災禍也不躲避。這是從正面講為什么要“舍生取義”。假如“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人之所惡莫甚于死”,那么就會相反,凡是可以求生的手段,哪一樣都可以采用,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事,哪一樁都可以干。這樣正反對比就顯示出“義”的重要。
作者強調(diào)有人把“義”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是因為沒有喪失“本心”,這個“本心”在孟子看來就是指人“善的天性”,它包括“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以上是道理論證。
、贫、三節(jié)是事例論證,兩種事例形成一種對比。雖然是“一簞食,一豆羹”,但很重要,決定著生死,但有人卻不受。而“萬鐘”雖多,只是為了“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不重要,但有人卻接受了。前者重“義”,后者“不辨禮義”,根本原因是一個保持了“本心”,而另一個喪失了“本心”。由此可見“本心”的重要,有了“本心”,人們就會重“義”,社會才能安定。
拓展延伸
1、小組交流搜集到的關(guān)于“舍生取義”的詩句、名言或故事。每小組推薦一個代表在全班交流。
2、在網(wǎng)上收集資料,了解孟子所講的“禮”“義”與“仁”的區(qū)別。
【語文九年級魚我所欲也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魚我所欲也教案設(shè)計10-17
魚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譯08-22
《魚我所欲也》原文及對照翻譯10-24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及答案01-11
《魚我所欲也》中考試題及答案「最新」01-11
魚我所欲也中考練習題及答案01-11
大道之行也教學設(shè)計07-23
寡人之于國也教學設(shè)計10-17
《寡人之于國也》教學設(shè)計07-05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