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東莞冬至的習俗
冬至,作為24節(jié)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有著特殊的含意。根據(jù)歷史記載,古人認為自冬至開始,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huán)開始,是大吉之日。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關(guān)于東莞冬至的習俗,歡迎閱讀。
一、城區(qū):做“冬團”
在東莞城區(qū),冬至這一天都會做一種特色小吃——“冬團”。啥叫“冬團”?其實就是用舂糯米、粳米粉包成團,意味著“團圓美滿”。不過,冬團有甜咸之分,一般白色為甜、紅色為咸,酥木團為紅色,取“鴻”運之意。
一般來說,“咸團”用眉豆、少量沙姜、糖、鹽做成:“甜團”的餡較為豐富,有爆米花、花生和黃糖。
二、東坑:咸丸
咸丸是東莞人在冬至、除夕、元宵都吃的。表示合家團圓之意,東莞咸丸用料精細、講究、糯米粉制作,隨意捏成團,不加餡。用雞作,佐以魷魚、蝦米、冬菇、臘肉碎粒、咸菜鮮甜美味,是東莞傳統(tǒng)美食。
在東坑,人們會取用當天的剩菜,餡料一般為蝦米、瘦肉、蠔豉、魷魚、冬菇、青菜熬成,咸丸用糯米粉搓團投入湯鍋中即可。
三、茶山:同樣是咸丸,但是只有咸,沒有餡兒
茶山冬至同樣是做咸丸,不過茶山做的咸丸卻是一個齋丸,只用糯米搓團而不包餡料,“咸丸”的精華可謂在于湯。
四、沙田:煲紅薯糖水
在東莞沙田鎮(zhèn),每年冬至家家戶戶都有煲紅薯糖水的習俗。紫紅的紅薯寓意著日子,紅紅火火,家人身體健健康康。
五、企石鎮(zhèn):菜頭角
在東莞企石鎮(zhèn),人們會在冬至這一天忙著做一樣傳統(tǒng)小吃——“菜頭角”。這是一種以“菜頭”,即蘿卜做主要餡料的傳統(tǒng)小吃。
為了迎接冬至,企石鎮(zhèn)不少家庭都會聚在一起,動手做菜頭角“,在冬至前歡迎親朋好友來作客。
要完成一個完整的“菜頭角”,首先把包裹餡料的糯米粉和粘粉混合煮熟,再放入用蘿卜、臘肉、臘腸、蝦米、花生、豆腐干制成的餡料,然后放進鍋爐蒸熟、貼葉而成的。
六、客家一帶:做蘿卜粄、吃燜鵝
在東莞的客家一帶(清溪、鳳崗、塘廈)過冬至,每戶人家都會用糯米和蘿卜絲做成蘿卜粄,并吃燜鵝。
蘿卜粄是最具客家風味的冬至食品,在客家人的餐桌上必不可少。
先把蘿卜刨成絲煮熟后,壓干多余的水分。再用豬油將蝦米、豬肉、臘腸等餡料爆香,然后將它們跟蘿卜絲、芹菜粒、適量的鹽、胡椒粉等調(diào)味料攪拌在一起作為餡料。接著把這些餡料放進用粘米跟糯米做成的粄皮內(nèi),做成圓餅模樣,放置在新鮮的欖葉上(也可用芭蕉葉),最后用鍋蒸熟即可食用。
七、其他習俗:出嫁女回娘家“拜冬”
東莞“拜冬”是指已出嫁的女兒在冬至這一天,攜夫帶子回娘家拿著自己做的“冬團”帶些糕點、水果、豬肉雞、鴨回到外家探望自己的父母親相聚一堂吃飯。其寓意著有始有終,“從年頭行到年尾”,吉祥之意。
八、其他習俗:男的要理發(fā),女的要洗頭
東莞水鄉(xiāng)片的一些鎮(zhèn)街有個習俗,就是冬至節(jié)前要理發(fā),東莞本地有句順口溜:“擔冬擔矮小,擔年擔富貴”。意思是,如果頭發(fā)沒有修理,就“擔”著頭發(fā)(即“頂著頭發(fā)”)過冬的話,就不會長高,會變得矮小。如果“擔”著頭發(fā)過年,就能富貴。所以以前東莞人從冬至過后都不理發(fā),到過了正月才去剃頭說法。
【東莞冬至的習俗】相關(guān)文章:
上海冬至習俗11-29
冬至的來歷及習俗03-20
潮汕冬至習俗12-21
浙江冬至習俗03-14
蘇州冬至習俗12-23
莆田冬至習俗12-17
廣東冬至習俗12-23
溫州冬至的習俗10-26
冬至祭祖習俗的由來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