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素質教育形式下的中學地理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論文關鍵詞素質教育 中學地理 教學方法 創(chuàng)新
論文摘要素質教育是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并嘗試改革傳統(tǒng)教育形式下的弊端而產生的。中學地理教育作為基礎教育中特殊而重要的組成部分,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本文針對中學地理教學方法上所應做出的創(chuàng)新,提出觀點和看法。
所謂素質教育,是指利用遺傳、環(huán)境和教育的積極影響,在對學生的已有發(fā)展水平上有所發(fā)展,并在其可能發(fā)展的范圍內充分發(fā)展,從而促進社會意識向學生個體心理品質的內化。也即素質教育使得每一個學生的每一方面都能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fā)展。當今世界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其實質是知識總量、人才素質和科技實力的競爭。為了迎接21世紀的競爭和挑戰(zhàn),我國的基礎教育正在進行著“素質教育”的戰(zhàn)略決策。中學地理教育在基礎教育中占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它擔負著教育下一代認識地理環(huán)境,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關系的任務。
1 當前中學地理教育存在的問題
(1)知識教育等同于素質教育。在落實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方面來說,中學地理教學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認為知識教育就等于素質教育,忽視了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和思想教育。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知識教育、能力培養(yǎng)、思想教育”這三方面的任務未得到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要求地理課強調知識、能力、態(tài)度三方面綜合發(fā)展,尤其突出能力的培養(yǎng)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養(yǎng)成。
。2)在教學內容上將感性地理知識等同于地理知識。在中學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忽略每一章節(jié)內容在地理知識系統(tǒng)中的地位,只注重傳授感性地理知識,而輕視理性地理知識。將感性地理知識教育等同于地理知識的教育,影響了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的地理知識系統(tǒng)不能有效形成。
。3)在教學方式上重灌入輕啟發(fā)。從師生雙邊關系來看,主要是存在重灌輸輕啟發(fā),重內容傳授輕學習方法的指導等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將自己置于核心地位,形成一講到底“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積極性受到嚴重制約,學生獨立思考、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的潛能得不到充分發(fā)揮,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 素質教育對中學地理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素質教育下的中學地理教育要求廣大中學地理教師更新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其中教學觀念的改變是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1)教師導學方法的探究。在中學教學中必須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這是素質教育對教學的地位和作用及其關系的具體要求?茖W合理的導學方法,合作共進的新型師生關系,以及師生情感的融洽交流,都是教師導學的成功因素。如:在地球的運動一節(jié),利用地球自轉的動畫,引入新課,可以引起良好的效果。
(2)中學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探究。在教學中通過適當的實踐活動和典型案例的分析,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學中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便于觀察和了解難以理解的地理事物。作為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素材,應具有直觀性和便于探究性的特點。學生通過直觀動畫及材料來接觸教材中抽象的地理事物,可以獲得身臨其境的效果,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思維能力的升華。
(3)中學地理教學中實踐性教學的探究。親身經歷是刻骨銘心的感受過程,在親身觀察中不斷掌握新情況,發(fā)現新問題,才能產生解決新問題的新思維。因此親身體驗是迅速掌握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最有效方法。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實踐服務。在教學中做適當的實踐活動,積累學生的實踐經驗,通過實踐中觀察到的地理事物,可聯想到所學知識不足,以提高應用能力。
3 素質教育形式下的中學地理教法探究
。1)案例教學法。地理案例教學法就是基于一定的教學目標,選擇一定的地理教學案例,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研究,從中培養(yǎng)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的案例都是源于實際生活,與地理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分析、討論、探索、解決一系列的地理現實問題,從而培養(yǎng)了興趣,領悟地理理論的實質。案例教學法一改原來教師動口、動手和動腦,學生聽、看、不動腦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變?yōu)榉e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教學方法,使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服務,使學生學會學習、思維和創(chuàng)造。案例教學中通過啟迪學生的智慧以及通過討論使問題愈加清晰,同時在無形之中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開放式課堂能夠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各種才能,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心和主動性。
。2)JTP教學法。中學JTP實驗是“提高中學生學習質量整體改革國家行動計劃”的簡稱,是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辦事處于1990年簽訂的為期三年的教育革新項目。它主要研究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影響,主要從興趣、情感角度來探討其對中學地理教學的影響。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于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并具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是學習能力的源泉,是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積極性和持久性的直接因素,更是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必要條件。實踐證明:學生對于學習活動的興趣濃厚,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其求知欲越強。一是用地理知識本身吸引學生尋找興趣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多關注學生的興趣點,并以此為基礎,用地理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興趣,努力提高教學效果;二是從學生較熟悉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入手,引進要講述的教材,培養(yǎng)興趣;三是從問題入手,善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從而培養(yǎng)興趣,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洋溢著對探求地理知識的濃厚興趣;四是開展多種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興趣。
(3)“立體化”教學方式。地理教學系統(tǒng)的三項職能的“立體交叉”落實,是中學地理“立體化”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中學地理教學系統(tǒng)是為了實現地理教育的三項職能建立的,而現代地理教育為了適應我國社會與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必須全面地實現下列三項職能:一是傳授地理知識和技能;二是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不僅是要加強對地理觀察、地理想象、地理思維、地理記憶等地理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要特別強調與重視地理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三是思想品德教育。三項職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緊密聯系的。因此,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應將三者融為一體,在同一教學過程中把三項職能緊密聯系互相滲透。地理教學內容的縱橫聯系是中學地理“立體化”教學的體現,F行的地理教材系統(tǒng)主要包括兩方面,即教材外部聯系和內部結構。地理教材是一個開放的智能系統(tǒng),同外部的聯系非常廣泛。例如:現行《高中地理》教材的外部聯系體現為三方面:一是與初中地理教材智能的銜接聯系;二是與其它相關學科的聯系;三是與實際的聯系。再如,現行《高中地理》教材內部結構體現為:采用系統(tǒng)地理的形式,以自然地理為基礎,人地關系為線索,將當代地理學所研究的主要問題組成一系列知識結構。因此,地理學科具有互為因果的關聯性和相互交織的綜合性,從這一意義來看,地理學科實際上是由“點、線、面”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是一門系統(tǒng)性很強的學科;谶@種特殊性,只有建立一種以橫向知識、縱向知識和方法性知識分別為三個維度的立體知識結構,才是比較合理的結構。中學地理“立體化”教學需要教師教學時從知識的縱橫兩方面出發(f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使得課堂氣氛有起有伏,有聲有色;在“面向全體”的同時,既注意到學生橫向之間的個別差異,又注意到學生個體在發(fā)展中不同階段之特點,因材施教,使學生在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下愉快地學習,完成地理教學任務,落實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目標。
總之,教學是一項工程,它面向的是一個由許多活躍的個體構成的復雜群體,在每個大群體中,又有許多不同層次、不同程度的小群體。因此,要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迅速的提高,就要求教師因材施教,既立足群體,又照顧個體;既發(fā)展群體,又塑造個體。只有當每一個學生都有所獲,都得到最大極限的長進時,我們的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
參考文獻
[1]劉正偉.論學科教學論的范式轉換[J].教育研究,2005.3.
[2]陳澄.地理教學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
[3]呂文杰,馬文鵬.基礎教育新課程設計的課程審議[J].教育研究,2005.2:74.
[4]江新,鄭蘭琴,黃容懷.關于隱性知識的分類研究.開放教育研究,2005.2.
上一頁 [1] [2]
【探析素質教育形式下的中學地理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相關文章:
法學專業(yè)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及素質教育探析01-14
藝術類專業(yè)學生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形式的探討12-05
淺論素質教育目標下大學德語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12-05
試論實施素質教育下地理教學的創(chuàng)新教育12-05
探析小學數學畢業(yè)課形式論文02-18
電算化會計下會計核算形式的探析11-19
試論基于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數學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分析12-05
關于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方法研究的論文03-16
素質教育背景下中學籃球課的教學的論文03-2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