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
論文關鍵詞:文化意識 文化滲透 英語教學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yè)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yè)論文
論文摘要:學習語言與了解語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開的。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見縫插針,從課堂內(nèi)外進行文化滲透。
1、前言
隨著國際交往的迅速發(fā)展,跨文化交際變得越來越頻繁。英語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語言,在跨文化交際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文化不僅影響著人們能否有效地學習英語,而且還影響著跨文化交際中的信息傳遞、交流和溝通。目前對于許多大學生,特別是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來說,由于眾多因素的影響,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對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缺乏切實地了解,從而影響了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
2、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文化是一個社會的整個生活方式,是一個民族的全部活動方式。它涉及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等,大到行為規(guī)范、人生信仰、價值觀念等。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也是交際的主要工具,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xiàn)象。語言符號記載著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進程,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文化信息。
語言與文化的關系非常密切。語言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文化的載體和折射鏡。美國著名語言學家薩皮爾((E.Sapir)在他的《語言》(Language)一書中就指出:“語言的背后是有東西的,而且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語言與文化永遠是打不開的一個結,它們互為表里,唇齒相依。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各種機會,不斷向?qū)W生介紹英語文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和反思能力,增強學生對異國文化的敏感性,從而使學生能利用得體的語言進行跨文化交際。
3、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重要性
長期以來,我國英語教學只注重對學生語言知識的傳授,即偏重語音、詞匯、語法,而忽視了語言的文化載體功能,也就是很少注意到語言的文化內(nèi)容和表面相似的語言形式在文化內(nèi)涵上的差異,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盡管發(fā)音正確,語法上也無懈可擊,但說出來的話往往令人費解,甚至誤解。沃爾夫森(N.Wolfson)認為,“在與外族人交談時,本族人對于他們在語音和語法方面的錯誤往往比較寬容,與此相比,違反說話規(guī)則則被認為是不夠禮貌。因為本族人不大可能認識到社會語言學的相對性。”外國人一般能容忍我們在講英語時所出現(xiàn)的語音或語法錯誤,但對文化錯誤卻往往耿耿于懷,因為這些文化錯誤不符合他們交際的規(guī)則,在其文化習俗上不可接受,甚至在價值體系上產(chǎn)生沖突。例如,外國人把年齡、收入、婚姻狀況等視為私事,不喜歡別人詢問。而中國人見面卻喜歡聊家常,并不認為詢問這些有什么不妥。如果遇到外國人就問“How old are you?”(你多大年紀?)、"How‘ much do you make?,,(你掙多少錢?)和“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 "(你結婚了嗎?),勢必會引起外國人的反感,甚至破壞雙方的關系。改革開放以來,英語教學的形勢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但目前階段的大學公共英語,由于時間緊,任務重,除對讀、聽、寫、譯、說等語言方面的基本技能訓練之外,對于英語文化內(nèi)涵的講解或介紹仍重視不夠。
4、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幾點嘗試
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文化滲透,可以使教學更加生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作了以下的嘗試:
4. 1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文化滲透
4.1.1從詞匯入手,滲透文化意識
單詞的教學往往比較枯燥乏味。如何使學單詞成為學生感興趣的一件事呢?以筆者教的新思維高職高專英語綜合教程為例(以下教材舉例同),在學“treat”作為“款待”的用法時,筆者聯(lián)系了西方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萬圣節(jié)前夕兒童要糖果時說的話“Trick or treat!”。由學這個單詞引出了對萬圣節(jié)的介紹,使學生對西方國家的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了一定的了解。格言是民間流傳的至理名言,措辭簡練,便于記憶。內(nèi)容精辟,寓意深邃,體現(xiàn)了相應時代的價值觀和文化內(nèi)涵,因而有廣泛的感染力。學生喜歡學習格言,能用上一兩句格言會感到很得意。在學“perspiration "(汗水)時,筆者引用了美國著名發(fā)明家愛迪生的一句格言,"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天才是由一分靈感和九十九分汗水組成的。)。通過這句格言,他們對愛迪生這個偉大的科學家的品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除了格言之外,成語、諺語也是一個社會的語言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在介紹“will”作為“志愿”的用法時,筆者引用了一句中英相似的諺語“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4.1.2從主題入手,滲透文化意識
教師可從教材每個單元的主題入手,讓學生增進對外國文化的了解。例如,在學習有關家庭為主題的單元時,除了可以向?qū)W生介紹兩種主要的家庭模式—extended family(擴展式家庭)和nuclear family(核心式家庭)之外,還可以向?qū)W生介紹目前西方發(fā)達國家的一種新潮的家庭模式DINK(丁克家庭)。從中西方不同的主要家庭模式的對比之中,學生可以了解到中西方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又如,在學習主題為社會風俗的單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很多方面來對比中英社會風俗的異同。在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的同時,也能更加了解中國的文化底蘊。就動物而言,在中國,龍這種虛構的動物代表著高貴、神圣、偉大,是一種吉祥的神物。我們炎黃子孫都驕傲地稱自己是“龍的傳人”,希望子女成為有作為的人叫做,’望子成龍”,把不知疲倦、不斷進取的精神比作“龍馬精神”,而在英語國家,龍卻是一種狡詐、邪惡的象征。除了動物外,教師還可從數(shù)字、顏色、隱私等方面比較中英社會風俗的異同。
4.1.3從學生的錯誤入手,滲透文化意識
由于在長期的傳統(tǒng)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的語言形式而較少注意結合語言使用的場合來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結果造成學生只能機械模仿,并不顧及交際的場合、對象以及英語國家的文化,從而不能恰當?shù)厥褂谜Z言。學了十年英語的學生向筆者問好時還用“Good morning, teacher.”這其實不符合英語稱謂的習慣。抓住學生這個常犯的錯誤,筆者向?qū)W生說明在英語中教師只是作為一種職業(yè),而不作稱呼用。英語國家中男教師被稱作Sir .Mr,女教師被稱作Miss.Mrs.Madam。而在中國,由于受尊師思想的影響,教師不僅是一種職業(yè),更含有對教師的尊重。在中國,人們常常以工作頭銜來稱謂別人,比如張局長、李經(jīng)理、陳校長等。而在英語中,除了一些特定的工作頭銜如醫(yī)生、教授、博士等等之外,一般的稱謂是不能將工作頭銜與姓氏連用的。那樣的稱呼會使外國人覺得別扭和尷尬。對于西方人來說,直呼他們的名字顯得親切和自然。
4. 1. 4從實際生活入手,滲透文化意識
教師應善于把握一切時機,聯(lián)系實際生活,向?qū)W生進行文化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文化意識。例如,在西方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如圣誕節(jié)、復活節(jié)、感恩節(jié)、愚人節(jié)、情人節(jié)等來臨之際,向?qū)W生介紹這些節(jié)日的由來及慶祝方式。又如,大多數(shù)學生都喜歡麥當勞、肯德基,教師可教學生一些食物的名稱和點菜的表達法。如在點菜結束時,服務員會問"For here or to go?”(在這里吃還是要打包?)雖然這句英語里的單詞都非常簡單,但有很多學生都不懂這句話的含義。
4. 2利用課堂教學之外的教學途徑
文化教育單靠課堂上有限的學習時間是不夠的,教師可通過其他途徑在課外對學生進行文化滲透。比如,在課間休息時間,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經(jīng)典英文歌曲,順便向?qū)W生講講該國的風土人情、歷更地理。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英語原版電影,向?qū)W生介紹一些英語名著,組織英語表演、競賽、英語角、手抄報展,舉辦圣誕晚會等,讓學生沉浸在英語世界之中。
5、結語
總之,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要能夠掌握語言所承載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這樣才能正確、恰當?shù)厥褂糜⒄Z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交際。因此,大學英語教學中應重視文化因素的講授。作為教師,應該利用一切有利的時機,見縫插針地向?qū)W生進行文化教育,滲透文化意識,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英語這門外語。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yè)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yè)論文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相關文章:
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02-19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意識滲透01-18
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11-14
談中國文化認同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11-14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11-14
語言意識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02-19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意識培養(yǎng)02-19
文化滲透對高職商務英語教學11-14
談語言意識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02-21
- 相關推薦