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地方文化英語表達能力研究
現今大學生的地方文化英語表達力普遍偏低,并且兩部分均有不少同學不知如何表達而留為空白。那么,大學生如何提高地方文化英語表達能力呢?
一、研究背景
近十多年來,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呼聲逐漸增高,并且已作為當前國家文化建設的主要方針之一。[1]與此同時很多學者開始注意到,我國文化走出去的現狀卻令人擔憂,其中一個顯著的問題就是:在對外交往中,我國文化輸出一直呈現“逆差”的趨勢。雖然經過這些的年的各方面努力,情況略有好轉,但從根本并沒有得到改觀,我們向外國傳遞中國文化的力量還比較弱。主要原因,翻譯是一個主要因素,尤其中譯外,是繞不開的必經之路。“我們中譯外的人才非常匱乏,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2]。莫言的獲獎,從另一層面也彰顯了翻譯的重要性,特別是本土文化翻譯能力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我國大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雖然隨著外語教育改革的深化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但其翻譯能力仍與現實需要有一定差距。很多大學生翻譯能力低下,特別是本土文化翻譯能力不足,幾乎是國內外語界的一種共識,也是令學術界憂慮的問題。但這種共識和擔憂大多是隨感式的,至今鮮有實證研究成果的支撐。楊志紅的實證研究重在揭示中國學生英語能力與漢譯英能力之間的關系問題,因而大學生漢譯外能力的強弱不是其關注的重點,并且作者本人也認為其“研究結果有待進一步檢驗和完善”[3]。杜鳳秋[4]等人對河北省理工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地方文化輸出能力進行了實證調查,認為其文化輸出能力偏低,但它僅是針對英語專業(yè)學生,并且局限于河北幾所理工科院校,文中對調查的細節(jié)未有描述,結論也是粗略呈現。因而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大學生地方文化翻譯能力的實證研究。侯俊[5]、林旦霞[6]和段竹英[7]等都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能力進行了調查,但都存在取樣范圍狹隘,僅限于某所高校的共同短板。黎麗對醫(yī)學院校學生的調查[8]也同屬此類。
韋秋杰、李紹波[9]等人之前曾對旅游專業(yè)學生的中國文化英語表達能力進行了扎實的調查,得出了幾乎同樣的結論,即學生的中國文化英語表達能力存在嚴重欠缺。
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能力,實質上就是中國文化的外譯能力,也即中國文化英語翻譯能力,只不過“表達能力”比“翻譯能力”的外延要寬泛很多。綜上研究文獻,可以發(fā)現:這些對大學生本土文化英語表達能力的調查基本上是零散的、碎片式的。
要了解大學生整個群體的地方文化英語表達能力,需要對這一群體進行全面的考察。本次調查擴大了取樣范圍,對各級各類學校的在校大學生進行全面調查,并且評價體系采用萊克特等級測量法(Likert scale),調查著重回答三個問題:
1)當代大學生用英語表達地方本土文化的能力如何?
2)他們的地方文化英語表達能力或者說翻譯能力有無因是否主修英語專業(yè)而有差別?
3)這種能力有沒有因就讀的學校而有差別?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全面考察了綜合類院校、理工類院校和外語類院校,其中綜合類院校和理工類院校又分別涵蓋普通院校和重點院校,各個院校下面再按就讀專業(yè)細分為理工、文科和外語三類受試對象。這樣就把綜合類、理工類、外語類 、普通院校 、重點院校及文科、理科和外語專業(yè)等各級各類高校的各類學生都納入調查范圍內,并且參與調查的統(tǒng)一抽取二年級學生,可保證研究對象具有大學生整個群體的代表性。
(二)問卷設計
本次調查問卷為綜合性科研項目“大學生陜西地方文化英語表達能力”調查問卷的主體。該項目分別以“地方文化感知力”、“地方文化資源翻譯能力”和“地方文化闡釋力”為主題將對學生的考察劃分為三部分,各部分內容相對獨立,又相互有一定關聯,可以從各個維度和層次綜合考察大學生的地方文化英語表達能力。
本文涉及的是該綜合性科研項目的第二、三部分研究結果。第二部分測試學生的“地方文化資源翻譯能力”,由包括建筑、宗教、民間藝術、飲食、民俗文化、墓葬及其他地方文化資源內容在內的七類22道測試題組成,主要以最能反映陜西地方文化的概念詞的形式呈現,要求學生用英語翻譯出來。第三部分測試學生的 “地方文化闡釋力”,由兩道題目組成。一題目屬給定命題,要求學生用英語向他人介紹陜西地方美食羊肉泡,另一題目是半開放性命題,要求學生用英語介紹陜西省內一個旅游景點。
三、研究實施
(一)受試對象的確定
隨意選取分別代表理工類普通院校、理工類重點院校、綜合類普通院校、綜合類重點院校和外語類院校的五類學校西安石油大學、西北工業(yè)大學、西安文理學院、陜西師范大學和西安外國語大學作為取樣院校。受試學生確定為較為合適的二年級學生,且不受所讀專業(yè)限制在自愿的原則上參加抽樣調查。
(二)數據收集
本次調查發(fā)出測試卷650份,由項目組成員或親自發(fā)放,或委托外校相關教師實施,上課時由學生當堂在限定時間(30分鐘)內獨立完成(不允許參閱任何參考資料或借助相關輔助工具)。委托校外老師實施時,事先與其溝通好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要求該教師在實施前特別提醒學生填好問卷前面的個人信息。調查結束后共收回有效卷616份,有效率為94.77%。
(三)數據分析
考慮到實際評閱的可操作性,對收回的616份測試卷進行二次抽樣:分院校按文科、理工科和英語專業(yè)再次分別隨機抽樣,得到樣本150份。第二部分的七大類22道測試題,每一類按照難度相當的原則再篩選出10道作為測量項,每項按照5個等級對學生的翻譯能力進行評定。這5個評定標準分別為:
A.非常準確地傳遞了原文化信息(5分);B.比較準確地傳遞了原文化信息(4分);C.基本上傳遞了原文化信息(3分);D.某種程度地傳遞了原文化信息但有明顯的表達不當(2分);E.表達完全失真,譯文不可接受;或此項空白(1分)。根據分配的分值,逐項相加后形成對受試者地方文化英語翻譯能力的評估,最高成績可達50分,最低10分。項目組的期望值是30以上。第三部分的兩項地方文化闡釋力測試題,每項也按照A-E 5個連續(xù)等級對學生的能力進行評定,之后逐項相加形成整體評估。根據分配的分值,最高分可達10分,最低2分。項目組對這部分的期望值是6分以上。為克服評定的主觀差異,開始時每份樣卷均由兩個具有相當實際翻譯能力的項目組成員共同評定,在對評定標準的把握上取得較高一致性后再獨立進行,但仍集中一處評閱,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對學生翻譯能力評定的客觀性。接下來將150分樣卷的分值數據錄入計算機,之后運用社會科學統(tǒng)計軟件SPSS(17.0)進行相關分析,并檢驗各變量之間的關系。分析分3步進行:
1)綜合分析大學生整個群體的地方文化英語表達能力;2)按專業(yè)類別考察不同群體大學生的地方文化英語表達能力;3)按院校類別具體分析不同學校大學生的地方文化英語表達能力。
四、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大學生整個群體的地方本土文化英語表達能力
這一能力通過兩方面數據解讀:
1)地方文化闡釋能力。表中顯示,150份有效樣卷的均值為3.3;極大值為7,涉及兩人;6分以上(包括6分)9人(表4);5分以上(包括5分)28人,僅占總受試人數的18.7%,不到五分之一。而2~3分共涉及90人,占總受試的60%,三分之二之多。標準差1.78,說明彼此之間個體差異極小。對照項目組對這部分的預設值(6分以上),可以看出當今大學生的地方本土文化闡釋力相當弱。同樣令人驚訝的是,本部分竟有54人(1/3多)只得到2分;貦z其測試卷,這部分大多為空白,說明三分之一多的學生不知道如何用英語向外人介紹陜西本地的美食羊肉泡,不知怎樣用英語介紹一處地方旅游景點。綜合兩部分學生的表現,可以看出,就整個群體而言,大學生的地方文化英語表達力普遍偏低,能力強的僅為極少數同學。
2)地方文化資源翻譯能力。上文指出,根據評定標準和分值分配,這部分10個測試項逐項相加后最高成績可達50分,項目組的期望值是30以上,比較理想的分值應該在40上下。但對150份樣卷進行評估后,表2顯示,平均值為21.35;極大值為40,僅一人;30分以上(包括30分)33人(表3),占總受評人數的22%,略高出五分之一的比例;25分以上(包括25分)有58人,占總受評人數的38.667%,不足五分之二。這些數據反映出目前大學生的地方文化資源翻譯能力明顯偏低,且標準差為8.097,說明個體之間差異不大,該組數據足以代表大學生整個群體的地方本土文化翻譯能力。令人驚訝的是,該組樣本的眾數為10,涉及23人(表3)。上面提到,等級E是指受試提供的譯文不可接受或此項空白,換句話說,即使每項均不作答(學生不會表達,不知如何表達只得如此),也可得總分10分。23人成績?yōu)?0,反映出15%的學生完全不知如何表達當地的文化,的確是應當予以關注的現象。
(二)是否主修英語專業(yè)對大學生地方文化英語表達能力的影響
上文討論顯示,現今大學生的地方文化英語表達力普遍偏低,并且兩部分均有不少同學不知如何表達而留為空白。
回檢150份測試卷,留空白不作答的大多數為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而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卷面多密密麻麻,寫得較滿?梢钥闯瞿承┯⒄Z專業(yè)學生對一些測試項即使心中沒有把握,也在試圖用可能的方法來說明。對60名英語專業(yè)學生的測試結果顯示:他們的翻譯能力眾數為25,均值25.85;這一成績明顯高于大學生整個群體的水準(21.35),從側面也反映出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翻譯能力基本在20左右。在地方文化闡釋力方面,專業(yè)學生的眾數為4,均值也接近4;盡管仍低于項目組的期望值6,但較大學生整個群體的成績(3.3)要好。從而可推斷: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地方文化闡釋力可能低于3。由此可以知道,是否主修英語對大學生的地方文化英語表達能力是有影響的,但這種影響不是特別大,畢竟絕大部分非專業(yè)學生自小學起學習英語也有十多年了,有一定的英語語言能力。
(三)大學生就讀院校對其地方文化英語表達能力的影響
1.就讀院校對其地方文化英語翻譯能力的影響就測試卷第二部分所做的描述統(tǒng)計顯示:
60名受試者中,普通院校學生24人,重點院校學生24人,外語院校12人。滿分50分,重點院校和外語院校學生的翻譯能力均在28以上,基本上達到了項目組的期望值;普通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平均成績21.9583,靠近大學生地方文化翻譯能力的整體水平(21.35)。說明重點院校和外語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地方文化翻譯能力明顯高于普通院校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和各類院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對照外語院校,按是否重點院校再對理工類和綜合類院校進一步細分發(fā)現,綜合性重點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地方文化翻譯能力(31.25)甚至高出外語院校學生水平(28);理工類普通院校和綜合類普通院校學生文化翻譯能力普遍偏低。
組間效應檢驗方差分析(表7)顯示:院校類別變量的顯著性大于0.05,不具備統(tǒng)計意義。由此可見,是否在理工院校還是在綜合類院校就讀對學生的地方文化翻譯能力影響不明顯。但“重點/普通”和“院校類別*重點/普通”兩個變量的顯著性均小于0.05,說明學生是否就讀重點院校對其地方文化翻譯能力有顯著影響。事后LSD多重比較(表8)顯示:普通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地方文化翻譯能力上與重點院校和外語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差異較為明顯(顯著性均小于0.05),但重點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在這方面與外語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能力區(qū)分不大(顯著性0.732>0.05)。
2.就讀院校對其地方文化英語闡釋能力的影響
對測試卷第三部分(滿分10分)所做的描述統(tǒng)計顯示:重點院校和外語院校學生的地方文化闡釋能力基本在4分左右,低于項目組的期望值,但略高于普通院校學生的成績(3分左右),說明對當地一項文化資源,絕大部分學生不知如何用英語來闡釋。和第二部分研究路徑相同,按是否重點院校再對理工類和綜合類院校進一步考察發(fā)現,無論對理工類院校還是綜合類院校來說,普通院校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與重點院校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相比,他們地方文化闡釋能力普遍偏低。組間效應檢驗方差分析(表10)顯示:院校類別變量的顯著性大于0.05,說明就讀理工類院校還是綜合類院校這一因子對學生的地方文化闡釋能力影響不明顯。相比之下,“重點/普通”和“院校類別*重點/普通”兩個變量的顯著性均小于0.05,說明是否就讀重點院校對學生的地方文化闡釋能力有顯著影響。事后LSD多重比較(表11)顯示:
普通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地方文化闡釋能力方面與重點院校和外語院校的英語專業(yè)學生差異較為明顯(顯著性分別為0.015和0.010,均小于0.05),但重點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在這方面與外語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能力區(qū)分不大(顯著性0.542>0.05)。
五、結論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就大學生整個群體而言,目前他們的地方文化資源英語表達力明顯偏低,僅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學生具備用英語表達本土文化的基本能力。大學生之間個體差異不明顯。
2)是否主修英語對大學生的地方文化資源英語表達能力有一定影響,但其影響不顯著。
3)無論涉及地方文化資源的“翻譯能力”還是“闡釋能力”,重點院校和外語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都優(yōu)于普通院校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和各類院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但是否就讀理工類院校還是綜合類院校這一因子對學生的地方文化英語能力影響不明顯。
[參 考 文 獻]
[1] 許方,許鈞.關于加強中譯外研究的幾點思考———許鈞教授訪談錄[J].中國翻譯,2014(1):71-75.
[2] 朱俠,黃友義.“走出去”,翻譯至關重[N/OL].
[3] 楊志紅.中國學生英語能力與漢譯英能力關系的實證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4(1):59.
[4] 杜鳳秋,李靜.英語專業(yè)學生地方文化輸出能力初探[J].湖北社會科學,2011(8):178-180.
[5] 侯俊.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能力調查研究[J].大學教育,2013(10):43-45.
【大學生地方文化英語表達能力研究】相關文章:
高職校園英語語言文化研究論文12-05
跨文化英語翻譯策略研究分析11-14
論述地方高校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12-05
談談英語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11-21
英語教育的茶文化傳播現狀研究論文02-18
研究性教學在培養(yǎng)英語文化意識01-18
跨文化交際與高職英語教學研究11-14
當代大學生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研究論文01-0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