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學科銜接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論文關鍵詞]想象力 創(chuàng)造力 思維空間 生活體驗
[論文摘要]從兒童發(fā)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小學屬兒童時期,初中屬少年時期,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有著一定的差距;從學習內容上來看,初中課程門類增多了,而且每一學科的內容也接近科學的體系,因而邏輯性也越來越強;從學習方法態(tài)度上來看,初中生比小學生更需要有自覺性、主動性、獨立性,不僅要主動地安排學習計劃,而且要學會組織自己的學習活動,由小學生的“他律”自然過渡到初中生的“自律”。因此,為了使小學教師與初中教師的教育教學得到順利、快速的銜接過渡,讓小學畢業(yè)生升入初中迅速順利地適應初中的學習,讓他們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這一直是中小學教育工作者深思和力圖解決的課題。
一、“中小學學科銜接教育”的內涵
中小學學科銜接教育是指根據(jù)我國實行九年一貫制的辦學規(guī)則,在小學五、六年級與初中一年級這兩個教學年級段上設立銜接點,將品德、語文、數(shù)學、英語這幾個學科的教育作為研究的重點突破口,逐步實現(xiàn)全方位的研究。從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和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能力培養(yǎng)等方面進行研究,將如何鋪墊、銜接,從而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教學效率及學生學習能力、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這將是全面提升學校辦學水平的一個新的突破口。
二、中小學銜接教育的主要途徑
(一)德育銜接:重在品德培養(yǎng)。小學階段要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道德品德教育,主要通過六個途徑展開:一是抓晨會和周會課,著重對學生進行禮儀、安全、紀律、衛(wèi)生教育,發(fā)現(xiàn)學生有不良的苗頭或偶發(fā)事項出現(xiàn),教師及時加以教育。學校每周進行檢查。二是抓思想品德或品德與生活課,師生進行生動形象的教學互動,通過一個個蘊含深意的故事,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受到教育。三是抓各科教育,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學會探索規(guī)律,探求知識,并把道德品德教育寓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四是抓少先隊活動,學生在學雷鋒送溫暖獻愛心、特色中隊、各種競賽等活動中進行道德品質的洗禮,讓自己擁有的各方面的素質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五是師生談心,通過循循善誘的心理教育,讓學生丟棄不良習氣,走健康之路。六是與家長、社會的合作進行教育,通過《寫給家長的一封信》,或家訪,或參觀訪問等等,讓龐大的家庭和社會力量與教師共同雕琢出無瑕的美玉來。
(二)常規(guī)銜接:重在習慣養(yǎng)成。學校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說,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往往是使學生的學習如虎添翼!缎抡n程標準》也明確要求小學階段學生要培養(yǎng)多種學習習慣。學習習慣包括預習、聽課、筆記、作業(yè)、復習、寫字閱讀等方面的內容。在平常的教育中,學生各種習慣的養(yǎng)成,是教師教育最重要的一環(huán)。因此,小學低年級著重培養(yǎng)學生會聽課、認真完成作業(yè)、寫字端正清楚等方面的習慣。中高年級還要培養(yǎng)學生預習、復習、閱讀、記筆記的習慣。教師要在每堂課、每個活動過程中適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學校要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不定時的檢查,以提高作業(yè)質量。
(三)學科銜接:重在基礎技能。必須進行下列四項訓練:(1)聽的訓練。課上聽錄音,跟錄音讀是必須做到的,而且要聽一句,跟讀一句。學生放平書本,用右手食指指著所聽所讀的內容,做到專心聽、認真看。在各種感覺器官配合下,培養(yǎng)學生聽力。課后學生用配套的磁帶自己聽,也要遵守這一規(guī)則。(2)讀的訓練。要想掌握好一門學科,認真讀記是必要的,還可開展各種競爭性讀書游戲,讓學生熟讀成誦。(3)說的訓練。語文是一門語言課程,必須讓學生在聽的基礎上,正確讀準并將所學語言運用到生活中。(3)寫的訓練。學生從拼音字母開始接。因此,字母正確的書寫是關鍵。讓學生在課堂上寫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認真、清楚、整潔的書寫漢字的習慣。
三、中小學銜接教育要注意的環(huán)節(jié)
(一)在學生學習上要注重加強三個方面的銜接
1.學習心理的銜接。小學生的學習動機一般是比較直接的,近期的;而初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則逐漸向間接的,遠期的方向轉化,同時他們的求知欲、興趣不斷增強,并且日益趨向持續(xù)而穩(wěn)定,逐步形成對學習的負責態(tài)度。因此,必須開展這一過渡時期學生的學習動機教育,引導學生逐步樹立遠大的理想,決心為中華的騰飛而努力讀書。
2.學習習慣的銜接。學習習慣包括預習聽課、筆記、作業(yè)、復習等內容。小學重在做好良好習慣的初步養(yǎng)成;初中;則要求學生將學習習慣內化,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形成個性化的趨勢。初一起始階段繼續(xù)抓好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穩(wěn)定、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圍繞學習目標,吸取他人的學習方法,并結合自身特點,形成適合自己的最佳學習方法。
3.學習能力的銜接發(fā)展。初中學生的表達能力、感知能力、識記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與小學階段相比較處于定型前的快速發(fā)展階段。根據(jù)這一特點,小學階段必須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上述諸方面的能力,為中學打下比較扎實的基礎。中學則必須抓住有利時機,采用多種教育方法,促進學生能力實現(xiàn)質的飛躍。
(二)在教師教學上要強化三個方面的銜接
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科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感性認識,努力做到“四銜接”。
1.教學內容的銜接。各科教師(特別是語文、數(shù)學、英語教師)熟悉對方教材內容,把握教材體系的內在聯(lián)系,并在自己的教學中注意比較性聯(lián)系和有機滲透,為學生的學習作好鋪墊與銜接。
2.教學方法的銜接。通過雙向聽課及研討,把握中小學教學方法的各自特點,并適當滲透運用到各自的教學中去。葉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是為了不教。中小學教學的宗旨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3.學習評價的銜接。小學教師在教學中注重鼓勵性評價,以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樂意地參與學習;中學教師同樣注意到學生身心的發(fā)展,把握住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堅持正面誘導,多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石川勤.教育與學的藝術[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施良方.課程理論[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3][英]赫伯o里德,呂延和譯.通過藝術的教育[M].湖南:美術出版社,2001.
[4][美]伊萊恩o皮爾o科漢魯斯o斯特勞斯o蓋納,尹少諒譯.美術另一種學習的語言[M].湖南:美術出版社,2003.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jīng)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yè)論文
【中小學學科銜接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相關文章:
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關系分析01-16
跨學科的文學批評理論實踐03-27
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關系之我見論文03-17
教育技術實踐理論建構的途徑11-17
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性探討12-04
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對教育公平實踐11-15
教育學課單元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11-15
談中小學英語教師學科心理教育11-22
中小學英語巧妙銜接淺析11-2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